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基础条件

上海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基础条件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扩大对外开放始终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和核心工作之一。近年来,上海开放型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扩大对外开放始终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和核心工作之一。上海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如下。

第一,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已经集聚总部经济,有上千家各类企业总部。许多国际贸易机构和代表处,领事馆都入驻上海。上海已建成迪士尼乐园、国家会展中心,以及一大批服务业集聚区和功能区。

第二,上海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和包容性的文化。上海城市从开埠以来,是一个移民为主体的城市,如同“大码头”,万商云集,诚招天下客,城市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近代史上外国先进科技往往是首先经过上海,然后再全国推广,如电灯、煤气、自来水、百货商店、超级市场、步行街等等。

第三,上海有较好营商环境,良好的教育、文化、医疗体系。上海城市文明和法治化水平较高。城市文化积淀深厚,城市综合配套能力强,上海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完备,上海医疗体系和专科治疗能力,如肿瘤、心血管、骨科、五官科、医疗检测等享有盛誉。在文化方面,可供选择更多,如电影、歌剧、芭蕾舞、各种戏剧、江南地方曲艺等。

第四,上海有海港、空港、地铁、高铁等基础条件。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3500万个/年,居全球第一,依次是新加坡港、深圳港和香港。上海拥有国内先进的地铁系统,每天有700—1000万人次乘坐地铁。在上海乘坐高铁在一小时车程内,可以到达长江三角洲30多个城市。

近年来,上海开放型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上海对外贸易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新平台。2014年上海市进出口额和上海关区进出口额分别达到4666亿美元和8634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基数规模大,提高了进一步增长的工作难度。从贸易对象国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2014年上海市进口额最大来源国/地区分别是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份额分别为12.2%、10.4%、9.7%、7.4%、6.4%,累计46.1%,而在2000年该五个国家/地区占上海市进口额的市场份额为60.4%。2014年上海市出口额最大对象国/地区分别是美国(23.7%)、日本(11.1%)、中国香港(8.8%)、荷兰(4.4%),累计48.0%,与2000年前五名累计59%相比,集中度也下降了(见图8.3、图8.4)。

图8.3 1996—2014年上海市进出口贸易额和增长率

图8.4 1996—2014年上海关区进出口贸易额和增长率

上海城市的进口集散功能更加显现,2014年全年进口2563.5亿美元,增长8.1%,特别是交通运输、食品烟酒、衣着鞋帽等七大类消费品进口增长近20%,占同期全国消费品进口总额的29.4%,对本市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1.8%,凸显了上海作为全国进口消费品集散地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近年来,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快于货物贸易的发展。2014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753.9亿美元,与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比值为0.376∶1。近年来,上海服务贸易增长率远高于货物贸易增长率,这与全球服务贸易增长趋势是一致的。从全国看,上海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上海占全国的比重,从2009年的26.1%增长到2013年的32.0%,2014年保持在30%以上。然而,在上海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逆差也在扩大,说明上海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推进上海服务贸易出口的企业主体是外资企业,占比重48.7%,服务贸易进口的企业主体是内资企业,占比重66.3%(见表8.2—8.4)。

表8.2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1)商务部、上海市统计局;(2)2014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表8.3 上海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的比重

资料来源:(1)商务部、上海市统计局;(2)2014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表8.4 上海服务贸易按企业性质统计数据(2013)

资料来源:(1)商务部、上海市统计局;(2)2014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第三,上海跨国公司总部机构数在不断增加。2014年上海跨国公司总部机构总数为1194家,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90家、外商投资性公司297家、外资研发中心381家。从总量上看,与2008年676家相比,增加了518家,净增长76.6%,呈快速增长趋势。然而,与香港近3000家跨国公司总部机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除了跨国公司总部之外,国际组织和机构数量,上海也显得较为薄弱。在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有很大部分是为了管理中国国内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而设立,随着部分外资企业回流本国或外迁他国,也存在撤退的可能。

第四,外资进入上海呈稳步增长,但外资占上海总投资比重趋弱。2014年上海外资实到资金1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近年来,外资持续看好上海经济增长,进入速度稳步增长。2013年上海外资的主要来源国/地区为:中国香港(49.8%)、日本(9.9%)、新加坡(7.6%)、美国(7.5%),累计占比重74.8%。2014年上海外资的主要来源国/地区为:中国香港(63.7%)、日本(6.8%)、新加坡(4.6%)、美国(5.5%),累计占比重80.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境内资金到香港投资,然后作为港资再投资上海的情况。外商投资的产业分类,逐渐转向第三产业,2013年外商实到资金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占80.8%,2014年占比重90.2%。2014年服务业实到外资中,房地产业占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6%、商贸业占11%、交通运输和仓储占4%(见图8.5—8.7)。

图8.5 近年来上海外资总部机构数量增长情况

图8.6 2000—2014年上海外资实到资金和增长率

图8.7 2000—2014年上海外资实到资金的产业分布

事实上,由于上海城市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每年总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外资占上海总投资的比重在逐渐缩小。同时,上海外资进入占很大比重是港资,结合外资进入上海第三产业的情况,大多数港资投入上海房地产、特别是商业房地产,这有助于上海城市的发展,但对上海科技进步的作用有限。

第五,上海对外投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也呈增长态势。2014年上海对外投资122.9亿美元,累计投资30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实际营业额108.9亿美元,派出人员近5000人。从全国看,我国对外投资已经逐步超过外商对华投资,在这一方面,上海占比重相对较小。2013年上海引进技术设备实际到货金额529亿元。引进设备主要来源国是德国(22.1%)、日本(16.1%)、美国(10.6%)、英国(9.4%),四国累计58.3%。因此,对上海技术设备升级影响较大的实际是这些国家。

第六,开放型经济对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可发挥更大作用。开放型经济要促使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发明要靠人才、信息、资金,以及合作、交流和碰撞,两者之间有很好的契合度。“十三五”期间,如何通过建设开放型经济,更好地促进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重大课题,也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