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展园区规划

会展园区规划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单元 区域与城市规划实习第一章 江南古镇实习区一、江南水乡古镇概况(一)风貌特征“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风貌写照。江南水乡地区,水网纵横,桥成为联系陆地沟通的必然。江南城镇的形态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是江南城镇的形态主题。

第四单元 区域与城市规划实习

第一章 江南古镇实习区

一、江南水乡古镇概况

(一)风貌特征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风貌写照。这里有纵横交织的河道,枕河而居的人家,古意盎然的古桥。江南古镇特色的再认识建立在对“小桥、流水、人家”的字面解读之上,见图4-1。

图4-1 水乡风貌

江南水多地少,人们善于经营有限的土地资源,向水、向天借资源。城镇空间特征可以“小”概之,小街小巷宽度很窄,小得亲切。

江南水乡地区,水网纵横,桥成为联系陆地沟通的必然。桥不仅是重要交通设施,更是宝贵的景观要素。它集功用与美观价值于一体,体现了江南人的格调不凡。

江南古镇的形成和发展是时间的自然力、社会力的结果,内部秩序的生长呈动态加法原则,因此也营造了充满生活张力的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

水是江南水乡的命脉,是古镇的生长点,择水而居,由水兴市,由水成镇,以水为街。江南城镇的形态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是江南城镇的形态主题。

江南多才子佳人,也是“环境造人,人造环境”很好的说明。江南的水环境以秀美恬静著称,所哺育的江南人也附带水的性格。这里有的是民风淳朴和知书达理,有的是苍老遒劲的昆曲艺术,悦耳动听的越剧艺术,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

家是安身立命之处,水乡人家多枕水而居,诗意地依偎在一起。建筑伴随着人类生活需要而生,江南人的柔美温和的性格投射于住居之上,显出家的闲适、平和、安宁、亲切。

(二)建筑、规划、园林的亲水性特色

1.水网决定古镇形态

纵横交错的水网使得江南兼得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并成就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形态特征的演变与水网关系很大,河道是一些古镇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河网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城镇形态。古镇因水网而择址,因水运而兴经贸,又因水势而成水乡风貌。无论从实用或者景观来看,水系在古镇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水系决定古镇结构

由于水在城镇中负有重要作用,它对城镇结构有决定性影响,在街坊、道路、水路关系上出现了河、宅、街相关并联的布局方式,构成了诗意栖居。水巷和街巷是江南城镇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产、生活、交通游憩的主要脉络。水巷既是水上交通要道,城镇与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聚集、交流的主场所。临水居民轻巧简洁、虚实有致、粉墙黛瓦,极富传统文化韵味,正像清代人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言:“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

3.选址多靠水系

江南古镇大多以商贸兴镇,而水运是当时最主要的货运形式,因此,江南城镇多选址于大路河道或旁山临水的山冈丘阜之旁。常有城镇巧妙因水构筑,相地经营,形成风格鲜明的江南理水园林景观。江南名园胜景甚多,“南宋以来,园林之盛,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杨,向以湖州、杭州为尤”。这些名园无不与水息息相关。

(三)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对策

1.保护并延续古镇农业社会聚落的质朴性特征,强化古镇时空异化过程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聚落特征。首先,在保护利用中,可利用当地木结构建筑的艺术性、古镇完整性和水乡文化的丰富性,挖掘其中蕴涵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与古镇发展紧密连接,将历史时期古镇景观的原貌保护并延续下来,使之成为特殊形式的历史博物馆,张扬古镇农业社会聚落的质朴性,保护质朴传统的景观特征。其次,古镇是农业社会聚落发展的产物,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时尚化的社会发展相背离,时空异化是彰显古镇遗产价值的核心,因此应强化古镇的原真性和时空异化过程。

这种异化感觉正是古镇旅游的灵魂所在,游客从中可以获取不一样的时空感受。

2.规划景观遗产隔离廊道,保护江南水乡区域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古镇的侵扰不可避免,但又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是保护古镇原貌的关键。古镇生活、市场功能的延续可能牺牲现代人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权利,因此将现代生活与古镇完全协调融合无法办到。可以林地、农田为景观要素建设古镇遗产隔离廊道,将传统古镇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景观相对隔离;并通过遗产廊道将分割的古镇连接,在区域上形成连接网络,保持区域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3.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

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社区教育,建立多种社区参与及相应保护和利益机制,提高居民对古镇本身遗产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其保护原真性的积极性,调动参与古镇旅游的积极性,避免古镇空心化发展。同时,营造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完整的体验。从现有的游客偏好调查来看,高达49%的旅游者喜爱“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48%的游客对古镇独特的人文风情感兴趣,而36%的旅游者认为古镇现有的产品缺乏亮点和特色,13%认为与古镇本身的特点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原真性是人文生态旅游体验的核心。

4.合理调控环境容量,再现诗意生活场景

容量、人口密度和流动强度、服务设施与发展规模是衡量古镇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倾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本质的区别之一。为了再现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安详静谧的社区生活场景,可以严格控制现代工业,拆除和整治保护区和传统民居风格不协调的建筑,保护传统空间格局;恢复古镇传统手工制造工艺,严格限制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和商业的大规模发展。

(四)古镇的类型

商品经济是江南古镇兴起的根本原因,古镇依赖于所从事的农副业生产,并形成其专业生产和销售,这些市镇之间分工协作,互相竞争,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市场经济网络体系,所以每个镇成为某类产品的特色专业市场。如丝绸市镇南浔、乌镇、菱湖、震泽等,绸业市镇盛泽、双林、濮院等,棉布业市镇罗店、七宝、朱家角等,刺绣业市镇、光福镇,制笔业市镇、善琏镇,榨油业市镇、桐乡石门镇,砖瓦窑业市镇、千家窑、陈墓镇等,“花果之乡”东山和西山镇。在江南古镇经济中尤以棉布业和丝绸业最为突出,形成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局面。

还有一种市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及方便的运输以集中和经营、转运某种或几种商品为职能。其中以粮食业城镇最具代表性,宋代江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粮仓,这里出产的稻米除运入京都之外,还远销各地。到明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湖熟,天下足”包含了这一历史嬗变的丰富内容。由于耕地改种经济作物,出现了“仰食四方”的现象。商品粮的大量输入,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的米市、首屈一指的粮食业古镇是枫桥,“大都湖广之米辏集于苏郡之枫桥”(乾隆《苏州府志》卷十九《乡都·市镇》),仅次于枫桥的米市有平望镇、同里镇、新市镇等。

市镇的专业分工,反映了生产分工的多样性,显示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及地区性特色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既有分工又有竞争,既呈现其专业协作的优势,又促进了技艺的进步,因而有力推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成为“百货骈聚、商贾云集”的城镇群体。

所以按“古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职能性质”这个分类原则来进行我们的研究。镇的职能性质决定了镇的功能分区以及分区之间的联系和组织,因而决定了江南地区的镇的布局形态。同时,这是一个开放的城镇网络体系。

(五)古镇保护更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江南古镇面临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传统的水系统为主的交通方式,三合院、四合院等低层居住形式,石板街,店铺等渐渐地被冷落;快捷的公路交通、多层新式公房、新型娱乐设施等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吸引着城镇居民。这种替代正以“推倒重来”的方式进行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开始受到建筑界人士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制定了一些保护法规。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大城市的人们突然涌入古镇去寻找一份远离喧嚣的宁静时,一些城市的有识之士为配合旅游业兴建了包括江南古镇这一个微缩景观的仿古建筑群,而本土的古镇却一个个被推倒了。这种现象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对一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否定。古镇的格局是宜人的,但生活设施相对落后。它是否只是一种逝去的生活方式缠绵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需要对现存条件采取不同的保护形式。

1.完全保护型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规定:“文物建筑在其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都应该保留。”因此对于那些综合价值评价较高,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环境形态的完全性也相当高的古镇,应该采取完全保护的措施,保护其生活环境、景观环境、规划布局结构、造型及色彩形象等。这种保护形式除了在文化价值方面,例如考古、审美以及建筑借鉴具有资源性的保护外,更是为了积极地用其本身的资源来实现其使用价值,包括功能的延续,旅游开发等,以镇养镇,使得城镇的传统成为其新的生命源泉。这种“活的博物馆”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

2.局部保护型

此类城镇分布面广,情况复杂,它们往往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价值的单体,并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但是分散而不成气候。如许多历史巨镇:南浔、乌镇、震泽、千灯、陈墓等。在这些古镇里现代的生活要延续,新旧关联的问题尤其突出,除了在形象、结构、空间上的新旧关联外,使用功能性关联更具有现实意义。

3.整体更新型

对环境形态破坏严重,或者历史价值不高,年代不悠久,风格不突出的古镇,可以采取整体更新的方法,使其尽快地跟上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规划和设计仍有如何保持江南水乡城镇特色的要求。我们要研究富有本地区特色的城镇空间布局手法、造型手段、技术工艺手段以及细部装饰手段、色彩肌理等,也就是对传统建筑语言符号的提炼和运用,并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既有地区传统特色,又适合现代人居住的理想城镇环境。

江南古镇的形成,究其核心是“天、地、人”的和谐和秩序的完满统一,它所折射出的整体形态、思维方法及综合功能的价值观,无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并从中寻找出一套如何保护古镇,建立城镇网络新格局的合宜模式。

二、南浔古镇资源保护及利用模式

(一)南浔古镇概况

1.地理区位

南浔作为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江南名镇,其重商崇文的传统理念、中西交流的包容思想、吴越传承的民俗文化是江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化写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见图4-2。

图4-2 南浔区位图

南浔位于长三角地区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地理区位上具有优势。其东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0千米,陆路至上海市区120千米,至嘉兴市96千米,至杭州市124千米,至苏州市97千米。历来是江苏与浙江边贸城镇之一,又系湖州至上海水陆路主要通道。镇境平畴沃野,现镇区东西宽约112千米,南北长约212千米;镇域总面积34127平方千米,其中镇区为2平方千米。

2.人文历史

南浔建镇于南宋理宗淳祐末年,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现总面积34.27平方千米,其中镇区为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万多人。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旅游小憩之胜地。

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二)南浔古镇的形态结构

南浔古镇现有的河网体系与街巷格局是宋代(公元13世纪)建镇时的产物,见图4-3。

图4-3 南浔古镇平面形态图

古镇内浔溪穿镇,运河横延,河街相交,桥梁通便,整体气质灵秀平稳。历史上南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南浔古镇有自西向东的运河与自南而北的市河相交,构成十字港,古镇的形态与河道密切联系,故形成了“十”字型城镇。镇区以水路为脉络,外环内绕,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都临水而建,石拱桥桥拱高大,小桥流水和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融为一体。古镇在清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并以其独特的格局、完好的风貌、浓厚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规划恢复宝善河,重构南浔古镇有自西向东的运河与自南而北的市河相交,构成十字港,体现古镇形态及其与河道的密切联系。宝善河、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构成古镇区的主干河;主干河可航行3—4条船,两干河相交成十字或丁字口,并有较多的公用码头分布于两岸,支河宽度约在两条船的宽度,并保留局部地段供停船和船只交汇用的回旋空间。

(三)南浔古镇的风貌元素

1.水系

江南古镇都远离喧嚣的城市,位于水网交错的水乡,水乡文化是古镇最大的特色。古镇因水而生,河溪迂回曲折,纵横交错;湖泊静如明镜,绿波荡漾。“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的独特景观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作为江南古镇之一,水资源同样是南浔的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和人文因素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文化”。“小河穿市过,人家尽枕河”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情趣。民居沿河展开形成百间楼,水埠和河边的市场成为居民公共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而整个古镇的形态从十字形转变为团型也是围绕水系发展的,见图4-4。

图4-4 南浔市河

2.建筑

江南古镇的建筑大多为明清建筑,类型多样,蕴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水巷和街巷是江南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建筑布局随意简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而且建筑刻意亲水,前街后河,临水构屋,甚至水巷穿宅而过,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江南的传统民居也独具风格,传统民居区指的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大都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园内湖光潋滟,曲径通幽;苍松翠柏,楼台、亭榭、假山时隐时现,一派清幽景象,是江南园林中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南浔百间楼一带的古民居很有特色,其集中的一段是从莲花桥到长桥,特别是河东岸一侧,房屋较为整齐,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河岸,白墙、青瓦、沿廊、水埠、花墙、券门,河水流淌,船只往来,呈现了一派水乡古镇特有的风光。此段河道本是运河,通湖州和苏州,故沿河大多为货机、店铺。沿岸筑有整齐的驳岸,水埠林立。沿河是条长街,沿街房屋大多为前店后宅形式。屋门临街多搭有廊房,立有廊柱,跨街铺盖瓦面屋顶,遮雨遮阳,方便店铺作业、顾客购货。也有跨街建屋成骑楼式者,或有一侧山墙落地上开券门。住宅大多是包含一个天井的雨进房屋,并建有楼层;有些大户人家的住宅可达三至四进。整条街房舍连排,侧墙相接,顺河岸蜿蜒延伸。房舍间山墙高耸,有做成云头三曲的,有做成观音兜的,也有做成甩三叠马头墙式的,高低错落,白墙、披檐,铺一屑黑瓦柱廊、券门,再下是水埠,层次分明,轻巧通透,洋溢着水乡特有的灵气和雅致,见图4-5、图4-6。

图4-5 南浔百间楼

图4-6 南浔百间楼立面图

3.石拱桥

南浔石拱桥非常有特色,拱的弧度特别大,古镇河流纵横,密如蛛网,民间有“三步一拱,五步一桥”之谚。其中至今被称为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为单孔石拱形。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见图4-7。

图4-7 南浔单孔石拱桥

(四)南浔古镇的保护规划特点

1.古镇保护框架

南浔的古镇保护规划采取整体保护的规划思路,保护规划的重点为:从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古镇的传统风貌,缓解古镇的人口、交通和建设的压力;强化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以历史街区和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和保护为载体,保护、恢复、展示南浔古镇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注重有形历史遗存保护和无形历史遗存的结合,延续、弘扬南浔的传统文化。

(1)城市整体层次的保护。保护古镇、建设新区,规划重点为结合城市用地功能的调整,通过设立新的城市中心,疏散古镇区人口密度和分解古镇承担的城市职能,建立、完善古镇外围的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主干道系统,从根本上缓解古城的压力,协调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

(2)古镇整体保护。考虑到古镇区内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历史地段集中连片,南市河、百间楼、东市河、西市河、新开河等传统风貌保持完好的街区相互连接,其间街巷、水系、传统建筑连成一体,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整体风貌格局。规划将古镇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地段实施整体保护。古镇整体保护重点为突出和恢复古镇区城水相依的格局和传统的水乡风貌,加强古镇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注重古镇空间历史氛围的营造和重要地段、界面的保护,改善古镇绿化、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

(3)文物古迹的保护。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和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挖掘文物古迹和新增、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效益。规划重点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明确文保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要求,并合理确定文保单位的可持续利用。

2.古镇保护模式——“点、线、面”

南浔的保护模式采取了整体分层保护的原则,这样层层深入的保护模式能够保护和延续古镇历史格局与风貌特色的同时,能够承袭传统的生活气息,更好地促进南浔的有机更新,值得同类古镇保护学习借鉴。

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和展示系统:

点——节点:标志性历史景观。包括自然景观类,如河汊、水泊、洼塘、树木等;建筑物类如园林、民居、茶楼、名人故居等;构筑物类如古桥、水埠、船坞、埠头、门券、牌坊等。南浔的历史空间节点有:古桥上、水溪边、街市里等。

线——轴线:历史风貌带,是人们组织生活的主要通道和方向,亦是人们体验和游览古镇的主要通道。南浔具有多条沿水系的反映水乡特色的风貌带,如百间楼河地段、南市河地段、东市河地段等。南浔也有反映水乡民居特色的传统街巷风貌带,如唐家兜、花园弄等。

面——区域:古镇区(历史地段)。依据古镇范围,划定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的范围,对区内的建筑高度、建筑风貌进行整体控制,使古镇的风貌特色得以完整保存。

规划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要素通过点、线、面的结构组织起来,采取构筑系统方法,以增强其整体性,具体体现古镇区整体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以“河”串“点”,以“河”串“面”。通过保护东市河、西市河、南市河等古镇区水系和“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沿岸水乡风貌带,把古镇内近80%的文保单位和古镇区历史地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反映、代表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特色的总体形象。

(五)南浔古镇旅游开发的思考

1.保护和继承城镇的“水脉”

南浔水网密集,历史上形成的村镇空间布局,街巷设计及建筑形成都与“水乡”这一独特地理环境有关。镇内是河街相邻、前街后河、水陆并行的空间格局。在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因水而宜,保持“水乡”特色。要保护好与水乡村镇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通过疏浚等整治手段调整原有水网,明确不同河道的社会生活功能,增设各种服务设施,加强水污染治理,使传统景观文化的基质——水的功能在现代水乡村镇、建筑文化领域得以延续。

2.确立独特文化形象

六大古镇作为整体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提升南浔的知名度,但假如仅仅定位在“古镇”这一同类感知层面上,将会失去南浔的特色。南浔因为在六大古镇上规模最大,融合了近现代许多人文景观,表面上看非常分散。也许有人会认为同周庄、乌镇景点的高度集中相比,这是南浔旅游资源开发的一大劣势。但假如换一种角度思考,分散其实可以转换成一种优势。因为旅游景点类型多,旅游线路的设计相比其他古镇来说,可以更加丰富。

针对南浔景点类型丰富、文化较为浓烈的特点,可以采纳旅游地形象区划的理论,按可开发的主题,划分不同的旅游保护功能区进行开发,丰富南浔的特色旅游项目和内容。

三、新市镇案例调查分析

(一)新市古镇概况

1.地理区位

德清县古镇新市位于浙北平原的杭嘉湖平原腹地,德清县东部。位于德清、桐乡、湖州三县市交界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距杭州、湖州、嘉兴均50千米,离宣杭铁路、杭宁高速、沪杭甬高速均为30千米,距萧山国际机场80千米、上海浦东机场220千米,上海至莫干山风景区的高标准一级公路穿境而过,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绕镇达10余千米,规划建设中的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在2008年实现通车,并设有新市互通区,交通便捷,地理区位极佳,见图4-8。

图4-8 新市区位图

2.人文历史

秦汉时,新市为乌程县辖地;晋、南北朝时为东迁县南疆;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三月始称镇。其前身为陆市,古称仙潭,晋永嘉二年(308)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陆市淹没,居人东徙,岁久成聚,谓弃陆市而新徙于此,故名新市,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新市周边物产丰富,水路运输便利,商业发展较早,远在北宋已是毗邻三县四乡的商品集散地。至明,居民日益增多,商业日趋繁荣。与此同时,全镇“妇女皆务织”,手工业发达。据清康熙《德清县志》载:“街自衙之整,人物屋居之繁,琳宫梵宇之壮,茧丝粟米货物之盛,视塘栖较胜。”至民国,抗战爆发之初,沪、杭、嘉、湖等地市民来新市避难,经商者大增,时有工商企业550家,职工3128人。市场之繁荣,为当时杭嘉湖一带所罕见,人称“小上海”,见图4-9。

图4-9 新市平面形态图

新市古镇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堪称别具一格。新市始建于西晋永嘉二年(308),因此新市的商贸文化从时间可上溯到两晋,从地域能辐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丝绸贸易,新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新市同样人文荟萃,南宋有状元诗人吴潜,清朝有影响日本一代画风的画家沈铨,现代有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和他的翻译家女儿赵萝蕤,中国古桥古船专家朱惠勇。

