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阶段

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阶段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述我国各个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就业的产业构成的变化,以及每个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把1978—2009年的就业结构变化过程具体分为不同阶段,分析各阶段就业结构特征,以期对未来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借鉴意义。可见,这段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总人口在增加,就业比重却在持续减少。

根据上述我国各个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就业的产业构成的变化,以及每个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把1978—2009年的就业结构变化过程具体分为不同阶段,分析各阶段就业结构特征,以期对未来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借鉴意义。

(一)1978—1990年的就业结构

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二、三产业,下降幅度较大,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第一产业就业:1978—1990年,第一产业的人口持续增加,1990年达到38 914万人。但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看,由1978年的70.5%一直下降到1990年的60.1%。可见,这段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总人口在增加,就业比重却在持续减少。

第二产业就业:在1978—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总人口以年均5.92%的速度增长。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17.3%上升到1988年的22.4%,再回落到1990年的21.4%。

第三产业就业:在1978—199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年均7.75%的高速增加态势,到1990年增加到11 979万人,增加了7 089万人。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0年的18.5%,上升了6.3个百分点。

这种表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次高潮有很大关系,即1979—1997年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渠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1]。1979—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及国家较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由单一的农业经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84—1988年,国家政策开始容许农民进城务工,确立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加速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是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有不稳定性,可逆现象比较多,即农业还是他们生存的最终保障。另外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是主导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但是,1989—1991年,由于农村劳动力政策的不完备、流动的负面影响和城镇基础设施容纳人口能力饱和以及乡镇企业治理整顿等原因,很多农民回到了土地中。第三产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加之这一时期国家政策的放活,加快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就业比重的快速增长。

(二)1991—1998年的就业结构[12]

这一阶段,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较大,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也很大,相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较小。

第一产业就业:1992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以年均2.34%的速度下降,一直降到1996年的34 820万人。1997年开始回升,1998年上升到35 177万人。相比而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却持续下降,由1991年的59.7%下降到1998年的49.8%,下降了9.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就业:1991—1998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持续增加,由1991年的14 015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6 600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2.45%,增加了2 585万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91年的21.4%上升到1997年的23.7%,上升了2.3个百分点。1998年又上升到23.5%。

第三产业就业:1991—199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依然没有因外部政策、环境等的影响而出现逆转的现象。从1991年的12 378万人连续增加到1998年的18 860万人,保持年均6.20%的高速增加态势,增加了21 713万人。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1991年为18.9%,继续走高,上升到1998年的26.7%,上升了7.8个百分点。

这段时期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原因是:1992—1996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新发展,乡镇企业高速增长,全国各地创造多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是1996—1997年,由于部分工业和农业产品相对过剩,以及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需要,国家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城市出现下岗职工,乡镇企业被压缩和调整。因此,此阶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出现了多种特征。此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行业开始发展,并带动了一系列新兴行业的发展,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三)1999—2003年的就业结构

此阶段,第一产业就业出现了反常的现象,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且就业比重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吸纳就业能力开始减弱;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虽然优于该阶段的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但发展也不太理想

第一产业就业:之前的一段时期(1991—1996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符合我国工业化过程的发展规律。但是1997年却反常地开始了回升,当年的就业人数为34 840万人,比1996年(34 820万人)增加了20万人。其后的1998—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由1998年的35 17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6 870万人,增加了1 693万人,年均增速2.34%。到2003年开始出现了下降现象,当年该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6 546万人,相比2002年的36 870万人,就业人数开始回归正常的发展趋势。所以1997—2002年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增长虽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却属于短期内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较小仅为0.96%,可能与国企改革、商品农业发展、农业扶持等政策体系有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这几年也出现了徘徊不定、起伏跌宕的现象,无规律可循。1998年为49.8%,沿着上一阶段的比重继续下降。而1999年却突然上升为50.1%,接下来的2000—2002年,都是50%的就业比重。2003年又开始下降到49.1%。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的背景不无关系。由于地方政策对中央关于务工人员管理政策的误解,部分省市出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外来劳动力务工的规定和限制,使得大批的农民工不得不返乡,发展商品农业。

第二产业就业:1998年的国企改革以后,以国企为支撑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开始减少。1998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6 600万人,1999年下降到16 421万人,这种下降持续到2002年的15 780万人,减少了820万人,下降速度为1.27%。2003年就业人数开始增加至16 077万,比2002年增加了297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涨的趋势,在1998年发生转折。由1998年的23.5%下降到2002年的21.4%,下降了2.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就业:1999—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依然保持着加速增加的趋势,年均增速3.23%,从1999年的19 205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1 809万人,增加了2 60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9年的26.9%上升到2003年的29.3%,上升了2.4个百分点。由于第三产业本身有强吸纳劳动力的特征,相比该阶段的第一、二产业就业情况,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增加较为明显。该阶段,国企改革、城镇下岗职工增加、再就业者多选择了从事第三产业、国家在城镇实施再就业工程也偏向于第三产业就业,几股力量共同推动了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一时期(1991—1998年)相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速和就业比重上升都不太好。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就业机会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比其他产业较小。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使就业稳定性增强,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