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巴林银行倒闭案

巴林银行倒闭案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林银行倒闭案[5]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以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爵位。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经理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

巴林银行倒闭案[5]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相当广泛,但巴林银行也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只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以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身兼交易员和清算员两职。

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之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号”,记录较小的错误,这样“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

几周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通过“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在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为里森提供了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一星期的交易员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部。但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以掩盖这个失误。数天后,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将几次错误记入“88888”账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要里森追加保证金,他们会通知新加坡审计,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将“88888”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

在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创纪录地飞涨1000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工。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账户的损失,由2000万英镑、3000万英镑,到7月时已达5000万英镑。从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1992年去新加坡后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算部经理。作为一名交易员,代客操作,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交易员只是赚取佣金,但为防止交易员在其所属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这种许可额度通常定得相当有限。而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银行对其交易员和风险部位的变化也可以有效了解并掌握。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个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

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经理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账,也极易被发现——如果巴林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但这5000万英磅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账户中的损失,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账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账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还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

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巴林,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且此时里森已需每天要求伦敦汇入1000多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保证金。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便是巴林在1994年底发现资产负债表上显示5000万英镑的差额后,仍然没有警惕到其内部控制的松散及疏忽。在发现问题至其后巴林倒闭的两个月时间里,有很多巴林的高级及资深人员曾对此问题加以关切,更有巴林总部的审计部门正式加以调查。但是这些调查,都被里森轻易蒙骗过去。里森对这段时期的描述为“对于没有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一方面遭受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购买更庞大数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交易数量愈大,损失愈大。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账户上的交易,以其兼任清查之职权予以隐瞒,但追加保证金所须的资金却是无法隐藏的。里森以各种借口继续转账。管理松散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1995年2月中旬,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只有47000万英镑。

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天,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份收盘降至17885点,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终于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巴林银行破产案充分显示了期货交易中存在的机构风险、投资风险和对交易行为监督不力而形成的各种危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巴林银行管理层对期货投机的管理失控、对风险的估计不足等等,特别值得投资者汲取教训。巴林银行破产案发生之后,发现里森曾身兼两职,既是该银行交易员,又是清算员。由于机构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它助长了机构职员利用权力进行投机的欲望。

巴林银行破产案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现代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投资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投资者一定要正确认识期货投资的风险。机构则要深刻认识机构本身存在的风险,既要对期货交易加强管理,又要对机构本身加强管理。

基本概念

生息资本 借贷资本 利息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股份公司

股票 股息 虚拟资本

思考题

1.借贷资本有哪些特点?

2.信用的作用有哪些?

3.银行信用的优点有哪些?

4.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股份公司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注释】

[1]同上书,第421、421页。

[2]同上书,第42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8页。

[5]找法网http://china.findlaw.cn/gongsifa/pochanfa/pochanfaanli/gongsipochananli/5584.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