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危机通过微观层面对浙江中小企业的传导

金融危机通过微观层面对浙江中小企业的传导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3 金融危机通过微观层面对浙江中小企业的传导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集群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的战略和经营决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等几个微观因素的变化进行传导,进而影响浙江的中小企业。在这个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浙江各产业集群实现了行业洗牌,也加速了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

3.2.3 金融危机通过微观层面对浙江中小企业的传导

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集群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的战略和经营决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等几个微观因素的变化进行传导,进而影响浙江的中小企业。

1.传导机制八:集群生命周期—企业优胜劣汰—行业洗牌

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蒂奇Tichy(1998)划分的集群生命周期四个阶段(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及各阶段特征可以判定,目前浙江产业集群大多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与其说是集群,不如说是“集而不群” ,集群企业跟风投资和盲目生产频现,竞争手段低级,风险应对能力弱,在危机中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一损俱损” 、成片倒闭的局面。而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集群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公司、大集团或在境外开设研发基地、营销网点。在这个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浙江各产业集群实现了行业洗牌,也加速了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

2008年10月16日,在浙江绍兴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浙江远东化纤集团出资9亿元,与属于国资的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一道,重组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的华联三鑫公司。稳定的运行表明,这家在金融危机中身处绝境的亚洲最大PTA企业,在重组后起死回生。另外,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被三家绍兴本地企业参与重组的“江龙印染” ,也传出恢复正常生产的消息。在经历了2007年下半年一连串的龙头企业资金链危机后,绍兴纺织业优胜劣汰,最终突出重围。[6]

2.传导机制九: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企业成本收益—决策风险增加

当前,国内对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半数以上依赖于进口,这些产品的价格波动影响微观企业进行生产计划和产品定价决策。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使原油、基础金属以及农产品等国际大宗产品价格走高;萎缩的国际市场降低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使其价格普遍下跌。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循环和国际投机等因素,都影响了原材料供给,进而使价格不断波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无法事先制定准确的成本预算、生产计划和产品定价。在成本收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受到影响。

例如,在轮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70% 。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而由于原油价格高涨,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合成橡胶、炭黑、助剂等价格也居高不下,从而造成轮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由于轮胎市场竞争激烈,轮胎产品价格的上涨跟不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3.传导机制十:经济衰退—预期需求—企业减产

金融危机除了影响实体经济外,还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并具有传染性;并且,危机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企业和银行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以预期为前提的。全球经济的衰退导致企业家对经济的预期变得消极保守,外加信息不对称或受不完全信息的影响,集群企业倾向于低估市场需求。如中国企业家预期指标从2007年10月起一直呈下滑趋势。这种消极预期也会使本来可能逆转的危机因“自证预言”而余波未了,加剧了危机波及的广度、深度和持续时间。因此,出口型集群企业对经济继续下滑的预期,使它们为了不积压存货而宁愿减产、停产。

另外,由于我国民众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一直以来,我国都保持了高储蓄率低消费率,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内需的不足。面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也面临严峻考验,许多人会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更大危机的风险而将收入更加倾向于储蓄,从而在宏观上使国内市场进一步萎缩,在微观上则使得企业减产。危机造成的社会性恐慌情绪还可能造成经济陷入“民众忧虑—减少消费—企业减产—企业利润下降—工人工资减少—更加忧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恐慌情绪要比单纯的经济损失更加值得关注。[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