(二)新市古镇的形态结构

新市镇为团形市镇,古镇原河道较多,河网密布,纵横交错,京杭古运河从镇南面绕过,古河道水汇入运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填河造路运动,而现存河道交叉呈人字形,尽端分别汇入西栅洋、南栅洋、梅子浜这些开阔的湖滨。镇内街坊边缘的建筑布局与河道、街道的走向关系极为密切,常常随着河道(街道)的转折而转折,呈现为扇形的平面,空间具有很强的动势。

新市镇的古镇区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新镇区直接插入古镇区内发展,新建的“X”形机动车道打断了古镇区的脉络,造成空间形态和感受上的割裂。有些地段由于居民迁入新镇,房屋年久失修而造成房屋无人居住,景象萧条,表现出新镇对古镇的影响不仅直接作用于空间形态和结构上,还通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渐影响古镇的形态。

(三)新市古镇的风貌元素

1.骑楼与廊棚

骑楼和廊棚为新市镇沿河民居的最大特色,并且相互连接成片,蔚为壮观。以褐色为主的骑楼和廊棚间点缀着一些白色的风火山墙和拱券,色彩鲜明跳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新市的古镇区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只剩南昌街、南汇街、北平街及西河口几处沿河街道保存较好。陈家潭、觉海禅寺等几个重要的结点空间很有特色,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优美的空间形式,见图4-10。

图4-10 新市沿河民居类型

古镇区的沿河街道上多建有骑楼或廊棚,并且连缀成片,规模较大。廊街形式在整体风格上是统一的,但从构造方式上来看有的是廊棚,有的是骑楼,有的则是这两者的结合,因此内部空间感受富于变化,立面形式不尽相同。券门、河埠、栏杆,以及民居人口的特殊装饰处理也增加了空间的趣味和可识别性。

廊街的尽端经常会做一些特殊的形式处理,如廊街放宽,用风火山墙来限定空间,既强调了起点空间的特殊性,又通过白墙与暗色的建筑立面形成对比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墙上开券门,活泼的形式在统一的空间序列中成为视觉焦点。

2.古桥

新市古称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块,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满浓郁水乡情调的72座桥梁连成一片,36条各具特色的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构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

早在晋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间有弄堂贯穿,市河上小桥横卧。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浸淫,逐渐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据记载,新市镇区最多时曾有36条弄72座桥。但因历史变迁,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桥11座。太平桥,为单孔石桥,横跨小西河。始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得到重建。两侧栏杆至今仍保留石狮数个,桥石基座上刻有楹联。当地流传这样的风俗:新婚男女从桥上经过,可期太平吉祥。状元桥,位于镇北乐安港西。因宋朝时新市人吴潜考中状元,后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桥名,蕴含金榜题名之意。

望仙桥位于市河的三岔口上,作为主要沿河街道空间的收束点和视线的终点,在景观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四周居民的屋顶都坡向桥的方向,无形中使其获得了一种中心感。桥的形式简洁古朴,两端延伸入两岸的骑楼与廊棚之下,空间结合得十分紧密。

3.古建

新市典型的民居形式是开间小而进深大的,在宅内一侧设一跑楼梯,临河设河埠。最靠近桥的上宅下店式住宅利用桥作为上二层的通道,解决了建筑上下不同业主使用同一入口的矛盾。沿河的住宅一般有廊棚式、骑楼式和露天式三种。

公共建筑里觉海寺的空间序列和整体形式都比较特别,觉海寺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整个寺庙坐南朝北,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下,寺门临水,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的优势。同时还通过建筑的处理,轴线的使用而形成了水—庙—水—庙—山—庙的精巧的空间转换。

觉海寺山门在体量、形式、色彩上都与一般民居形成了强烈对比,觉海寺中采用了佛寺特有的一些建筑符号如黄墙、高侧窗采光,圆窗以及许多装饰图案,在平面上也按照佛寺的一般布局手法,是古镇中重要的空间节点和地标,同时也是寺前弄的对景。寺前广场是镇中举行宗教活动以及其他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见图4-11。

图4-11 觉海寺剖面序列图

(四)新市古镇保护规划的特点

1.整而合一的规划结构

根据总体规划,城镇发展空间主要向西选择。该规划形成一个古镇风貌保护区,两个中心公建区,三个居民片以及滨河绿带为特色的点线面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而未涉及城东北工业区。其中古镇风貌保护区北起以觉海寺为中心的历史地段,南沿以市河(西河口)为轴线的沿河地区,保存和完善以传统水乡居民建筑格局为特色的古镇风貌;两个中心公建区,以新区中心广场和老区游憩广场为核心,以中轴道路为纽带,形成功能上有所侧重、互为补充的新区贸易文化中心和老城商业旅游服务中心;三个居住片,以主次路和河流为界,分成三个居住片和八个居住小区(街坊);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地为主体,点线面相结合,充分展示水乡城镇特色。

2.有机结合的总体布局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遵循规划结构,按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不同要求,以河流和规划道路为自然边界,从微观上(用地细分至小类)对各规划地块作了总体布局,并相应对各地块提出具体控制内容和要求,强化规划与管理的衔接。

3.顺畅的路网体系

道路作为新老城区的联系纽带(职能、交通、空间),水乡风貌的视觉通廊,以环形放射状进行布局。在现状路面基础上,为适应水网密集的状况,构成相对独立的片区路面,注重桥位选择,使片区间具有便捷的联系。

4.新区开发盎然生机

新区地处城西,交通便利,用地平坦。布局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展开,相应形成体现现代城镇景观特色的贸易文化中心,安排大型市场、超市、银行、宾馆、科技展览馆、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宫。新区房地产开发将成为新市的现代化主要住区。

5.水乡古镇风貌依然

以市河为中心轴线的东西侧居民聚集区,是新市最早期的发展地段,现状以居住、工业、公建用地为主,总用地约1平方千米,是体现江南水乡古镇的核心所在。

(五)新市古镇旅游开发的思考

1.结合古运河,做水乡文章

新市依偎着大运河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是苏杭、湖杭水路交通的要道。

新市古镇的开发模式可以加入古运河作为一个亮点来宣传、规划、建设。大运河作为我国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而湖州境内大运河唯一流经的历史古镇就是新市,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否能让新市在发展旅游较晚的古镇中崭露头角呢?

在新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中,把握古运河发展史上新市段丰厚的历史遗存,重新整合这些历史遗迹和资源,蚕桑文化、运河码头、水利工程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存都应该得到更多的挖掘与保护。

2.还原古镇生活气息

虽然古镇的整体延续性不如南浔、乌镇,但是新市开发古镇游,一定要顺应一个“古”字,新市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商业和居住生活文化厚重的古镇。因此,可以开发一些古韵味比较足,生活景象真实的项目,一些商业街的新建也可以修旧如旧,让游客走入一个生活气息很重的古镇,某些个別的街道,应保持原貌,把一些该开的店按历史原貌重新开起来,经营的内容也应参照当年的模式,使游客感受到几十年前或更古远的人文景观,仿佛时光倒转的真实生活景象,而不是单纯的作秀形式的旅游景点。现代的人,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但每一个人都会对逝去的历史有所留恋,新市人有较好的复古条件,定会吸引更多游客。

3.推广江南佛教文化,发展水乡民俗活动

互动性质的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的同时,新市古镇的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又重新遇到了发展承袭传统文化的契机。

唐宋以来,新市蚕花庙会在江南古刹觉海禅寺蚕神殿举办,当时亦属自发,时间在清明时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于越都会稽(今绍兴)往姑苏送蚕花,途经新市,遇到十二位美丽多姿的采桑姑娘,围在西施轿前翩翩起舞,西施姑娘手托花篮,把绚丽多彩的绢花分赠采桑姑娘,以祈佑蚕桑丰收,从此,西施送蚕花这个美丽古老的故事,就在新市四乡广为流传。每年清明,人们自发相聚举办蚕花庙会,以追念西施,祈祷蚕桑丰收,见图4-12。

图4-12 蚕花庙会图

新市的羊肉黄酒节同样既能够推广新市的美食文化,又顺应了旅游中最重要的“食”元素,依托新市在江南古镇中饮食文化的地位拉动新市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原一些口味纯真的古菜肴来弘扬新市的知名度,这样独辟蹊径的做法,能够让新市在起步较晚的不利现实条件下扭转格局,也为丰富古镇旅游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

羊肉黄酒节和蚕花庙会这种本身就能吸引很多当地参与者的活动,被当做旅游中互动的活动定期举办后,不仅对推广和弘扬当地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可以作为吸引游客的大型活动。

四、实习路线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南浔南市河及其两岸—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小莲庄、嘉业堂实习内容:了解南浔古镇的形态肌理特征,及古镇与河道和水网的关系;掌握古镇中古建筑的结构和特色;了解南浔古镇的旅游开发模式。

(二)实习路线2

新市西河口两岸—古运河—觉海寺实习内容:了解新市古镇的形态肌理特征,及古镇与河道和水网的关系;掌握古镇中古建筑的结构和特色;考察旅游开发模式,与南浔开发模式结合,学习发展阶段古镇的阶段性特征;学习古镇旅游保护规划,了解古镇旅游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苏州实习区

一、苏州概况

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全市面积848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616.08万人,其中市辖区230.2万人。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见图4-13。

图4-13 苏州市行政区划图

(一)区位特征及交通位置

苏州的地理区位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在长三角区域的交通枢纽地位。苏州南面是沪杭和杭宁两条高速公路,中间穿过苏州的是沪宁高速公路和沪宁铁路,北面是宁通高速和沿江高速。另一条穿过苏州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向的苏嘉高速公路,它的南面接通杭州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北面由常熟过江接通南通。苏州处于东西、南北两线交汇的枢纽部位。这样“丰”字型的高速公路网络,连同312、318、204三条国道,205、209、324、219四条省道,以及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江南内河交通网,形成了立体运输体系,见图4-14。

图4-14 苏州在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区位图

当前苏州的交通枢纽地位表现为:

1.出入上海的大门

苏州是江苏通向上海的大门,也是上海进入内地的大门。

2.沿海港口的腹地

苏州处于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沿长江口的几个港口,已经和上海港为主体的沿海港口组成了对内对外并举的港口群体。

3.贯通南北的通道

苏州和浙江关系历来密切,是杭嘉湖地区通向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忽视已久。

4.沟通内地的纽带

由于苏州处于东西和南北两条干线的交汇处,又是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也就成为长三角地区和内地交通的联结点。

(二)自然概况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的江南古典城市。

(三)人文历史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苏州建立临时都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教以的“凡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计策,重筑都城,奠定了苏州古城的最早基础。

苏州建城迄今已达2500余年,其间城池从未迁徙,虽然苏州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兵灾战乱,如南宁末年金兵南侵,曾一把火烧得“吴中街市悉为平地”。“凡地面以上几无一碑一刻之遗”,但是不久苏州即依照原来的街巷河道重建。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至今。苏州别称有吴都、吴会、吴门、东吴、吴中、吴下、姑苏、长洲、茂苑等。

二、苏州古城区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一)古城风貌特色

苏州是吴文化之渊薮,其现状总体格局和风貌仍保留着宋代的特色,古城内保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千米,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精致的古典园林、宜人的街巷、水系是体现苏州老城风貌的重要载体。都是其古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体现苏州悠久历史和吴文化深厚底蕴的小桥、流水、古建筑、采茶、庙会、舞狮等直观、有生命力、富有生活气息的老城风貌特色显著,城内弥漫着古典、古色、古香的古城气息。

苏州古城是江南水乡水网城市。唐时,由于城内河道密布,桥也特别多,在白居易和刘禹锡作苏州刺史时,苏州桥数在370座和390座之间。城门则有水陆各8座,每面各有2座。至今,城西南角盘门尚留水、陆城门遗址。苏州以河道作为城市骨架,既满足了城市功能,又平添了几许特色。加之江南特有的人文气息,使这座水网成街的江南古城充满了水乡文化的传统韵味,见图4-15。

图4-15 老城区风貌

(二)形态结构演变

苏州现在还保存着绍定二年(1229)的《平江图》,该地图记录表现了南宋时苏州城的平面布置:城内有主要河道组成通向城门的干河,由此分出许多支河,通向各居住街巷,傍河两岸是街道市肆与住房,环绕城墙内外各有一道城濠,既是交通环道,又是双层护城河。现在的苏州,对照南宋《平江图》,不仅城市位置、城范围、城市形状、格局、道路骨架与河流的走向大体未变。连许多街巷、桥梁、水陆城门、寺庙的名称都沿用至今。在世界城市发展图史上有如苏州这样结构形态高度稳定,经历2500多年而城址不动,格局未变的历史古城实属罕见,因而其文化历史价值亦无可估量,见附图4。

苏州古城建城伊始,就有周密的选址思想和营建规划,体现了先人科学的建城思想。在随后的演变中,一方面,城市形态总是以其原有形态为基础,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无序到有序的垂直向进化的特征,本身具有内在的自组织能力,促成了内部形态的演替重组和外部形态的拓展扩散。另一方面,古代苏州空间形态的演化又时刻处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充满偶然性的地域开放系统中,在多层面、多范畴的政治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深层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下,呈现出水平向分化的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和特定的外在干预下,某种结构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产生各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虽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和特点。但是,现在苏州古城的整体形态结构格局定型于隋唐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

隋朝的统治虽然很短,但对苏州城市形态的演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二个强盛期,苏州也在这一时期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政治地位上升,经济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城市形态肌理在这一时期的两大变化如下:

1.城市呈水陆双棋盘格局

八对水陆城门全部开启,“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城中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说明苏州城内“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已定型,小桥流水的水城风貌基本形成。

2.城市沿用市坊规划制度

白居易曾赋诗“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间棋布城册方”,诗中“里间棋布”的“六十坊”详细地记录了苏州城居住里坊的格局。

宋元时期是古代苏州城市形态的成熟期。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日益繁华和开放。另一方面,由于宋政府“尚文抑武”和太湖地区印刷刻书业的发达,苏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知名学者辈出,习文之风盛行。从南宋《平江图》中透视出当年平江府城的概貌。

1.城市格局呈不规则长方形

平江城四周筑有高大城墙,周约32里,设娄、葑、齐、盘、间五对水陆门,偏设而不求对称。其中,盘门是面向都城的主要城门,因此建有高大的门楼。

2.城市布局主要按功能划分

由子城及其南部的官署群组成的行政区位于城中央偏东南处。子城北部是居民聚居区,大量寺观庙宇插布其中。子城西北部的平权坊、南宋《平江图》功能分区示意图西市坊地带是商业中心区。城西南部靠近盘门处,布置高级驿馆园林区,另外还设有粮盐仓库、税务及仓储管理机构。城市的文教区——府学及贡院亦在城西南。

3.城市建构以“水”为主题

城内较大的河道有南北向6条,东西向14条,还有许多支流交织成网状,河道总长约82千米。在水陆双棋盘的水网骨架上,高耸挺拔、造型优美的宝塔与周围的寺庙、楼阁、城楼、城墙、官署、宫殿等高大建筑,大片低层民居街坊和星罗棋布的石桥紧密结合,形成优美的水城环境,城市空间丰富而有意境。

4.旧市坊制为坊巷制取代

《平江图》中65座跨大街建造的“坊表”,其上书写坊名,不见坊墙和坊门,市坊制度已彻底瓦解。同行业的手工业者聚居生产,形成了以手工业命名的专业坊巷。此外,还出现了很多行业街市和茶馆、酒楼等娱乐场所。

(三)老城保护更新方式

1.更新的必要性

目前,苏州城市的生活环境设施较差,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影响整个古城风貌的保护。对此,苏州市政府提出了“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古城保护和更新方针。

古城如不更新,就会造成自然的衰败,该保的保不住;古城更新保护也切忌急功近利,强求几年内全部动完,造成粗制滥造,这在经济上承受不了,也易人为造成破坏。从苏州古城保护的历程看呈现着一个趋势:技术上日趋成熟,保护难度日趋加大,主体上从政府走向民众,资金承担从完全政府走向多元投入,运行方式由计划统揽走向市场,政府从微观运作走向宏观调控。古城保护将迈向系统化、大众化、法制化新阶段。其中政府最主要任务是完善法规体系,组织规划的细化与特色化。

2.保护更新原则

1998年4月在苏州市召开了中国欧洲历史城市市长国际会议,大会的主题就是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通过的《苏州宣言》开宗明义地提出:在当今城市国际化和各种飞快转变的急流中,唯有各自的历史街区、传统文化才能显示出该城市的身份和城市的文化归属,如何把它保护好,使其继续长存下去,已成为该城市整体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古城作为活的机体,有机更新是必然的选择。政府一方面要全面保护好古城的风貌;另一方面,要考虑通过改造或改善,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以继续保持古城的生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更新的过程中应严格把握风貌的问题,将重点保护、整治、改善的工作进行下去,对于镶嵌式的更新,应予以慎之又慎、细而又细的具体设计,以保持古城的肌理,保持固有的风貌特色和文化氛围、邻里空间、社会结构等等。

3.古城保护更新的实践

苏州古城街坊的保护与更新,是以保存、改善为主的分散零星工程,进行这项工程光靠政府不可能。据测算,古城每回迁一户居民政府要花12万元,迁往新区要花9万元;平江风貌保护区的整治约需12亿人民币,仅平江路市政设施7种管线下埋费就达950万元。就目前经济状况而言,政府无力全部负担,房地产开发公司也不可能干无收益的买卖,这样在古城中就出现了许多无人问津的地段,如在37号街坊改造中就出现这样的情况:破落民房拆除重建,回迁居民已住进新行列式住宅群中,而那些被定为质量风貌较好的民居还没有一家开发公司愿意来进行改善(因为回报率低于他们的希望值)。这些居民至今仍住在不成套的旧居中。他们也很想改善居住条件,许多居民情愿自己投资改善,但在政府的规划方案出台之前,任何人的行动都将是违章搭建。古城保护更新急需政府开发商、民众与规划师联合起来,共同担负起街坊保护与更新的神圣职责。

古城保护更新的方式以政府规划控制引导,民间资本的引进为主,这一方式使得老城更新的效率很高,项目启动比较快,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古城的每一街坊的现状不尽相同,历史性的投入不等,保护的内容、工作量、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很难统一。总体上说,街坊的有机更新投入大于产出,但它对于古城保护、城市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政府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发挥。

三、苏州园林特点

(一)苏州园林的地位

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水平,这是早已为世界所公认的。已故国际园林专家杰里科曾准确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文化中应列于首位”,“凡谈世界园林,就不可以没有中国”。

苏州园林之盛也具有它的历史渊源。早在2500多年前苏州建城之初,就有吴王所建的离宫别囿。以后,历代有所损毁,有所建树,现存的“沧浪亭”就始建于11世纪,该园的设计已突出表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在明代300年中,据记载,苏州有宅园270多处。至清代,总数当在三四百处。新中国建立后,苏州园林尚有70多处。但由于历经破坏,至今大体完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约尚有30多处。列入世界遗产的有9处。明清时期,与园林艺术互为影响的绘画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是世界造园发源地之一,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崇尚自然、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重要和光辉的篇章。苏州古典园林历史久远、数量众多、造艺精湛,为当今世界所罕见。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举世无双的园林城市。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

(二)四大名园的特点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苏州的园林作为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不同,以典雅淡朴、小巧玲珑著称。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之说,其中的拙政园、留园更是位列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1.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处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见图4-16。

图4-16 沧浪亭

2.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见图4-17。

图4-17 狮子林

3.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空间对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0.033平方千米,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见图4-18。

图4-18 留园

图4-19 拙政园

4.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修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公元20世纪初)所形成,占地面积达41333平方米。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见图4-19。

(三)造园手法与特点

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得境的深邃,大多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使园林空间丰富多变,造成一种极为深远和不可穷尽的空间幻觉。

