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家族企业文化的分析及启示

西方家族企业文化的分析及启示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西方家族企业文化的分析及启示由于西方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比中国家族企业的历史悠久,在企业文化方面形成了特有的形态,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家族企业文化各具特色。美国家族企业鼓励员工在企业工作中要自我表现。2.家族主义: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普遍表现为团队精神,一种为群体牺牲个人的意识。

二、西方家族企业文化的分析及启示

由于西方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比中国家族企业的历史悠久,在企业文化方面形成了特有的形态,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家族企业文化各具特色。

(一)美国家族企业文化的特征

美国主要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而各国移民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又以个体方式进入美国社会,很难形成统一的美国文化,只能是多样化共存并蓄。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背井离乡,有着强烈的创业致富的要求,所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为寻求更好的工作、更大的机会而流动。又由于人们相互之间很少存在血缘家族关系,往往缺少可以依靠的集体力量,因而提倡并信仰个人至上、个人奋斗。在历史上较为彻底地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视法治,承认平等的权力和充分竞争的机会。这一切沿袭至今,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家族企业,使美国家族企业文化具有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

1.奉行个人主义及能力主义

这里的“个人主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私,其核心内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前途的主人”。个人主义又与“能力主义”相联系,强调个性、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性解放。在美国的家族企业中,企业雇员强调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即我有我的自信与勇气,有我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有我的个性、爱好与理想,有我的权利与义务。我应该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企业和岗位去成就一番事业。获得名利是自己的,别人无权分享;招致祸害也由自己承担,无需别人同情。企业也尽力为每个职工提供充分发展其潜力的机会,鼓励个人奋斗,表现出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创造性和潜能,使企业能够经常保持创新活力。

2.推崇英雄主义和权威主义

美国家族企业往往把创业者以及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推崇为英雄,经营成功的企业大都具有这样一些英雄。这些英雄人物作为人们最佳行为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支柱和希望。美国家族企业对英雄的推崇,必然造成权威主义,即企业领导人喜欢运用权力影响使员工对其崇敬、顺从。

3.重视法律与契约

美国企业法治意识浓。美国人认为:如果没有正当的法律过程,就不可能有正义。美国家族企业在法治氛围中形成的与其员工的关系,就是由合同契约形式确定的利益关系。人员普遍实行聘任制。聘任奉行的是契约主义。聘用员工的程序是:首先,由企业提出明确的用人条件,规定员工享受的权利和应负的责任;然后,由员工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应聘,接受企业甄选;最后,由员工与企业双方签订合同。在员工受聘期间,企业要履行对员工的承诺,让其享受到规定的权利;而员工则要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承担的工作。合同是企业与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合同之外,双方既不承担相互责任,也没有相互干预的权力。

4.提倡竞争和献身

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IBM公司对员工的评价是以其贡献来衡量,提倡高效率和卓越精神,鼓励所有管理人员成为电脑应用技术专家。福特汽车公司在提升干部时凭业绩取人。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说:“最高职位是不能遗传的,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5.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价值目标

美国家族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组织,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经济活动,因此组织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讲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获利状况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及企业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不仅如此,美国家族企业还存在着一种过分追求短期利润的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取向。这一企业文化的特质除了逻辑地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之外,也与投资人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评价模式有关。

6.倾向于硬性管理

美国家族企业特别重视生产经营目标、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这三个方面正是Z理论的创立者和传播者称之为“硬管理”的三个要素。与硬管理相对应的软管理有四个要素,即人、价值观、作风与技能。美国企业的硬性管理主要表现在对职工的控制和激励上,即以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

7.奖励创新

崇尚进取与发展,事事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美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美国家族企业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旺盛生命力的一项基本保证。美国家族企业鼓励员工在企业工作中要自我表现。要自我表现,就要在工作上标新立异,超越别人,追求卓越;要自我表现,就要敢于冒险,刻意创新。要冒险、创新,就难免有挫折与失败,因而美国家族企业孕育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企业价值观。美国许多大的家族企业公司都建立了“内部风险企业”,以鼓励和推动个人创新活动。

(二)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特征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与中国的长期交流及农耕文化的长期发展,使日本接受了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和宗法观念;民族单一,内聚力强;战后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了东西融合的独具特色的日本家族企业文化。

1.和魂洋才: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日本民族自称大和民族,“和魂”是指日本的民族精神。“和魂”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物,是“汉魂”的变种和东洋化。中国儒家文化的实质是人伦文化、家族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和、爱等思想,归纳起来就是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理道德。日本“忠于天皇、拼死不憾”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和魂”的集中表现。日本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和魂”,提倡从业人员应忠于企业,鼓吹劳资一家、和谐一致、相安而处、共存共荣,从强调人际和谐入手,以稳定劳资关系。同时,他们又从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中吸取了大量营养,把中国的军事谋略移植到日本企业和经营竞争之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洋”,则是指西欧(欧美)的技术。战后日本企业引进、吸收、消化了大量的欧美先进技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创新,创造了远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大得多的资本增值。

2.家族主义: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

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中普遍表现为团队精神,一种为群体牺牲个人的意识。许多日本企业家认为,企业不仅是一种获得利润的经济实体,而且还是满足企业成员广泛需求的场所。日本家族企业普遍推行的“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雇佣制”,造就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家族意识。而“企业工会制度”成为协调劳资关系的有效措施,减少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因而员工与企业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强调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工人、雇员和上层领导之间有一种亲属式的团结感。这种以公司为家,对企业忠诚,敬业、乐业、爱企业的精神,是日本家族企业的支柱,是家族企业文化的源泉。

