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虚拟水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虚拟水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虚拟水 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伦敦大学的Tony Allan教授提出,专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发现自2002年以来,中国通过出口贸易向国外输出的虚拟水量大于从国外输入的虚拟水量,而且净输出的水资源量还在迅速增长。赵旭等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当年中国的虚拟水进出口贸易量。

虚拟水 (Virtual Water) 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伦敦大学的Tony Allan教授提出,专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是指包含在生产过程中虚拟意义上的水,并不是水的实体。它也可以被称为“内含水”(Embedded Water) 或“外生水”(Exogenous Water) (Allan, 1993; 1994)。其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非真实性。即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第二,社会交易性。虚拟水是通过贸易来实现的,没有商品交易就不存在虚拟水。第三,便捷性。由于实体水贸易运输距离长、成本高,通常是不现实的,而虚拟水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商品中,其便于运输的特点使得贸易可以成为一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钟华平、耿雷华,2004)。

虚拟水的概念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消费某种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关心生产这些产品的耗水量,辨识那些对水系统造成较大影响的产品,采取各种措施来节约用水。此外还有一个类似的概念——水足迹 (Water Footprint),即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消费的所有物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虚拟水量的总和。与生态足迹的概念类似,水足迹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分析人类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对水资源的影响 (Hoekstra & Hung, 2002)。虚拟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形式从别的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或高耗水的工业产品。从全球范围来看,虚拟水贸易对水资源进行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再分配,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了缺水国家的用水安全。虚拟水贸易不仅提供了水资源供给的一种新途径,缓解了进口国的水资源压力,而且对于保障全球或区域粮食安全和水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早期的虚拟水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畜产品贸易上,从这方面来讲,很多研究都表明中国是个虚拟水的净进口国(刘幸菡、吴国蔚,2005;马涛、陈家宽,2006; Wang et al,2006;龚宇等,2007; Liu, 2007;杨阿强等,2008)。但是如果将视野扩展到工业产品贸易领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朱启荣和高敬峰(2009)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了2002—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虚拟水量。发现自2002年以来,中国通过出口贸易向国外输出的虚拟水量大于从国外输入的虚拟水量,而且净输出的水资源量还在迅速增长。此外还发现,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高耗水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而进口贸易中高耗水产品所占比重较小,这说明我国的外贸结构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赵旭等(2009)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当年中国的虚拟水进出口贸易量。结果表明,我国是一个虚拟水的净出口国,虚拟水净出口占总用水量的3%。虚拟水净进口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制品业,而虚拟水的净出口则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服务业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