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

1.对景

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

2.敞景

景物与视线完全不受约束限制,视线开阔,成一览无余的景象,称为敞景。敞景能给人以视线舒展、豁然开朗的感受,景深层次明晰,景域辽阔,易于激发人的情感,容易获得景观整体形象特征。这种视觉处理方式在苏州古典园林较少单独使用,一般是为达到一种视觉的强烈对比而与其他方式如框景、漏景等手法结合使用。如在拙政园的远香堂对岸观看中部景区时,会感觉视线开阔,一览无余,而且各个景观随着视线依次展开,层次分明,很好地体现了敞景的特点。拙政园的香洲及荷风四面亭、沧浪亭水景、留园的曲溪楼及中部景区等也是敞景手法运用得较好的范例。

3.分景

景色的层次变换和视象的流动感受是形成构景艺术魅力的必要条件。如果要使景物具有吸引和诱导观赏的作用。那么,空间景物的视觉效果与意境构造,就宜含蓄有致,切忌一览无余,所谓“景愈藏,意境愈深;景愈露,意境越浅”。分景就是根据视象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按一定方式划分与界定,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它可以造成景物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半虚半实的丰富变化效果,其处理手法主要有障景与隔景两种。

4.框景、漏景、夹景

当景物被嵌于框内或透过适当的空漏处来观赏时,常会显得更为美好。框景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拙政园中,水廊的檐和柱将“与谁同坐轩”及周边景色框入画中,以简洁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把最美好的景色展现在画面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印象。

漏景是由框景进一步发展而来。苏州古典园林中,在围墙及廊的侧墙上,常开有许多造型各异的漏窗,来透视园内的景物,使景物时隐时现,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漏景的构成可以通过窗景、花墙、通透隔断、石峰疏林等造景要素的处理来实现。留园的漏景窗、沧浪亭的漏窗景和红枫窗景、耦园的漏窗、拙政园的听雨轩及其漏窗都采用了漏景的手法。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主要运用透视消失与对景的构图处理方法,在人的活动路线两侧构造抑制视线和引导行进方向的景物,将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物方向,展示其优美的对象。多运用于河流及道路构图设计中。

5.借景

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借以扩展有限场地内的空间感。借景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直接借景可分为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和因时因地而借等多种方式。

四、苏州工业园区

(一)工业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千米,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0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千米。苏州工业园区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千米。苏州城市规划中对工业园的目标定位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园区开发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突出择商选资理念。从产业层次看,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0%,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12个项目。

自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城市能级提升,坚持规划先行。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互派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制定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协调布局了工业、交通、商贸、居住、景观等各项城市功能,加快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三大板块”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二)园区规划背景

新中国建立后,苏州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城市的发展过分狭隘地强调工业生产。而忽视商贸、金融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旧城发展工业,难免破坏古城的协调关系,影响居住环境。加剧城市基础设施负担。但是,传统的生活网络和居住网络已逐渐被冲破,而新的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文化失落、心理失衡、价值失准,使社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凝聚力衰退,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古城结构的稳定和风貌的维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千米。

(三)园区规划特点

1.规划先行,体系完善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体系非常完善,所有的建设项目也在规划的层层引导控制中得以建成,规划的执行力和贯彻力都很强。

规划由熟悉苏州人文经济地理的规划专家和新加坡专家共同编制完成,既有地域性,又有国际化的规划思路和眼光。早在新加坡政府于1993年5月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的建议之前两个月,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就编制了一个概念规划并得到中方认可。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指导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

(1)概念规划确定园区的长远目标及宏观的控制指标。

(2)总体规划确定园区的性质,规模、土地利用结构和总体布局,确定园区的交通体系,基础设施标准和规模,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体系及措施,园区发展形态和总体艺术布局。

(3)指导性详细规划确定各分区域功能开发的指导性技术指标和要求。

(4)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各功能地块的控制性技术指标和要求。

(5)城市设计确定园区重要地段的景观和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要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明确项目建设的具体的技术要求。

2.布局人性化,结构最优化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当时就在国内比较超前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土地的功能布局强调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工业、交通、商贸和人口。园区规划思想新颖,手法先进,指标合理,起点较高,其特点如下。

(1)功能用地布局结构独特。首期开发区采取了轴向布局形式,中间是生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居其核心,两边为工业用地。这种功能布局缩短了人们居住与就业、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需要的空间距离,大大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另外,工业用地运输量大,重型车辆多,它们被布置在园区的南北两边,远离商业区而紧靠园区外围的交通干线,可以使不同用途的交通需要自然分开。

(2)建立分层次的道路网络体系,实现了高效率的交通功能。通过层次分明,高效的交通网络,创造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居住、工作及消闲娱乐环境这种布局,在上述优点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又考虑了苏州市的主导风向,工业区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两侧。

3.环境生态,景观优美

苏州工业园区湖泊众多,水网密布,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等水体造就了园区独一无二的亲水环境。苏州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建设基本上是围绕水系和金鸡湖展开的。

金鸡湖位于工业园区中部,西距苏州古城约4千米,水域面积约8平方千米,比杭州西湖还大1.88平方千米,是构成苏州工业园区新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市总体规划中最大的市内景观区,见图4-20。该项目由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公司——易道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共同联合规划设计。金鸡湖规划中将其划分成8个区,见表4-1。

图4-20 金鸡湖规划效果图

表4-1 金鸡湖规划分区

完善开放空间,开发绿色户外空间,以创造一个高素质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水景,利用独特的水域特色(如湖泊和河道),以突出苏州“水城”的特色,并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色。通过设计独特的道路格局和街景,并配合翠绿的环境,从而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是苏州工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的主旨。

而在环境生态方面,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开发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管委会领导多次明确表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短期、局部的利益”。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园区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工业园区的环保水平也处于国内工业园区的前沿水平,使得该地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控制水污染方面,主要是实行污水与雨水严格分流;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园区是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建设集中供热厂,以减少企业各自建造锅炉,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为控制大气污染,园区对园区内使用燃料进行控制,区内没有以煤为燃料的企业,燃料只采用液化气,及含硫量低于2%的油料;在控制垃圾特别是有毒废物方面,园区是采取集中统一部门处理,避免了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园区以南北两大生态保护区为主体,通过一横两纵的生态廊道相互沟通,构筑与市域生态系统相协调、富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生态网架。在园区周围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区、环绕林带和果林,形成绿色保护屏障,为园区输送新鲜空气,净化废气,生态用地面积与园区建设用地面积比在1∶1左右,见图4-21。

图4-21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效果图

(1)阳澄湖生态保护区。唯胜路西沪宁高速公路以北。阳澄湖生态保护区以生态农业空间为主要内容,禁止第二产业在保护区内布置,第一产业以生态林地、高效农业、特种水产养殖为主体,第三产业以度假休闲会议为主题进行开发,是苏州市四角山水东北生态廊道的主体。阳澄湖生态保护区沿湖要求控制200米的生态林带,阳澄湖水域集中设置养殖区,避免无序扩张。

(2)澄湖生态保护区。苏州市外环以南、九里湖以东,澄湖生态保护区可结合同里、甪直江南水乡风情旅游进行开发,禁止布置第二产业,是苏州市四角山水东南生态廊道的主体。

(3)生态廊道。以金鸡湖、独墅湖开放式湖滨公园为主体,沟通阳澄湖,形成连续的生态空间,最窄处不少于250米。界浦河生态廊道:以界浦两侧防护林带、基础设施走廊为主体,沟通阳澄湖与吴淞江,形成南北连贯的生态廊道,最窄处宽度不少于300米。

(四)工业区与古城区的关系

为了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物质设施,但是现代化建设不能与旧城保护对立起来。从近几年苏州城市建设的实践来看:首先将工业逐步从老城区内外迁,一方面,这些产业给老城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给古城区带来了空前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导致古城风貌的逐步丧失。其次,对老城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范围的更新改造。因此,旧城的结构调整应当与西部新区及东部工业园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疏解古城压力。因此,在新的一轮总体规划中,城市布局结构形态采用组团式布局,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古城作为市域中心,东西延伸,南北贯通,逐步形成“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四角山水”的格局。

苏州积极打造了“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即以古城区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向东西两翼发展,两翼均是以现代规划理念设计、发展的新城镇格局;建筑、市政道路、城市景观设计各方面均有别于苏州原有的城市特质。古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承担着苏州城市的旅游功能和居住功能,而苏州工业园区连同西面的苏州高新技术区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五)苏州市域中央商务区

1.中央商务区概念(CBD)

中心商务区,又称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代中央商务区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现代中央商务区CBD不同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商业中心或商业街,应该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级形式,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制高点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国际上著名的CBD区有: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方斯、东京的新宿等。这些地区一般都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并具有最完善、最便捷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

2.苏州市域新中央商务区(CBD)

城市CBD应拥有高赢利水平的产业和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具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拥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对区域经济活动起控制作用,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具备了建设市级CBD的优越条件。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明确提出:东部为苏州城市首要发展方向,为苏州城市的“东进”带来了利好。工业园环金鸡湖区域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湖东核心商业服务功能区与古城核心商业板块错位,重点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最终形成引领时尚的市级商业中心。

CBD规划定位准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园区已对原有CBD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新方案功能定位为“服务全市、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级CBD”,规划面积约4平方千米,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左右,主要分湖西商务金融区、湖东商业文化区、行政公共服务区三大块和环金鸡湖商圈,见图4-22。

图4-22 环金鸡湖区域功能分区

(1)湖西金融商务区。以发展金融、商务、地区经济为主。主要发展办公楼宇经济,着力引进跨国公司总部、财务结算中心、外资银行等机构,培育金融、保险、贸易、法律、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行业,最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独具特色、人气商气最繁荣的苏州现代化城市中心。

(2)湖东商业文化区。规划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以商业文化、国际会展、休闲购物等为主;发展以高档商业购物中心、百货商场、时尚精品、星级宾馆和大型餐饮为主的商业街区、文化产业街区和国际会展街区。

(3)行政公共服务区。以行政公共服务、中介服务为主。

3.工业园区标志性建筑(群)

(1)苏州时代广场。

占地2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商业布局由购物中心、办公商务区、生活休闲区、滨河餐饮区、时尚购物街等部分组成,是一个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区域。该项目定位于苏州市域新CBD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及标志性商业项目,现已有多家国际知名、特色商户签约,见图4-23、图4-24。

图4-23 苏州时代广场规划

图4-24 标志性建筑效果图

(2)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是苏州市最重要的科技文化旅游场所、科普基地及大众演艺影视中心,位于金鸡湖东岸的文化水廊景区,是金鸡湖景区中最重要的景观。科技中心充分利用其临湖而筑的天然地理优势,临水而筑,地块呈椭圆形,伸入湖面之中,提出了“水和科技”的主题。

由世界著名的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总建筑面积13.44万平方米,造价17亿元。整幢建筑设计理念新颖,造型简洁明快,外观鸟巢的现代化建设。建筑采用玻璃镶嵌金属板穿孔技术建成,在阳光下光彩夺目,尤其是其独特曲线立面的照明设计,构筑成了艺术中心最独具一格的夜晚景观。整个建筑外立面共采用了近两万套飞利浦LED灯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LED照明项目。

中心内包括科技中心,由主展览厅、儿童展览厅、多功能厅构成,通过声光电等手段,让参观者体验富有趣味性的科普活动;演艺中心,将设置一个容纳1200人的大剧院,供演出大型歌剧、芭蕾舞等舞剧和音乐表演;一座能容纳500人的可用餐式演艺厅;一组小型剧院组成的电影城,见图4-25。

图4-25 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3)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国际博览中心地处金鸡湖湖畔北部,现代大道博览广场。占地面积18.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由美国SOM公司、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设计,新加坡新工建设集团承担工程项目管理。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配套设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会,成为苏州与国际间进行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见图4-26。

图4-26 国际博览中心

五、实习路线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工业园区(湖东区—湖西区—湖东区)实习内容:了解工业园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在空间布局中的体现;市域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工业园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主要标志景观建筑设计。

(二)实习路线2

古城区(干将路—冠前街—四大名园)实习内容:考察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了解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及与新城发展关系。

第三章 宁波实习区

一、宁波概况

(一)区位与区划

1.区位概况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翼,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122°16′,北纬28°51′~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千米。

2.行政区划

宁波现行政区划为辖6市辖区,3县级市,2县,即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以及象山县。

宁波是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北仑港区是我国4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也是世界10个能卸30万吨大船的港口之一。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农业资源也丰富。

图4-27 宁波市域图

(二)自然环境概况

1.地势地貌

宁波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市区海拔4—5.8米,郊区海拔为3.6—4米。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谷(盆)地和平原。全市山地面积占陆域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8.1%,平原占40.3%,见图4-27。

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州、奉化,并与嵊州、新昌、天台三市(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州区东部诸山。

2.水文水系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千米,岸线总长为1562千米,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千米,岛屿岸线为774千米,占全省海岸线的1/3。

宁波沿海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期潮型,一天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平均高潮为吴淞零点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最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为0.31米。三门湾、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递减,甬江镇海口外的潮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日涨于十一时一刻。市区“三江口”的潮汛则朔望日涨于一时。

宁波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3.气候特征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8.8℃,1月份最低,为-4.2℃。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240天,作物生长期为300天,适宜于粮、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1400毫米,5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见图4-28。

图4-28 宁波气候特征分布图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小时,宁波市年平均气温地区分布为北多南少、西部山区比平原少。宁波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连阴雨、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冰雹、雷雨大风、霜冻、寒潮等。

4.自然资源

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千米。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春晓油气田位于宁波市东南约350千米的东海西湖凹陷区域,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储量达700多亿立方米。而东海向来被誉为“东亚的波斯湾”,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仅在中国大陆棚上的天然气储量就有5万亿立方米,原油储量约为1千亿桶。

(三)社会经济概况

1.区位特色

宁波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市辖3个县级市(余姚、慈溪、奉化),2个县(宁海、象山),6个区(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陆域面积936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758平方千米,总人口560万。宁波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特色鲜明,是一座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有东方大港、商贸之都、文明之城、生态之市之称。

东方大港——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宁波港有1200余年历史,其中北仑港是我国四大深水枢纽港之一,可通航30万吨级巨轮,居国内港口之首。

商贸之都——宁波是一块充满工商灵气的土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宁波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素有“无宁不成市”的美誉。

文明之城——宁波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文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壮观,素称“人文渊薮”之邦,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境内拥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全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处。

生态之市——宁波兼得山、河、湖、海之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人口状况

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户籍人口568.09万人,其中市区220.12万人。按户籍分农业人口369.60万人,占65.1%,非农业人口198.49万人,占34.9%;按性别分男性284.84万人,占50.1%,女性283.25万人,占49.9%。表4-2所示宁波市人口密度分布的情况。

表4-2 宁波市人口密度分布表

3.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9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196.7亿元,增长10.0%,其中工业增加值1990.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0.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4%,上升0.1个百分点,三个产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4.4∶55.3∶40.3变为2008年的4.2∶55.4∶40.4。人均生产总值为6999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79美元)。

经济主体总量保持稳定。全年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16896家,注册资本304.5亿元;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32家,投资总额31.6亿美元,注册资本24.0亿美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9104户,资金额22.6亿元。年末实有内外资企业129545家,其中内资企业123050家,外商投资企业6495家。个体工商户264114户。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通过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等六个领域18个指标的分析和评价,2007年宁波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实现度超过80%,并连续四年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4.交通运输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三江”之口,全国海岸线中段,地理及自然条件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条件,交通运输业尤其是水路运输业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一直比较发达。

宁波港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先后建成镇海和北仑两个港区,并在宁波港区增加泊位,完善设施,新建了可容纳3000旅客候船的客运大楼。从而由原来单一的区域性河岸港,发展成为由北仑海峡港、镇海河口港和老市区河岸港组成的多功能综合型港口,并且成为全国规划建设中的四大国际深水港之一。与此同时,宁波沿海的石浦、象山湾、穿山等港口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见图4-29。

图4-29 宁波经济辐射图

铁路建设已成一定规模。20世纪50年代修复萧甬铁路,新建宁波铁路北站。萧甬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通过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公路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平均以新增公路100千米的速度不断增长。至199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669.6千米,公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49.9。一个以北仑港、宁波市区为中心,杭甬高速公路、329国道、甬临线等省道干线为主骨架,四通八达的城乡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内河及海上运输方面,宁波地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河流有甬江、余姚江、奉化江,统称甬江水系。

民用航空方面,自1984年11月改建庄桥军民两用机场开辟空中航线以来,1990年6月又建成新的栎社二级民用机场。

5.旅游资源及旅游业

(1)宁波旅游资源富有特色。①人文宁波。宁波拥有灿烂的文化。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有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有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和弥勒道场雪窦寺的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日本佛教四大流派之一曹洞宗祖庭天童禅寺;有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拥有全国唯一的梁祝文化主题公园。以千年文明为主题的“古韵宁波”特色线路,组合了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前童古镇、石浦渔港古城等特色景点。宁波还拥有中国城市“院士之乡”的美誉,共有92名宁波籍院士。30余万宁波帮遍布海内外。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宁波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更是这座城市一粒粒闪烁的人文之珠。②水都宁波。宁波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给许多旅游者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宁波的水。宁波是一个水之都市,它缘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景观资源极为丰富,三江汇聚,一湖居中央的城市格局,海、港、江、河、湖、溪、潭、温泉、瀑布等等在宁波一应俱全。宁波的对外开放史就是从河姆渡的渡口走到三江汇聚的三江口,再到镇海出东海的海口,这里有东方大港北仑港,有宁波的母亲河姚江,有一湖居城中的月湖、我国第一个渔文化主题景区中国渔村及清新养生的宁海大森林温泉谷。还有拥有50千米黄金海岸线的象山港,是宁波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江、湖、港、桥”等重大项目建设。随着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宁波舟山国际大港的兴建,三江百里文化长廊和倡导“水岸休闲生活”理念东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打造完成,水都宁波将展示出更为灿烂的前景。③时尚宁波。天一广场、三江六岸、百年老外滩等标志性工程已成为宁波都市旅游新的景观。城市SHOPPING MALL天一广场是宁波休闲旅游核心区的地标,夜景流光溢彩。宁波老外滩承载着宁波五口通商的百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滩,酒吧、茶吧、咖啡馆、主题餐厅等欧陆建筑风情各异。城隍庙、槐树路、鼓楼等餐饮购物娱乐特色街区,能让人充分领略地方特色风情。④绿色宁波。宁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这里有田园秀美、世外桃源般的全球生态500佳、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滕头村。有胜景迭出的天河风景区,有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AAAA级雅戈尔野生动物园,有充满农家野趣具有农业旅游示范意义的鄞州天宫庄园和慈溪大桥生态农庄。象山海域辽阔,岛礁林立,风光奇特,素有“海山仙子国,东方不老岛”之美誉,四明山是红色摇篮和绿色家园。⑤美食宁波。宁波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和美食天堂。拥有中国八大新菜系之一的宁波菜,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自然条件和浙东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以“鲜咸合一,原汁原味”为特色的宁波美食,宁波海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⑥商务宁波。宁波是著名的儒商摇篮。培育了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等一代商业巨子。宁波的经济充满活力,拥有大红鹰、波导、奥克斯、帅康、海天、杉杉、雅戈尔、罗蒙、太平鸟等著名企业。

(2)宁波市“十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宁波市旅游业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关心和重视下,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43.83万人次,同比增长36.12%,创汇2.48亿美元,同比增长62.09%。接待国内旅游者2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258.2亿元,同比增长25.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也超过杭州10个以上百分点。旅游经济总收入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上升至第六位,宁波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探索被国内同行和《中国旅游报》誉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宁波经验”。

