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激励的机制

激励的机制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1.5 激励的机制激励机制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由时机、程度、频率、方向等因素组成。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先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所以及时发现下属的优先需要是管理者实施正确激励的关键。

9.1.5 激励的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由时机、程度、频率、方向等因素组成。它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所以认识和了解激励机制,对做好激励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一、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时间间隔是否规律,激励时机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根据工作的周期,激励时机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既然激励时机存在多种形式,管理者在运用时就不能机械地强调某一种而忽视其他,而是应该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要加以综合的运用。

二、激励程度

所谓激励程度是指激励量的大小,即奖赏或惩罚标准的高低。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和欠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比如,过分优厚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丧失了发挥潜力的积极性;过于吝啬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多干不如少干;过分苛刻的惩罚,可能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和自信心,导致受惩罚者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过于轻微的惩罚,可能导致人的无所谓心理,不但原来的毛病改不掉,反而会变本加厉。

所以从量上把握激励,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激励程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激励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超出了这一限度,就无激励作用可言了,正所谓“过犹不及”。

三、激励频率

激励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里进行激励的次数,它一般是以一个工作周期为时间单位的。激励频率的高低是由一个工作周期里激励次数的多少所决定的,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激励频率的选择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客观因素包括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激励对象的素质情况、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等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对于工作复杂性强,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应当高,对于工作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就应该低。

——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差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高,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低。

——对于任务目标不明确、较长时期才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低;对于任务目标明确、短期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高。

——在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高;在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好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低。

当然,上述几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划分,通常情况下应该有机地联系起来,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确定恰当的激励频率。

四、激励方向

激励方向是指激励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具体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就应该调整激励方向,将其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员工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货币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先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所以及时发现下属的优先需要是管理者实施正确激励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