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启示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峡区域经济开发中,拟发展几种类型的集聚:①相同措施性集聚。在进行三峡区域经济开发时,要根据当地自然、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区发展的增长极规模及类型。

2.4.1 借鉴区位经济理论,不断优化区域空间生产力结构

区位理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法则的学说,对三峡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提供的指导意义有三点:

(1)建立合理的区际经济分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等,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动态调整区域既定的经济格局,而代之以功能分区,按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的思路,综合统筹,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和科学的生产力布局,以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

(2)寻求区域空间布局最优化。

由于社会分工生产和销售在空间上的分离,要使这种分离在空间上分布最为合理。由于运费往往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厂址与原料地和销售市场间的相对空间集合;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最低成本、最小吨公里,更是市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寻求各有关企业最佳配置的平衡点,将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和群体企业最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组合。

(3)造就集聚与规模经济效应。

任何一个区域,无论是小的区域,还是一个大的综合经济区,它的全部产业在客观上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集聚体。企业的空间集中,才能形成成本优势,才能最大限度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在三峡区域经济开发中,拟发展几种类型的集聚:

①相同措施性集聚。

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来发展经济。例如,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重点发展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对产业本身、对地区经济都是有利的。在一些原料、动力的集中产区,某些商品的主要市场区,重要的转运点上重点发展以这些特定区位因素为指向的企业群,包括针对一种地区优势而聚集的许多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针对一种地区优势而聚集的多个不同部门的企业,以及针对多种地区优势而聚集的多个不同部门的企业。

②纵向经济联系性集聚。

把具有纵向联系的生产企业集中布局在一个区位,或者把具有纵向边界的生产过程集中配置。

③横向经济联系性集聚。

围绕地区主导产业部门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围绕第二层次产业部门向外扩展形成第三层次的产业群体以及横向关联企业群,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业、文教卫生事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共同构成一个多圈层的横向联系系统。例如旅游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及企业部门。

2.4.2 借鉴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努力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自然资源、集中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区位因素共同作用所构成的总体区位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区位条件的不同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 

由若干区位因素研究发展到多区位因素的综合研究。

由单纯强调经济性因素发展到对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资源配置主体的思想观念,都进行系统研究,如从影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分类,可把诸多要素归纳为:自生性要素,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再生性要素,包括交通、运输、通信、人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牵动性要素,包括市场等因素;制度性要素,包括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政策等因素。

由重视基本区位要素的基础作用到更加重视经济政策、科学技术、市场发展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基本区位要素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也是相对的、可变的,它一般只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影响较大,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后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会越来越大,这本身就会成为新的区位优势。从一定角度讲,前者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大一些,这些要素与后者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才构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特定地位、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区位特色。

三峡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但要使诸多区位因子有效配置起来,把这种区位条件形成区位优势,并进而转化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还要在“投资环境”上下功夫。

2.4.3 借鉴“发展极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三峡区域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若干发展极,通过发展极自身的发展及其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进行三峡区域经济开发时,要根据当地自然、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区发展的增长极规模及类型。通过不同类型、等级的增长极系统的开发、来促进和推动广大非增长极地域的发展。可选择如下类型:

第一,可以是城市依托型增长极,即选择若干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调整产业结构,配置规模较大、增长迅速,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主导产业和推进型企业,使之成为国家某种产业基地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并通过增长极的迅速增长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第二,可以是资源依托型增长极,即以区域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中心,选择区域内一定范围的地区,集中建立和发展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工、综合利用及以此为基础的深度延伸,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即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第三,可以是外向型增长极,即在区域内选择具备条件的一定城镇或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外资及区域外资金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外向型的产业和骨干企业,建立外向型的产业和骨干企业,建立外向型增长极,通过把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开发有机结合,引进外资弥补区域经济开发资金的不足,进行技术创新和扩大出口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

增长极的形成,视不同地区的区位状况,市场化程度和政策导向,既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引导企业和行业聚集发展而自动产生增长极,也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鼓励和支持新型企业、推进型产业的发展,主动建立发展极。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也可在已经进行的增长极开发的基础上,选择点轴式开发,有层次、分阶段地重点确定一条或两条开发轴线,进行倾斜开发,进而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发挥带动、促进作用。开发轴线的确定:一是沿江(河),即以大江、大河为开发轴线,形成沿江或沿河的点轴开发地带;二是沿“线”,即以铁路、高速公路、重要公路干道等陆路交通干线的一定地段为经济开发轴线,形成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公路干道的点轴开发地带。