(3)下阶段宁波市旅游业发展思路。总体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旅游经济强市和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的总体目标,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加速完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综合发挥产业功能,努力增强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一)交通网络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之前,杭州市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杭州位于杭州湾这个大喇叭口的顶端,杭嘉湖平原上,是自东海沿钱塘江西进的第一处较为便捷的渡江位置。在钱塘江大桥建成以前,由北向南绕行杭州湾的交通几乎都需要经过杭州,杭州成了渡江的要道。因此,杭州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整个浙中北地区的物流中心。钱塘江大桥建成后,其物流中的地位更加明显。加上当时在杭州北郊有笕桥机场这一军民合用机场,单在交通上就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杭州市成为浙江省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一大重要原因。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之后,将在杭州湾的交通图上形成一个大三角形,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使宁波到上海的陆路里程缩短120多千米。从此,沪甬两港间的公路运输可以不通过杭州。表面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杭州的区位优势,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减弱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在大桥开通之前,杭州市及其周边的交通已经达到了过度拥挤的地步,尽管周边诸多的公路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但是长期而言,由于地区的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道路的增加并未带来交通情况的大幅度改善。现实情况是,带给杭州的是车辆拥堵造成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对杭州本地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杭州湾跨海大桥虽然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杭州的区位优势,但从社会总效率的层面上考虑,却是提高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效率的。交通拥堵带来的社会成本、物流上造成的低效率的仓储成本以及其他一些低效率的资源利用状态将有所减少。

跨海大桥建设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增加宁波资本力。宁波可以增加利用上海间接引资的机遇。上海的大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往往把其海外总部和主要办事机构、研发中心设在上海,而将配套生产基地设在与上海交通便捷的周边地区,跨海大桥的建设能使宁波分享上海投资扩散。跨海大桥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宁波的港口、保税区、开发区和余姚、慈溪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客商直接来宁波投资。宁波也可以利用上海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宁波的金融业。城市金融业发达,则城市拥有、控制和使用资本数量大,资本的流动性强、成本低,资本对城市价值体系的贡献大。

跨海大桥能使宁波更便捷地满足长三角地区北翼城市对石化、能源、钢铁、水泥、低强度基础原材料产品的巨大需求,大桥促进杭州湾两岸形成优势互补的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金山—宁波石化工业基地。跨海大桥也会促进宁波与上海、苏南地区经济交往密切,产业关联度增强,带来物流明显增加,宁波有必要也有条件建成综合物流中心。在世界经济向亚太地区转移大潮中,中国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之一。由于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完全可以依托上海作为平台、承接上海辐射和转移,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基地,这将大大提高宁波城市的竞争力。

嘉兴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端,大桥建成后,将与周边的交通网络形成一个公路运输枢纽。秀洲的纺织业,嘉善的木业,海宁的家纺、皮革、经编业等,在嘉兴成为新的交通枢纽的同时嘉兴的这些地方特色产业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绍兴位于萧绍平原上,东临宁波,西靠杭州,两者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对绍兴经济来说,存在着很强的拉动作用与嘉兴类似,近乎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加上杭甬运河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经济来讲,这将会创造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自然也会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由于铁路运输的廉价性与跨海大桥的便捷性,绍兴和嘉兴届时将成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转换的枢纽。

总体而言,杭州湾跨海大桥优化了浙江省省内的交通网络,据有关专家测算,仅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通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将超过440亿元。跨海大桥对于整个浙江省而言,经济发展效率将由于交通网络的优化而大大提高,这对于整个浙江经济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机遇,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而宁波市的经济将处于一个更优的环境,将会由其海运业等产业的发展发掘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带动整个宁波经济,其经济贡献率将会大大提高。

(二)城镇网络的优化影响经济发展

杭州湾地区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是分布在交通网络的结点上。换句话说,由于杭州湾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多为平原地形,其整个城镇网络基本符合克里斯塔勒的“四四制”城镇网络设计,即结合了“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在市场合理分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到了交通网络的布局。

可见,未建大桥时,杭州以东的杭州湾两岸就会出现类似于“断层”的交通中断,我们可称之为“断层效应”。其结果就造成了类似于空间扭曲的效果,杭州湾南北两地的实际运输路程比两地的直线距离大很多。虽然杭州湾南北岸的航运可以相对地补救一些“断层效应”所带来的缺陷,但是由于杭州湾湾口的特殊地形,潮涌特别厉害,就造成了可通航的时间不多,每年有相当一段时间船只是不能运行的。大桥的建成,将会大幅度地减弱这种“断层效应”,其整个体系将更加接近于完善的克氏“四四制”城镇网络设计,两岸城市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市场划分将更趋于科学。

“断层效应”的减弱,对于杭州湾两岸诸多的特色产业而言,不仅其分销途径更为便捷,市场的影响也会更加广。比如上虞的制伞工业,其产品可以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条大动脉流到嘉善、上海等地,而之前由于杭州湾天堑的所在,上虞雨伞的主要市场在杭州、淳安以及江西一带,而很少会想到开辟杭州湾北部的市场。

(三)注意力经济的影响

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一种以可利用的信息数量扩张和消费者对这些信息可投入的注意力静态数量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投资市场里,投资者即为消费者。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规划初期就一直被新闻媒体报道,以致在学术界产生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否该建的问题,而之后确立并开工的时候,又有过不少的新闻炒作。这些无疑会使得原本不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投资者了解到这回事。同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杭州湾地区。

新闻媒体的宣传也会产生广告效应,这对于杭州湾地区而言是一种免费的广告。而注意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媒体的宣传吸引了人们对于杭州湾地区的注意力,必然会减少人们对于其他地区的注意力。根据大数原理,杭州湾地区的外来投资必然会增加。只要政府再增加投资用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就会起到一种加速器的作用,杭州湾地区的经济将会有大幅的发展。

在大桥竣工通车时的大型媒体宣传,也为杭州湾地区打出了辐射范围极大的招商引资广告。只要有优良的基础设施,必然会吸引大量投资。同时大桥也会发掘出更多的潜在投资机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会优化整个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的交通网络和城镇网络,经济发展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高。在交通网络优化的基础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产业的市场区域将会扩大,这就会拉动杭州湾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新闻媒体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宣传也将成为杭州湾地区投资环境的免费广告,有助于增加杭州湾地区的外来投资,促进资本的积聚,使得杭州湾地区根植性较强的产业形成一个增长极,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宁波城市发展及镇海工业园区建设

(一)镇海概况

镇海位于北纬30°,地球上一条最富活力的纬线,它在中国漫长海岸线连缀的接点,就是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宁波的魅力城区——镇海。镇海位于宁波市境东北部,北面与上海浦东新区一衣带水,东面和舟山群岛隔海相望,见图4-30。

图4-30 镇海区划图

浩淼的东海沉淀了殷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底蕴:宋代对外贸易,镇海是华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浙东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座海天雄镇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战争的硝烟洗礼;19世纪以来,一批批镇海人漂出甬江口,弄潮于世界经济舞台。于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使“宁波帮”这个代表着近代中国创业精神的团队名扬四海。镇海还是中国的院士之乡,拥有26位镇海籍两院院士;是中国的书画之乡,走出了陈逸飞等数十名丹青国手。历史悠久,人文渊薮,镇海对此做出了最好诠释。

今天的镇海,则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市的重点发展区。在这片23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22.5万镇海人民创造了骄人的业绩:2008年,镇海人均GDP超过1.5美元,财政收入人均超过1.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0元,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区)之一。

1.自然环境

(1)地貌。镇海处宁绍水网平原东端,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横贯境内中部。全区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大类型。甬江以北为西北平原低丘,属宁波北部水网平原,系全新冲积、海积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平原西北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间。甬江以南为中部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带,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高程多在200—500米之间。以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为第四纪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为灵峰山和太白山山脚线,亦为第四纪海浸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境内东南丘陵岛屿,称穿山半岛。其山体系天台山余脉延伸,半岛南北两侧棋布大榭、梅山等岛屿20余个。环海山间多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

(2)气候。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231天至235天。年有效平均积温4920~5030℃。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310—1370毫米,年雨日148天。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日照率为44%。但夏秋间的台风,春季低温多雨和秋季多阴雨,是农业不稳定的自然因素。

(3)土壤植被。全区土壤分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3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724平方千米。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约359.33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壤面积49.7%;滨海平原,江北起自官塘路,江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形状海相堆积平原,面积约210.66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壤面积29.1%;水网平原,处于低山平原与滨海平原之间,面积15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壤面积21.2%。

镇海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历史上森林屡遭摧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沿海滩涂草本植被,总长约89.7千米,滩涂塘堤两岸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藨草、盐田碱蓬、小飞蓬等,草本植被覆盖率40%~70%。沿海丘陵针叶林占全县林地206.13平方千米的90%,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和杉木,其中马尾松达约126.67平方千米;温性针叶林主要有柳杉、金钱松等,仅少量分布。沿海丘陵阔叶林,现存多为次生类型,主要由石栎、青冈、苦槠、枫香、木荷、赤皮椆、红楠等,多分布在县林场、共同、杨岙和招宝山。沿海平原竹林植被,常有香樟、木荷、杉木、毛竹,其中沿海咸地哺鸡竹为镇海特产,常年约0.27平方千米左右。

(4)江海滩涂。甬江,源出奉化、新昌乌山,流向东北经横涨至宁波三江口;另一流出上虞西梁湖坝,经余姚市境至宁波三江口汇会,续向东北至镇海口注入灰鳖洋,流域面积5299平方千米,三江口以下称甬江,古代称大浃江,流长26千米,其中镇海段长16千米。甬江系平原常年性河流,今港道宽270—404米,最宽处600米。河口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75米;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23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年雾日24天。灰鳖洋,镇海区东北部,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为镇海区、慈溪市和舟山地区共有。洋内水深多在5—10米之间,由西向东渐深;年平均水温17.3℃,年平均盐分18‰,年平均风速5.7米,年平均雾日12.7天。潮汐属不规划半日潮。年平均落差2米左右。底质均为泥沙。可行驶5万吨以下船舶。镇北滩涂,位于镇海区东北沿海,东起镇海港区外游山,西北至澥浦巴子山,外沿灰鳖洋,东西长16.5千米,南北宽1.5千米,面积20.8平方千米。系淤泥、粉砂泥组成,落潮时间长,涂泥深厚,盛产泥螺、黄蛤、跳鱼等涂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遂为工业发展基地,已围地面积16.67平方千米,作镇海炼油厂、镇海港区。镇海城北发展区等工业用地。

(5)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2889万立方米(含重复利用水),其中地表水资源48759万立方米,占总量92.2%;地下水资源4130.72万立方米,占总量7.8%;人均水占有量1100立方米,亩均水量1230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1.0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0—920毫米;径流总量5.09亿立方米。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相似。

(6)潮汐、海浪。甬江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24小时50分为一周期,涨潮、落潮时差为6小时左右。但受天气变化等因素,涨潮时间误差为1小时左右;镇海最大潮差1.9米,平均潮1.75米;表层平均涨潮流速为每秒69厘米,平均落潮流速为每秒58厘米。镇海附近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和混合浪3种类型,但以混合浪为主。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涌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1.0—3.0米,周期4.5—6.0秒。

(7)动物资源。镇海有兽类29种,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在明清时代,江南常患虎灾,白昼啮人,数次猛虎入城。最后至1941年郭巨斢岙猎获1头。新中国成立后,其他兽类数量日益减少,近年来野猪类有所增加。常见鸟类有42种,原有老鹰、喜鹊、乌鸦、八哥甚多。自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大松林及樟、柏古树砍伐严重,兽类鸟类失去筑巢场所而锐减,至今仅山区偶尔有见。两栖类动物“镇海棘螈”,产于瑞岩寺林场溪流,现列为浙江省保护动物。身长7—8厘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朱红色,有不规则黑斑。头部大,四肢细长,尾侧扁。

2.社会经济环境

(1)人口及行政区划。区域面积23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2.5万人。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镇海区辖4个街道、2个镇,24个居委会、62个村委会: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招宝山街道;澥浦镇、九龙湖镇。

(2)城市建设。镇海城市建设按照“三带三区”规划构想和加快三片联动、相向发展的建设思路,老城区城关片围绕“甬江、城河、古塘、南街”四条轴线,着力于城区形象和居住环境的改造提升,相继实施了沿江景观带、古海塘景区、城区入口公园、人民公园、向辰园、车站路—城河路街景整治等一大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初步形成了五分钟绿地步行系统和一路一景、一街一景的城市形象。镇海新城庄市片以宁波大学为依托,致力于大学城的开发建设,规划区域面积23.4平方千米,总投资109亿元,是浙江省2003—2007年的百亿工程之一,见图4-31。

目前已落户项目有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科技学院、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宁波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和浙江万里国际学校、镇海中学分校等基础教育学校,开发建设集“高等教育、高科技孵化、高品位人居、优美环境”为一体的大学城;镇海新城骆驼片规划区域面积22平方千米,规划人口30万,目前已全面启动开发建设。计划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辐射服务周边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融商贸物流、办公、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成为宁波大都市北片重要发展区块。

通过构筑“八横七纵”道路为重点,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临江路、北外环、世纪大道、绕城高速、新城主干道、化工区主干道、大庆路等道路基本形成了联系区内外的道路交通网络。区域排污主干网和后海塘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中心、垃圾综合处理厂、扩建宁波化工区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正抓紧建设。完成了110千瓦宝山变建设,建设220千瓦虹桥变、110千瓦澥浦变。实施姚江大工业引水、跨甬江白溪水库引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海天、雄镇、镇骆、清风、威海路等生态林带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全区生态绿化建设。

(3)产业经济。随着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镇海日渐发展成为一座东海工业重镇。20世纪70年代,镇海炼化、镇海发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落户镇海。如今,这里已聚集了多家部、省、市属重点企业,成为浙江省大工程单位最集中的国家大工业基地。围绕建设特色园区、精品园区的目标,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形成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镇海经济开发区,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骆驼机电园区,以机电行业为主导产业;宁波化工区,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支撑,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原料,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举足轻重的重化工业基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一批批国际跨国公司纷纷抢滩入驻,韩国LG、日本东芝、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国际著名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一个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石油能源、轻纺食品为主体的工业格局业已形成。2008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同比增长8%,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超过120家。

图4-31 镇海大学城

图4-32 镇海龙鼓队

(4)社会事业。镇海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和“浙江省文化先进区”称号。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浙江省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繁荣,拥有民间文艺队伍30多支。镇海龙鼓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见图4-32。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电视连续剧、器乐合奏、摄影作品、民间舞蹈、歌曲创作、报告文学等在全国、省、市评比中多次获奖。目前镇海区正在全面启动商帮文化工程。

教育呈现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所,托幼园所83家,全区教职工2346人(宁波市名师6人),在校学生37103人,在园幼儿8480人,是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区。以镇海中学为龙头一批重点学校、特色学校脱颖而出,打响了镇海教育的品牌。在全省率先普及了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8000多名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均等的义务教育权利。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了镇海教育信息网并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单位15家,其中区级医疗卫生单位5家,中心卫生院2家,全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10100.8万元。镇海每千人拥有医生2.61名,护士1.89名,病床4.50张。2003年7月1日率先在全市实施以农民住院医疗统筹为主、大病困难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9.5万农民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

镇海又是体育强区,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意识日益普及,青少年蹦床技巧学校在世界、全国和全省比赛中成绩斐然,体育市场管理逐步规范。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全区的药品、食品管理监督日益规范化、制度化。

(5)旅游资源。镇海旅游资源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素有东南第一山美誉的招宝山,挟江临海、瑰丽夺目,拥有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海防遗址和著名古寺——宝陀禅寺;叶氏义庄、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旧居、郑氏十七房古建筑群等宁波商帮名人遗迹,体现了宁波商人的文化精神;九龙湖旅游区野趣浓郁,景色秀丽,成为旅游开发的热土。2004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2.6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46亿元,分别增长20.3%和20.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4.53万美元,见图4-33。

图4-33 镇海旅游景点示意图

镇海交通便捷,周边景点众多。主城区距杭甬高速入口20千米。329国道横贯境内,可达杭州、舟山。每天有客轮往来于岱山、嵊泗。经甬江水底隧道和招宝山大桥与北仑区、鄞州区、江东区相贯通。镇海东通“海天佛国”普陀山,西接水乡绍兴和杭州西湖,南连天下奇峰雁荡山,北往上海也仅3个小时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连岛工程将使镇海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成为游览普陀山的主要通道。

(二)镇海区域经济环境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在宁波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作为“中提升”核心之一的镇海,承担着宁波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以及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等重要职能。

镇海区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沿海石化产业基地、滨海现代居住区,依托临海、临港资源、教育科技资源、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近海物资中转基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科研教育、旅游等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发挥好三方面的功能,即以镇海新城区为载体的宁波北部商贸中心,以老城区为载体的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以宁波化工区为载体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至2006年,镇海区创造GDP130亿元,工业总产值445.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9.7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40.3亿美元,其中出口14.1亿美元。人民生活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36元。城乡统筹与各种社会保障体系走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老龄、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镇海区主要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工业主导产业。

镇海区形成了化工区、机电园区、经济开发区、金属园区四大产业园区,已成为镇海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承载空间。

(三)镇海工业园区

1.概况

镇海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85年,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共建设开发8个工业园区。200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根据工业集聚发展的要求,确定了经济开发区、骆驼机电工业园区、澥浦化工区、蛟川工业园区。四大工业园区的确定,有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政策导向作用的发挥,对于园区成长和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4大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近62.5平方千米,到2003年5月底已累计开发面积近8平方千米,2003年计划开发面积约4.83平方千米,到目前已完成约1.9平方千米,完成计划的39.3%。目前园区共有企业640多家,园区产业类型为机械、化工、电子、通讯、纺织服装。2008年上半年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04亿元,同比增长42.2%,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全市13.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4.36亿元,同比增长15.1%。各园区的开发建设如下。

(1)经济开发区。镇海工业园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首期规划面积9.22平方千米,延伸开发34平方千米。依托镇海的区位优势、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镇海经济开发区以功能划分为精密机械工业(A区)、高科技电子工业(北欧工业园区)(B区)、仓储物流加工工业(C区)、精细化工工业(D区)等四大产业园区,见图4-34。

图4-34 镇海经济开发区A、B区地块用地规划图

经济开发区A、B两区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会审,挪威工业园区也完成了规划会审。A区基本完成“五通一平”,B区“二纵二横”主干道2003年5月份已启动。2003年计划投资1.92亿元,实际已完成3300万元,重点是挪威工业园区、A和B两区“二纵三横”主干道对接和开发区区域调整。除供电尚未启动外,其余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好。绿化4万平方米,占计划的50%,完成30万元通讯投资。道路建设实际完成1.9千米,占计划的22%。至2003年5月底,园区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好,完成产、销、利分别为9.3亿元、9.4亿元和0.71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44.2%、42.5%和35.5%。同时已签约8个项目,协议利用外资5600万美元;在谈项目16个,协议利用外资2.1亿美元;意向性项目25个,意向投资2.5亿美元。

(2)骆驼机电工业园。2003年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0.36亿元,园区已完成3个规划:8.2平方千米的控制性详规、8.2平方千米园区效果模型图、村民拆迁规划。道路建设规划为“一纵四横四联”,总长度约12千米,2003年计划完成7.8千米,至目前已完成2.34千米,除骆费路、童家路外,其余道路均可在浙洽会之前出形象,原来老工业园区的绿化、路灯、人行道建设也可在浙洽会之前完成。完成了新建供水管线,园区道路两侧绿化已完成工程的30%,完成了2.1千米排水管网铺设,新建通讯线路尚在建设中。至5月底,园区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良好,完成产、销、利2.7亿元、2.4亿元和1800万元,均完成年计划的30%。

