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壹基金财务开发现状

壹基金财务开发现状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2.1捐赠收入分析2007年4月19日,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12月31日,捐赠总额为人民币291274171.22元。究其原因,是壹基金财务开发不力,主要表现在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不紧密、筹资机制先天不足、社会公信度低和组织行销不力四方面。壹基金同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一样,仅重视部分利

8.2.1捐赠收入分析

2007年4月19日,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12月31日,捐赠总额为人民币291274171.22元。基金会在2007年4月19日至2008年12月31日之间未完全按照《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的会计年度、季度对外披露,将这一期间财务报告简表整理。基金会在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公布的财务报告。

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民政局等多方主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管下,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于2008年10月注册成立,承担起为壹基金计划执行公益项目的使命。壹基金从成立之日到2009年12月31日,累计捐赠收入约为2.06亿元。其中:接受限定性捐赠为1.37亿元,占66%;接受非限定捐赠0.69亿元,占34%。其中:接受货币捐赠收入为1.84亿元,占89%;接受实物捐赠为0.22亿元,占11%。其中:个人捐赠收入约为0.80亿元,占39%;非个人捐赠收入约为1.26亿元,占61%。

②壹基金从成立之日到2009年12月31日,累计公益活动支出约为9952万元。其中:“5·12”汶川地震开展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活动支出为7355万元,占74%;非“5·12”地震开展的公益活动支出为2597万元,占26%。

③壹基金从成立之日到2009年12月31日,行政管理费用为401万元,占总支出的38%,筹资费用合计约为87万元,占全部支出的0.8%,在成立初期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由爱心伙伴直接资助承担,未计入壹基金费用。预计随着业务的扩展和人员的增加,后续阶段的行政管理费用和筹资费用比例会有所提高,但仍会严格控制在《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10%范围之内。

④以上财务数据,其中:2006.12.8-2008.12.31期间,壹基金计划的财务数据摘自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鉴证的财务收支表,2009.1.1-2009.12.31期间,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的鉴证工作尚在进行中,若经鉴证后数据有更新,我们将于以后年度的财务管理报告中进行调整。

⑤2008.10.9-2009.12.31期间,上海壹基金的财务数据摘自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审计的财务报表(2006年12月8日开始筹建,2007年4月19日启动,因而毕马威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从2006年12月8日开始)。

从成立到2009年12月31日,倡导“壹基金、壹家人”的全球公益理念,推广每人每月1元钱,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捐助模式。“壹基金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爱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在抗震救灾、公益理念传播、扶持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式启动不足3年,累计捐赠收入约为2.06亿元;根据网站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捐赠收入约2.91亿元,创造了非公募基金根据我国2004年通过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可以向公众募捐,非公募基金会则不能面向公众募捐。的奇迹,成为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然而,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壹基金在成立之初,管理层将其定位为一个执行性组织,如在2007年7月推出了“心灵阳光关爱中心项目”和“心理危机干预项目”两个公益性项目,但是国内做项目的公益机构非常多,而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壹基金会,这并非自己的特长,从而使其陷于品牌探索的漩涡。非营利组织不同于营利组织和政府,既没有经营秘密,也没有像政府那样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和对资源的控制优势。只有树立自身的品牌,赢得潜在捐助者的信任和长久支持。审时度势,李连杰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价值和丰富的资源和网络,笼络了大量市场、策划、公关、广告、媒体等方面的从业背景的专业之士,对壹基金重新进行了评估和规划,最终将自身的品牌优势定位在对公益文化的传播方面,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推动。尤其是致力于搭建一个筹款与拨款的平台型机构,而不是侧重于项目执行(如表8-3所示,可以看出,限定性捐赠收入根据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收入按照来源可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等。其中,捐赠收入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受限,又进一步分为限定性捐赠收入和非限定性捐赠收入。比重所占幅度较大)。有了这样的品牌定位,在传播目标上的设计,就需要凸显机构的“透明、公信力、专业性、执行力”等品牌特征。

