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变量与理论分析结构的基本特征

市场变量与理论分析结构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分析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新古典主义理论之所以在许多方面将关于市场变量本身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发展到了十分精确、严密的程度,是与它的理论结构的封闭性分不开的。这一点是直接建立在对市场变量相互关系本身的分析基础上的。

以上分析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这一理论体系,构成了现代许多经济学家所使用的范式,但同时对这个理论体系内的许多东西也都存在着“内部争议”和“外部批判”。在笔者看来,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有二:一是着重于从物质关系方面考察经济活动;二是其理论分析结构上的封闭性质。后面第5章将在与其他理论的比较中着重分析它的第一方面的特征。而在这里,在以上几节的分析基础上,首先集中考察一下第二方面的问题,即这一理论体系的分析结构中各种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我们看到,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所有的经济因素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市场变量”,包括各种相对价格(产品价格、工资率、资本利率、地租率等要素价格等),总价格水平,利润率以及各种产品、要素和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另一类即所谓“市场背景条件”,主要指本章最初提到的个别行为主体追求各自最大利益时所面对的各种条件,瓦尔拉斯将它们称为“data”,即给定的作为论据的事实或推论的前提。可将这些背景条件总括地列出如下:

(1)个人的效用偏好结构;(2)现有资源财富总量(劳动、资本、土地);(3)(私有制的)财富分配关系,包括“利润索取权”;现有财富总量与分配关系相结合,决定个人所拥有的“禀赋”;(4)技术,表现为生产函数或“投入—产出集”;在动态分析中,加上技术进步速率;(5)经济信息,包括对经济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的预期;(6)在宏观分析中,加上货币存量;(7)在动态分析中,加上人口增长率;(8)最后,是有关经济机制假定:在新古典的均衡分析中,都假定在私有制条件下的自由交换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非均衡分析中,往往假定存在“价格刚性”或“配额”等限制条件。

在这些给定背景条件下,个人尽可能地最大化消费总效用,从而第一个背景即效用偏好构成整个体系的目标函数集,其他各项则构成求此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就某一个人来说,其他人的效用偏好,也构成他的约束条件),整个问题便归结为求此“条件极值”问题,并由此决定出各种均衡;而由于在各种市场变量中,供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因此归根到底就是求出一组均衡价格,均衡状态便由这组价格表现;人们在各种给定的条件下采取行动(交换、生产、分配等),决定出一系列变量的均衡值,便构成了经济的运行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所采用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方法,便构成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在这样一种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新古典主义表现出下述基本特征:它在各种背景条件下研究了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不研究各种背景条件本身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及过程,也不研究各背景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新古典主义理论的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中,各种背景条件自然必须是给定不变的,否则就无法求最大值,当前的市场变量(如上所述,这主要就是均衡价格)就无法确定。在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s)中,人们研究了一种或几种背景条件的变动(如偏好变化或技术条件变化)如何通过市场中的替代效应或收入效应等引起市场价格和供求的变化,但是各种背景条件的变化本身却都是外生的,而不是由理论体系内的任何变量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由另一种或几种背景条件的变化所引起或决定的。在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中,各种经济变量有了不同的“时间下标”,但它们事实上仍被以某种方式处理为静态变量,经济的增长也总是被处理为“稳恒态”(steady state)增长。这是因为有关未来的各种背景条件,在进行交易的这一时点上,同样也是被给定的,比如未来时期内的消费偏好是被假定为已知的,技术变化速度和人口增长率是被外在地给定的,对未来的“自然状态”的预期也是以一定的主观概率分布确定了的,而至于这些变化为什么发生,预期是如何形成的,各种背景条件在动态变动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也是完全外在于理论分析的,所要研究的只是在一切背景条件的变动情况给定的条件下,各种市场变量(包括期货市场上的变量)如何确定。

总之,新古典主义理论只研究市场变量的决定,而不承担研究各背景条件本身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任务。

有人曾用“静态的”一词来概括上述理论的这种特征。[6]但是为了避免与通常所用的“静态分析”一类的概念相混淆,不使人得出这一理论中不包含一般意义上的“动态分析”的印象,笔者更倾向于用“封闭的”一词加以概括:这一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由它视为背景条件的那些经济因素所限定、封闭起来的,而那些处于限界上的背景条件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论本身来说是外在的,不在理论的研究范围之内。[7]

这里“封闭”一词本身并不带有特殊的贬义,因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这种性质,首先具有科学的价值。具体来说,作为一个封闭的体系,新古典主义在理论分析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1.便于精确地分析、把握各种市场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

