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文化的发展战略就要解决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文化的发展战略就要解决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文化地产战略实现文化的发展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把理想变成现实的难度。“十二五”期间,国内文化产业将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作为文化产业的物理载体的文化地产亦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和《文化部公布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的颁布和实施,又给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新的动力。

实现文化的发展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把理想变成现实的难度。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制定了大的发展思路、原则、纲要,确定了发展目标,但是仅有原则和方向还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文化单位需要更具体的可以操作的配套政策,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把理想变为针对性更强的政策的路程还比较远,而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第二,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文化产业,它只是给社会提供一个信息,提供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目标。既然是产业就必然涉及市场主体,就不应该由政府亲自“操刀上阵”。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特别是非公有部分和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的外资部分。

第三,要注意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在当前情况下,不能全国统一步伐、统一行动,而是要根据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当地的客观条件出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决策。

第四,注意解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传承文化离不开文化创新。既要抛弃“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样不正确的思想,也要放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架子,以“博采众长”的包容胸怀,吸纳世界先进文化的营养。着眼于世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亦学习世界文化之先进因素,与时俱进,方能占领文化的高峰,一览众山小,举头天更宽。

第五,要注意文化与各行业的融入与共荣问题。长期以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在过去30多年中是并驾齐驱的“主动力”,相形之下,消费拉动似乎总是慢了半拍。按国际经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文化产业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力点。

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敏感和优势,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将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同样,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不仅可让传统产业重放光彩,也可让中国其他类如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具备空前的发展前景。反之,其他产业的繁荣昌盛,必定能为文化产业的兴盛,提供经济及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为文化的创新及传播提供坚实的基础,孕育的温床。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环境、社会建设,都对文化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方向舵,经济起航的大江潮,社群融合的汪洋大海,环境建设的明月清风。无论就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而言,文化已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顺逆兴衰的“生命线”。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辩证地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改变无处不在。文化既然存在并积累,那么改变就是不可避免的。好的改变必然是创新。一种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就会老化,就会落后,就会被社会所抛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变化,社会理念的日新月异等客观的因素,文化必须随着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满足这些变化,这就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的创新首先要有一个较高的文化战略思想和战略眼光。要对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前瞻性的定位。这需要对社会和未来社会有细致严谨的研究和科学的定位。既要有文化创新的短期计划,更要有创新文化的长期计划。要做文化理念的“领跑者”,而不是“追逐者”。不要让文化总是跟在“潮流”的后面,不得不在社会理念的裹挟下追逐另一波“潮流”,由此造成大量的时间、资金的浪费。研究并掌握一定的文化发展规律,前瞻性地制定文化的创新战略,是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基础。

文化的创新并不是摒弃原有的文化形象,而是根据创新与发展需要,挖掘文化最核心的东西,赋予其核心价值观最流行最前卫的因素,保持文化固有的形象地位和内涵,保持文化固有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既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又要实现新文化的学习与融合及可持续性发展。优秀的文化会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动力,这些财富和动力又会为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而不断的创新又会和进步的社会及社会群体产生新的共识和共鸣。这样,文化就步入了一个发展的良性的循环,将能保证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社会发展需要向前而行,而文化就是社会发展的最佳导航,创新与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对于文化来说,传统与创新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2012年以来陆续发布实施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将我国文化产业推向高潮。《规划纲要》提出以重点工程带动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并细化分解为50项重点项目,包括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出版博物馆、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国家民族博物馆、新闻博物馆等。

近年来,文化地产时常被人提及。与房地产传统开发模式以“建筑”为核心,文化和概念仅作为营销手段不同,文化地产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筑价值。

前瞻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地产行业商业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认为,如何让地产和文化“联姻”,或许就是房地产下一个方向和目标。目前,以凤凰股份、瑞安房地产等为代表一批企业,另辟蹊径,借助特有的文化优势,大力推行文化地产的建设。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将为后续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

“十二五”期间,国内文化产业将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作为文化产业的物理载体的文化地产亦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进入2014年,文化产业频传佳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和《文化部公布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的颁布和实施,又给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但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对外文化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还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于拓展中国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对于继续扩大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大对外文化贸易,通过赋税支持和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中国正在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从事对外文化贸易业务,到境外开拓市场,形成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的文化出口格局,通过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创新文化内容和文化走出去模式,努力打造中国文化出口竞争新优势。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正在往纵深发展,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正在不断完善,通过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中国文化必将给全世界带去一个泱泱大国的浩浩中国风,中国的文化必将不断给全世界带来新的感觉,新的感动,新的惊奇,中国的文化复兴梦一定会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