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象形成时的心理效应

印象形成时的心理效应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示,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都受到彼此知觉情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印象形成时也有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效应,主要有如下几类:首因即第一印象,是指人际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人时,同样可以发现印象形成中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属于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产生的强烈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示,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都受到彼此知觉情境的影响和制约。知觉情境不同,个人的知觉也会按照一定的心理规律发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反过来,这些不同的心理效应又直接影响个人知觉的内容和效果。交往心理的复杂性,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印象形成时也有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效应,主要有如下几类:

首因即第一印象,是指人际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与他人接触时,第一次交际时对各自交际对象的直接观察和归因判断,此时得到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最大,而且对以后的人际认知和交往以及印象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学历来十分重视对第一印象的研究。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时感知到的内容,如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而对后来接触时感知到的内容则不太注意。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性的认知。

人的外表特征是第一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包括双方初次见面时亲眼见到的对方的表情、仪态、身材、年龄、服装等,人们对一个人各方面的评价,常常依赖于他的第一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的作用,亦称“首因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S.洛钦斯(A.S.Lochins)在1957年做了一个经典性实验(11),他杜撰了两段情境相反的文字材料,让被试者分析判断材料中主人翁杰姆的性格。第一段是“杰姆离家去买文具,他和两个朋友走进洒满阳光的街道,边走边晒太阳。杰姆走进一家文具店,里面已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分手后,杰姆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几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这一段材料描写杰姆热情友善。第二段是“放学后,杰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上阳光明亮灿烂,于是杰姆走到阴凉的一边。他看到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杰姆穿过街道,进入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杰姆静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上服务员的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了。”这一段材料描写杰姆性情冷淡。洛钦斯把两段材料作不同组合,并把被试分成四组,分别阅读不同组合的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杰姆是怎样的一个人?”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 首因效应实验分组

资料来源:实验相关报告。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第一印象对认知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人时,同样可以发现印象形成中的首因效应。琼斯(Jones)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实验:让同一组被试观察两个学生解答许多复杂的选择题目。题目是由大学生入学考试题中选出来的。实验者控制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30题里面,总是答对15题。一个学生被规定为答对题目的上半部分,另一个学生被规定为答对题目的下半部分,然后要求被试评价这两个学生的智力。结果多数被试都认为,在解题开始就能作出正确反应的学生比后来作出正确反应的学生聪明些。最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估计这两个学生各答对多少题目,其结果是:被试回忆前一学生答对20.6个题,后一学生答对12.5个题。其实两人都是各答对15个题。这一实验结果表明:首因效应确实存在,并影响被试后来对学生的认知和评价。

首因效应属于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往往较为准确。例如在选举投票时,如果选举人只能通过文字材料对被选举人加以了解,选举人会通过阅读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形成判断,表示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会形成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生活中也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一见如故,有的相见恨晚。虽然如此,第一印象也并非总是正确的,因为它往往是因为情感用事或“先入为主”而形成偏差,潜伏着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在认知活动中,要重视首因效应,并且付诸实践,从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样的首因效应才是准确而可靠的。

近因即最后的或最近形成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产生的强烈的影响。在有些时候,左右人们对人的特性的认知和评价往往是最后形成的印象。洛钦斯在后来的实验中,仍然采用前面述及的那个故事,但实验方法却做了如下的改变(12):(1)主试提醒被试,注意全面判断吉姆的特点,有了全面的知识、情报、信息之后才下判断,仅凭一部分材料就下判断会出错的。(2)在读故事时,使上下两部分间隔开来,有一个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念完一部分材料之后,让被试做数学题目,或听历史故事,插入无关的活动;然后再念后一部分材料,并告诉被试要做比较全面的判断。结果,大部分被试根据隔开那段时间以后所听到的故事情节评价吉姆的性格,这就产生了近因效应。也就是说,在两种信息之间插入无关的工作,则后来的信息有较大的影响力。因为影响力较大的信息是新近才出现的,故称为近因效应。洛钦斯发现,第一群信息与第二群信息间的时间间隔愈大,则近因效应愈强。

这里必须弄清楚的是,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在社会交往和认识过程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而最后的或最近的印象也同样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在对熟人或分别很久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则起着更为明显的作用。另外,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哪个发挥作用更明显也跟时间的间隔相关:一般初次接触和最近接触的时间间隔较短的情况下,首因效应影响更大;时间间隔较长时,近因效应影响更大。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的印象。

