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

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领域,就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社会动因和客观条件。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要调整行政区划和乡镇布局,有计划地通过撤乡建镇、合并乡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集镇转移。

三、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域

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剧了人、地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大量剥离,而狭小的农业空间无法满足农民的致富要求,走向市场、走向城市就成为必然。然而,由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局限,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农民非农就业空间。要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领域,就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社会动因和客观条件。

劳动力转移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必然寻找农村以外的发展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城镇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条件,可促进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收入。创业驱动、产业推动、社会关系变动和城市魅力拉动,加速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的转移又为城市容量的扩张和功能的提升提供了人力资源,这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社会动因。其特点是,就近由农村向城市城镇转移,由农业产业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在区域、城镇间交叉转移。进城经商、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还有因分配工作、招工、入学、参军、结婚、投亲形成的人口转移,以及移民而形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郊区农民因从业结构的变化而转换为城市居民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条件是:人的社会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转移就业的先决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非农产业和工业向城镇集中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城镇人口的增加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城镇容量的扩大和城镇功能的提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必然要求以城镇容量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来承载新增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法律保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社会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实现进城人口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法律服务、社区服务及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

现阶段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发展非农产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非农就业环境,不断拓宽农民非农就业的新途径。

1.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非农产业就业途径。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束缚在土地上或涌入大城市,必然成为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农民工异地长途跋涉、劳动成本高、劳务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加速小城镇建设,发展非农产品,鼓励农民工在创业中就业,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非农就业是现实的选择。加速农村经济非农产业的发展,就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加大经济技术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的生产方式。把亿万农民封闭在大山里,滞留在土地上,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投资的原始积累,发展非农产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压力,而且可以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空间,必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平凉而言,必须围绕果、菜、畜、草等特色农业资源发展龙头企业,走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产业链条的延伸,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满足农民就地就近非农就业的发展需求。

2.加速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扩大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置换身份、城市就业、异地转移,成为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农民积累的增加,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弃农经商、农民投资兴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领域。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是在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日本在工业化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从而促使经济结构实现了一元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大量吸纳内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结果。加快工业化步伐,要注意避免分散生产力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聚集和配置;重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工业型、商贸型、农产品集散加工型等特色突出、竞争力较强的就业载体

3.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和承载能力。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城市化转移聚集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结果,农业人口的城市化就业是经济社会变迁历史标志和综合性系统工程。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社会的、体制的、历史的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本无法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实,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扩大城市的转移就业容量,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加快以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市就业体制改革,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就要改进城镇规划,优先和超前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运行功能;加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建设,扩大城市容量,整合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对劳动力转移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吸引力。要调整行政区划和乡镇布局,有计划地通过撤乡建镇、合并乡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集镇转移。

4.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增强农民非农就业的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现代化生产技能和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型劳动者,一般劳动力素质高者,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者,同时转移层次也较高。因此,要用长远的眼光认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民素质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把农民就业培训列入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技能培训、基础培训、企业培训、农村培训、定向培训、异地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对农民进行有计划的就业培训。要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其适应城市生活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定居,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非农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5.建立农民非农就业市场机制和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就要改善和解决农民非农就业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产业就业纳入农村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把农民的生存空间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的社会身份与土地剥离开来,为农民城市就业和城乡一体化革除体制障碍。其次,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建立规范的劳务市场和信息服务机构,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降低城市入户门槛,放宽城市入户条件,取消不必要的户籍限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有序流动,当前,崆峒区要重点解决城郊2万农村人口“城中村”的城市转化问题,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第三,要研究和完善农民非农就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要探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教育、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就业准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非农就业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领域和范围,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城市化转移提供平等的公民待遇,使非农人口能进得来,留得住。扶持发展劳务中介机构,从劳动安全、劳动合同、劳动纠纷调解等方面为进城民工提供法律保障和社会服务,为农村人口的稳定转移创造法律保障、社会环境和市场机会。

(根据2004年3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文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