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势条件分析

优势条件分析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再次,省会是文化中心。因此,省会城市必须树立崇高的文化形象,应当成为高品位的大文化城市,成为全省的文化表率。南京的制度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二十二位。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多次在南京召开省委常委办
优势条件分析_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二、优势条件分析

南京是特大型的省会城市,省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应该首先立足于这样的城市背景、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

1.具有较好的整体发展基础

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5 000多年文明史和2 48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二是人居环境优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正在快速崛起。绿色南京、文化南京、安全南京、开放南京正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活力、最具投资引力、最宜人居生活的佳地之一。三是产业优势突出。南京是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中国东部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大型企业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等五大产业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支持体系。四是服务设施完善。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光纤数字通信、宽带网等,构成了立体的现代化通信网络,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通信枢纽;有国家专业银行、全国性或地区性商业银行营业机构1 000多家,比利时联合信贷、日本富士等银行在南京设有分支机构,具备低融资成本、快速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环境;全市有各类市场600多个、各类商业服务网点8万多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600亿,新型业态迅速发展,形成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南京是国家批准的有落地签证权的重要口岸;海关、商检专门建立了为外商服务的绿色通道,设有涉外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建立了涉外医院、国际学校、招商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机构,对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建立了立项、审批及注册一条龙服务体系,及时为外商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五是辐射功能强大。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齐备。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80多条;南京港是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超6 000万吨;联结周边城市和郊县的道路全部实现高速化;南京商贸发达,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市场腹地广阔;近2 000万人口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已经初步形成。

2.具有独特的省会资源优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区与经济区既统一又矛盾,在很多方面,往往是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比较普遍的是,行政区分割着经济区。作为江苏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意味着南京的城市功能是综合的或复合的类型,不同于某些专业性城市(如以工业为主、交通为主、商业为主、科教为主的工矿城市、交通枢纽、商贸都会等),而兼有更高的层次和更多的内容。因此,省会应当走在全省各城市的前列,还可以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首先,省会是政治中心。省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文艺团体都设在这里。这些组织和机构,上承中央的领导,下又领导各市县。一切行政、法令等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其他重大决策都从这里出来,通过省会贯彻,成为全省所有政治活动的中心。省级政权的力量,还表现在司法和公安部门,同样以省会城市为依托。在以经济建设为党政工作重点的今天,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耦合,第一耦合点就在省会。这是省会城市不同于其他较大经济城市(如大连、青岛、深圳等)的特征。其次,省会是经济中心。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必然的。计划中心往往派生经济中心,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继承原来的基础和惯势,并未淡化或削弱这一功能。例如工业,一些大项目往往设在省会。又如交通,与全省各地联系,省会要求四通八达,必须成为其枢纽。再如商业,某些大市场在省会立足较易,成气候也不难。特别是金融,省级银行的总部设在省会,从资金融通、资本经营到外汇交易,这里自然成为全省的金融中心,并与次一级的区域金融中心组成网络。总之,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甚至人才流等,无不汇集于省会,并从省会扩展到全省和外省。再次,省会是文化中心。大文化的概念,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卫生、体育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众多的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每一行都是或可能发展为一个大产业。这些事业的成长,要有政治和经济的烘托,省会又藉此相得益彰。任何省会,一般有其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建设上加快步伐是有条件、有潜力的。因此,省会城市必须树立崇高的文化形象,应当成为高品位的大文化城市,成为全省的文化表率。

3.具有较强的城市综合实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国50个重点城市竞争力作出评点,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十六位。其中,综合就业增长较快,在全国名列第四位,城市综合市场占有率和收入水平也处于靠前水平,但综合生产率和综合资源环境成本节约比较落后,分别排名第三十四和三十七位。人才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都比较靠前,人力资源需求较大,受教育程度高。南京资本竞争力居于全国第八位,资本数量和金融控制力都非常突出,资本获得便利性一般。南京的结构竞争力相对略为靠后,排名第四十一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很强,排名第九位。市内外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旅游设施发达,基础设施成本处于中等水平。南京的区位竞争力非常突出,名列第八位。城市的自然区位便利度一般,但是经济腹地市场规模大,经济区位优势明显,淡水资源丰富,政治文化区位优势明显,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南京的环境竞争力也处于靠前的第十五位。城市环境质量比较差,需要加强污染治理,城市气候环境也不佳,但是城市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绿化程度很高。文化竞争力高居第七位。城市居民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富于闯荡竞争精神和协作精神。南京的制度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二十二位。法制健全程度很高,个体经济自由决策比较自由,政府审批与管制比较有效。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在第二十位。政府推销能力很强,对外资和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政府的社会凝聚力强,市民满意度和政府的信誉度很高,政府执法能力也很突出。

4.具有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

省会城市与省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融洽的。这种非融洽性往往成为阻碍省会城市发展的政治生态。南京是个例外。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一是多次在南京召开省委常委办公会,帮助南京明确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这一良好的传统延续了十多年,对南京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二是一批省属大企业划归南京市统一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南京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三是在省委、省政府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都市圈发展战略、科教兴省战略、振兴苏北战略以及沿江开发战略中,多次要求南京的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要为全省发展多作贡献。四是全力以赴支持南京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从“三城会”开始到“十运会”,省里直接投资了数十亿元进行场馆建设,极大改善了南京文化体育设施的条件。与此同时,在道路交通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省里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减轻了南京市财政的压力。五是省级机关及其部门与市级机关及其部门,在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城市,以及其他共同创建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人脉,使南京市的建设与发展的决策能够优先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些政治生态环境,对省会城市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是需要不断巩固和深化的。

综上所述,南京发展省会经济既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也有许多宝贵的资源禀赋。通过有效地推进省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构建和谐南京的过程中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