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大众媒体及网络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造成中小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从图2可知,福建中小学生对学校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同时,不少的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有限,因此也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还有一些中小学校将“传统文化”的载体仅局限于国学经典和民俗节日,忽视了传统艺术、传统礼仪、革命传统教育。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小学生已习惯并热衷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学习、游戏,被称作“谷歌一代”。但网络上巨大的信息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大众媒体及网络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造成中小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从图1的抽样调查中可知,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12]

img77

图1 福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常识了解程度调查

(一)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尚未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西方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中小学校园。由于当前社会人文精神衰退,社会上经常出现诸如食品安全、诚信问题,扶老人问题等事件,民众诚实守信、恪守良知等传统美德逐渐淡化,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小学生中的教育与传播。相比之下,由于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趣味性及生活化,中小学生愿主动地接受或传播,其效果远超传统文化的说教。中小学生对西方文化认同的过分强化,将导致其崇洋媚外心理的滋长。应当指出,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然而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宣传投入不足,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诉求,所以他们必然去寻找外来文化为精神替代。在许多人甚至某些职能部门的眼中,传统成了落后、陈旧的代名词,历史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福建省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宣传,以此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引领社会大众重视、珍惜传统文化,让中小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到位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为统一编写制定,难以体现出福建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学校的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式刻板,很多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讲历史或者古诗词的背诵,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对当代和身边传统文化的关注,相当部分的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唐诗宋词、强记难懂的文言文。从图2可知,福建中小学生对学校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同时,不少的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有限,因此也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对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往往注意不够,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运用典籍名著和仁人志士来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忧民、自强不息、先义后利等崇高思想的教育,却忽视了以生活之中的各种民俗规范、为人做事的常理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让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距离感,很少有学生愿主动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底蕴,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一些中小学校将“传统文化”的载体仅局限于国学经典和民俗节日,忽视了传统艺术、传统礼仪、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是否应在校园中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及是否会参加弘扬传统文化的调查(见图3)显示,广大的福建中小学生是乐于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小学校“传统文化”的范畴需要进一步拓展,应赋予“传统文化”更高的教育价值和传播价值。

img78

图2 福建中小学生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满意度调查

img79

图3 福建中小学生对是否应在校园中大力宣传传统文化调查

(三)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未能得到广泛体认

不少中小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没有节日概念,却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通过对中小学生如何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调查(见表1),显示传统节日内涵的缺失是西方节日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主要原因。

表1    福建省中小学生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原因调查

img80

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对传统节日认识上的误区。如重视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家庭中始终保留着过年吃年饭、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风俗,以致不少中小学生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吃东西。我国的传统节日重精神、重内涵,在形式中往往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但传统节日举行的各种仪式在福建中小学生的意识里逐渐被边缘化、淡化,不少中小学生认为其老土、无用,甚至还被中小学生认为是搞迷信活动。如何联系日常社会生活、挖掘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传统节日认同感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世的经典文史作品中也有记载。但据调查,市场上的出版物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粗制滥造的现象。同时,对于我国的四大名著,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甚至一本都没有读过。对经典作品的冷落不能仅仅归因于中小学生个体,由于社会知识体系的多元化,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不少中小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家长要求其考高分,学校要求其成绩优秀,根本无力顾及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甚至办起了传统的“私塾”等,但最终这类活动也大都流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