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必须掌握自己和对手的一些基本的、真实的信息。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而不完全信息博弈,则是指参与人并不完全清楚有关博弈的一些信息。大多数纸牌游戏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如果某一方知道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必须掌握自己和对手的一些基本的、真实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上有资格与对手公平竞争。我们这里要讲的“信息博弈”,是博弈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信息博弈和智猪博弈、斗鸡博弈、囚徒困境等各种模型一样,都有一个前提条件——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完全的,即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参与者的特征、策略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但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后动者可以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了解前者行动的所有信息,而且一般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而不完全信息博弈,则是指参与人并不完全清楚有关博弈的一些信息。大多数纸牌游戏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在桥牌里,你并不知道你伙伴手中的牌,也并不知道坐在左右两位对手手里的牌。你在作决策时,必须对其他三位手中的牌做一个估计,而没有确切的信息。

信息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博弈参与者不是使自己的支付或效用最大,而是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效用)”最大。比如:如果让你在“有50%的可能获得100元”与“有10%的可能获得200元”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你当然选前者,因为前者的“期望所得”为:100元×50%=50元,而后者为:200元×10%=20元。相信任何一个具有理智的人都会选择前者的。

实际上,准确地掌握某方面的信息,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重要。因为我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能否把事情做得意料中的满足,就取决于你对信息的把控。

有一个古董商到外地旅游,来到景区附近一个村庄时口渴了,就顺脚到村头一个农户家里讨水喝。这家主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养了一只胖胖的猫。

老太太很热心,在请古董商喝水的同时,又往猫碗里倒了一些剩饭。当时,古董商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正在吃剩饭的猫,这一看不要紧,让他惊喜地张大了嘴巴,他发现,老太太喂猫用的碗是一只价值昂贵的茶碟,于是就想占为己有。

喝完水后,他并没有立刻走,因担心老太太看出自己想要这只碗,就装作很喜欢这只猫的样子,想从老太太手里先买下猫,然后再要碗。

听他说想买猫,老太太开始不同意卖,古董商心想,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于是就提高了买猫的价钱,看到价格这么高,老太太答应了。

成交后,古董商假装不经意地说:“我担心猫用惯了这个碗吃饭,所以,我想让你把这个碗一起送给我。”

老太太听后立刻拒绝道:“这个碗,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卖的。”

看到老太太如此坚决地拒绝,古董商人心想,难道她知道这碗的价值了?不应该啊,要是知道这碗值这么多钱,她就不会用这么贵重的碗喂猫了。于是就试探地问:“为什么?”

老太太正色道:“我用这个碗卖出了多少只猫,连我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了。这就是我不能把碗卖掉的原因。是这只碗给我带来了财路啊。”

古董商万万没有想到:老太太不但知道这只碗的价值,而且利用了他“认为对方不知道”的错误大赚了一笔。看来自己的精明与老太太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啊。

上例中古董商和老太太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就是信息博弈,正是因为不了解老太太对那只喂猫食的碗究竟知道多少,所以才让精明的古董商“失利”了,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真实的身体状况如何并不知情,只有投保人自己对自身健康状况才有最确切的了解;求职者向公司投递简历,求职者的能力只有自己最清楚,公司并不完全了解。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对交易商品的质量高低,自然是卖方比买方更加了解。

之所以有这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因为存在“私有信息”。如果某一方知道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相反,如果一则信息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是所有有关的人都知道的,它就叫作“公共信息”或者“公共知识”。“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是某些人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其他人。

还有一种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博弈的一方无法判断并观察到另一方未来的行为。在信息经济学中,这种使别人难以判断或观察到的行为称为隐蔽信息。

事件(合同)前已经发生的和已经存在的有关事实,就叫作“隐蔽特征”;事件(合同)后发生的有关事情,就叫作“隐蔽行为”。

一个民营企业雇用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并授予此人极大的权力,然而这个资本所有者无法判断,更不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个经理上任之后是否会偷懒甚至将公司的利益据为己有。雇员并不能被全天候监督,他会欺骗雇主或偷懒,这样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行为就是隐蔽行为。

作为领导,要想顺利地做好管理工作,就得掌握来自员工的正确、真实的信息。如果你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全,有很多私有信息存在,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导致你的决策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不管是对未来、现在或过去的任何决策,只要是我们不知道确切结果的都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可分为两大类:主观不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由于有关资料的缺乏而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事物的客观属性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对此,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去把握不确定性的客观规律,但是,认识本身并不能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决策者的决策就具有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确定性,直观上很容易理解,一件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越多,这件事情就越具有不确定性,结果越不明确,不确定性的存在就越显著。

风险的必要条件是决策面临着不确定性的条件。当一项决策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时,其所具有的风险性的含义是:从事后的角度看,事前作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甚至是有损失的。决策的风险性不仅取决于不确定因素所含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收益的性质。所以通俗地说,风险就是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决策损失。

对个人来说,拥有信息越多,越有可能作出正确决策。对社会来说,信息越透明,越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掌握影响未来的所有因素,这使得作确定性的决策变得困难重重:

有两个妇女为一个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了争执,来到县太爷这里告状。一位妇女告诉县大爷:“这个妇女和我住在同一屋里,我生下了一个孩子。在我的孩子出生三天后,她也生了一个孩子。只有我们两人在一起,没有任何其他人与我们同住。有天晚上,她的孩子死了,半夜里,在我睡着的时候,她起来把我的孩子抱到她的床上,把她的死孩子放在我身边。当我醒来给孩子喂奶时,突然发现孩子死了。早晨起床后,我仔细地检查了孩子,发现他并不是我自己生的孩子。”

另一位妇女却说道:“不对,我的儿子活着,是你的孩子死了。”

第一位妇女反驳说:“不对,是你的孩子死了,我的活着。”

见她们争得不可开交。县太爷也被她们弄晕了,此时一旁的师爷在县太爷耳边献了一计。于是,县太爷立刻命令手下人取来剑,说:“将这活着的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半。”

这时,活着的孩子的母亲向县太爷求情说:“大人,请不要这样做,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

而另一位妇女说:“听老爷您的,把他切成两半吧。”

县太爷此时决定:“把孩子给第一个妇女,她才是孩子的母亲。”

这个故事实际上就包含了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由于县太爷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孩子到底是哪一位妇女的,但两位妇女都知道真实的情况,所以,他就按师爷说的那样,用“杀掉孩子”来诱使两位妇女说真话。因为人们都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肯定会恳求县太爷不要这样做,如果孩子死了,她的损失最大。但是对孩子的假母亲来说,因为孩子本身就不是她的,所以孩子的死活对她并没有多大影响,于是,她同意把孩子切成两半。这样,自然就可以推断谁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在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谁都不是全知全觉,因此,我们要想避免这样的困境,就要学会在行动之前尽可能掌握有关信息。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这就需要在博弈进行过程(即动态博弈)中不断地收集信息、积累知识、修正判断。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实是对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动态博弈的一种描述,面对上边的政策,下边寻求对策是正常的、必然的。从博弈论的角度讲,上边的政策制定,必须要在考虑到下边可能会有的对策的基础上来进行,否则,这种政策就不会是科学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