外资招商方面,2003年已落户和增资的有6家,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710万美元,占计划的90%,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征地约0.13平方千米。2003年以来,新签约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634万美元,用地约0.08平方千米;在谈项目7个,总投资2560万美元,用地约0.4平方千米。

内资招商项目已签约16家,总投资4亿元,征地约0.33平方千米,准备签约7个,用地约0.086平方千米;在谈项目4个,用地约0.67平方千米,其中机械集团、明星化工、埃美柯落户的可能性较大。

(3)澥浦化工区。化工区一期的1.2平方千米中0.73多平方千米土地已布满项目,共有项目22个,6个已投产,6个正在搞基建,累计总投资3.1亿元,其中1.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计划投入7000万元,目前已完成3300万元。目前余下0.4平方千米土地征用工作已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0.4平方千米土地的临时路6月份可完成。投资690万元的自来水厂已具备每日1.5万吨供水能力,1、2号供电站供电可基本满足约0.73平方千米内工业企业用电需求。投资1500万元的供热一期工程已完成单体试车,每小时20吨。通信一期工程(500门)完成。一期每日1万吨的污水处理,投资约3300万,已可集污准备试运行。已开通到市区、城区的370、374、377、375路公交车。2003年计划新增的供电线路、供水管道、排污排水管网尚未启动。

(4)蛟川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正在论证,水电、绿化、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已完成。总体规划为2平方千米,2003年计划开发0.4平方千米,总投资约6000万元,目前已筹资1500万元,其中600万元为土地征用款。园区由于征地工作难度大,因此开发没有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目前只完成500米的道路填土,其他供电、供水、绿化、排水、通讯均尚待启动。用水、气方面,正在争取炼化支持,进入方案论证阶段。

项目方面,2003年以来已签约3个项目,协议利用外资1476.5万美元,内资1000万元。在谈项目1个,协议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意向性项目1个,估计投资为1000万美元。

2.区域经济影响

镇海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发展园区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10多年来,镇海致力于园区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实现了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飞跃——如果把时光倒退20年,我们就能看到那时镇海区工业处于分散型状态,332家企业分布于各乡镇。由于受时代制约,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建材等行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不够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工业经济犹如没有握紧的拳头缺乏强劲的冲击力。

“八五”计划中,镇海区开始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以此为起点,跃马驰骋渐趋成熟的市场经济。1992年,镇海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随后10来年,骆驼机电园区、宁波化工区陆续建成,并开花结果。现在,镇海区企业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渐趋合理:骆驼机电园区着力发展机械装备业,镇海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精密机械产业,宁波化工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并产生良性辐射效应。

经济专家认为,产业集聚化的工业园区为镇海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以园区为品牌,以产业定向招商,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影响大、实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从而大规模引进境外资金、人才以及管理经验。镇海经济开发区是最好的例子,园区成立后,先后引进LG公司、金丰机械、阿克苏诺贝尔、阿尔卑斯电子等名企业、大企业。据园区管委会介绍,上述四家企业的总投资额就达到4亿美元,其中LG公司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在镇海工业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就像是能量源,镇海区中小型企业通过与它们加强配套协作、技术交流,加快了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步伐,推动了自身发展。

工业园区还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根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企业依托园区发展,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资10%,节约土地15%,降低治理污染费用5%。以宁波化工区为例,该园区目前已经完成并正在建设诸如污水处理厂、深海排污管道、垃圾焚烧中心、久丰热电厂、化工区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园区管委会表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一体化建成后,他们可以把水、电、油等部分生产要素直接“送”到企业,减少企业投资成本。与此同时,镇海区环保局认为,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效地起到了减污作用。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源于一个相互增强的“钻石”系统,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镇海区的园区经济正应了他的理论。据统计,2004年,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9.4亿元、销售收入99.8亿元、利税11.2亿元,产、销、利占区属工业比重为42.9%、44.2%和59.2%。此外,当年70%的利税来自于经济开发区、机电园区和宁波化工区三大园区。上述数据显示,园区经济已经在镇海区经济总量拉动、区域竞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镇海其他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数据同时也显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园区建设还将是镇海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

(四)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1.规划问题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规划应该是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规划的制定有自身的一套法定程序,需要一个较长的论证过程,而当前招商引资中项目的引进却时不我待,因此目前园区规划的制定与引资项目的布局存在一定的衔接矛盾。首先是园区的规划范围不确定。如:宁波化学工业产业园区究竟是在20多平方千米还是3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作规划目前还没有统一思想,目前澥浦和蛟川各自开发,缺乏规划上的衔接和统一。其次是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布局未予明确给2003年后产业定位留下了风险。如化学工业自身布局有一定的规律,当前的各自开发建设很可能与化学工业布局规律产生偏差,留下今后调整的隐患。再就是当前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没有规划指导,缺乏整体的布局思路考虑,为今后园区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布局留下了大量的衔接工作,同时也在规划上制约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制约机电、化工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水和电。机电园区的供水只能满足现在企业需求,一旦大项目进入则出现很大缺口。化工园区目前实际供水能力为每日0.6万吨,虽然每日1.5万吨的自来水厂可试运行,但由于水源污染,自来水厂无实际供水能力,目前澥浦约0.73平方千米土地内的企业用水为每日2万吨,缺口已较大,部分企业已受供水缺口制约。化工园区二期启动后,需水量将超过每日5万吨,缺口将进一步加大。用电方面,只能满足约0.73平方千米土地内的企业用电,今后随着中化公司等大项目的落户,用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机电园区随着规模的扩大,供电也有进一步需求。

2.管理问题

宁波机电工业产业园区和宁波化学工业产业园区均与宁波市科技园区一样被定位为市级6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但是在园区的管理协调体制和开发体制上与市科技园区存在明显的差距,在园区的管理上至今未明确过相应级别的管理层次和开发机构。这种园区开发建设的利益主体的模糊,对园区的规范化开发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园区的开发建设必须明确利益主体和投资主体。目前宁波机电工业产业园区以骆驼街道管理为主的体制和宁波化学工业产业园区以化工开发公司为主的开发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市级工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

3.园区开发建设资金问题

目前全区的工业产业园区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即处于园区开发建设的负债投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过程当中。但由于对于工业产业园区未来收益的不明确或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造成了目前工业产业园区的筹资困难和对未来还贷难度的担忧。金融系统对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缺乏足够的信贷信心,各工业园区自身受制于资金筹措的难度也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这都影响了工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下步用于AB相向开发及后海塘区块的开发需8000万元资金,急需解决。澥浦化工区急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0万元,目前园区主管部门财力有限,向银行融资又比较难,资金缺口大,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机电园区下阶段资金缺口达4000万元,需要研究解决。

4.土地问题

机电园区反映前期征地难度大,土地报批速度慢,造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待土地落实的被动局面,进而影响企业贷款。化工园区一期土地已用完,二期约3.87平方千米土地交付使用可能要经过土地沉淀,中间有较长等待期,明年不一定能用,也将造成项目和基础设施等待土地现象。

蛟川工业园区首期启动地块征地涉及蛟川的南洪村和澥浦的湾塘村。由于部分农民认为土地补偿标准欠高,南洪村尚有73户农民拒受征地土补偿费。湾塘村因行政村撤并导致的土地补偿金的资产融合问题,原棉海村部分农户抵触情绪激烈,征土地难度很大。当前需要妥善解决土地征用中的问题,推进蛟川园区开发顺利进行。

5.园区规模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共规划60多平方千米,已开发近8平方千米,已有工业企业341家,平均每家占地约0.02平方千米。按此比例,剩下的规划园区内土地还可引进2040家左右的工业企业。当前园区全部工业企业平均产值约为每家500万元。若以每家600万元计,全部工业园区新增产值空间为120多亿元。若以每家1000万元计,全部工业园区新增产值空间也只有200多亿元,与鄞县一家企业就有50亿—60亿元的年产值相比,均太低。因此工业园区规模偏小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6.园区的产业定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

当前园区产业以机械、化工、电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金密集型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与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同构性。园区企业普遍引进的项目起点低、产业技术档次不高,一入园就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利润率低明显地表现为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7.潜伏着园区短周期运行的可能性

一是政策的短期性。目前许多园区及相关政策都有优惠的周期界限,而企业是逐利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旦政策优惠到期,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就有另谋他处发展的可能性。二是产业缺乏配套。目前园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和引进的工业项目大都是大用地、大耗水电的传统资本密集型项目,这类项目往往要求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但园区才起步不久,配套能力正在建设当中。三是园区企业人才非本地化。企业入驻园区时往往是从外地自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本地员工很少受到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这种人力资源结构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稳定性。

(五)促进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对策建议

工业园区存在众多问题,面临严峻经济发展的挑战,其建设已到了重要的转折关头,必须按照园区向科技、特色方向的转化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力争主动,抢占战略制高点,赢得工业园区发展的新飞跃。当前关键是要选好突破口和工作重点。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对策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工业园区化、集聚化的发展模式是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二是要树立园区建设整体观念。要把两个市级重点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看作工业经济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应是分工合作关系,应避免各自为政、分散发展和无序竞争造成的对整体利益的损害。三是要以发展为中心克服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征用、资金的筹措与还贷平衡、拆迁工作等各种困难。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2.做好概念性规划

确定产业布局的框架,以解决当前中心工作招商引资的项目布局与园区规划滞后的矛盾,避免出现大的定位失误。可以用概念性规划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概念性规划不需要像总体规划那样复杂的法定程序,是带有研究性质的规划,可以节省时间。只要通过概念性规划明确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定位即可指导招商引资项目的布局,避免出现大的产业布局失误。

要坚持规划先导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园区规划必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控制性详规,既顾及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考虑今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世界工业园区发展必然向科技园区进化的规律,要超前规划符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要做到“四统一”。

(1)园区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道路等基础设施控制性详规相统一。

(2)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必须统一设计。

(3)公建设施(主要是配套集体宿舍、办公及科研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要统一规划建设。

(4)园区内道路、绿化、建筑风格等要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必须体现整体性、规范性和超前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对启动区块,要做详细规划。对园区内的不同区块,在布局上应使同类企业(或工业)相对集中,成片布局。

3.建立相应的管理协调机构和开发机构

宁波化工区至今未成立化工区管委会,只成立了宁波化工开发有限公司,但其企业性质决定了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调、接商引资方面难以发挥重要作用。宁波市机电工业园区则是跨行政区域的园区,今后协调的工作量很大。要根据利益共享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目标统一、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运作模式。建议尽快设立宁波市化工区管理委员会和宁波市机电工业园区管委会,分别统一负责园区管理、对外招商、项目申报、协助做好工程建设、税费收缴等事务,其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应与宁波开发区、宁波科技园区等市级工业园区相同。

4.完善工业园区的政策体系

建设工业园区,要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在土地价格、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从而降低区内建设成本,鼓励企业进园发展;要运用土地调控、规划导向等手段,加强对园区外新建设项目的控制;要努力推进市场化运作、鼓励供电、供水等部门和民间资金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达到共同发展。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加快制订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使之成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加大镇海市级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

5.缓解工业园区的瓶颈制约

抓紧总体规划的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工业园区的瓶颈制约。在做概念性规划的同时,总体规划也要同步进行,因为园区基础设施布局必须依靠园区控制性详规的指导。要抓紧推出园区控制性详规,明确基础设施布局,为缓解要素瓶颈制约提供规划基础。

6.招商引资要加强与产业园区产业群培育的衔接

是否拥有吸引外资来合作的新兴产业和有活力的企业,成为区域能否成功引进外资的重要条件。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地区的投资者,更加注重产品价值链的衔接,即配套环境。如中国台湾IT等产业投资者进入大陆,特别注重选择产品价值链衔接良好、同行业企业多、市场氛围好的区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群居和聚集效应。镇海经济开发区开展行业招商后,如金丰机械公司的大型机械加工能力被相关行业的外资企业看好,外资合作项目或合作意向项目陆续增加。要突出特色优势原则,在明确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后,培育以产品价值链为主的中观经济环境,塑造环境型基础设施,这是今后招商引资中的最具吸引力的条件,需要在经济工作中花大力气去培育和创造。

四、宁波城市功能发展及北仑港区建设

(一)北仑概况

1.北仑区位与区划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北仑港区,系深水良港,位于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东至柴桥镇穿山港的人渡码头。因邻近有小岛北仑山得名。地理坐标北纬29°56′282″,东经121°53′052″(以北仑山顶为准),见图4-35。

图4-35 北仑区位置图

北仑区区境四至:东部峙头洋面与普陀区交界;南部梅山港洋面与普陀区、鄞州区交界;西部自甬江至象山港洋面与鄞州区接壤,陆地边界线勘定全长44千米;西北部以甬江中心线与镇海区交界;北部金塘洋面与定海市洋面交接(大榭岛的行政区划界仍属北仑区)。

2.自然环境概况

(1)地势地貌。北仑区地处宁绍平原东端。地形西北和中部为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区,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以太白山为起点,主山体向东走向,为本区主山区;另一条诸山总称灵峰山,基潜入海域,分布一群岛礁。由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地表高程2—3米。环海山间有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冲积、坡洪积平原,分布在上傅、上阳等处,形成较宽广的山间谷地。滨海湖沼平原,主要是大碶平原的高塘、大碶、霞浦一线以南地带,地势平坦、海拔平均2米左右。滨海海积平原,主要是高塘、大碶、霞浦以北地带,大榭岛、梅山岛、穿山半岛有小面积分布。

北仑区东南、西北丛山连绵,属天台山余脉。主峰太白山为区内最高峰,山脊线与鄞县交界,山带走向朝东,直入峙头洋,为北仑区主山区。另一条自太白山向北走向,越育王岭,至青峙杨公山,濒临蛟门,泛称长山,山高均在海拔600米以下。

北仑区著名山岭为戚家山、金鸡山、瑞岩山、太白山等。

(2)水文水系。北仑区水资源总量3.9亿立方米,拥有10万立米以上水库31座,其中最大的新路岙水库正常库容1077万立方米。境内河流交织,总长度765千米,小浃江、岩泰、芦江三大小系贯穿其间,占河流总长的72%。水库河流兴利库容5275万立方米,正常年可供水量1.3亿立方米。辖区内有第一线海塘85条,总长度102.8公里,江塘10条,总长度14公里,都已建成了标准塘,有较强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北仑区内河航道主要有小浃江河、璎珞河和及芦江河与屯埭河。

(3)气候特征。北仑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面临东海,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台风、暴雨、冰雹、大雪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

北仑平均气温稳定在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界于10~22℃为春、秋季。全区春季82天,夏季88天,秋季64天,冬季132天。年平均气温16.5℃,常年以1月份为最冷月;以7月和8月为最热月。年平均雨量1316.8毫米,雨日150天。年平均有2—3个台风影响,最多年份出现6个。台风影响主要发生在7—9月份,8月为最多,9月和7月次之,严重影响台风多数发生在8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约占70%。年平均雷暴日30.5天,最多的有44天。梅汛期多年平均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均梅雨量244毫米,梅雨日26天。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极端最低气温-6.6℃,年平均出现一次寒潮天气。春季气温开始波状回升,雨量逐渐增多,东风渐占优势。夏季以东南风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7、8月份进入晴热少雨的伏旱季节,9月份进入秋季,气温开始回落。极端最高气温40.5℃。

(4)北仑资源。北仑区海涂产品资源丰富,有泥螺、青蟹、跳鱼、蛤蛎、蛏子、蚶子等,是发展海涂经济的良好基地。区内土壤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宜种性广。以低山丘陵红壤面积最多,其次是水稻土、潮土、盐土,面积最少的是低山顶部黄壤土。

3.社会经济概况

北仑区域陆域面积593平方千米,区内有中国港口皇冠之称的北仑港,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中信公司独家开发的大榭开发区。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北仑区域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昔日一片滩涂地上,现已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基础设施良好的临港新城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7.4%和17.8%,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74∶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62476元。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区本级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9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50个,合同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9.5%.建成区面积达到31.7平方千米,总投资12.9亿元的行政中心、体艺中心、商务大楼、港务大楼、中心广场等城市亮点工程基本完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0元和69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8%。

北仑主要块状特色经济有花卉业、水产养殖、蔬菜业、经济特产、畜牧业、粮油生产、模具业、文具业等。

4.人文历史

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北仑区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舞蹈,北仑区辖郭巨、柴桥、大矸和长山,民间舞蹈多集中在柴桥、郭巨两地,有造趺、狮子舞、舞龙、车子灯、马灯、高跷、狮子白象等等,这些民间舞蹈代代相传不断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柴桥街道老曹村的狮子白象是众多民间舞蹈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二)北仑港口区

1.港口风貌特点

港区水域自甬江口经北导流堤的堤头灯塔,至长跳嘴灯桩连线以东,从澥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至金塘岛东南端宫山与大榭岛北端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面积150平方千米,见图4-36。

北仑港区港域大部分水深在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在700米以上。2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3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水域广阔,可供锚泊作业水面有34平方千米,约可容万吨以上船只300艘同时锚泊。岸线长而顺直,沿岸超陡水深流顺,不易落淤,10米以下水下岸坡相对稳定,无需疏浚。

港区位于南北航线与长江干线交汇处附近,距长江口仅129.64千米,紧邻上海,与天津、神户、大阪、高雄、中国香港、武汉等构成近乎等距离水运网络,有条件成为华东地区外贸深水大港、各主要港口的深水中转港。陆域宽广,可供开发海滩五六十平方千米。背靠陆域施工材料砂石资源丰富,可就地开采。

图4-36 北仑港口图

规划的北仑港区包括大榭岛、梅山岛和穿山岛,深水岸线达120千米以上,可建各类生产性泊位285个,其中深水泊位152个。现在北仑港区已发展成拥有多座深水泊位组成的大型泊位群体,形成了综合性的深水大港。

2.形态结构演变

宁波港除了北仑港区外还有镇海港区、宁波港区。改革开放以前宁波港的含义只在于宁波市区甬江边上的几个破旧码头,只能装停3000吨的小船,20世纪70年代末的总吞吐量只有210万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建立宝山钢铁基地,由于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国外进口,而宝山的整体规模和大量的进口都需要一个港口的支持,当时选中的是宁波的北仑山建一个特大码头。北仑最大的优势就是天然深水港。于是在1970年开始兴建10万吨的码头。随后一个码头变成了两个、三个,直至现在的规模。

20年的发展已经使北仑港区粗具规模,成为宁波港最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港区。尽管北仑的降生仅仅是作为宝钢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从当初的附加物到今天和上海港的分庭抗礼的过程中,现在的北仑已不仅仅是一个配套码头,而是在整个中国链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原料中转基地。

3.北仑区规划特点

近年来,北仑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城市框架,投资近100亿元,相继建成了凤凰山主题乐园、行政中心、中心广场、体艺中心、港务大楼、九峰山景区、曼哈顿商业广场和凤凰城商业街等一批城市现代化亮点工程,丽晶五星级酒店、国际购物中心等工程正在建设,3.6平方千米的中心城区雏形初现。

为响应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临港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北仑加大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切实抓好“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线路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杭州湾跨海大桥实习内容: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学习跨海大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实习路线2

宁波市区—镇海工业园区—北仑港区实习内容:了解宁波市自然、人文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考察镇海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和发展现状;考察镇海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北仑港区的建设特点;了解北仑港的规划特色。

