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国际比较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国际比较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就业构成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转换。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只有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与就业比重大致接近,并且,第三产业扩张就业的能力一直不断增强,如今,第三产业已经基本容纳了全部就业人员的1/3。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就业增长毫无例外地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超过了70%,成为劳动就业的决定性部门。

(一)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很明显,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在总体上,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仍然偏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这一历史变动趋势。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7.9∶47.9∶24.2变化为2008年的11.3∶18.6∶40.1。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 6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50.6%和42.9%,分别比2007年提高3.2个百分点、减少3.7个百分点和提高0.5个百分点。而根据国家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全国城乡就业人员共77 480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490万人,同比增加0.6%,可以看到,GDP增长(9%)与就业增长(0.6%)存在极大反差。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30 654万人,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员的39.6%;第二产业为21 109万人,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员的27.2%;第三产业为25 717万人,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员的33.2%,分别比2007年减少1.2个百分点、提高0.4个百分点和提高0.8个百分点,这种情况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反映。

从产出比重的变动趋向来看,第一产业占GDP份额持续下降,30年间下降了1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出份额呈现持续上升态势,30年间GDP构成增加了15.9个百分点,接近于第一产业的演进速度;而第二产业的GDP份额在波动中发生略微的变化,第二产业产出构成的变动在总体上并不显著。我国就业构成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转换。1978—2008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构成下降了3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上升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份额30年间只增长了9.9个百分点。而且,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举高不下,2008年高达39.6%,与其11.3%的总产出相比,说明还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值得注意的是从1997—2003年,第二产业就业构成处于逐步回落状态,但是从2003—2008年,第二产业就业构成处于逐步回升状态。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只有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与就业比重大致接近,并且,第三产业扩张就业的能力一直不断增强,如今,第三产业已经基本容纳了全部就业人员的1/3。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

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既是产出结构转化过程,也是就业结构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GDP的产业构成与就业的产业构成都会由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向第二产业转化,并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增长格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目前,我国的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居高不下,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一定差距。表7.8显示的是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就业构成的差别。

表7.8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计算整理(没有印度的相关数据)。

与同类国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在于产业就业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的吸纳就业比重过低。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就业增长毫无例外地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失业率曾经高达7%以上,之后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保持了良好的态势。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总就业人口增长12%,而其中60%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第三产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超过了70%,成为劳动就业的决定性部门。事实上,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第三产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已相继进入了服务型产业结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