2.4.4 借鉴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导向对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由于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及历史发展等诸多条件因素的制约,三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得比较悬殊。在宏观上呈现与东部沿海发达区域的“地域二元结构”格局,在地域内部也存在发达与不发达之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因势利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某些地区已累积起发展优势时,应优先或重点发展这些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效应,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当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防止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地区差距的无限扩大,加大政府对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积极干预力度,进行有效的经济、社会改革,切实制定一些特殊政策,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总之,既要突出经济重点,又要兼顾不发达地区;既要有所区别,又不要使贫富差别拉得过大;既要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又要注重政府行为的能动调节作用。

2.4.5 借鉴“不平衡增长理论”,正确选择区域开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效益的关键性因素,而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又具有关键性地位。根据不同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区域经济中的全部产业可以划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基础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三种类型。其中主导产业是具有高增长率并能带动或推动区域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是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区域专业化部门,产业关联效应较强,从而构成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与核心。

区域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它是全国同类产品的主要或重要生产基地,在同类商品的对比中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优势、较独特的价值优势;另一方面它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体,能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代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向。一般来说,区域主导产业是建立在区域优势资源或优势条件的基础之上的,不同区域优势资源或优势条件不同,所形成和建立的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

在进行三峡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时应遵循如下基准:

(1)高产业关联度基准。

区域主导产业处于区域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同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之间有着较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一是具有前向影响,即对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后服务的产业部门发生影响;二是后向影响,即对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服务的产业部门发生影响;三是旁侧影响(亦称横向影响),即对主导产业周围的其他产业部门发生影响。主导产业纵横交错的影响,远远超过本部门生产量所产生的能量,它犹如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带动了区域内一大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的兴起,往往会改变整个区域经济面貌。因此,高产业关联度基准也是三峡区域选择主导产业时最具重要性的基准。

(2)高需求投入弹性基准。

需求投入弹性越高,就意味着这种产业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因而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可能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再生产,大批量的生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又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使得这种产业部门高速发展。选择具有高需求投入弹性的产业部门为主导产业,也就是要选择那种由于投入增长而引起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产业部门。

(3)高生产率上升基准。

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部门,就是生产费用下降较快的产业部门,也是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部门。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产业,能迅速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基础上,创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附加值,特别能为区域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4)高动态比较优势基准。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区域产业部门的现状上,更重要的是要把着眼点放在未来主导产业的扶植上。所谓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立足于产业的发展变化,把那些目前尚处于比较劣势、但预期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并有可能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产业,确定为区域经济未来的主导产业。运用高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扶植新兴幼稚产业,并使之成长为未来主导产业,不失为后进区域实现经济崛起、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条成功之路。

2.4.6 借鉴大国多元经济结构理论,制定符合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大国多元理论所阐发的“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思想,实际上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区域经济思想,实质上蕴含着“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观点。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由区域不平衡到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根据我国5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我国是一个“大国多元”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诸多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将会长期存在,政府集中有限资源,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和倾斜,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然而,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政府还必须协调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区域经济开发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内参差不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正充分显现了“大国多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因此,在三峡区域经济开发中应确立“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把握好以下三点:

(1)要发挥市场这只“无形手”与政府这只“有形手”的作用。

毋庸置疑,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杠杆作用,舍此就没有区域经济的重点和突破。然而,面对市场“失灵”现象和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必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否则就没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不同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与发挥政府经济调控职能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二者并行不悖。

(2)要把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的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并努力实施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要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为最佳标准,它不仅包括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生产力宏观布局优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合理,还包括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同步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三峡区域作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治理区域和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如何抢抓机遇走上兴区富民、重建秀美山川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确定一条符合三峡区域实际并能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不能以牺牲社会稳定、进步和自然生态环境,透支子孙后代资源为代价。

(3)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一方面要突出不同地区的经济优势和效率,承认不同地区有先有后走向共同富裕,程度高低有别地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先发展、先富裕的地区发挥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后进的地区。同时,要在突出重点、适度倾斜的同时,对经济发展后进地区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偿。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协调发展正是在这种时序有先后、程度有高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得以实现。

【注释】

[1][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美]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法]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论》,《经济学译丛》,1988(9)。

[5]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6][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8]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8页。

[9]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0]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1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