①2006.12-2009.12累计捐赠收入约达2.06亿。

②2008年度共募得捐赠收入约1.43亿,主要包括“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界人士和机构踊跃捐赠达1.18亿,其他捐赠收入为0.25亿。

③2009年共募得捐赠收入约0.54亿元,主要包括“5·12”汶川地震定向捐赠收入达0.08亿元,其他捐赠收入为0.46亿元。其他类捐赠金额的增长意味着社会各界在“5·12”汶川地震后仍然持续地支持壹基金的公益事业。

8.2.2财务开发存在的问题

壹基金成立之初,与其他非营利组织一样,资金瓶颈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自创收入比例低、向社会募集资金效果差、慈善不足、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壹基金财务开发不力,主要表现在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不紧密、筹资机制先天不足、社会公信度低和组织行销不力四方面。

(1)合作关系不紧密

非营利组织是现代社会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是对市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必要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政府并不能对人、自然和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样单靠企业(市场)无法满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配送,只有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三足鼎立的体系才是稳定的。非营利组织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配送,完成公益性使命的组织,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阶层(即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只有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缔结一个利益的综合体,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开发。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方面重视不够,尤其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处理与政府关系方面有所缺失。壹基金同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一样,仅重视部分利益相关者(如李连杰个人商业关系及演艺圈),而忽视部分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层面等)。因而,壹基金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都要转变观念,做政府的“伙伴”,而不是做政府的“对立者”或“代理人”。

(2)筹资机制先天不足

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和非分配约束特征决定筹资机制先天不足,它既没有政府的强制力,也没有像营利组织的利益驱动机制,仅靠志愿者的志愿性,对投资者和捐助者经济利益驱动机制不足,难以形成高效率的财务开发。从壹基金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来看,财产归公益法人所有,导致出现“出资者并非所有者,经营者并非出资者”的尴尬局面。正是这方面的原因,使壹基金及其他非营利组织难以形成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此外,治理机构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董事会、理事会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整,加之缺乏筹资有效的评估和业绩考核机制,无法衡量非营利组织职能和社会任务完成的好坏,无法确定募集资金使用效能。

(3)社会公信度低

公信度是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可信任程度。社会信任程度高,容易得到政府、营利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认可,进而易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援助,也容易被政府认可和青睐,从而使政府在补贴、制度、政策方面对非营利组织有更多的倾斜。社会公信度低,非营利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缺少信任关系,必然不能很好地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壹基金成立至今,从非公开募集转变为公开募集的非营利组织,虽然社会公众对李连杰及其团队的信赖,但对个人的信赖不完全等同于对壹基金会的信赖。因此,壹基金仍然需要外塑形象,打造自身品牌,苦练内功,运作模式规范化、制度化,强化信息披露,实现透明、公开、量化的管理,提高社会公信度,赢得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信赖和垂青。

(4)组织行销不力

非营利组织行销是其寻求更多的资源以及争取更多公众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壹基金同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一样,普遍存在行销不力、定位错位现象。非营利组织行销其目标与任务就在于造福整个社会,因而在行销募集资金时,要前面均衡考虑,其成败不仅是为了谋求组织机构自身的利益,而且更多的是为了目标群体的利益。非营利组织行销是一种从利益相关者“深口袋”中“掏钱”的行为,通过行销方案的设计与实行,来影响个人行为方案的设计、执行及控制,以增进个人与社会利益的活动,目的就是在于改变公众的行为。组织或机构应善于引导,广为利用,使公众易于采取组织或机构所希望的行动。非营利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地创新,适时推出新的或准公共产品与服务项目,为社会作贡献,就必须通过适当的行销活动拓宽收入来源的渠道,不能仅靠捐赠与政府的财政拨款、免税等来勉强地维持组织的日常运转。且不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其使命为中心,推广组织的愿景和使命,通过整合的传播和行销策略,唤起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唤醒社会公众的善心,与利害关系者建立广泛、密切、持续的关系。壹基金在营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推陈出新,从而进行有效的财务开发,实现公益性使命和社会任务。