第四章 上海实习区

一、上海概况

上海市,简称沪,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前沿,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我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643.06平方千米,郊县面积3697.44平方千米;陆地面积6219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22平方千米。境内辖有崇明岛,面积为1041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岛。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6℃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但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图4-37 上海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的内外交通运输枢纽。上海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贸易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至2003年末,上海有18个区、1个县。上海的旧中心城区以原来的南市区,即现在黄埔区大部分为中心,所谓在该区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而杨浦区和闸北区,则是旧上海的工业中心。卢湾区,黄埔区,静安区,虹口区则集中了旧上海法、英、日等租界的历史风貌,所以在这片区域内遗留下一大批的名人故居和西式建筑群。近年来,徐汇区、闵行区的全力开发使上海的西南块区域发展日新月异,成为上海的又一个中心城区。徐汇区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服务机构,而闵行正在成为上海一个高度集中的居民住宅区域。浦东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奇迹。十几年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语如今再也找不到了踪影。浦东正在迅速发展成为远东金融贸易中心,和对岸的外滩遥相呼应,见证了上海滩100多年来的风云变幻。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当前按照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见图4-37。

上海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如石库门、上海外滩建筑群等。上海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视城市规划设计,成功规划建设了陆家嘴CBD金融中心、南京路和外滩商业街、上海世博园,成为全国城市规划设计典范;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注重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如新天地开发和川沙中市街保护,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如长江河口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因此上海市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区域与城市规划实习区具有重要的优势,是长三角地区实习地点的最佳选择。

上海实习区主题为“上海城市规划设计及专题园区规划”,共分几个专题:城市CBD金融中心空间规划:陆家嘴;商业街规划设计:南京路和外滩;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新天地开发和川沙中市街保护;会展园区规划——上海世博园。

二、城市CBD金融中心空间规划:陆家嘴

(一)陆家嘴CBD的区位与概况

1.陆家嘴CBD的区位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上海市中央商务区(CBD)扩大后由陆家嘴中心区、外滩和北外滩商务区组成,用地规模约为3平方千米。其中陆家嘴中心区是上海CBD的主体部分,用地约1.7平方千米,规划建筑总面积约435万平方米,毛平均容积率2.5倍,见图4-38。

上海陆家嘴CBD位于上海浦东,与浦西外滩一江之隔,坐落在上海东方明珠脚下,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上海城市内环线所环绕,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上海金融与商业最有力的代表处之一。板块内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等建筑已经成为陆家嘴的标志,成为跨国机构青睐的投资场所,陆家嘴俨然成为新上海的中心。

2.陆家嘴CBD的规划开发背景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即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相继成立,标志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1991年4月至1992年12月是陆家嘴金融中心区规划国际咨询,1992年11月经过挑选的中国上海联合设计小组、英国罗杰斯、法国贝罗、意大利福克萨斯、日本伊东丰雄共五个国家的著名设计大师将有关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国际咨询设计方案正式递交上海市政府。

图4-38 陆家嘴CBD区位示意图

陆家嘴金融中心区规划方案的深化审批于1993年12月开始,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组织上海规划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决定进一步组织力量深化国际咨询设计精神,在更高的起点上编制陆家嘴中心区规划实施方案。到1993年8月正式完成《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3.陆家嘴CBD的发展概况

根据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到目前为止,建设与国际化金融贸易区相配套的设施框架已基本形成格局。已经建成的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大连路越江隧道、复兴东路双层越江隧道、一条越江地铁2号线、南浦和杨浦两座大桥、外滩越江人行隧道;建设中的有越江轨道交通4号线等,从而在黄浦江上构筑成立体交通体系使陆家嘴金融中心区与浦西、全国以及世界保持畅通的交通联系。在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内由滨江大道、世纪大道等组成的道路网格体系已经形成。另外占地10万平方米的陆家嘴中心绿地也早于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

经过近13年的艰辛工作,陆家嘴中心区的建设主体单位——陆家嘴集团公司,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30亿,完成动迁居民2.7万户、单位近700家,拆除旧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建造7座35千伏变电站,修建市政道路70余万平方米,完成滨江大道、中心绿地、世纪大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如此集中、高强度的土地的利用状况,充分体现了CBD地区在土地集约使用、功能集聚的效应,土地使用权的楼面价格也从开发初期每平方米300美金提升到目前超过每平方米800美金,相当于近2500万元人民币一亩的地价,黄金宝地的优势和潜质得以充分发挥。

随着土地开发、项目建设,陆家嘴中心区金融功能也初显成效。到2003年12月底,在陆家嘴中心区1.7平方千米集聚的外资银行营运资产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平均每平方千米引资逾117亿美元,成为中国资本最密集的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域和亚太新兴资本集聚之一。

(二)陆家嘴CBD的功能形态和土地利用形态

为保证金融贸易区开发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聘请了世界著名规划设计专家与上海规划专家合作设计了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合理的功能布局,既突出了金融贸易的功能开发重点,又充分考虑了建设现代化都市的需要。

1.陆家嘴CBD的功能组团结构

(1)两个主要组团。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分为两个主要组团:一是陆家嘴金融中心区,俗称小陆家嘴金融中心区,是上海CBD的核心部分;二是竹园商贸区,该区除建设新上海商业城外,还有办公的功能,以部分省、部委在沪兴建的大楼为主,见图4-39。

图4-39 陆家嘴功能中心五大功能组团结构示意图

目前,陆家嘴金融中心区拥有中银大厦、金茂大厦等25座主要办公楼宇,总建筑面积达到230余万平方米。再加上会展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上海海洋水族馆2.1万平方米,上海国际会议中心11万平方米、陆家嘴开发陈列室0.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正大商业广场)、住宅3.3万平方米(瑞苑公寓)、宾馆7万平方米(东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7万平方米,金茂大厦主楼53—87层也为五星级宾馆),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总建筑面积已达到280万平方米左右,是规划总建筑面积的64%。

竹园商贸区拥有18座商务楼宇,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浦项制铁、汤臣国际金融等纯办公楼以及江苏、裕安(安徽)、齐鲁、嘉兴、钱江、煤炭、中国石油等省、部委兴建的办公住宿综合楼,其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从功能上看竹园商贸区的办公服务业应该是CBD的组成部分。

(2)五大功能组团结构。陆家嘴CBD的五大功能组团结构:一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汇丰银行、中银大厦等中心绿地周边地区为重心的国际银行楼群组团;二是以金茂大厦、证券交易所为主体的中外贸易机构要素市场组团;三是以东方明珠、香格里拉酒店、正大广场为核心的休憩旅游景点组团;四是以仁恒、世茂、汤臣、鹏利等滨江地带为代表的顶级江景住宅园区组团;五是以陆家嘴中心区西区地块为重心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大厦组团。

2.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形态

陆家嘴新区实现了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海陆家嘴新区规划中,英国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采用公交导向的紧凑环形城市。在面积约为1.5平方千米的陆家嘴新区规划中,环形紧凑城市的方案第一次提出以公共交通作为区域的主要出行方式;以环形林荫道加放射性道路的构成方式代替传统的方格网布局;延伸以步行为主的街道、自行车道、林荫道的网络结构;把社区内包括公交在内的日常需求置于舒适的步行距离之内;数个紧凑型邻里分别围绕各自的主要交通换乘点布置,并以此构成各自的城市次中心等先进理念,真正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城市规划布局紧密融合在一起。它代表了当前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主流趋势,也指明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3.陆家嘴CBD功能区的近期发展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对浦东开发提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从规划、体制、机制上深入推进“区镇联动”,充分发挥开发区和街道两个积极性,实现陆家嘴地区、金桥地区、张江地区和外高桥地区功能一体化发展,见图4-40。

浦东开发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的新阶段,必须从全区570平方千米整体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地探索特大型城市新城区的发展道路。浦东新区拥有四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拥有海港、空港两大城市枢纽以及建设2010年世博会主体场馆的任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浦东新区有别于一般地区,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依托开发区和城市枢纽、多个功能区域组团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图4-40 黄浦江两岸金融中心区鸟瞰图

新区成立了陆家嘴功能区管委会,将金融贸易、现代商务、会展旅游、商业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作为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区域范围包括花木镇、梅园、潍坊、洋泾和塘桥街道,面积扩展到约31平方千米。目的就是要把郊区发展纳入浦东整体功能规划体系,高标准地实施功能区域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通过打造区域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辐射能力、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整合发展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展发展空间,控制商务成本,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浦东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

陆家嘴功能区管委会主要工作是坚持以规划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带动土地使用集约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功能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区域的行政文化中心、社区中心、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事业设施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体系。

(三)陆家嘴CBD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经验

1.规划实施要有法律保障

三个层面规划的协调实施,是陆家嘴CBD建设的法律保障。首先是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审批程序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研究并确定陆家嘴CBD的定位,CBD的开发建设体现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同时统筹协调城市总体规划、CBD控制性详细规划和CBD项目建设的关系。其次是规范CBD国际咨询和CBD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再次是在CBD日常的开发管理和批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微观层面即可操作层面充分体现先进的规划理念与当地的客观实际相结合。

2.开发实施要有启动资金保障

面对陆家嘴CBD的1.7平方千米范围的开发,动拆迁、市政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一片布满危旧简屋和陈旧工厂的毛地无法实现土地转让。仅仅3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对CBD的开发建设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不要说巨额的政府土地出让金。因此“土地空转”的模式应运而生。

首先由政府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17.4亿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由国资占大股东地位的陆家嘴开发公司,承担陆家嘴CBD地区的开发工作;其次由陆家嘴开发公司以自有资金支付陆家嘴CBD区域土地的政府初始地价,获得整个陆家嘴CBD的土地使用权,以此土地进行抵押再获得巨额的建设资金,为建设提供初始的资金保障。

3.开发实施要有招商机制保障

一是土地开发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由东向西逐步与浦西老外滩金融街遥相呼应,共同形成上海的CBD区域。

二是由国内银行到外资银行、由金融(银行、证券)到金融衍生行业及相关服务业。2000年以来,中国香港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新加坡政府产业基金等国际性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基金纷纷进驻,陆家嘴CBD的国际化趋势初步形成。

三是由吸引国内投资到引进国外、境外资金。1995年后中国香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和日本森大厦有限公司开始进入。2000年后,新加坡政府产业公司、中国香港新鸿基集团加大对陆家嘴CBD的投资力度,各类国际性的投资基金和房地产基金也纷纷介入,标志着投资开发者的成熟品牌和国际化的趋势。

4.开发实施要有多样和弹性的组织模式保障

借助浦东开发的有利形势,陆家嘴开发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形成以国有资产为主体,集合国营开发公司、中外合资房地产开发企业、股份制上市公司等多种经济实体组合的组织模式,为CBD开发建设的不同需求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组织保障机制。同时,成功地推出A股、B股的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有效地顺应了多元化的投融资发展需要,见图4-41。

5.开发实施要有适宜的管理模式的保障

图4-41 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域发展示意图

陆家嘴CBD的土地开发采用成片规划、逐块转让,由开发公司主要承担区域的征地、动迁、规划、市政建设和区域管理等职能,而楼宇的建设全部由独立的开发商和投资者进行,避免了区域开发与项目建设的交错矛盾,吸引了众多的投资主体,加快了CBD的建设周期。在组织功能上,集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于一体,在经营融资上,集融资、投资、还贷于一身。同时开发公司在政府职能部门和项目建设主体之间主动承担沟通和协调作用,获得了政府、投资主体和开发公司“三赢”的局面。

(四)大上海CBD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产业转型,世界城市的生产空间逐步从工厂厂房、仓库向办公、商业楼宇转型。目前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办公楼的面积一般在3000万—40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CBD办公楼面积在1500万—2000万平方米之间。上海将国际大都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而目前上海CBD办公建筑的规模与世界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上海CBD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上海CBD要跨入世界一流CBD的行列,还需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深化功能,深化服务能级

当前国际上CBD的建设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功能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务中心向综合性商务、购物和文化娱乐中心过渡;二是重视旧城中的滨水地带的开发,建设城市新的标志性景观。为此上海正在完善CBD的规划和建设,北外滩的开发将体现当今世界CBD的发展新趋势对上海CBD的功能完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CBD在规划用地以及建筑面积规模上与国际一些重要CBD相差无几,然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它们相比差距却不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海CBD内现只有跨国银行、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或中国总部。而中国的国有银行以及大公司总部又大都在北京,未来上海CBD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其整体环境,增强对国内外大公司、金融机构、各类商务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争取中央政府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政策支持,促进更多的中央企业将部分功能向上海转移,使上海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2.进一步调整空间结构,逐步完善CBD等级体系

上海中心城区面积600多平方千米加上郊区面积达6400平方千米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在这样一个大城市中,若只建设一个中心CBD必将造成各类要素的高度集中,使中心CBD拥挤不堪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这既不利于CBD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形象。上海已确定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由此需要建设一个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CBD等级体系。一方面针对目前CBD中心性不强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以及外滩的功能充实其内容。再根据就近扩散的原则,向已经完成规划、正在建设之中的北外滩商务区扩散以促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副中心的建设。副中心对分担中央商务区的部分功能,缓解后者的交通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但已确定的副中心需要进行局部调整。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徐家汇已具有副中心的功能,北部五角场副中心正在进行建设,东部花木副中心的功能向会展转型而西部真如副中心的建设迄今尚未有动静。但普陀区已决定在真如附近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园规划办公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已具备副中心的规模,因此可将长风商务园替代真如作为上海西部的副中心来发展。

城市CBD的规模大小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实力、城市的人口规模、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心的地位。上海CBD的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前景被世界一致看好。相信伴随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的不断加快,上海CBD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商业街规划设计:南京路和外滩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街对城市经济、形态、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近年来,商业街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步行商业街的开发带动了城市的建设,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并提升了城市形象。上海南京路与外滩商业街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日渐茁壮。

(一)南京路商业街概况

1.区位概况

南京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建造了特色步行街,路面最宽处达28米,总长1000多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广义的南京路包括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狭义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则专指今天的南京东路——“南京路步行街”。

2.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东路及南京路东段,穿过河南中路。比起南京西路,南京东路更是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也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路旁遍布着各种上海老字号商店及商城,其中还包括四大公司: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

南京路步行街是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步行街,全长1000多米。步行街路面铺设彩色砖石,并以4.2米宽的金带为主线,金带所使用的材料是意大利进口的印度红花岗岩,金带上另有37个雨水窨井盖,盖面刻有上海不同时期的建筑。路面还设有无障碍盲道。

(二)外滩区位概况

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上海人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做“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做“外黄浦滩”,又称“黄浦滩”或“外滩”。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千米。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见图4-42。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有两次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三)商业街的结构功能

南京路至外滩商业街沿线两侧用地面积约42.6万平方米,主要用地功能有办公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及各类建筑用地。其中主要的用地类型为商业用地。

图4-42 外滩区位图

全国知名的南京路全长5.5千米,东起外滩,西至静安寺近延安西路处,正好穿越上海市区中心。外滩商业街通过西藏路、延安路等东西向道路与南京路商业街相联系,正日益蓬勃发展。

商业街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活动。南京路是上海最早的一条商业街,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称。19世纪初开始兴起,逐渐发展成“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迄今为止,老字号、老饭店“返老还童”,新兴的第一百货商店、东方商厦、永安公司、置地广场等崭新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成为中外游客的购物天堂。外滩商业街还极力增加文化、旅游等功能,在基本设施基础上增添吸引游客的空间结构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南京东路商业街空间结构在演化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中心商业街体现出更有选择性、更时尚的特点。

(2)南京东路商业街体现出更娱乐性的特点。20年来餐饮业、服务业大量增加,为市内和外来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服务,它正在从CBD向RBD转化,这是南京东路商业业态结构上的最大变化。

(3)地方性。作为上海市商业品牌象征,地方性老字号、特色店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比以前有所增加和提升,如上海食品店、地方工艺品等体现上海市的地域特色。

(4)高级化。钟表、首饰、乐器等高档商品的集聚提升了商业中心的职能,商品向高档化发展。另外这里增加了专业性商业如医疗器材、照相器材专业店,以品种全、专业化为特色。

(四)南京东路商业街的形态

图4-43 南京路商业街区位及格局

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商业街地区东起外滩,西至黄河路,全长约1000多米。南北分别以平行南京东路的九江路、天津路为界,两侧纵深约200米。原南京东路上行驶的车辆交通转移到九江路和天津路上,地铁二号线在人民公园及河南中路设站,解决了步行街的公共交通问题。

南京东路步行街建设,除对两侧街面建筑进行改建,在街道上布置环境设施外,还增设了三处较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布置绿地,分别位于西藏中路以西、浙江中路、福建中路及河南中路,使得步行街更具特色。

步行街还采用了法国设计的“金色地带”方案,洋溢着浪漫气息,给行人辟出“动”“静”两类空间,既保证观光者穿梭流动的畅通无阻,也为观光者驻足休息、享用服务提供了一片静谧的天地。“金带”宽4.2米,“金带”外是宽敞的行走空间,“金带”则是完全的休息区域,设有34个造型各异的花坛,以及座椅、电话亭、指示牌、城市雕塑、露天吧等设施。所有的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主题:以人为本,见图4 -43。

空间形态是地区营造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的形态是不同的功能组合形成的结果。同样,不同的功能组合也需要不同的形态组织的支持,两者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功效。对于现在已经成形的南京路、外滩商业街而言,其基本的空间形态已经确定。

(五)商业街的交通组织方式

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它既承担了交通运输的任务,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商业街作为一种“生活性”街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组织主要目的是疏导车流、人流。南京东路为全天开放的步行街,主要满足游览车、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及个别地块进出车辆通行的要求。南京东路步行街与各商场、游憩广场等开放空间的步行区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南京路、外滩商业街在满足市民与游客的日常需求的状况下,形成网络格局,很大程度方便市民以及游客的来往交通,见图4-44。

图4-44 外滩商业街与南京路商业街的交通联系

四、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新天地开发和川沙中市街保护

(一)新天地的开发模式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新天地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及购物区,属于“市中心的中心”,是一个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总投资约1.5亿美元,于1999年初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新天地广场2000年6月全部建成,2001年9月对外营业。

上海“新天地”项目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具体位于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3万平方米的地点上,比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见图4-45。

图4-45 新天地区位图

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这里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石库门里弄在最多的时候有9000多处,曾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昔日风光显赫的石库门早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单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石库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开始了大型的重建和开发。不少石库门老房子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楼。一片又一片充满怀旧风情的老房子渐渐消失,人们才意识到要保留这些上海独有的“艺术品”。

新天地以中西合璧、新旧结合的海派文化为基调,将上海特有的传统石库门旧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群融为一体,创建为既具传统风貌,又具现代化功能设施的大都会商业旅游景点。与豫园明清建筑群、外滩金融建筑群、南京路百货公司建筑群等交相辉映,同为上海的都市旅游景观。上海新天地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获得广泛的赞赏,更荣获“2001年中国年度新锐榜建筑奖”。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浓郁的文化氛围,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游客。便利的交通条件、多元化的服务范围,同样吸引着大批的商务客户。

新天地如今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它不仅是个休闲娱乐的社交场所,同时,还是各大商家推广新产品、召开新闻发布会、宴请宾客及娱乐表演的极佳选择。上海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聚会场所,并被纳入上海旅游景点清单中,还成为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通过提升土地品质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房地产开发。

要能达到深刻理解上海新天地的定位,除了整个海派文化、石库门、中国及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之外,还必须从整个太平桥地区改造计划这个角度来考察,从比较微观的角度看整个区域改造计划的整体性、互补性、可持续发展性。

