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简单地回顾管理实践的发展,这对于理解管理发展的规律是有帮助的。(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封建社会是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取代奴隶社会的。如通过发行货币、制定合理的赋税等来调节社会生产,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已成为封建王朝统治者实施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仍不发达,分工协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国家经济管理的职能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国家的管理活动中依然不居主要地位。

第一节 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的产生

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同人类社会(指具有一定的文明程度,人类与动物界已经有明显区别的社会)一起产生,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的。早在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家庭氏族和胞族部落的原始社会时期,虽然当时的人们还根本没有管理的意识,但是在部落狩猎这样有组织的活动中,就已经开始了对参与者进行自觉的劳动分工;对猎取的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部落成员间进行分配;为支配和管理部落的财产和其他资源选举了掌握一定权力的首领……诚然,人类早期社会的管理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还十分原始。但是,就其本质而言与今天的管理无二,其差别仅仅在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式、管理的手段等非本质的方面。

为什么人类社会一进入文明状态就随之产生了管理呢?潘承烈教授认为是人们追求有序的社会生活所致。[1]这种观点不错,但是我们认为这并非是最终的原因。最终原因是由人的基本特性和管理的本质所决定的,特别是人类社会进行有组织的劳动分工所决定的。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社会性,即相互之间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无论这种社会关系是简单或是复杂,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一定形式的合作。这种合作能否产生,就看合作者是否能够接受合作的目标;合作能否持续下去,则取决于合作者是否遵守合作的规则。为了保证这种对部落成员有利的合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就必须协调合作者的行为,对合作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保证合作的目的的实现。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一定的管理。缺乏管理,失去控制,人类社会是无法存在的,更不用说发展了。所以,人类社会一进入文明的状态,结合成有机的整体,管理也就随之产生,并且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地发展。

二、管理实践的发展

如果将今天的管理与人类社会初期的管理作一比较,会发现虽然二者之间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的。可见,管理的发展是惊人的。简单地回顾管理实践的发展,这对于理解管理发展的规律是有帮助的。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管理

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以血缘关系维系的氏族以及后来的部落既是一个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只不过规模十分狭小。在这种组织中,人们的角色定位基本上取决于血缘关系,不存在层次结构;刚刚脱离动物界的人类无论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可能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决定了当时的管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管理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2.管理还不是一种独立的职能,与劳动没有分开。

3.管理者依照血缘关系自然的形成。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这种状态就开始有所改变。由于部落规模的扩大,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发生一定的交换和战争,对部落的管理比对氏族的管理的要求要高得多,复杂得多。此外,部落内部形成一定的层级结构;部落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迫使部落不得不改变依血缘关系产生部落首领的惯例。因此,通过会员大会选举出有能力的人出任部落首领的制度诞生,制度化的权力开始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线日益变得明晰起来,有关管理的思想在逐渐地萌芽。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管理

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诞生。从此阶级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组织。国家这一组织机构与氏族部落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切权力都制度化了。在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家内部,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如军队、教会、学院、政府等。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走向多样化和差别化。这一时期的管理有如下几个特点:

1.管理职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与劳动分开,独立的社会管理者阶层形成。

2.管理内部开始分工,在社会管理中,一些专门管理,如国家的行政管理、军队管理、教会管理、学院管理等管理活动成为各自独立的管理活动。如在我国商代,就已经对国家的行政管理作了详细的划分。据《尚书》记载:当时国家的政事分为“八政”,分别是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农业管理、货物交换管理、祭祀管理、建设管理、教育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外事管理、军队管理等。

3.管理理论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古国,管理思想和各种学术流派获得了空前发展;中国春秋时期各种管理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但是,该时期的管理仍然还没有褪去较为原始的特征。管理思想虽然十分丰富,可是仍然没有形成独立的管理理论,除了治国管理之外,众多的其他管理仍然在经验的统治之下,管理实践的重点仅仅是国家的行政管理,要解决的是治国的问题。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管理

封建社会是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取代奴隶社会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活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在自然经济中,虽然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仍然主要是家庭,其内部的分工依据的是自然规律,加上规模狭小,成员靠血缘关系维系,谈不上有多少自觉的管理。但是,封建国家从宏观上对经济的管理已经开始。如通过发行货币、制定合理的赋税等来调节社会生产,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已成为封建王朝统治者实施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仍不发达,分工协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国家经济管理的职能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国家的管理活动中依然不居主要地位。概括地看,封建社会的管理具有这样的特征:

1.管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关于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活动的管理思想发展得很快,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指导管理的实践;管理实践处于由自发的管理转向自觉的管理。

2.国家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政管理分工基本定型,管理的分工进一步深化。

3.经济管理,特别是宏观的经济管理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管理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工厂、公司等建立在机器体系和劳动协作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型经济组织诞生,并逐渐随着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的进程而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单元。这种经济组织不仅依据的技术基础与传统的家庭农业有本质的不同,而且还具有规模大、劳动分工深化、协作方式复杂的特点。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对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出了要求,传统的经验管理必须淘汰。另外,追求使用价值的资本家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不得不重视对企业的管理。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探讨科学的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以研究企业管理为主的管理科学开始萌芽并随之成长。至此,人类的管理活动最终由自发状态基本上走向了自觉的道路;由经验的管理走向科学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管理的发展史。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管理明显地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1.在企业内部,管理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管理人员从事着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工作,管理的职能已经比较清楚,管理人员也在按照管理的职能进行管理的分工,管理的效率因此而大大提高。

2.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独立的管理理论开始形成,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并且直接指导着管理实践,管理实践在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迅速发展;反过来又为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为了一门年轻但是具有光明前景的新兴学科。

3.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先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一样,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创新的速率越来越快,创新的成果越来越多。

(五)社会主义时代的管理

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基础与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本质的不同,但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根本的利益一致、主人意识下的积极性发挥等,这些都已经并且进一步对管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管理从而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最终必然形成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