社会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种交往现象,某些人具有某种专长或者知名度较高,会引起很多人的追捧和羡慕。这种因能力、特长、品质等某方面较为突出或知名度较高的特征而使他人产生倾慕心理,并产生进一步结交的意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光环效应。人们常从被认知者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的特性上,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的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者桑代克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他认为,在对人进行知觉时,判断者常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而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形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光环效应又称之为“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在凯利(H.Kelley)1950年的印象形成实验中也得到印证。(13)凯利的这个实验是通过教学做的。他利用心理学教学课堂,把55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向学生介绍一位新聘任的教师。两组学生得到的介绍资料仅有一词之差:甲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位教师是“热情的”;乙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位教师是“冷漠的”。学生们看完这份资料之后,新教师来到课堂授课并分别领导两组学生进行20分钟的讨论。下课后,实验者让每个学生填写一份问卷,说明自己对新教师的印象。结果发现,两组学生对这位教师的印象却有显著的不同。一个组的印象是:有同情心,会体贴人,有社会能力,富有幽默感,性情善良等等;另一组的印象则相反,认为该教师严厉、专横等等。这就是说,两组学生对该教师的印象,都有自己的推断成分夹在其中,由热情的特点推出一系列优点,或者由冷漠的特点推出一系列与冷漠有关的其他缺点。实验中的另一个现象是一个组积极发言的达56%,另一组积极发言的仅32%。这表明,大学生对新教师不仅有一定的看法和印象,而且行为上也有一定的倾向:对教师的印象好,发言就多;印象不好,发言也就不积极。凯利的这个实验证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推断的作用。光环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的结果。由于光环效应,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视而不见了。如今网络中有了更多元的声音,尤其是更多的名人进入SNS与公众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更要警醒不能把知名人士的言论都看作是正确的,而应当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思考和比较,以防被别人的光环遮住双眼,陷入偏信与盲从。

定势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在交际活动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影响和作用,而在脑中产生的某种固定化的想法,这种想法影响着对人的认知和评价。如果两人进行交往,第一印象好,交往热情就较高;第一印象差,交往热情就较低。第一印象直接作用于交往态度,从而产生定势效应。

其实,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千差万别的。定势效应在某种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作大概的了解。在认知一些平时不太熟悉和了解的人时,人们往往会根据外部的一些表面特征作为对他们认知的线索,并加以逻辑推理。例如根据某人的体型、肤色、身度、打扮来认知其性格;看到一个很胖的人,就可能推断他是一个生活安逸的人,因为“心宽”才能“体胖”;看到一个漂亮的美女,就推测她不怎么会做家务事。通过这种推断所取得的结果,往往不总是与事实相符合的,即不符合某人的特殊性(个性),因而容易发生认知上的偏差,这就是逻辑推理的定势效应。

图4-13 一种定势效应

资料来源 “冷笑话精选”微博,http://weibo.com/lxhjx?key_word=%E7%9C%BC%E4%B8%AD&is_search=1。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例如爱议论别人的人,总以为别人时常在背后讨论他。又如有的人自己有某种恶念、不良欲望或缺点,便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图4-14 心理投射——老妇人是什么表情?

资料来源 心理测验——看看你把自己藏得有多深,http://www.cqtrain.com/news/21.html。

投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投射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人若是对另一个人怀有敌意,那么这个人总感觉到对方对他怀有刻骨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这种类型的投射在起作用。第二种类型的投射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正如我们所说的“共识偏见”。例如考场中想作弊的学生,总感觉到他人都在作弊,自己若不作弊就吃亏了。又如,惯于讲假话的人最不容易相信别人的话,因为这类人自己骗过别人,总以为别人也会骗他,所以不愿相信他人。这种类型的投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在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特性时,个人更愿意把这些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甚至伟人身上。他们的逻辑是,伟人有这些特性并不至于损害其形象,我有这些特性也无碍大局。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这些特性,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心理投射也可以从侧面去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对右图中对妇人表情解读为邪恶、焦虑或是同情会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类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下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有不同的刻板印象,比如“富二代”的飞扬跋扈,“高帅富”的奢华生活等等,成为网民调侃的对象。对于不同职业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刻板印象,如教师经常被认为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商人经常被认为是唯利是图的、斤斤计较的等等。而地域也一样:山东人被认为是豪爽正直的、吃苦耐劳的,而江浙一带人被认为是聪明伶俐的、随机应变的。下图则是网友描绘的大家对北京、上海、广东人的刻板印象。

图4-15 对北上广的刻板印象

资料来源 http://teda.tedacity.com/bbs/showtopic-3892.aspx.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的简单的固定化认识,虽然有时候有利于对某一群体做出概括性的了解,但也容易出现偏差,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因而阻碍人际之间正常的认知与交往。人们往往根据群体成员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其成员的行为。在某种情况下,这种预测的偏差也许不大。但经常,刻板印象会导致误解,因为刻板印象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有时候刻板印象是由我们的偏见经合理化而得来的。如认为群体有某种特性(事实上并不一定有),而他的每一个成员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刻板印象的形成及作用是不易察觉的,直到进一步的经验修正或予以否定之后,才会得以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