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象形成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过程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印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主观加工作用主要有联想、想象、认同和情感移入等。因此,联想和记忆一起,成为人际印象形成的心理机制。图4-11 网络人际传播印象形成的模型资料来源 张放:《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9页。

人际印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人际印象的形成,首先是以人际知觉为基础,对知觉材料进行自己的加工处理;其次是在脱离认知客体的情况下,所浮现出来的客体形象,是一个间接的心理印象形成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印象本身是抽象的,是各种观念的组合。

在认知过程中,主体又通过自身的主观加工,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主体获得的关于他人的信息总是零散的、有限的,但却有着要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强烈倾向。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在少量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他人的大体的印象。当人们初步接触到一个人,或者是接触到他某一方面的信息,就可以产生关于他是一个什么人的想法;甚至只听到一个名字的时候,也能够凭想象勾画出这个人的大致形象。这样获得的是关于他人外部特征的材料,但却可以推断其内部状态和内在品质、特性;同时不仅了解一个人的品质特性,还能对他人作出评价。

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主观加工作用主要有联想、想象、认同和情感移入等。

主体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重要的心理活动首先是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在记忆的基础上,把被认知的对象和其他相关联的对象联系起来的过程。联想就是在自身的观念中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这里,记忆和联想是密切联系的心理过程:没有记忆,联想便无法开始,而没有联想,已经出现的记忆过程就会中断。因此,联想和记忆一起,成为人际印象形成的心理机制。有了记忆,被感知到的形象才能存贮在大脑的信息库中;有了联想,才能在记忆中把感知到的形象联系起来。

这种联想是对以往经验的联想。当一个关于他人的知觉产生时,和这个知觉有联系的过去的经验会被联想出来。在这里,过去的经验可以是关于被知觉者的各种直接体验,也可以是与被知觉者间接联系的各种体验。被联想的可能是面貌、职业、年龄、籍贯、性格等特征,还有主体与此人之间过去发生的往事以及与此人共处时的心情等体验。总之,随着有关他人某种感性特征的知觉的出现,和这一知觉相关的过去的一系列知觉经验及各种体验也被联想出来。例如,一个公司员工与一位新同事初次见面,他也许会联想起之前认识的一位面貌相似的同事。想起那时那位同事的不好作风,心里出现十分不愉快的体验。由于眼前的知觉和过去的经验的联想,他会形成对新同事的一种看法,他也像对之前那位同事的看法一样,认为他也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人物。可见,在认知中,现存的知觉会和过去经验中的体验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关于他人的印象。

人们利用有限的知觉对他人作出广泛的判断,常常还会联系他人所处的情境进行联想。假如一个人在流泪,只有结合相关情境才能判断出这一动作究竟是表示悲伤还是高兴。所以特定的行为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特定的场合下,人们总是会有特定的行为。比如在别人家里做客时,就要以客人的身份行事,在一定情况下必须微笑,必须以规定的方式使用恰当的词语,以一定的姿势坐着等等。因为行为与环境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因此联想就形成了,人们便试图根据他人所处的情境对其行为作出判断。相反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地有意识地去寻求某些情境,以便于在别人对他们作出判断时,情境的背景因素会给他帮一些忙。例如面试的人通常会打扮得职业化,以给面试主管一些自己适合这个职位的印象。

想象比联想更带有主观色彩,它不像联想那样,是以唤起过去的经验,建立联系为主,而是在已有的经验总体中建立主体需要的有意义的符号群,对社会知觉进行改造,重新组合知觉材料。这个过程很可能会受到偏见、虚幻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人际印象不可能全部是接近真实的、主流的,有可能是含有偏见、荒谬的。

在认知过程中,认知者总是根据外部表象去观察别人、推断其内部状态,这时最常用的方法是认同和情感移入。认同就是把自己当成是别人,即所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别人”,是了解他人内部状态的最简单的方法。这时,人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判断他人的参照,以此来推断被认知者的内部状态。情感移入也是类似的了解他人内部状态的一种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不是对别人的理性了解,而是力求从情感上感受他人。这种方法的根据在于,人们生存在社会中,情感是重要的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在相互认知中,人们如果利用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情感去了解他人,很容易产生强烈的现实感和共鸣感。认知者产生这种与认知对象相对应的感情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时,认知者将充分考虑对方的心情而行事。例如,一个人如果有求于他人,总是避开那些看来正忙着的人而会找一些相对轻松的人,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忙碌时有人来求助的心情,自己如此,对方肯定也如此。用这种方式来认知对方,对于彼此了解对方的立场和状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有用的。

可见,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容忽视。主体总是在一定的方法原则作用下,加工整理外部输入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然后把这个印象加到被认知者身上,认为这就是该对象所具有的实际特征,因此人际认知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图4-11 网络人际传播印象形成的模型

资料来源 张放:《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9页。

网络的发展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印象形成的过程,只是人们认知的依据更加多元、信息量更加大,但也更加零散化、碎片化。人们依然要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得出对他人的印象。也有学者对网络中印象的形成进行了考察,比如张放提出的“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认为网络印象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即接收信息环节、加工信息环节和印象效果形成环节。(9)其中信息的输入包括三种:资料,即人际传播参与者的基本资料,如个人介绍、签名;语言,包括语言的风格和语言符号;内容,如自我表露等人机互动。张放认为在加工信息阶段,“认知图式”是其中关键,人的信息加工都是基于对过往经验与认知的整合而形成的基本认知模式。而印象的效果可以用几个标准来衡量:鲜明程度、全面程度、好感程度和失真程度。他认为网络传播与面对面人际传播印象形成的效果相比,鲜明程度、好感程度、失真程度都较高,全面程度相对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