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综述

甘肃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综述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甘肃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综述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一些智囊机构以及胡鞍钢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30年中,甘肃经历了与全国近乎一样的发展历程。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接力发展的原则,始终把中央的发展战略、政策主张、精神原则与甘肃的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一)甘肃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综述

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一些智囊机构以及胡鞍钢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

改革开放的30年中,甘肃经历了与全国近乎一样的发展历程。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接力发展的原则,始终把中央的发展战略、政策主张、精神原则与甘肃的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并且不断完善发展思路,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与战略重点,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甘肃省发展经验,并将其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我国与我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重点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遍布陇原大地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放。于此同时,在城市进行了改革试点,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第一步利改税等。这两项起步改革,主要成效表现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城市经济活力有了一定增强。为贯彻落实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确保全国大局,甘肃经济付出了很大代价。工业投资减少,国防军工大部分停产,部分地方中小企业关、停、并、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电力、有色、冶金、石化等一批利税大户,上划归中央。因此而导致甘肃经济大幅度下滑。从1983年开始,甘肃经济开始恢复性回升,并连续几年出现了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活力和发展后劲都大为增强。但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各类公司过多、物价上涨过快、流通秩序混乱等。因此,1988年开始了新一轮治理整顿。主要是按照“有保有压、有上有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清理整顿公司、整顿流通秩序、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着重理顺体制,着重调整结构,给农业升温,给基础工业保温,对非生产性建设降温,较好地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这一推行市场取向的阶段性改革,从调整开始、以调整结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过程,计划经济的体制并没有触动,改革的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甘肃经济发展的曲折性。我们省尽管在经济领域有一些战略性举措,但是,由于视野不够开阔,阶段性目标不高,实施成效不够理想。同许多欠发达省份一样,仍然在大困难中爬行。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世纪末。

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上新的历史性突破。农村改革在坚持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了“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国有企业脱困三年攻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措施,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甘肃同全国一样,随着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阶段,甘肃在自身无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被推到了发展市场经济与全国同一条起跑线上。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发展,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同时,适时提出了一些重大战略举措。如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品牌战略、组建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等。

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前两个阶段改革发展的基础上,甘肃同全国一样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改革的重点放在继续把握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的同时,逐步推向垄断行业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一直实施以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地区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化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的不平衔性,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积累了实力,创造了条件。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和宏观区域经济布局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对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实施重大调整,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甘肃立足省情实际制定实施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提供了前提条件。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与其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

甘肃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发展战略,大体上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国家提出的实施重大战略基础上,省上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制定的战略部署。如开放带动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这一层次的战略部署可以看作是国家战略在甘肃的具体化,既体现了国家意图,又与甘肃省情实际紧密结合,都有与全国基本一致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第二个层次。省委、省政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所作出的战略安排。如“两西”(定西、河西)建设战略、“双带整推”战略(以大带小,以城带乡,整体推动经济发展)、品牌战略、城镇化战略、工业强省战略和“四抓三支撑”(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等。这一层次的战略部署重点是突出了甘肃的特色,体现了省内有全局性、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发展要求。

第三个层次。针对解决特定时期的主要矛盾所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部署。如三年停止植被破坏、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再造河西、建设河西地区风电走廊等战略措施。在这一层次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战略,但在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性。

综上所述,具体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战略。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甘肃河西地区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及宁夏西海固等贫困地区,简称“三西”。农业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暂定在20年内,每年由国家拨出专项资金2亿元作为“三西”建设专款。在甘肃,主要是在“两西”建设中,河西要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商品粮,支援中部干旱地区;定西要翻地保墒,搞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并放宽政策,吸引农民自动向耕地面积大的水川地区移民。

“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1983年12月,围绕种草种树、发展牧业,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近期奋斗目标:从1984年到1988年,每年种多年生草不少于250万亩,当年生草200万亩,5年内力争保存多年生草1000万亩左右;1984年到1985年,每年种树200万亩以上,1986年到1988年,每年种树300万亩,争取5年内保存造林面积900万亩。

“双带整推”的发展思路。为了改变因体制因素造成的城乡分割,大中型企业同地县企业、乡镇企业分离的状况,按照经济发展内在规律,逐步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和企业关系,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协调发展,确保“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顺利实施。1991年,省委在深化省情认识和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带乡、以小带大、整体推动经济发展”即“双带整推”的发展思路。

“三大块”分类指导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在农业发展方向上提出的方针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区的差异性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河西等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逐步实现小康;中部、陇东和陇南一部分地区要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迈进;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力争解决温饱。

“再造河西”战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再造一个山川美的西北地区”的战略,省委、省政府于1997年7月提出了“再造河西”战略。总体目标是:第一步,经过5年努力,使河西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综合能力和经济实力增长一倍,农业增加值和农民纯收入翻一番,分别达到166亿元和4500元,把河西建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新技术农业区和农业产业经营示范区。第二步,再经过5年努力,使河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再翻一番,率先实现宽裕型小康。

“工业强省”战略。2002年4月,中共甘肃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工业强省”战略。进入新世纪后,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准确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标志着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为了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2003年11月,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提出“高举发展的旗帜,高举改革的旗帜,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保证”和“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下放省属国有企业管理权,下放干部管理权”的总体工作思路。

“四抓三支撑”的发展思路。2007年4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深入分析认识省情的基础上,认为我省总体上仍然处在一个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从这一阶段性特征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的总体发展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