2.新天地的城市设计功能与结构

(1)设计原则。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城市发展的角度以及建筑功能的角度。

(2)整体规划。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各呈特色,仿佛一座座历史建筑陈列馆。

(3)强调历史感。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

(4)外表(整旧如旧)。为了重现石库门弄堂昔日的风光韵味,设计及工程以保留房子原貌为原则,工程人员按照当年的图纸进行修建,弄堂、石库门的门框、门楣、楼房高度以及屋顶晒台等都和当时一样。墙、铺地及屋顶都尽量采用原来的旧砖、旧瓦,务求贴近它原来的面貌。

(5)内部(翻新创新)。内部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现在的新天地石库门弄堂,外表依旧是昔日的青砖步行道、清水砖墙和乌漆大门等历史建筑,但内里则设有中央空调、自动电梯、宽频互联网,把它改造成全新概念的经营消费场所。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南里建成了一座总楼面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于2002年中正式开幕,这座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物,进驻了各有特色的商户,除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场所外,更包括了年轻人最爱的时装专门店、时尚饰品店、电影院及极具规模的一站式健身中心,为本地和外地的消费者及游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独具品味的休闲娱乐热点,见图4-46。

图4-46 新天地广场总体规划平面图

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菜式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意大利、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充分展现了新天地的国际元素。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新天地中部的兴业路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所在,辟为步行街。南里和北里分别建有面积数百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上有各种建筑小品。北里广场、南里广场、南里中庭、人工湖观景台可对外租用。面积共近2000平方米,分别适宜时尚演出、主题展览、各类产品推广、娱乐表演、产品展示、新闻发布以及各种露天酒会。

露天酒吧和茶座更是新天地的一大景观。根据上海新天地网站公布的内容,现在上海新天地南里、北里共入住商户84家,其中北里一共45家,南里四层共39家。

上海新天地招租的对象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85%左右的租户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上海新天地以餐饮为主,餐饮占到70%的比例。按类别分,则包括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如音乐主题餐厅等)、咖啡酒吧街、艺术与文化、家居饰品、其他类别服务业等。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天地内的商户,一般来说本身不止有一个主题,比如音乐餐厅,就同时兼具音乐、餐饮两个主题。比如比萨巴萨,就同时具餐厅、咖啡吧两种功能。因此,新天地内商家来说,这种交叉经营,就增加了特色和对特定人群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3.石库门民居的整旧与创新式利用

在所有的纪念性建筑中,石库门里弄建筑的保护最难,既要存在它的外在表情,又必须构架出室内空间功能的现代感,因此,石库门外观样式的做法是“修旧如旧”,而原来所有的内部设置都要推倒重来,是“修旧创新”。

上海旧城内,有许多欧式建筑都属于纪念性建筑得以保护。主要做法是完整地保留过去的样式,只要不发生质的变化装饰物件,都加以修复保护。譬如,过去的壁炉、地板、瓷砖、钢窗、木门、铅条彩绘玻璃、五金件和家具之类,通常以修复办法来保留。另外,欧式洋房原始建筑质地很好,相对而言就比较容易恢复原貌。而石库门民居作为上海纪念性建筑的其中一类,其改造保护就困难得多。第一,它是民居,居住人口密集,动迁费用很大;第二,石库门住宅为砖木混合结构,年久失修,木质疏松,常规的修建保护,只可治标,解决不了根本情况,所以,对内部结构必须推倒重来,改造需要胆识;第三,总体规划难,既要选择性的保留,又要兼顾生态环境,既要修旧如旧,又要修旧创新。

“新天地”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开发商牢牢把握住“纪念”和“旅游”两大要素,在建造中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三大难题。“新天地”成排连接的旧弄住宅砖墙都保持了原貌,每个墙都注入了从国外进口来的化学防腐剂,以确保人的健康,室内砖墙经特殊清洗后,再筑模板,模板和砖墙隙内填充钢筋混凝土,也就是说,整个石库门住宅好比一件外衣,经清洗熨平后,外表仍为原样,里面按现代常规都翻成新的材料,其难度、成本花费可想而知。

所有管线的串插式是在不破坏原貌特征的情况下铺设的。如下水管、污水管、电缆、化粪池等必须按现代常规排放的。传统的石库门旧宅基础底部都为“大方脚”砌筑而成,不是打桩结构,可能会造成旧砖墙倒塌,因此,在加固处理上投入了边防护边改建的精力。

兴业路上开了一条人工湖,围湖植树种草,湖的地下层为停车库,这么一个大的绿色生态环境,都是在原有一片陈旧的石库门里弄住宅群众塑就的。开辟了湖,也就拓广了人们参观党的“一大”纪念馆和休闲旅游的空间,属于生态建设。

石库门建筑改建,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常规建筑营造,整体结构式一层一层同时建起的,唯独这种改建是先保护好原封不动的外墙,再搭建内层结构的,这在上海建筑史上还是首例。

所有的双开、百叶木窗都是仿制品,新的木漆却给人一种年久的感觉,取得了修旧如旧的效果。

建筑装修注重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情调,除了开设娱乐休闲场所以外,还强调了当时上海旧城市井文化氛围,在兴业路沿街门面,看不到一家餐馆,而是开设一些让人可以解读上海过去历史的餐馆场所,如旧上海的邮电展馆,墙门装饰时旧式排门板,室内地坪为黏土板块,青砖墙面,天花板暴露圆木横梁,楼上的阳台仍作保留,一些早已发黄的邮票、信封、首日封、电报信件、明信片,一下子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逝去的年代。钟表展馆、生活器皿展馆和石库门里厢展馆等,所有装修与展品是上海传统城市文化的浓缩和写实,装饰装修充分兼顾到与党的“一大”会址的庄严、神圣,以产生整体布局的和谐美,增强了这一块史貌的可览性,这是“新天地”的独到之处。

4.在保护中开发历史地块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城市还保留着较完整的历史延续性特征(虽然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等时期对建筑、城市、文物产生很大的破坏,但城市整体面貌还未彻底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空前的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规划、改造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地方性法律法规,但在实际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改造方式极为单一,大多采用推倒重建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改造,拆迁规模大、速度快,削弱了城市持续发展的弹性。第二,城市改造为争取较高的经济利益,一方面采取较高的建造标准,不能为各阶层创造经济适宜的住宅;另一方面,不顾实际规划控制,造成开发强度大、容量高、密度大,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第三,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和一般城市中历史地段的文化价值认识不够,使许多传统建筑、景观特色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千篇一律。以上三点,从20世纪80年代到进入21世纪这二三十年中,一直是全国城市规划、改造所遵循的原则。

可就世界范围来讲,从20世纪初就形成了一些国际公认的规划与改造原则。

首先,是以保护为主的原则,不能为了暂时的经济或政治利益杀鸡取卵。中国城市一直存在只要遇到改建或规划,对待“老”建筑十有八九就是拆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对历史文物不够重视,缺乏对“旧”事物的认知;第二,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学术思想和技术上有待提高,并应加大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城市规划与改造其实是一个较新的现代学术课题);第三,建筑领域的腐败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上几点,是遇到规划、改造就拆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集体保护原则。城市、文化遗产不是属于哪一家的,是属于全市甚至全国人民的(比如中国七大古都),谁都有责任保护。这点其实就是“自下而上”的全民责任,相对于“自上而下”的官方改造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和监督。2000年,在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发生这样一件事:市民游行抗议世界级建筑大师矶崎新的一栋建筑。理由不是因为他的建筑不好,而是因为这栋建筑的建成将要拆除一座19世纪末的旧建筑。最后市政府不得不重新规划了设计方案。

再次,是完整性原则。比如保护一个古村落,不仅要保护村落本身,而且还要保护村落周边的环境;不仅要保护一两座建筑,更要保护一个建筑群体,不能用“典型性”来进行所谓的保护。而现今我国已经将绝大多数城市的整体风貌改变了。主要案例有北京、开封等。

石库门建筑是近现代纪念性建筑的一个缩影,“新天地”在装修改造上的成功之举,为对这类传统历史民居建筑的保护制作了一个生动的样板。当然,在保护中不一定去完全“跟从”,按可持续性战略思路,可根据不同区域环境的特点进行创新改造。经改造后的石库门,有的仍作居民住宅,整幢出售,有的可作为更贴近市民消费娱乐场所,有的可开辟成为老年活动室,使陈旧的石库门民居建筑通过改造装饰后更富人性化,更广泛地贴近大众群体的审美需要,仍有很大实用、纪念性价值,对塑造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浦东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开发与保护

1.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基本概况

(1)地域范围。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川沙古城东北部,总面积19.94万平方米,西到北市街,南至南城河(不含新川路以南、观澜小学以西地块),东到东城河以东约50米,北至北城河以北约10米(包括北市街以西沿城河浜两侧地块)。

(2)自然地理环境。川沙新市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东南部,距上海市中心18千米,距浦东国际机场5千米。川沙新市镇面积20.47平方千米,东至川南奉公路,南至迎宾大道,西至唐黄路、华东路,北至川杨河。川沙古城位于川沙功能区北端,川沙新市镇中部偏东南方向,为护城河环绕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1′,北纬31°11′。

川沙古城处于北亚热带南缘,是东南季风盛行地区。受海洋性气候调节,其特点是冬暖夏凉,全年受冷暖空气交替控制,天气变化过程频繁,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大旱大涝和其他特大自然灾害不多,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温度适中,大冷大热不多,全年平均气温15.5℃,平均最高气温18.9℃,平均最低气温12℃。

川沙古城主要河流有环城河以及城内的三灶港(后者现已填塞)。川杨河横经北侧,东距三甲港7千米,港口面临东海,为泊舟之地,西经杨思港,乃通往浦江咽喉。浦东运河纵流东侧,北通赵家沟、高桥港,南达南汇等地。

(3)历史沿革。北宋时期,老护塘一线以西的川沙集镇、六团已成陆;宋、元时期,向东南延伸成华亭“下砂盐场”;明清时期城郭成形。

川沙县名源于川沙洼。明代中叶,为防倭患,当局在川沙洼以西的八团镇(又称城厢镇)筑堡。嘉靖三十六年(1557)明政府根据川沙抗倭名将乔镗、王谭的提议,在川沙堡筑川沙堡城。从此,川沙的名称取代了八团镇。清嘉庆十五年(1810)设川沙抚民厅。辛亥革命后改川沙县。至2006年10月,成立川沙新市镇。风貌区位于川沙新市镇北部的城厢社区,为川沙新市镇中传统文化延续并发展的中心。

(4)风貌特征。该风貌区以民国时期典型的江南水乡传统风貌为主,是上海浦东地区文化发源地的见证,是众多名人雅士的故乡,蕴藏着浓厚的浦东本土文化。风貌区内历史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保留了护城河环绕的完整格局与古城墙的遗存片段,街巷体系结构清晰、纵横交错、尺度宜人,河道绿化葱郁、景观秀丽,建筑集中体现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江南传统住宅特色,受西方文化影响,其装饰风格带有鲜明的西式色彩,见图4-47。

图4-47 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区风貌

2.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开发模式和发展定位

(1)开发原则与规划理念。该风貌区的开发遵循文化内涵导向、地域特色原真性保护及保护与开发互动原则。保护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民国传统风貌,典型中式城郭格局,中西合璧建筑特色,浦东地区居民生活气息,充分体现风貌区的三大文化特征。①浦东文化发源地:挖掘川沙在上海发展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建立主题博物馆和展示场馆,保护并传承浦东本土文化。②近代名流纪念地:主要通过对黄炎培故居、宋庆龄故居的保护与恢复,展现川沙人杰荟萃的文化基流,纪念近代革命时期的辉煌痕迹。③民族商业传承地:通过保护中市街、南市街、北市街等处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老字号,以及对民俗手工艺的鼓励促进,保护并发扬风貌区的地方商业文化。

(2)发展定位。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定位主要根据浦东发展态势,川沙新市镇发展规划以及周边区域发展状况确定。川沙新市镇是上海市及浦东新区东西向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浦东新区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核心城镇。它不仅具有生活、配套、服务核心功能,还要辐射周边的一些独立产业和居住组团,将形成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在2006年审批的《川沙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川沙新市镇将沿十字轴线发展,南北公共服务主轴线——川沙路,东西绿化景观主轴线——川环南路。在十字交叉点附近形成地区级的公共中心,包括行政、商务、商贸、文化娱乐、旅游等多项城市中心功能。

在功能配置上,川沙古城距离十字中心600米,处于步行可达范围内,是地区级中心的支撑地段。临近风貌区西侧、东南侧分别为传统商业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连同地区公共中心构成分级中心集中区。各级中心分别承担不同的服务功能,互补互利,相辅相成。新市镇范围内将第二产业置换为第三产业,成为宜居型生活组团,因此风貌区内所有工业功能均迁往周边产业功能组团;各类行政设施与商务办公设施集中于东侧行政会展中心,风貌区不再承担行政功能;强化风貌区商业功能,与西侧传统商业中心相连成整体系统,以传统型特征与地区级中心的现代特征商业形成互补;强化风貌区文化、休闲功能,与东南侧文化艺术中心形成有机联系。

在景观系统上,紧邻川沙新市镇西侧将规划建设主题公园,东侧将规划临海旅游组团,成旅游观光系统。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巨大的人文景观优势及旅游潜力,将形成游览景观线路上的重要中心环节。同时,通城河、浦东运河、规划景观河“三水成川”的水系化系统中,护城河绿化景观环为公共绿地集中分布的区域,形成重要绿化景观节点。

综上所述,该风貌区是以文化休闲、商业服务、旅游观光为主体,与居住功能及度假生活有机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文化中心,兼文化休闲功能、商业服务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及居住功能与一体。

五、会展园区规划——上海世博园

(一)上海世博园概况

2002年12月3日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中国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国际展览局注册类世界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上海承办。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会期184天,举办期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场地选址于市中心地带,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域,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园区覆盖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和卢湾区三个区级行政区域。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千米,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千米,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千米。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千米。

世博园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为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其中,独立馆的建筑群将集中在黄浦江边,每栋建筑由一个国家出资建设,用于展示该国的科技成果;联合馆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将由一些国家联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筑将由我国出资建造,届时租赁给参展国使用;企业馆建筑群将成为国际参展商参展场所。

上海世博展馆共设有五座主题馆,分别是: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星球馆、城市文明艺术馆和城市未来馆,对应“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足迹”和“梦想”五个主题词。上海世博展馆的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建馆,指由官方参展者在组织者提供的地块上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展馆。第二类为租赁馆,指由组织者建造并且租赁给官方参展者的独立展馆。第三类展馆是指由组织者建造,并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展馆内的展示空间,见图4-48。

“海宝”是上海世博的吉祥物,诞生于2007年12月18日。“海宝”的设计以“人”为创意核心,蓝色则表现了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见图4-49。

图4-48 中国展馆外观

图4-49 上海世博的吉祥物——“海宝”

2010世博会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同时与吉祥物与汉字“人”为原形作呼应,可谓珠联璧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强化了人与地球,人与世界的紧密关联,深化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见图4-50。

图4-50 上海世博会会徽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志愿者团队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在人口的1/30。

(二)规划设计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上海世博会从“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出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

(三)园区规划

1.总体规划

世博总体规划明确指出世博园区在展馆布局上将分八大板块。首先是外国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均分布在浦东。规划总建筑面积为33.6万平方米。位于世博轴东侧的是中国馆,用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由中国国家馆和中国地方政府馆组成,中国国家馆初步设想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了深入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规划还考虑在园区内设置若干个主题馆。企业馆将设在浦西园区,拟安排16个馆,其中新建14个馆,利用老厂房改建2个馆,企业馆均为临时建筑,原则上在世博会后拆除。世博会博物馆是利用现有建筑保护改造后的城市文明馆的组成部分。馆内将展示第一届世博会以来的世博发展历史和重要发明、展品。世博村位于浦东白莲泾东岸,总用地面积约0.34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在世博会布展期间和展会期间,为参展工作人员提供住宿和服务。行政管理中心位于世博村西南侧,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受理窗口、餐饮等功能,是2010年世博会组织者的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场所。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浦西围栏区东部,规划面积约0.12平方千米,是模拟未来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若干功能的综合街区;该区以城市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可运作、能使用的实物为展示载体,也有少量模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参展主体是城市,数量在20—30个。

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综合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园、区、片、组、团”5个层次的结构布局,即:

园——5.28平方千米的世博会园区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围栏区和围栏区外的配套设施用地,其中浦东3.93平方千米和浦西1.35平方千米。

区——3.22平方千米的世博会围栏区,其中浦东2.47平方千米和浦西0.75平方千米。

片——5个编号分别是A、B、C、D、E的功能片区,平均用地面积为0.6平方千米。

组——12个平均用地规模为0.1—0.15平方千米的展馆“组”,包括浦东8个组和浦西4个组。

团——26个平均用地规模约为0.02—0.03平方千米的“展馆团”,每个“展馆团”可布置40—45个办展单元,每个“展馆团”的总建筑面积约2万—2.5万平方米。每个团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则,设置小型餐饮、购物、电信、厕所、母婴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

2.功能区块规划

上海世博园区划分为五个功能片区,见图4-51,其中A、B、C三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东,D、E两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西。

A片区位于浦东世博轴以东、云台路以东、白莲泾以西的A片区,集中布置除中国馆以及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馆。

B片区位于A片区西侧、浦东卢浦大桥以东,包括主题馆、大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以及演艺中心等建筑。

C片区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以西的后滩地区,规划布置欧洲、美洲、非洲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在入口处布置一处约0.1平方千米的大型公共游乐场。

D片区位于浦西世博轴以西,拟保留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江南造船厂大量历史建筑群的特色,改造设置为企业馆。在其东侧利用原址内保留的船坞和船台,规划室外公共展示和文化交流场所。

E片区位于浦西世博轴以东,新建独立企业馆,设立最佳城市实践区。

图4-51 功能区块规划与布局

3.园区保留历史遗产建筑设计

根据规划,在世博园区红线规划范围内,除建大量新式建筑外,近20%的老建筑将予以保护保留;20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中,老建筑再利用面积为3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上海开埠后建造的优秀老民居和见证中国工业发展进程的工业遗产。它们经改建后主要用于展馆、管理办公楼、临江餐馆、博物馆等。此举既是为大幅度降低建设费用,也想借此完成从工业厂房到博览业之间的转换。而令海内外最为关心的江南造船厂,将在世博会后再度“变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作为上海城市的一个新亮点,被永久保留。上海世博会上的这个首创,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们的肯定。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介绍说,上海世博会利用、保护和后续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建筑面积,是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最大的。专家们认为,这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工业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示范,见图4-52、图4-53。

图4-52 保留建筑之一世博文化中心

图4-53 保留建筑之一世博轴

4.绿地系统规划

上海世博会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园区规划背景:园区选址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东西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目前浦东园区自西向东分别有后滩公园、世博公园、白莲泾公园三个滨江绿地已经陆续开工建设,浦西园区滨江绿地与浦东园区隔江相望,遥相呼应,既是浦江两岸景观绿化体系以及世博会公共景观绿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博会浦西园区室外休闲、游憩、观景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

园区绿地规划设计注重世博总体规划的系统性,注重滨江绿带连续性和整体性。在满足世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城市绿地系统尤其是黄浦江滨江绿带的融合。从而形成“一核、一轴、两带、多楔”的世博园区绿地总体结构,由黄浦江向两侧城市空间延伸,突现“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的生态网络系统结构特征。