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它的现实状况和运动结果最终由各种基本经济因素即技术条件、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决策中人们所掌握的信息知识水平等等决定,但都是通过各种经济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而实现的;而要精确地说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身,掌握其变化、运动的规律,就需要将那些更为基本的经济因素作为前提确定下来,进行抽象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新古典主义理论之所以在许多方面(不是一切方面)将关于市场变量本身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发展到了十分精确、严密的程度,是与它的理论结构的封闭性分不开的。

2.便于研究某种背景条件的(外生)变化在市场体系内发生的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市场行为主体对它所作出的反应。

这一点是直接建立在对市场变量相互关系本身的分析基础上的。尽管新古典理论并不研究各种背景条件本身发展变化的原因,但是由于它能够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较为精确地说明这一体系内部的运行规律,它便能够较容易地说明某一个背景条件的外生变动对体系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能产生的各方面的结果。用系统论的语言说,往往被其他理论当作“黑箱”的市场运行体系,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正是研究对象本身;而当它把握了这个“黑箱”的内部结构,便能够较容易地在理论上推断出一个外部输入的信息,能够在内部引起怎样的变动,以及输出些什么东西。

正是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相关,新古典主义理论在回答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些日常问题上,明显地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事实上,我们应该同意哈恩的如下说法:尽管新古典主义理论因为不能处理利益斗争(“权力”问题)、时间和预期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而显得缺乏能力,显得“过于狭隘、过于经院式了”,但它在分析如生产的结构、相对价格、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于生产技术的冲击、当前收入分配趋势等“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所提出的特殊问题方面,还没有任何能与之匹敌的对手”(Hahn,1981:172—178)。

3.便于在明确地假定的背景条件下提供与现实相对照的理论模型,以便发现现实问题的原因所在。

由于新古典主义理论的一切分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关于背景条件的特殊前提假定基础上的,而一切结论便都严格地依赖于这些假定。这就告诉人们,当理论上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符的时候,就必须到那些关于背景条件的前提假定中去寻找原因。新古典主义一般均衡理论在完全竞争(自由交换、价格可自由迅速调整、产业自由进出)、信息完全性、给定的生产函数等前提假定下得出的资源最优配置、经济完全均衡的结论,显然是与存在失业、资源浪费等现象的经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此它是不现实的。但正是这种不现实的理论,可以作为一个明确的参照系,来与现实情况相对照,看看问题究竟发生在何处,是由于哪个或哪些假定与现实条件不相符合。这正是不现实的理论实际具有的现实意义。一个封闭的理论结构,显然不适合于研究发展变化的问题,但却恰恰能够给出某一特定时点、特定条件下的经济的横断面,使人们能仔细地对其进行观察,发现里面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并拿其与现实相对照,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家(以及别的学派的理论家)都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这一层意义。因此,我们便经常会看到一些人把这一理论在某些特殊背景条件假定下得出的特殊结论推而广之,变成一般适用的理论,应用到那些前提假定不存在的场合中去,导致了错误的结论。[8]这也提醒我们,在利用某种理论时,必须明确它的关于背景条件的一切假设的适用范围,盲目地、不恰当地应用一种理论的结论,必然要犯错误。

以上这些,说的都是新古典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封闭的体系所特有的长处。然而,它的封闭性,也同时意味着它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背景条件,即那些决定整个经济的运动和现实状态的基本经济因素,本身不能在体系内部得到说明,其变化是外生的,不是经济体系本身运动的结果。

新古典主义理论,可以从关于背景条件的任何一种假定出发来研究经济的运行情况,但关于这些背景条件本身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却几乎说不出任何东西。比如关于市场的分析,新古典主义理论既分析了完全竞争,也分析了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在寡头垄断中,还区分了不同的情况,如勾结(collusion)、价格大战(price battle)、领导与跟随等等。这些都可视为关于制度这一背景条件的不同假定。但是,这些制度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却从来没有给予过理论的说明,就好像经济中从来就存在着这些东西,并且可以一成不变。

最重要的问题还不在于不能说明各种背景条件本身的背景或原因,而是在于这一理论不能从经济体系本身的运动当中,从它的内部运行的必然规律中,找出背景条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换言之,在这一理论中,只有市场变量或市场运行机制对各种背景条件的外生变化作出的反应,而不存在市场机制的反馈,市场变量的变化对背景条件本身的反作用。“马路是单行的,而不是双向的”。例如在新古典主义的宏观理论和动态理论中,包含着对技术进步这一背景条件的作用的分析,给定一个技术进步速率,研究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经济机制如何运行,但是,技术进步本身却从来不是经济运行本身的结果。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劳动分工、技术进步的分析,在新古典主义中无处安身;熊彼特早就提出的关于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导致创新和模仿的理论,也总不能结合到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体系当中去。如果说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外在于经济过程的话,那么经济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却显然是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活动的直接结果,但这却不能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得到体现。经济关系总是被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存在于经济理论体系之外,而经济体系的运行结果,总也不会对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实质的影响——在这一体系中,人们从来不会去通过调整经济关系来实现经济利益,调节利益矛盾。