8.2.3发展与困惑

在我国,由于非公募基金会不能面向公众募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也没有非公募基金会公募的先例,李连杰及其团队为了更好地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与中国红十字会签订了一个三年的合约计划,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架构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从而实现非公募基金会的“公募”化。壹基金开创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先河,其成功为草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壹基金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可以归结为壹基金精准的定位、运作模式的创新、李连杰及其团队品牌等方面,同时,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合作是分不开的。

壹基金签约中国红十字,利用中国红十字这张“通行证”,暂时可以向公众募款;同时,壹基金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公共关系网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在组织架构方面,首先将国内的三个办公室,进行了分工,其中:壹基金北京办公室负责业务拓展和公共关系维护,壹基金上海办公室负责设计、策划和广告,壹基金成都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执行,三个办公室有分工也有合作,“三驾马车”保证了壹基金的运营。

在业务流程方面,壹基金以事件(如:地震、雪灾等)内容为核心,配合市场活动、公关手段和广告等,缩短事件与潜在捐助者的路径,完全按照专业化的传播流程进行管理,并针对不同潜在捐助者辅以相应的策略。如在利益相关者视角部分所提出的对从未捐款的捐助者、不了解组织愿景和使命的捐助者、不认同组织使命的捐助者、组织运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存在疑虑的捐助者等采取因人而异的策略。同时,壹基金会在财务开发过程中,选择了合适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介质,并为潜在捐助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捐助渠道(如:邮寄汇款、刷卡扣款、现场捐赠、网络捐赠、专人收款等)。

可知,银行/邮局汇款仍为主流方式,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和推广,壹基金一直积极探索与合作伙伴的捐赠模式,以方便潜在捐赠者的捐助,如采取短信、财付通、支付宝、贝宝、快钱等网上捐赠渠道增长迅速,占全部捐款收入的25%。另外,壹基金和招商银行推出了壹基金爱心卡捐赠渠道(借记卡和信用卡),为捐赠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月捐模式。

在公共关系网络上,壹基金一方面依靠李连杰及其团队自身比较成熟的媒体关系网络和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壹基金将自己的合作伙伴分为四类:①爱心合作伙伴:认同壹基金理念,以善款捐赠善款捐赠分为直接捐赠、行业营销捐赠两种模式,均需签署正式的捐赠协议。形式支持壹基金的企业、团体,如汤臣集团、微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等。②专业合作伙伴:认同壹基金理念,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财务、法律、市场等专业技能或资源,无偿提供相关专业服务的企业、团体,如德勤、天联、君合、神州数码等。③推广合作伙伴:认同壹基金理念,无偿提供自身宣传推广平台和渠道,与壹基金深度合作的媒体、协会,如新浪网易腾讯淘宝网等。④公益合作伙伴认同壹基金理念,与壹基金整合各自资源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或者团体,如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陕西省妇联研究会等。壹基金会三年来取得了不菲的业绩,这一点表明了非营利组织财务开发,必须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形成有效的财务开发渠道。李连杰及其团队在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个人合作上是成功,据壹基金公开财务报告中披露,捐赠收入中约60%是企业捐赠,40%为个人捐赠。李连杰利用自身网络及品牌,将中国香港华谊兄弟、中国内地的中影集团等都拉入合作框架,并与多家世界知名品牌企业联姻,取得了大笔赞助。在与营利组织(企业)的合作中,不再仅局限于捐赠合约,而且涉及深层次的合作。如在2007年10月17日,NBA中国赛2007首场比赛在上海举行,且与壹基金在现场宣布双方达成合作伙伴,共同携手致力于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慈善关怀事业。在2008年7月5日淘宝五周年庆典活动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先生与壹基金发起人李连杰先生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淘宝网与壹基金将在网络公益的推广上展开合作,同时开启阿里巴巴集团与壹基金的全面合作。2009年8月27日,壹基金携手汇源集团在北京宣布战略合作。汇源集团向壹基金一次性捐助100万元善款,今后消费者每购买1瓶汇源果汁,将会有1元钱以汇源代捐的形式捐赠给壹基金。所有善款将用于双方共同关注的儿童、教育等领域。无论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合作,无不透露“壹基金人”的睿智,这与前文从利益相关者和博弈论视角的分析框架不谋而合。