5.生态规划

(1)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生态环境规划的根本目标是构造一个良性循环,始于人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心理需求和精神依存,以环境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塑造为途径,促进生态实践的参与,加强生态意识,增长环保知识,强化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依赖。生态设计的4个主题是:运动、娱乐、教育、观赏。场景构筑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动态,互动,静态。动态场景以人为主动体,环境为被动体,人的活动为场景构筑的中心内容。静态场景以环境为主动体,人为被动体,环境要素的展示为场景构筑的中心内容。空间框架由“一环、两园、五带和多点”组成。“生态意识环”是一条全景式生态环带。此环带意在构筑异质性的原生态环境,囊括尽可能多的生态要素,还原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两园为“世博增绿园”和“生态教育园”。“世博增绿园”是一个立体式的世博公园,以生态文化和艺术为核心,展示人文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园”是一个包括生态知识、相关技术成果展示和参与性活动的园区。“五带”中,“生态参与带”是一条参与生态演变、发展过程的互动式步行道;“波浪游步带”即立体动态式游憩步行道,结合水体的高程变化上下起伏,又随岸线的变化曲折延展,创造人与自然共存亡共发展的意境。

(2)绿色建筑。上海世博园规划的生态规划理念是建立在绿色建筑技术为主体的技术平台上,通过建筑技术上的革新来达成理念的实现,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在世博园的规划设计中,贯彻了以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资源经济和较低费用原则,全寿命设计原则,宜人性设计原则,灵活性原则,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原则,建筑理论与环境科学相融合的原则。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节水节能设备、立体绿化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3)生态评价。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5—10月,这期间正值盛夏季节,高温酷暑无疑是世博会面对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采用了一套城市设计生态评价体系。城市设计生态评价体系对5.28平方千米的世博园区进行了包括太阳辐射、废气排放、风向路线等在内的各项模拟试验。以风向模拟为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正值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因此世博园区的建筑不仅走向大多为东南方向,就连窗户也朝东南方向敞开。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称,按照城市季风路线,把街道穿堂风导到每栋建筑里面去。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穿堂风,世博园区的部分展馆还将采用底层挑空的设计,将展馆变身成导风板,届时就算馆内温度超过30℃,也不用开空调,从而节约了电力。除了季风,在展馆和绿地的设计中,太阳阴影也有了用武之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绿化覆盖率将超过40%,在为观众提供蔽荫和休息场所的同时,也将起到为园区降温的作用。

(4)生态规划实践。“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遵循的重要理念。世博园区中,新技术、新创意、新能源、新材料被大量采用,整个世博会将通过一连串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蓝天白云,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中国馆:自然遮阳。

作为东道国的国家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世博会的主题,也考虑到环保问题。建筑团队力争将中国馆建设成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在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中国国家馆造型层叠出挑,夏季实现了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省市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此外,国家馆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这比传统模式节能25%以上。

世博中心:雨水利用。

世博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傅海聪介绍:屋面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并通过绿地和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雨水蓄渗回灌,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建筑外墙采用玻璃结合铝板、陶板、石材等形式不同的组合幕墙,呼吸式玻璃幕墙系统和低辐射中空玻璃等新一代产品,满足人们在室内对充足阳光和清新空气的追求。

演艺中心:周边绿坡。

外形像“飞碟”的演艺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可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仔细瞧瞧的话,还会发现在“飞碟”的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而非呆板的水泥。“绿坡”的作用不可小觑,事实上这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

挪威馆:15棵“树”构成。

各国的展馆也都体现出环保节能的特点。其中以“城市交响曲”为主题的新加坡馆基本造型如同“音乐盒”。在这个建筑中,各种元素相互交织,让游客如同置身于旋律的中心。天然的温度调节系统、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都会让每一个走进新加坡馆的游客感受到“花园城市”的惬意与美好。而挪威馆以“挪威·大自然的赋予”为主题,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挪威馆设计师认为,完美的建筑应该和自然融合,他们尝试通过将挪威的胶合层木和中国竹子黏合在一起结合成一种新产品“黏竹”,它成为“树”的原材料,并可在展后再利用。

6.交通设计

上海市区内,到2010年有13条轨道交通建成,其中5条轨道在世博园区周边设有站点,轨道交通13号线可直抵世博园区。

世博园区共有13个出入口,其中8个地面常规出入口,4个水上出入口,还有1个轨道交通出入口。8个世博会地面常规出入口,有5个位于浦东,3个位于浦西;4个水上出入口,也称为“水门”,3个位于浦东,1个位于浦西;1个轨道交通(13号线)出入口位于浦西。这些出入口将配置500多个检票闸口,以迎接每天密集的参观客流。

为满足客流跨江、跨片区观展的需求,世博园区将建设便捷的上海世博园公交系统,其中包括1条轨道交通线、4条公交线和5条轮渡线。园区内的公交服务将基本实行免费。轨道交通:2010年轨道交通13号线成为世博轨道交通专线,共设3站2区间,高峰小时双向可承担4万人次。

公交线路共4条。一是通过西藏路世博会专用隧道运行的越江公交线路,全长14千米,车辆沿世博围栏区边界行驶,采用单侧设站,在浦西园区设1个站点,浦东园区设4个站点,计划配置130辆12米长的大客车;二是浦明路线路,将承担浦东园区内交通客流,线路长4.6千米,采用双侧设站,共设置5对站点,计划配置36辆12米长的大客车;其余两条是浦东辅助公交线路,将承担园区内短距离交通,车型为低速观光车,站距在100米左右。其中,北环路辅助公交线路单向长度约为2.5千米,高架步道辅助公交线路单向长度约为2.4千米。越江轮渡:园区将设2个VIP码头,6个轮渡口,开设5条通用航线(高峰小时可承担2万—2.4万人次),以及1条VIP航线。

(四)展馆分布与典型展示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分为A—E片区,见图4-54、图4-55。

图4-54 展馆分布情况

图4-55 上海世博会外国展览馆
左上:德国馆,右上:英国馆,下左:荷兰馆,下中:波兰馆,下右,克罗地亚馆

A片区:中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其他亚洲各国国家馆。

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片区: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国家馆。

D片区:部分企业馆。

E片区:部分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2010年上海世博园内有三大典型展示:

1.世界最大生态墙成“绿肺”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着一面比其更大的生态墙,4000平方米的面积达到世界第一。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如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菱形钢架子。2009年的秋天,架子上就将安装上无数种植了小灌木的模块,再经过一冬一春的养护,2010年“五一”,两面墙上将绿意盎然。绿墙不仅仅是景观,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热传导;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其实,这面“生态墙”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据专家介绍,“生态墙”绝不是“好看”那么简单。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减少光污染的作用。在园区内展馆林立,如果外立面采取普通的玻璃墙,在烈日炎炎时,反射的光源刺眼耀目,伤害人们的视觉。用“生态墙”代替玻璃墙,不仅无光污染,而且还有利眼睛调适和休息。另外,这面“生态墙”还可以起到制氧作用。要知道,植物可是天然的“净化器”。1平方米草坪或绿色植物,每小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5克,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吸收掉一个人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如此看来,4000平方米的这堵墙,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园区“绿肺”。不仅如此,这面“生态墙”还是个天然的“吸尘器”、“吸毒器”,同时还是噪声的“消减器”。要知道,世博园区每天要接待40万以上的人流,绿墙能有效减低噪声,不让游客感觉太过嘈杂。

2.太阳能应用规模创纪录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5000千瓦,从而成为中国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区之一。据了解,在北京奥运村,一个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建成后,可供约1.6万名运动员洗浴,每年可节约2000吨煤。上海世博园区使用太阳能发电,可说是延续了北京“绿色奥运”的精神,充分体现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规划用地面积达5.28平方千米的世博会园区将在新能源领域大面积应用太阳能。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都将安装太阳能设施,进而与上海主电网并网发送,为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摸索经验。其中,中国馆和主题馆将建设一套总规模约3兆瓦、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这套绿色能源装置建成以后,预计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1980吨,相当于少用900吨左右的标煤。

3.地下照样可洗“阳光浴”

提到地下空间,大多给人的印象是昏暗与沉闷,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采用“喇叭”式的外观,“阳光谷”就如同一个“漏斗”,表面因玻璃覆盖反光,但通过巨膜的合理遮挡,达到有效的遮光作用,奇妙构思堪称一绝。圆锥形的“阳光谷”还具备雨水采集功能,经循环处理的雨水可用于世博园区厕所、绿化灌溉等用水。在世博轴上,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到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把阳光引入地下,上海世博会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五)世博会对上海市的影响

1.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功能影响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对上海城市功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最直接的效应是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众多最先显露商机的领域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传媒设计、商业贸易、金融咨询等产业,将带动与此相关的众多服务业的商业机会,这些连锁推动效应将会推动上海的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提升和优化。世博会址4平方千米面积上30亿美元直接投资所蕴含着的巨大商机及其带来的巨额国内外投资将会产生的经济效应,将会造就上海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同时,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将得以极大的增强,并由此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其次,世博会对城市中心区的改造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的城市改造和发展注入活力。世博会址位于今后城市重点改造和发展地区的中心,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将被国际交流、旅游、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设施所取代,一些待改造的危棚区将被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所取代。世博会的城市建设效应不仅将使举办地的城市中心区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将随着搬迁的企业和居民向周边地区延伸,带来新一轮的区域房地产开发热潮。

再次,筹办世博会将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次飞跃发展。除了计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洋山港区一期、浦东机场二期、崇明通道及中环线工程等大量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外,联系浦江两岸的隧道、桥梁、轨道交通、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等现有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提高上海城市交通容量和运输能力,市民出行的速度和舒适度将明显提高。配合世博会场馆建设而开展的城市绿地网络规划的实施,将使上海粗具花园城市的风貌,上海的工作、生活环境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世博会的举办将给上海建立世界级城市所需要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及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使上海成为世界上更具有吸引力、更适宜居住的城市。

2.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转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世博会因素将进一步导致商务办公功能向城市中心聚集。世博会场馆紧邻外滩和陆家嘴等城市中心区,场馆原址的改造使得周边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显著提升,高档商务办公功能进一步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如果对这一趋势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将进一步加大中心区的开发压力,加剧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其次,世博会因素将会加快上海服务产业功能的提升,旅游会展、国际商贸、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传媒设计、物流运输等相关服务型产业将会出现快速的势头。因此,对于新的产业增长空间的需求和压力将会快速加大。为了配合城市功能等级提升的需求,为新型产业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必须要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对新一轮的产业聚集进行合理的引导,合理安排新的产业增长点的空间布局,形成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可以说,适当引导商务办公功能向郊区迁移将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有序发展新型产业的必然要求。最后,世博会因素将进一步加快居住功能向郊区迁移。世博会的举办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中心区与郊区以及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为便捷,郊区发展的交通制约性条件将有较大改观。这一因素将刺激交通沿线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并进一步推动居住功能向区迁移。为避免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无序扩张的现象继续蔓延,需要对郊区住宅开发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以形成适度聚集、整体开敞的空间格局。

3.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上海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2008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人口占全国7%,创造了18.28%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0.04%的财政收入和37.05%的外贸出口。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必然进一步加强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增长极地位,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上海集聚。在资金集聚方面,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加上世博会配套设施和交通运输投资,所需资金巨大,仅仅依靠上海自身能力,资金将受到很大限制。在世博经济的集聚效应下,长三角地区资金将加速汇集上海。在信息聚集方面,世博会举办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届时,各类大容量信息将集聚上海,上海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流中心。

(2)产业结构调整。首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升级和政府扶持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结构,加速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2008年上海人均GDP已达到75990元,折算为9500美元,而据统计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万美元超越,关键是要整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世博会是第一届信息化的世博会,必然促使上海将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世博经济更有利于放大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外资流入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其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科技人员不可能出国考察交流,阻碍创新思路的拓展。如今,全球顶级科技成果上门来,这无疑是一个机遇,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促进上海经济中心建设。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出口为净流出。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可以从投资、消费和净流出三个方面分析。

世博会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筹办过程中。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用于世博园区建设的投资将达966百万美元,用于世博村建设的投资将达94百万美元,建设总投资共计达1060百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与世博会适应的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估计投资200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必将有力拉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除此之外,世博会的举办也将带动国内社会投资增长,如在旅游服务业方面,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投资必将增加;在房地产方面,世博会带动了黄浦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增加又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建材、装潢、家电等投资的增加等。

世博会对消费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世博会举办过程中。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预测参观人数将在3910万—5410万之间,更为乐观的预测将超过7000万人次。世博会参观者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群体。游客到达上海后,其衣食住行都将消费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同时将增加上海在门票、娱乐、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收入。世博会举办期间消费的剧增将对2010年后上海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资本输出是经济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世博会必将强化上海经济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和服务功能,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货物、服务、信息、要素等交换将更加频繁。同时,世博会将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上海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总之,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将促进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崛起,加快大上海都市圈的形成步伐。

4.世博会对上海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1)促进上海与各国交流。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2)推进上海创新理念。在上海世博会上,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能让你惊奇地发现各国展馆对主题的精妙创意,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德国不来梅市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意大利米兰的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帐篷城、巴黎的“植物墙建筑”、英国馆“会发光的盒子”、日本馆“会呼吸的房子”、西班牙馆“藤条编成的篮子”、瑞士馆“会溶解的墙壁”、上海的“沪上生态家”、成都的“活水公园”、苏州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等,其展馆新设想、新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理念,无不让人惊奇不已,使人不得不由衷赞叹。这一个个具体的创新理念,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推动上海文化发展。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正像外国媒体所说的,中国利用上海世博会“约会全世界”,并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所以,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各方面去理解,有经济的、技术的、建筑设计的、自然环保的等各方面的成果。可是,如果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这些成果的展示基本上是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风格,以文化为主题理念进行表现的,上海世博会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首先,主办国中国在世博会上充分表现其悠久深厚的文化韵味。比如:这次世博会的会徽,以一个由三人合臂相拥而成的中国传统汉字“世”来体现,古老的汉字成为主题,“世”蕴含着“世博会”的意义,在“世”字的引领下,连着数字“2010”和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主次协调,组合巧妙,中国文化韵味浓厚,同时也表现着中西合璧、多元文化融合的意境,而绿色的基调充分表现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再如,这次世博会的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主题,以象征性的形式表达中华文化的气度、神态和气质,红色更是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颜色。中国馆从形态和色泽上表现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天地交泰的和谐理念,充分利用世博会的空间主题、显要位置大手笔地展现“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理想。中国馆正立面是一个传统的红色柱子组成的门廊,门廊上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中国馆以简洁外形、大胆的色彩运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正面墙壁上方以红色为背景,展示了巨幅十二生肖图;中国馆的标志“牡丹花·中国情”采用了红色牡丹花的符号,来诠释中国馆“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的主题。中国馆的主色调“中国红”传达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心中的红颜色,充分向世人传播吉祥、喜庆、欢乐、和谐的气氛和情感。中国馆这样的设计和建造,与会徽所表达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理念统一,主旨一致,蕴含着深意。此外,主题馆内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八个主题,丰富多彩,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特别是经过高科技处理之后,原画里的人和动物都像是被吹了仙气般复活了,传统主题现代化的展示,让世人更具体、更形象、更深刻、更“现代性”地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深刻和生动。开幕式大面积的红地毯,也在呼应着本次世博会意味深远的“中国红”。总之,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一个最重要的象征,就是以其庄重典雅的“中国红”为主色调,光在此颜色上,就为世界瞩目,再一次让“中国红”在世博会上“国色生香”,再一次更丰富、更深远地以特有的中国高贵、热情和吉祥的颜色来传达作为“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其次,这次世博会充分展示着各国文化创意的竞赛和角逐。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参观世博会首先是看各国的文化创意。本次世博会有约189个国家和地区,57个国际组织参加,参加的数量为历次世博会之最。其中,由参加国自建场馆的就有42个。最让人关注和兴趣的是各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即表现在参与国国家馆的设计蓝图上的非凡的创意。比如:英国馆命名为“创意之馆”,外部由无数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看上去就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而且,所有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的碳排放量将为零。无数延伸的触须,代表着创意的无限,碳零排放紧扣绿色、自然、环保的主题,作为最早举办世博会的国家之一,这样的创意引人深思。西班牙馆由万千柳条“编织”而成,俯瞰就像一个形状独特的篮子,展馆内部主要使用竹子和半透明的纸作为材料,顶部则利用太阳能,起到节能效果。展馆似乎“编织”着绿色自然的梦。瑞士馆展馆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奇妙的是,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顶楼种着满绿草和蒲公英,观众乘坐缆车登顶,便可闻到蒲公英的芬芳。一直被认为是和平国家,作为联合国许多机构所在地的国度,这次更巧妙地表达联合国的绿色倡议,表达着世界各国未来的自然和谐的追求。法国馆被誉为是“感性城市”,它看上去像是漂浮在水平面上,和黄浦江相得益彰,这样的设计采用高新技术来处理能源,展馆实现能源自供。漂在水面上的“感情城市”与黄浦江的和谐统一,也许象征着中法两个将进入一个和谐共处的新阶段,或许也就是这次萨科齐前来参加世博会,与胡锦涛总书记握手的预先的启示。芬兰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冰壶”,从外观看就像是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意味深远。丹麦馆被称为是“梦幻城市”,其外形恰似两个上下重叠而又倾斜的圆环,在中央下沉式的迷你海滨广场上,游客既可以在水中嬉戏,又可以在周边草坪休息野餐,感受丹麦惬意的生活气息,特别让人惊异的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雕塑原件也漂洋过海到此展出,这是极为令人赞赏的特别举动,这也充分展示丹麦想以世博会的大舞台来展示丹麦的文化,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埃及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万里长城的交相辉映,此次上海世博会期间,埃及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展出8件国宝级文物,埃及国际展览中心主席萨利姆将作为埃及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埃及以非凡的展馆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其古老辉煌文明成就。土耳其馆把自己的外墙装饰成大红颜色的立体“蜂巢”,显得卓尔不群,喜庆之中透着神秘和深邃。据上海世博会土耳其总代表森卡·厄兹索伊介绍,这一独特的设计灵感来自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距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的恰塔尔赫于克。2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发现了这座古村落遗址,这里的各类建筑如蜂巢一般复杂多样,可容纳上万人居住,宗教建筑、住房、畜圈各得其所,带有明显的规划痕迹,其中一堵墙上的壁画被认定是世界上最早期的规划图。这表达着土耳其古老的文化意味。冰岛馆的外墙将布满冰晶的图案,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这些冰晶的图案栩栩如生,与冰岛冰天雪地的自然风光极为符合。这是表达冰岛“冰”的韵味。巴西馆主题为“动感都市,活力巴西”,重点突出巴西城市在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福利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迁,富有热带雨林风情的巴西馆外壁由数千根不对称放置的绿色木条组成,象征着巴西丰富的森林资源;而馆内则重点表现巴西城市的人文多样性、大都市的活力、繁荣的经济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的成就。非洲馆的木雕特别引人注目,大抵出自尼日利亚、肯尼亚、马里、刚果等雕塑家之手的作品,充分显示非洲木雕的艺术风格:线条细腻、造型逼真、构思奇妙,如人物雕像健美丰满,神情静穆生动,女性雕像眼睛是杏核眼,微微凸起,眼神中有隐隐的忧郁,蕴含着活力与生命的气息。这些表现在展馆上的创意是各国传达出来的最珍贵的文化亮点,也是最能让人着迷和联想的。

六、实习线路设计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路线1

陆家嘴—南京路—外滩实习内容:了解陆家嘴CBD规划结构,初步掌握上海城市的发展战略;考察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了解上海中心区城市建设与开发的特点。

(二)实习路线2

新天地—中市街实习内容:了解新天地的开发模式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考察浦东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明确上海城市的发展战略是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了解上海旧城改造更新规划的特点与可借鉴之处。

(三)实习路线3

上海世博园实习内容:了解上海世博园园区规划的理念、园区建筑设计特色,熟悉园区功能区块规范化的模式;重点考察并了解世博园区的生态规划、交通规划特色;此外,通过调研分析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布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