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售楼员说客户买的是假的

售楼员说客户买的是假的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情景描述客户对某套房源比较满意,但是在议价时,客户却说:“我朋友前一阵子也是在这个小区买的房,可是价格比你们的报价便宜多了,每平米才3000多元。”客户:“这么贵?我朋友前阵子也是在这个小区买的房,也是80平米两室一厅的,才55万元!”售楼员:“徐先生,那您觉得15号楼和咱们这个6号楼相比,哪栋楼的房子更好?”

情景描述

客户对某套房源比较满意,但是在议价时,客户却说:“我朋友前一阵子也是在这个小区买的房,可是价格比你们的报价便宜多了,每平米才3000多元。”

⊗ 错误应对

1.“您说得是真的吗?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这种说法是在怀疑客户说谎,是对客户人品的侮辱,会让客户觉得很没面子)

2.“房价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这阵子比前阵子上升了不少呢。”

(客户听到这种说法,会觉得现在买房太不划算,从而产生观望的想法,甚至直接放弃购买)

3.“您朋友买的房子肯定条件不好吧。”

(这种说法太过武断,而且有“怀疑客户好赖房不分”的味道,不但难以消除客户的价格异议,而且可能引起客户的反感)

 情景解析

在议价过程中,当客户提出有朋友以“超低价”购买了同地段的房源时,通常有几种情况:一是客户的朋友不是按照市场价买的;二是客户的朋友买房的时间比较早,或者买的房子条件比较差,所以价格相对低一些;三是客户故意杜撰出这样一个“成交个案”,以此作为压价的依据。

遇到这种情况时,售楼员首先要判断一下客户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向客户询问一下房源的具体位置,然后观察客户的反应就行了,如果客户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那么说明客户十有八九在说谎;如果客户能回答出房源的具体位置,那么说明客户说的情况十有八九是真的。

如果客户说的情况是假的,那么售楼员也无需当场拆穿客户,而应该顺势用同地段房源过去的成交数据,让客户明白这个地段房源的平均价格。同时为了保全客户的面子,售楼员还要给客户一个台阶下,比如告诉客户其朋友买的房子可能是在另一个小区(那个小区条件差,价格自然也低),是客户记错地方了,或者其朋友买的房不是以市场价成交的(比如与业主是老相识、买的是经济适用房等)。这样不仅能给客户的谎言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还能向客户证明你的报价是非常合理的。

如果客户说的情况是真的,售楼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向客户作出解释:向客户分析不同房源之间的差异,告诉客户房子的条件、质量等外在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房子的价格;分析市场行情,告诉客户现在房价确实变贵了,房源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客户肯定也希望自己能买一套有升值空间的房子,而不是买一套贬值的房子。

话术示范

范例1

客户:“这套房子大概在什么价位?”

售楼员:“62万元。”

客户:“这么贵?我朋友前阵子也是在这个小区买的房,也是80平米两室一厅的,才55万元!”

售楼员:“啊!55万元?不会吧,这么便宜?您朋友买的是哪栋楼的房子啊?”

(通过询问房子的具体位置判断客户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客户:“呃……这个我还真记不太清了,反正人家比你们便宜7万元。”

售楼员:“据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今年在这个小区成交的这种户型和这么大面积的房子,最便宜的也在57万元左右。您朋友与业主是老相识吧?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便宜。”

(用成交的具体数据否认客户所说价格的真实性,并立即给客户的成交个案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以保全客户的面子)

客户:“这个我倒不清楚。”

售楼员:“我想一定是这样的,要不然,这么便宜的房子按照市场价格肯定是买不到的。”

范例2

客户:“请问这套房子多少钱?”

售楼员:“62万元。”

客户:“这么贵?我朋友前阵子也是在这个小区买的房,也是80平米两室一厅的,才55万元!”

售楼员:“啊?55万元?不会吧,这么便宜?楼上有一套房子上星期刚成交,成交价是57万元,户型、格局还不如这套呢。”

(用具体的成交案例否认客户所说价格的真实性)

客户:“哦,是吗?”

售楼员:“您朋友买的房子可能不是这个小区的,如果是隔壁的小区,那倒完全有可能。我手头现在就有一套隔壁小区的房子,55万元,要不我现在带您去看看?就是隔壁那排旧楼。”

(给客户的成交个案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给客户一个台阶下)

客户:“不用了,那么旧的房子怎么住人啊?”

售楼员:“那倒是,不过这个地段的房子,就属隔壁这排旧楼最便宜了,其余几个小区都是2008年后新建的,所以价格肯定要高一些。”

范例3

客户:“这套房子多少钱啊?”

售楼员:“62万元。”

客户:62万元?也太贵了吧!我朋友前阵子就在这个小区买的房,也是80平米两室一厅的,才55万元!”

售楼员:“啊?55万元?不会吧,这么便宜?请问您朋友买的房在哪栋楼啊?”

(通过询问房子的具体位置判断客户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客户:“15号楼5单元502。”

售楼员:“哦,我知道了,那也是我们的房源。”

客户:“都是你们的房源,怎么差价这么大?”

售楼员:“徐先生,那您觉得15号楼和咱们这个6号楼相比,哪栋楼的房子更好?”

客户:“哪栋楼的房子更好?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售楼员:“徐先生您看,15号楼临近马路,不仅噪声大,灰尘多,而且朝向也不如咱们这边。综合各方面的条件,这栋楼的房子当然要比那边高一些了。”

(用不同房源的条件差异对客户的价格异议作出解释)

客户:“那也不至于高7万元这么多吧?”

售楼员:“徐先生,刚才您也说了,您朋友是前阵子买的房。这两个月以来,这个地段的房价又涨了不少。您也知道现在的房价,几乎天天都在涨。我估计您过两个月再来看,这套房子的价格肯定又会跃上一个新台阶。您买房子虽然是为了自己住,但您肯定也希望买一个升值空间大的,您说对吧?”

(用市场行情和升值空间消除客户的异议)

客户:“嗯,那倒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