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

工业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工业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在于工业化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无论是率先启动工业革命的英国,还是作为后来者急起直追的普鲁士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化,抑或美国的工业化,莫不如此。

四、工业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

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在于工业化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无论是率先启动工业革命的英国,还是作为后来者急起直追的普鲁士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化,抑或美国的工业化,莫不如此。就是长期遭受资本主义世界封锁的苏维埃俄罗斯,其急行军式的全面工业化也是在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正常化、贸易全面增长的基础上才得以启动的。中国同样不例外,对外贸易发展为工业化开辟了比经济起飞初期的国内市场广阔得多的市场,工业化的高速推进又为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大地改善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时至今日,中国得以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并连年蝉联,主要就应归功于制成品出口。出国人员万里迢迢带回家的商品原来是“中国制造”,这样的故事已经屡闻不鲜。以《非理性繁荣》一书而蜚声国际经济学界和金融界的美国学者希勒访华时讲过一件轶事:全家人交换圣诞礼物,结果发现无一例外全部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他弟弟为此惊呼:“都是中国制造,美国人干什么去了!”中国出口制成品渗透面之广,由此可见一斑。而且,中国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出口都是以制成品为主,无论贸易伙伴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概莫能外。

2011年,中国自美进口总额1222亿美元,其中粮食、肉类、食用油料、棉花、木材、纸浆等资源性产品粗略计算为358亿美元,约占29%。中国自美进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之大,以至于在历次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反击的招数通常就是限制进口美国小麦、棉花、肉鸡等等。2012年初习近平访美的重头戏之一也是访问艾奥瓦州,这个农业大州希望借此推动对华出口玉米、大豆猪肉等拳头产品。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出口总额3245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粗略计算为37亿美元,仅占1.1%。[44]

当年赫鲁晓夫对中国大动干戈,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建立“工业苏联、农业中国”的国际分工结构。20世纪8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冰,黑龙江省与苏方做的第一笔边境易货贸易内容是用西瓜交换苏联产化肥,当时在苏联有亲戚的中国城市居民赴苏探亲,带回来的苏制家用电器虽然有些“傻大粗黑”,但仍然颇为引人羡慕。时至今日,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商品结构已经与赫鲁晓夫当年的期望恰恰相反,中国出口的基本上都是制成品,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进口的货物除部分军工产品之外,基本上都是资源性产品。2011年中国对俄出口总额389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仅有1.35亿美元,约占对俄出口总额的3.5%,其余96.5%全部是制成品;中国自俄进口403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就超过281亿美元,占自俄进口总额的70%。

类似的贸易商品结构及其变化发生在中国与其他几乎所有国家的贸易之中,随着中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工业制成品日益取代初级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日益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感到了中国“学生赶超先生”的压力。就总体而言,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占53.5%,工业制成品占46.5%;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转为25.6%对74.4%。2008年,上述比重进一步改变为5.4%对94.6%,[45]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据了压倒多数。尽管始于2002年的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直到2010年仍然如火如荼,相对比价极为有利于初级产品而不利于制成品,当年中国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依然为5.2%对94.8%。[46]

在中国出口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日益占据多数。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90年出口111亿美元,占17.9%。1995年起,机电产品跃居中国第二大出口商品;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57.6%,占全球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1.5%。1979—2008年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已经覆盖了220多个国家和地区。[47]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达9334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比重59.2%。2007年,中国已经是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机电产品进口国,近年上述地位进一步巩固。而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汽车等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商品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等中国人做成了火箭,我们买他们的专利吧!”——1960年8月2日,在苏联国防部驻中国军委顾问巴托夫大将监督下撤离酒泉导弹基地时,不知是因为意识到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意志却无力改变赫鲁晓夫彻底恶化中苏关系的决策,还是由于不相信中国人而故意讥讽,某苏联专家说了这样一句话,满怀悲愤的酒泉导弹基地人员听后当即回答:“好的,你可要说话算话啊!”[48]50年过去了,虽说航天技术和产品尚未成为中国对俄出口大宗,但当初由苏联专家手把手教着建立起来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大规模打进俄罗斯市场。2008年,俄罗斯联邦已经是中国汽车产品头号出口市场,当年我国对俄出口汽车84362辆,出口金额12.5894亿美元,占中国当年汽车出口额的13.91%,而这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困扰下俄罗斯从中国进口汽车数量、金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84%和14.82%后的结果。[49]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下降之后,中国对俄汽车产品出口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当年对俄出口2.7737亿美元,其中轿车出口23726辆、1.5433亿美元,且自主品牌轿车居多,俄罗斯为中国第四大汽车产品出口市场、第一大轿车出口市场、第一大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市场。[50]为了巩固俄罗斯这个出口市场,已有多家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俄罗斯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如福田汽车2010年与莫斯科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成立福田汽车欧洲事业部暨俄罗斯福田汽车公司,在下诺夫哥罗德州设立的年产10万辆汽车制造厂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而投资俄罗斯又是福田汽车更为宏大的布局全球市场“2020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这个计划,福田汽车将在2015年之前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分别建设5家年产10万辆的海外工厂。

就总体而言,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新兴汽车产品出口大国。根据中国海关《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2002年,中国出口汽车和汽车底盘43490辆,价值2.61亿美元,出口汽车零件18.4亿美元。2005年,中国出口汽车和汽车底盘已多达1084309辆,价值19.04亿美元,出口汽车零件65.80亿美元。短短3年,中国出口汽车和汽车底盘数量增长23.9倍,年均增长192%;出口汽车和汽车底盘金额增长6.30倍,年均增长94%;出口汽车零部件金额增长2.58倍,年均增长53%。即使遭遇次贷危机和随之引发的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没有被打断。2010年,我国出口汽车(包括整套散件)54万辆,同比增长53.2%,金额61.9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出口汽车零件186.5240亿美元,同比增长44.1%,上述增幅均超过当年出口总额增幅(31.3%)。2011年,我国出口汽车(包括整套散件)82万辆,同比增长52.2%,价值99.3816亿美元,增长60.5%;出口汽车零件229.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上述增幅数据继续超过同期出口总额增幅(20.3%)。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汽车工业,似乎也不曾经历过这样的出口爆炸式增长。虽然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与日本、德国和韩国汽车产品出口比例超过40%的情况还颇有差距,但鉴于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一支绝对数量相当庞大的技术队伍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发达国家中拥有如此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也相当少见,部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产品出口前景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