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商品对中国市场的独占

美国商品对中国市场的独占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向中国倾销商品。美国对华走私贸易主要集中于上海和临近香港的华南的地区。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在华特权,通过多种手段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进而凭借低廉的倾销价格独占了中国的市场。

战后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向中国倾销商品。既有一般贸易,又有以所谓“援助”、“救济”及“贷款”等名义的合法输入,此外还有大量的非法走私贸易。

从日本投降到1946年5月,从上海港输入的美国商品即达7亿美元,货物在上海堆积如山,以致国民政府有关机构动用了上海所有的起重机,花了整整6个月才全部卸完。[36]如上所述,在一般商业性进口中,1946年美国所占比重达57.2%,比战前的1936年提高了34.6个百分点。1947—1948年虽然由于国民政府的进口贸易限制政策及国统区经济趋于崩溃,进口贸易下跌,美国在中国进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在50%左右,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表6-9显示了美国在中国机械设备、汽车轮胎及烟草进口中均占有极高份额。

表6-9 美国在部分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陆仰渊等,《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827~828页。

美国除了通过正常贸易途经向中国倾销商品外,还通过所谓的援助、救济等形式向中国输入大量特种物资。[37]这些特种物资的进口实质上是美国以政府的名义向中国进行的特殊的商品倾销,且数额庞大。1946—1948年3月,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名义提供的“联总物资”达5.27亿美元,实际运到3.21亿美元,[38]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近1/3。其中美国占76.5%,即2.46亿美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贷款、援助均明确指定购买美国商品的种类,如“棉花贷款”、“租借物资援助”。再如1948年2月,美国政府实施了一个对华紧急援助法案,即所谓的“援华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从1948年4月3日至1949年4月2日,向国民政府提供2.75亿美元的援助,大部分指定用于购买美国的米、面粉、棉花、石油及煤。到1948年年底,美国运抵中国的商品约1.12亿美元,占该年中国一般商品进口的一半以上。

通过一般商业性进口及援助输出等途径,美国在中国进口贸易中占据了2/3以上的份额。从1946年到1948年两类进口合计,美国占中国进口贸易的比重分别为:61.4%、57%和66.5%,高于其他国家对华贸易的总和。

此外,这一时期美国商人、驻华美军还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美国军用飞机、舰艇在华享有自由出入机场、海港及内河而不受检查的特权,他们通过人员夹带及邮递等手段将大量美国商品走私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事实上的走私队”。当时上海报纸评论说“海关不能检查军舰(美舰),水兵利用军舰带货,这跟武装走私已经差不多了”。[39]甚至连美国海军西太平洋司令柯克(Charles Cooke)也大规模对华走私汽车,成为战后轰动一时的丑闻。

美国对华走私贸易主要集中于上海和临近香港的华南的地区。1946年上海走私而来的进口货高于合法进口商品额的2~3倍;广州市场上的美货90%为走私货。1948年香港港务局运输报告称:每月有10万吨未经登记的货物经香港运往中国大陆,走私活动极度猖獗。1946年8月7日天津的《益世报》报道说:“近来货物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国,单靠海关统计是无法计算的。我们知道无论在海船上、军舰上、飞机上都可以走私大批的货物。军舰和飞机,海关是无法检查的。这些军舰飞机,事实上成了外国货的走私队。”1946年和1947年,仅各地海关查获的走私货物即分别达法币111亿元和113亿元,而这只是走私的极小部分。据估计,海关查没的走私货仅占全部走私额的10%。[40]1946—1947年美国商品走私入华约占一般商业性进口贸易的20%,1948年也占到15%,三年累计走私贸易额达2.5亿美元。

据研究,美国商品在华倾销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靠美国在华开设的洋行直接经营。二是美国人与“四大家族”或其他买办合办公司。这类公司规模庞大,由美国人控股,业务也主要由美国人管理。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陈纳德与宋美龄合办的“中美实业公司”,以陈纳德空运队为骨干,总公司设在上海,并在南京、汉口、长沙、芜湖、九江、衡阳等地设立分公司,自备轮船卡车将美货运销于各地。许多美货如机械、药品、化学原料及一切生活用品等统由该公司全权代销。同时他还代办中国猪鬃、桐油、丝、茶等物资的出口。三是“官僚资本”开设的贸易公司,这些公司凭借特权和经济实力操纵中国的对外贸易,为谋取私利均积极推销美货。如宋家的“孚中公司”是美国汽车、电器类12家公司产品的独家经销商,是美国汽车、钢铁在华最大的代理商。孔家的“扬子建业公司”、“嘉陵公司”独家经营美国10大钢铁厂及其他6家公司的商品。陈家的“太平兴业公司”也和美国23家公司订有购销合同。[41]官僚资本企业实际上成了美国公司在华的代理行,是美国垄断资本的总买办。

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在华特权,通过多种手段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进而凭借低廉的倾销价格独占了中国的市场。1946年,美货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中国商品便宜3~5倍。甚至进口美国汽油价格竟低于上海的开水售价。在抗战后中国物资匮乏的状况下,价廉物美的美货在中国市场巨大,战后的中国几乎成了美货的天下。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成了销售美货的“中央商场”。据调查,上海以经营世界各国名优商品著称的四大百货公司(永安、新新、先施、大新)中美国货物占全部商品的80%以上;[42]天津各大百货公司中美货也占到69%以上。[43]一般的中小商店、零星摊贩出售的货物也多为美国货,一些经营有方的摊贩甚至一跃成为美货商店或联合商场。从1946年10月至12月短短的三个月间,上海新设美货商店或联合商场竟多达57家。

抗战后的中国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美货充斥,触目皆是,可谓“无货不‘美’,有‘美’皆备”。其商品从呢绒、布匹、服装、鞋帽、罐头食品、水果、烟酒、奶粉、药品、文具、化妆品到牙刷、丝袜五光十色,无所不包。1946年7月8日《解放日报》评论说:“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

此后,随着国民政府限制进口政策的实施,一般贸易进口规模锐减,由于在美订货无法输入,同时国民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实行限价政策,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均陷入了经营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