不过这里要指出,在一个问题上,新古典主义近些年来有了进步,这就是预期的形成问题。“理性预期”学派为了说明政府政策的无效,着力研究了原来作为外生变量的预期——主要是对政府行为、政策影响的预期——是如何依经济的内部运动而发生变化的。他们指出人们在预见未来时,能够依据过去的经验,提前估计到政府在何种情况下会采取何种政策,从而自己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不过,这一理论还尚未纳入一般均衡的体系。

2.各背景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也不能在理论体系内得到说明。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假定各种背景条件都只面对市场,其影响体现在市场变量当中,而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只是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地发生联系。这种观点反映了部分的现实,却显然不能正确地体现各种背景条件之间的全部联系。例如在市场之外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和制度是直接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但新古典主义理论却甚至从来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又如,技术进步的规模和前景,显然首先直接影响人们的预期,然后才会对经济变量发生作用,但在新古典主义理论中,这两个因素之间事实上也是相互隔绝的。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新古典主义理论事实上局限在相当狭隘的领域内。它可以对今天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和某种事变的影响作出很好的说明,但经济活动在这一体系中永远都是没头没尾的,没有发展,没有变化,没有历史的演变——它在本质上不适合于关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演变的说明。兰格在50年前就指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新古典主义对于社会经济的演进和发展趋势,“不能用一套系统的经济演进理论对它们作出成功的说明,而事实上最多只能对它们进行一些历史的描述”(Lange,1935)。

以上分析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分析结构方面的特点,在我们进行理论选择时,将是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注释】

[1]data一词在此处的特定含义是“给定的、作为论证前提条件的事实”。过去通常翻译为“资料”。笔者认为这不能确切地表达其特殊理论含义,故重译为“背景条件”。

[2]这里所谓的普遍的最大化(maximization or optimization)的含义是:“最大限度”或“不可能再大”,是在给定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条件极值”,并不包含任何“福利判断”或“总效用”最大与否的判断。

[3]法文numéraire的原意是可兑现货币,瓦尔拉斯赋予它的特殊理论含义是“商品体系中作为其他商品价格的度量标准的那一特定商品”,其自身价格等于1(即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等价物”)。英文中有人(如希克斯)曾译为“标准商品”(standard commodity),但一般的做法是“不译”,直接将原文用斜体写出,事实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外来术语使用。中文“标准商品”一词较达意,但目前似易与斯拉法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准商品”相混淆。中文中还曾被译为“计价尺度”、“计价标准”等,不能算错,但原词所指的是被用来作为价格尺度的物品本身,而并不是一种量的尺度或标准。因此,笔者构造了“计价物”一词,作为numéraire一词的特定的中文译名。

[4]所谓“外部效应”,指的是那些不是通过在市场上影响价格,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对他人的利益直接造成好的或坏的影响的情况。

[5]市场一般均衡的不现实性,是新古典主义者自己承认的,著名的一般均衡理论家F.哈恩指出:“阿罗-德布鲁均衡必定是他们对于经济所作出的一种假设,然后再说明为什么经济不能够达到这种假定的状态,批驳的论据将进一步转向缺乏未来的市场和缺乏偶然事故的未来市场,以及这一理论不能充分有效地处理时间因素和不确定因素。”(Hahn,1973:14—15)。

[6]兰格指出:“由奥国学派、马歇尔学派和洛桑学派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均衡的静态理论,它是在不变的背景条件体系和价格与生产量根据背景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的机制下面分析经济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将特殊的制度背景条件作为其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仅提供了均衡理论,而且也提供了经济演化的理论。”(Lange,1935)J.罗宾逊则指出:“新古典学派主要关心的是静止状态的均衡。”(Robinson,1974:48)

[7]I.格伦伯格在《经济分析中的“复杂性”与“开放系统”》(1978年)一文中,克里斯托尔在《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1981年)一文中,都使用了“封闭的系统”(closed system)一词来形容正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他们使用这个词所指的东西,在下面的意义上与我们所指的相同,即新古典主义假定对经济体系来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常数”和“不变的关系”,从而理论结构和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与“处理封闭系统的物理学”相似的。但他们还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出发,强调了现实经济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的“不确定性”,指出了新古典主义理论仅在确定的意义上对经济体系进行分析的特征。

[8]真正优秀的、头脑清醒的新古典主义者,对于“那些务实的人们和缺乏素养的理论家”的这种做法,也是持批评态度的(Hahn,19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