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限制因素

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限制因素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专家指出:过去2O年中,我国的区域战略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太多地注重于“优势”的开掘而忽视对劣势的归纳。重庆市人口及面积均占三峡区域的70%以上,以重庆为例可以对三峡区域的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根据目前通行的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欠发达阶段。

有专家指出:过去2O年中,我国的区域战略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太多地注重于“优势”的开掘而忽视对劣势的归纳。这是相当多的区域经济战略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峡经济区域在我国区域经济开发中作为后发地区,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来促进发展,永远只能获取比先发地区小得多的比较利益,也永远无法实现经济赶超。因此,三峡区域经济开发要打破过去单纯从总结优势出发的思路,多从认识和克服劣势中寻求发展对策。只有克服劣势才能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克服劣势比发挥优势显得更为重要。充分认识三峡经济区的劣势,有必要对现实发展状况作一番全面评价。重庆市人口及面积均占三峡区域的70%以上,以重庆为例可以对三峡区域的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

3.4.1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

(1)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欠发达阶段。

重庆的人均GDP水平2004年刚刚突破1 000美元;第一产业比例尚高,为16.2%;就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高达50.67%。根据目前通行的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欠发达阶段。重庆的经济总量和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在全国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位次的排列上,重庆各项指标几乎都在20位及其以后,即中等偏下,这与重庆作为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2)总体上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其中城市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农村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表现为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工业资源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变动。按照人均GDP的标准,人均GDP达到2 000美元时,即可认为工业化基本完成。仅从这一指标看,重庆大致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完成工业化还有较大距离。从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钱纳里-塞尔昆模型来看,重庆和“标准结构”相比,也有大致相同的结论。鉴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城乡巨大差距,可以初步判断:城市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农村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

(3)城市化水平较低。

重庆现有城镇体系极不合理,特大城市孤悬。整个三峡库区没有一个大城市,出现长江中上游及中国中西结合部的大城市空白带。小城镇发育不足,布局也不平衡,西部城镇发育较完善,特别是小城市和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密度较高,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重庆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总人口)一直缓慢上升,2004年仅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重庆城市化水平偏低及其进程缓慢,制约了重庆的工业化、市场化及信息化进程,导致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进程极其缓慢,产业结构升级与换代停滞不前,并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和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

3.4.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机制运行质量差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层次较低,产业相关性差、发展不尽协调。

第一产业发展基础仍十分薄弱,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日益显现。第二产业仍然沿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轻重工业比例不尽协调,产业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三次产业之间缺乏市场关联,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2)粮猪型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重庆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业产业化进程迟滞,乡镇企业发展效益欠佳,支撑力不足。种植业占比仍然偏高,2004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2.7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32.95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4.34%。粮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虽有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占比依然较高。这说明重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不明显,尤其是以粮猪型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展不尽如人意,而且重庆的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产品较少,农业的产业化步伐较慢。

(3)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区域内区域级差。

重庆是直辖市的体制,省的建构。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城市经济尤其是重庆主城区已经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成为以第二、三产业,特别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长江及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和经济中心。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很大,工业化刚刚起步,仍处于落后状态,城乡势差很大。根据年人均GDP水平可把全市各区县(市)划分为三个收入层级,4 000元以下的属低收入地区,有巫山等21个;4 000~10 000元的属中等收入地区,有北碚等12个;10 000元以上的属高收入地区,有渝中区等7个。高收入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低中收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条件较差。

(4)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展迟滞。

20余年来,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本完成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变过程。人均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费用支出增长较快,2004年分别达538元、474元、1201元。居住支出较大幅度上升,2004年达到903元。农村居民消费已从自给、半自给方式逐渐向商品化方式转换。食品消费层次有所提高,由主副食并重向副食为主转变,肉、禽、蛋消费量缓慢上升,但是恩格尔系数却居高不下,2004年为56.0%,比上一年度还上升了3.5个百分点,农村每百户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5)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结构层次低,科技进步缓慢。

重庆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由此导致低层技术、中等技术与高层技术的相对比重提高进程较慢;传统技术、一般技术与新技术的相对比重未能有效提高;高、中、低各层次技术的内在联系不密切,技术链条的循环和技术结构的转换迟滞;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技术进步传播与扩散速度较慢,进而导致以资金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支柱产业未能有效形成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高科技产业成长缓慢。

(6)需求结构失衡。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拉动力,重庆的三大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变异。总消费的GDP贡献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下降尤其剧烈,但政府消费的贡献率却呈上升的趋势;投资的GDP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净出口的GDP贡献率则呈明显的下降之势。需求结构的变迁表明,重庆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呈现通货紧缩的环境下,消费持续不振,又主要靠政府行为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净出口对重庆的经济增长贡献却极不令人满意,应该说,重庆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8.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增幅位居全国第六;实际利用外资6.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0%,在西部城市独占鳌头。但是,外贸出口商品基本上为原料型和半成品,附加值低。这充分表明重庆的需求结构还不够合理,市场化程度较低。

3.4.3 就业、移民、扶贫和生态保护问题突出

(1)劳动就业问题。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所占比例较高。目前,一些资源型企业(主要是煤矿)已面临资源枯竭,三峡库区工矿企业也以关闭、破产为主导实施移民搬迁,国有企业实施“七个一批”,区县国有企业改制面高达95%以上。1996~2001年,全市累计关、破、停、并企业1 000余户,涉及职工80余万人。据统计,1998~2001年,全市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累计达51万人。2004年末,全市结存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达2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如果加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这个比率还要高,表明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将影响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秩序,对社会稳定已构成威胁。

(2)移民开发问题。

从三峡工程开工到2009年建成,重庆库区移民涉及静态移民72万人,动态移民103.4万人,占整个库区移民总数的85%。移民迁建涉及16个区县(市),淹没涉及城市2座和县城7座。受淹集镇为101个、企业1378家。淹没土地55万亩。同时,移民开发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和矛盾。大量基础设施亟待修建,众多文物古迹急需保护,严峻的生态环境亟待治理,大量的因移民而需重新就业的人员急需安置,移民战略和思路亟待调整和完善。

(3)脱贫解困问题。

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全国少200多美元;基本小康标准的16个衡量指标中,有3个指标尚未达标,小康建设程度比全国滞后2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还有3200多个特困村、90多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35万左右下岗失业人员、70多万“低保”人口生活困难。占全市人口3%的贫困人口集中在东部区县,导致重庆东部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4)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重庆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①森林覆盖率低,同时,由于山地和丘陵面积大,地质地貌复杂,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绿化难度相当大。②水土流失严重,入江泥沙量大。③坡耕地面积大,工程措施改造任务重。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破坏较大。⑤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增大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难度。⑥移民安置量大,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⑦投资力度不够,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缓慢。

宜昌的情形与重庆大致相同,除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外,经济发展不够,经济实力不强也是宜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宜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称。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92元,低于全国、全省同期的9422元和80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8元,在全省各地、市、州中位居第10位。

二是直接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宜昌良好的投资机遇不相称。2004年宜昌直接利用外资0.93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0.7%,反而低于全国、全省13.3%和20.0%的增长幅度。

三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宜昌旅游城市的定位很不相称。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36%,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2个和6.12个百分点。凡此种种,说明宜昌是一个资源大市,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市;宜昌拥有良好的机遇,但机遇优势还没有转化成发展优势。

总之,如何抓住三峡工程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三峡区域经济发展,解决长江中上游的贫困和库区移民的安置等问题,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域内各地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