壹基金定位搭建一个筹款与拨款的平台型机构,这就决定了要完成公益性的使命必然要与非营利组织合作,首先与中国红十字缔结合约,保证组织使命资金来源。其次,通过联盟合作、契约的形式,以“共同活动方式”与其他非营利组织完成公益性使命。分工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可以促进和改善生产力的发展。在具体的联盟合作中,壹基金应考虑如何监督和评价合作契约的实施情况,进而来判断合作伙伴的能力及对合作的贡献程度,预测联盟合作的风险,或将避免合作者不完全履约,提高合作效率。

40%的善款来源于个人捐助,这也表明壹基金的愿景和使命、运作模式、倡导的理念被大众群体认可。同时,公众也在自觉监督其他捐助者的履约情况,“假捐款”的事件屡见报端本书不对“假捐款”事件进行评价,仅通过事件反映大众对“捐助者”的一种舆论监督。,这不仅仅是对捐助者的舆论监督(声誉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完全履约),而且是一个“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蜕变。

壹基金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合作,获得大量资金的同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公益模式:从被动参与公益转向了主动参与公益,从而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但是,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是一种合约形式,自身没有独立法人身份、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指对于通过专案公募的善款),操作上存在重大的不便,造成了深层次合作的障碍,如手机平台的捐款,因为账户的不独立,操作不便,无法实现李连杰当初设计的每人每月最少捐1元,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的理念。另外,三年的合约期限已至,身份和体制让壹基金陷于发展困惑。

山重水复疑无路,壹基金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壹基金将何去何从?这都考验李连杰及团队,呼唤改革的春风。2010年9月,李连杰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曾对“壹基金”的未来表示悲观,甚至直言它可能会中断。李连杰坦言,壹基金是一个已经出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这在和他人的合作中会带来很多问题,“这孩子虽然还健健康康的,但它没有身份证,没上学,在月子里没事,可目前它就会被希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加专业化透明化发展的人质疑了。”

从这一点来看,壹基金在与政府组织合作时尚有缺失,如何处理好政府关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来解决所遇发展瓶颈,是壹基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壹基金的所遇发展瓶颈问题,一方面与我国在非营利组织管理方面的体制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壹基金缺少与政府的沟通,与政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柳暗花明又一村,由于多方的努力,2010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注册申请,深圳壹基金有了合法的公募基金会资格,这是中国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慈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大力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源壹基金会网站。深圳壹基金的成立,是《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是民政部门倡导社会公益慈善创新的重要试点。2009年7月20日,国家民政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上述合作协议,同意深圳市在民政改革方面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民政部一些重大的改革项目和措施在深圳市先行试验,对深圳市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做好的民政改革事项单独安排先行先试工作,并提出具体的改革目标和支持措施。民政部通过调研、商议、办理、总结推广等方式积极参与,支持深圳市民政部门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大胆进行改革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民政工作的多项改革,取得重点突破效果。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动员、保护和发挥社会公益慈善的精神和力量,扩大社会公益资源和能量,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没有解放思想的理念,没有“特事特办”的探索,也就不会有“壹基金”的柳暗花明。2011年1月11日下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市民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兼媒体沟通会,宣布深圳壹基金正式成立。“壹基金”正式转变成独立的公募基金,基金会的理事阵容堪称“超级豪华团队”,其中既有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也包括了牛根生、马化腾、马云、王石等商界名流加盟。转型成功,将是一个“李连杰个人”故事的结束,也是一条崭新道路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