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本地电信领域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

我国本地电信领域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2 我国本地电信领域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电信行业放松管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有效竞争是在电信业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形成竞争。特别是对于本地电信领域,还难于打破垄断。由此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影响本地电信领域的经营状态,我国的本地电信领域也应当考虑进一步的开放及引入竞争。

10.2 我国本地电信领域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

电信行业放松管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有效竞争是在电信业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形成竞争。在不考虑行政性进入壁垒的条件下,长途和国际电信的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形成竞争,而本地电信的市场进入经济壁垒较高,实现竞争的难度相对较大。本地电信的竞争,不仅仅在于降低本地电信服务的价格,关键还在于确立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为长途电信业务竞争、增值电信业务竞争、电信业融合与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加快电信业整体开放步伐和有效竞争的形成。没有本地电信市场的竞争,长途电信的有效竞争以至整个电信业的融合与竞争就难以形成。

政府对电信业进行必要的管制已成为各个国家产业组织的一种常态。但是如何管制才能更有效率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需要我们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的去探索。传统理论一直深信电信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特别是对于本地电信领域,还难于打破垄断。这一方面是出于行业发展的演化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理论的束缚。自然垄断理论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假定技术、市场需求不变。但当两者发生变化时,自然垄断属性就会削弱,垄断结构可能变成寡头垄断,也可能变成垄断竞争。技术进步导致固定通信和本地网建设成本劣加性不再明显。

目前支撑固定电信的传输网络,已形成了多种技术并存的格局。因为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特征,由多家厂商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垄断不再产生成本效率。同时,网络的可连接性消除了网络的自然垄断特征,因为不同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可以互联。计算机技术和交换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的电信公司可以兴建多个网络,并且网络之间的可连通性大大增强。

但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驱动只是削弱了本地电信网的自然垄断性。还不能使电信行业成为一个完全竞争性的产业,它仍然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经济性、基础设施性、高沉淀成本等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性。因此,需要通过管制引入一定的竞争来提高本地电信领域的效率。从理论上讲,即便是引入竞争会产生沉没成本或者规模不经济,只要这种成本小于由于引入竞争所带来的收益,那么仍然有必要在自然垄断产业的自然垄断领域中引入竞争。

本地电信领域之所以难于打破垄断,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监管条件下形成的巨额沉没成本需要一个长期的回收过程。而信息产业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正在以很高的速度替代传统的技术与设备。沉没成本的损失很难在新技术面前得到有效的补偿。因此,在利益集团的影响下,规制者在新旧运营者及新旧技术的传化中很难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平衡,这就可能会出现有利于新技术应用的制度安排改进得十分困难。有时它不得不为了保证相对落后的运营状态而放弃新技术、新模式放弃效率与社会福利的提高。当然这也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当社会发展及改革的动力达到一定影响时,原有的平衡将会被打破,制度的改革就会出现,但由此而带来的制度改革及资源损失也会进一步加大,最后这些成本会被相应的社会主体所承担,根据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它更多的是被国家或消费者所承担。因此,在这个领域中社会的效果及效率远不能达到人们认可的程度。

从国外的情况看,在本地电信领域也正在引入竞争,特别是电信网、互联网与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为本地电信领域打破垄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影响本地电信领域的经营状态,我国的本地电信领域也应当考虑进一步的开放及引入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