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面的分析只是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二者之间矛盾的大致情况和表现。就业结构变化度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缺乏稳定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系数S12越接近1,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很好的协同性,说明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反应敏感,劳动力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产业适应性。

上面的分析只是探讨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二者之间矛盾的大致情况和表现。但是如何测量二者之间的矛盾,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可参考的标准,就需要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行定量分析。为此我们引入了欧洲工业委员会的分析工具,从结构变化度、结构变化的协同系数和结构偏离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4]。我们收集了1979—2009年的相关数据,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一)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度

表6.11 中国劳动力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从图6.3中可以看出,纵观31年的变化值,变化起伏不定,形成3个高峰和3个低谷。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比较紧张的时间段有:1979—1983年,1987—1992年,1997—2003年。自2004年以来,二者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从2006年开始又出现下降的趋势,2008年出现了一个小低谷,2009年有所回升。就业结构变化度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缺乏稳定性。这可能源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流动体制的不完善,也可能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间非正式的、临时性的产业间转移有关,以及受经济的波动对弱势劳动力群体的冲击的影响。比如,1997—2003年,我国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变化值持续低水平,这无疑与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波动有关。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但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其变动更多地是反映我国的劳动者自身缺乏流动能力,缺乏学习能力和新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不能适应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新变化。

图6.3 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度曲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

(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系数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系数,是具体测量二者间矛盾

表6.12 中国劳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系数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表2010》之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和表2-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根据图6.4可知,1978年的协同系数最低为0.7,与1最远,以后逐年上升到1984年的0.81,再下降到1993年的0.73,随后再次上升至1996年的0.79,以后逐年降低至2003年的0.73。自2004年以来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到2009年达到32年的最大值0.84,更加接近1。这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性有变好的趋势,这种好转可能与第二、三产业的好转有关,但总体协同系数平均值约为0.77,这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0.99的协同系数有很大的距离。这也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协同度不够强,劳动力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反应不太敏感;而且我国劳动力的职业变换能力不强,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和产业适应性比较弱。虽然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可以集中一定的资源、资本,能够扩宽就业空间和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吸纳相应的劳动力,从而出现了劳动力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经济难题。

图6.4 中国劳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同系数变化曲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和表2-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三)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偏离度

其理论基础是:若Ki为0表明i产业的两种结构同步变化,变化幅度也相同,不存在结构性偏差;若Ki越偏离0,表明i产业两种结构的偏离越大。Ki为正值,说明i产业滞留了过多的劳动力,劳动力被束缚在i产业而不能向其他产业转移;Ki为负值,说明产业i没有吸纳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总之,Ki偏离0越大,越是表明i产业对劳动力的转移和吸纳能力不足,越是说明i产业结构不合理。表6.13是我们计算的结果,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表6.13 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偏离系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和表2-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图6.5 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偏离系数变化曲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和表2-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从表6.13和图6.5可以看出:

(1)第一产业的偏差最大,且为正值。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远远大于产值比重,表明在第一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已为1.50,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逐年越来越偏离零值,2002—2009年期间偏离系数值均为2.5以上,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相反,成为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出的部门,反映了我国第一产业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产业部门的实际情况。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第二产业应当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值基本呈现出逐年小幅上升的趋势,1978年为-0.64,到2003年为-0.53,上升到2009年的-0.40。说明第二产业各部门在这个时期接纳了越来越多的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逐步走向均衡。

(3)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值且越来越向零值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向均衡状态靠近。这主要是因为这期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相对比较稳定,吸收从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国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最高,都为正值,且偏离值越来越大,说明中国的第一产业滞留了过多的不应该由它占有的劳动力,并且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偏离系数均为负值,二者偏离零值越来越小,第三产业偏离度与零值逐年接近,说明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吸收不足,但最近几年有好转的趋势。但是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值小幅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大量从别的产业部门流出、正在转移的劳动力,就业人数稳定仅有小量增加,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选择无法吸收更多本应该吸收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不足”,被称为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但这种矛盾却无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来解决。

【注释】

[1]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制.经济学动态,2002(10).

[2]王城.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性就业.经济研究,1996(5).

[3]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何荣天.产业技术进步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