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

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业与失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是市场经济国家要普遍面对的问题。关于就业的定义,马克思依据劳动力商品学说指出,所谓就业,就是指劳动力被当作商品出卖来实现自身价值,其使用价值作为要素投入生产过程;所谓失业,就是指劳动力人口作为商品停留在流通领域,未实现其价值,其使用价值未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

就业与失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是市场经济国家要普遍面对的问题。关于就业的定义,马克思依据劳动力商品学说指出,所谓就业,就是指劳动力被当作商品出卖来实现自身价值,其使用价值作为要素投入生产过程;所谓失业,就是指劳动力人口作为商品停留在流通领域,未实现其价值,其使用价值未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

对造成失业的原因,马克思认为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使资本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相对减少,从而一部分劳动力人口不得不从生产中游离出来,成为相对于劳动力需求而言的过剩人口。[14]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各要素价格的完全弹性变动,处于“出清”状态,视“充分就业”为常态,如果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存在失业,也只会存在所谓的“自愿失业”——由于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所形成的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15]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认为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学派认为由于投资者缺乏投资积极性,劳动者缺乏工作积极性等供给不足的原因的存在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上升。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则认为市场经济存在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效率的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只要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由发挥作用,自然失业率再高也是有效率的。发展经济学派则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认为加快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可以增强其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能力,最终解决二元结构的失业问题。[16]

关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与就业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是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必要条件,要促进就业增长,只能依靠经济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是缓解和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劳动力就业结构也随之进行适应性变革;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灵活有弹性将有效降低由于技术变革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而且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趋势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都是一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各产业容纳就业人口的比重由高到低逐渐从“一、二、三”转向“三、二、一”这是就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以上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从宏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政策两个方面解决就业问题。其中,宏观经济发展政策主要是制定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情况下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开放经济发展等政策来促进就业;劳动力市场政策则主要是制定、实施主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及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促进就业。主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出发,使劳动力的供给在总体数量上、结构上、质量上符合对劳动力的需求;其次是要争取修复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对劳动力供求进行调节;再次是积极提高宏观经济的活动水平,增加经济对劳动的总需求。被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在就业水平本身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政府为使失业者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建立和实施的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政策。

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力极大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属于稀缺资源的资本而言更加低廉,选择资本节约型技术,既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又能有效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我国选择了一条以重工业为先导,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为特征的工业化道路。该发展道路虽然在加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效促进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但这是以损失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为代价的,也是造成现阶段我国就业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另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服务业所占比重普遍低于发达国家,其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也是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