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象形成的特点

印象形成的特点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协调一致性和评定性。这种评定性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方面,因为这种知觉会影响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判断。人际印象的形成过程是对归于同一对象的各种有意义特性的评价、综合、概括的过程。凯莱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情况。凯莱向他的控试者宣布,一位客座讲师要来指导他们的讨论,并持有关这位讲师的介绍材料发给同学们。客人走后,凯莱请学生们对他进行评价。

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协调一致性和评定性。

由于现实中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得到他人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有限的。对他人的特性要作出判断时,人们就会趋向于把他的各种特性协调一致起来。而实际上人是具有多面性的,我们往往只能形成一种印象而忽略人的其他方面: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心眼的,又是坏心眼的;既是热心的,又是冷酷的;既是开朗的,又是内向的。甚至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出现矛盾时,观察者也可能会歪曲或重新整理信息资料,以便减少或消除这种不一致性。而由于一致性的存在,我们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联想,我们对其中一种因素的判断也会影响到对其他因素的评价。比如我们认为这个人是勇敢的,就会认为他是勤劳的、聪明的、乐于奉献的等等。而在网络出现后,由于我们要对庞大的信息量进行认知,也就更倾向于给人贴上一个“标签”,比如可信的知识分子、“打假斗士”、公益活动组织者等等。

人们在认知他人时,不仅对他人进行了解,而且还会进行评价。例如我们见到了一个人,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对其产生好感或恶感,并由此决定对此人我们是亲近还是疏远。人们所形成的印象总是带有一定的评定性。这种评定性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方面,因为这种知觉会影响对认知对象的其他判断。人际印象的形成过程是对归于同一对象的各种有意义特性的评价、综合、概括的过程。

1946年,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斯沃思莫尔学院做了以下实验:他将被试的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中,每人拿到一张写有“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注重实际、谨慎”等描写某人特性的表格,阿希让学生们利用表格中提供的特征对这个人作一简单的描述。第二组中,除将表格中“热情”一词换成“冷淡”外,其他情况与第一组相同。实验结果表明,“热情”和“冷淡”这两种特征具有“中心”性质。由于这两个词的不同,二组学生对评价对象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差别。“热情”一词使认识对象被想象成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而“冷淡”一词,使被塑造出的人物具有斤斤计较、毫无同情心和势利十足的形象。

凯莱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情况。凯莱向他的控试者宣布,一位客座讲师要来指导他们的讨论,并持有关这位讲师的介绍材料发给同学们。一半同学拿到的材料中,有“为人热情”的话,另一半同学则拿到写有“为人冷淡”的材料。客人到达后,指导全班进行了20分钟的讨论。客人走后,凯莱请学生们对他进行评价。结果,这两组同学的评价发生很大偏差。听说过他“热情”的同学认为他的确是热情的人,因而对他有好感,而听说他“冷淡”的同学则感到他的举止言谈都是冷淡的。

奥斯古德(C.E.Osgood)等人(1957年)利用语义分析法让被试对一些人、事物或概念就几对两级的形容词,如快乐—悲伤、热—冷、黑—白、热情—冷淡、强—弱等来评定其特质的程度,并由此推出人们用于印象评定的三个基本向度:(1)评价向度,如愉快—懊丧;(2)力的向度,如强烈—微弱;(3)活动向度,如主动—被动。

在对人的印象评定中,特别显示出评价向度是最主要的向度。一旦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在此向度上确定了,则其他向度也差不多确定了。后来的研究还表明,“好—坏”评价在对人认知中是最重要的。当人们观察其他人时,最重要的依据是自己的好恶。人们看上去似乎是首先决定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一个人,然后再把各种合意或不合意的特性归于这个人。

后来,罗森伯格(S.Rosenberg)等人在1968年专门对评估进行的研究中,使用多重向度评定法,发现人们是根据社会和智慧两个维度来评价他人的。

在后来汉密尔顿(D.L.Hamilton)等人1974年的研究中发现,让被试看到更具有社会属性的品质,一般会影响他对认知对象喜好程度作出判断;但是,如果让他们看到较多的智慧属性的品质,则会影响他对认识对象尊敬程度的评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是复杂的,有时较偏重于社会特质,而有时则较偏重于智慧特质,然而对他人的基本判断,主要还是依据社会特质来得出的。

人在最初形成的印象——无论准确与否——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变为现实,并最终达成印象与事实的一致。这一循环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W.托马斯提出的。他说:“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这种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而另外一位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当你按照你的现在状况的理解行事的时候,你的理解可能会变为现实,即时错误的理解也可能变为现实。

墨顿和其他相关学者将这一过程分为四步:(10)首先人会对现有的情景和状况形成自己的理解;其次人们再相信这种理解是正确的情况下会对这种理解作出反应;再次因为人在自己的理解是真实的前提下行动,结果是它变为现实;最后人在其他人或者情境对自己作出回应的情况下,加深了对这种理解的认识和相信。

正如图4-12所示。

图4-12 印象形成与自我实现

因此,由于自我实现状况的存在,我们对他人、自己或者情境的印象很可能是自己心里预期的实现,而非事物本来的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