3.“集体重于个人”: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现

集体主义这一概念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含义。从班组、工厂、事业部到企业以至企业外部的无数个单位构成日本民族的总集体。日本企业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排斥个人主义,只是日本人比西方人更多地把他的个人主义从属于集体。日本企业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团体内部倡导员工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反对彼此倾轧、内耗外损。日本家族企业倡导的“集体重于个人”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实行集体决策。决策过程经过集体反复讨论,听取各种意见,最后达成一致,集体负责决策执行与工作运行,参与其事的每个员工都认为自己负有责任;集体创造,集体提出合理化建议,集体受到表扬得奖,奖金也由集体使用,如集体旅游等。日本人认为生活中一切重要的事情都是由于协力或集体力量做成的,因此,企图把成果归之于个人功劳或过失都是毫无根据的。

4.以人为中心: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还是企业工会,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都是紧紧围绕着人这个中心的,三者互相联系、密切配合,从不同侧面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劳资矛盾。正是这些,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实现了劳资和谐,推动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提高。日本企业家认为:“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企业教育训练投资的投入产出利益最大,是最合算的投资,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力的源”。因此,日本家族企业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主要从满足员工自我成就的需要出发,竭力使员工在受教育中增长才干,不断创造新的成就,使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实现理想的场所,自觉激发出为企业“尽忠效力”的内在动力。通过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支持“经营即教育”的思想,巩固企业文化。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企业乃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跃进的基础。如丰田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视企业教育。作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中的一部分,丰田公司的企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企业乃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跃进的基础。这一点,在丰田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证实。

5.组织风土:日本家族企业文化的良好形象

所谓组织风土是指家族企业员工长期养成的工作态度与作风,以及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它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决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企业风尚和良好的文化形象。在日本经营管理比较成功的企业中大都建立了企业自身的“社训”或“社示”,也是全体员工必须共同遵循的经营宗旨或经营目标。如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以“纲领、信条、精神”作为企业“社训”的主要内容。其纲领是指履行本职,通过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多作贡献;其信条是指发展提高,亲和协力,至诚至上,团结一致;其精神是指产业报国,光明正大,亲和一家,奋发努力,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谢报恩。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以“三满意”作为企业的“社示”,即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满意,销售店对经销本田商品满意,顾客对本田的商品满意。为了实现“三满意”,形成了员工主动钻研技术,开发新产品,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而自强不息的企业风尚。

(三)欧洲国家家族企业文化的特征

欧洲文化是犹太教、基督教、希腊和拉丁文化相对抗的产物。正是犹太教、基督教、希腊、拉丁文化的对抗以至结合,才形成了欧洲文化特有的基质,也就是欧洲共同的文化分母。在此基础上,欧洲企业才形成了带有精神性、人文主义、理性和民主特点的同质的欧洲企业文化。

1.精神性与人文主义色彩

欧洲国家的家族企业文化的精神性来源于基督教。基督教的信仰是相信神即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仁慈的,把“仁爱”的命令颁布到人间,让世人互爱。在此基础上,欧洲许多国家的家族企业强调职员互爱、劳资和谐,实施雇员参与制与福利制度。这里,个人主义有两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指培养、实现个性,强调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利己主义,反对自我牺牲。这种富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着欧洲许多国家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

2.追求理性与民主性管理

欧洲各国的家族企业管理精神与管理文化深深植根于理性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工作力求做到制度化、程序化,以此作为高效率的保证。欧洲人尤其是最富理性的德国人善于逻辑思维,考虑问题严谨周密,办事严肃认真、稳重谨慎,企业管理追求经济科学化、风险最小化、优化开发、优化质量、优化策略、优化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德国家族企业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企业文化特点,主要是因为:

(1)德国是一个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国家,企业领导及其下属成员所具有的冒险精神比较低。

(2)德国家族企业中所选拔的管理人员一般必然是具有“整合思想”和“整合能力”的专家,他们有能力胜任集权化的组织机构的管理工作。

(3)德国家族企业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强烈的质量意识,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生存的手段和根本。

(4)德国家族企业的员工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把工作和职业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把工作置于个人尊严和价值之上。

在欧洲家族企业中,要求民主是人文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各国强大的工会力量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如英国,工会具有很大的实力,与政府、雇主联盟并称为英国经济中的三驾马车。家族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管理。与欧洲其他国家有所区别的是,由于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在民主性管理方面,德国家族企业文化有些例外,强调集权、独裁和直线型管理控制成为该国家族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

3.继承传统,追求卓越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法等国的家族企业十分尊重和注重继承传统文化,坚持从自己的民族特点出发,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卓越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如英国的消费品比较追求气派、矜持、庄重,讲求等级,其传统习惯不轻易改变;德国的啤酒、汽车,法国的葡萄酒、时装、化妆品等,被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培育成世界精品。

4.敢于奋斗,勇于挑战

欧洲民族素来有着渊源极深的宏图大志,人民富有抱负。企业都制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旦目标确定,便以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它。在市场竞争中,众多的家族企业往往自负并且不服输,都为自己设定一个挑战的对手,不管其来自企业的内部还是来自企业的外部,他们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迎接挑战。如法国的家乐福始终把沃尔玛作为自己的挑战对手;空中客车则把波音公司视为对手。虽然在这些对峙中,他们总处于劣势,但他们以法国文化特有的自负和不屈,不断完善自己,挑战对手,永不言败。夏奈尔和皮尔·卡丹挑战的是自我,不满现状、永远追求卓越、艺术的灵感和乐观的精神使他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5.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培养

欧洲各国家族企业一般都很注重培养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他们把员工培养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柱石和民族存亡的基础,形成了特有的员工培训制度。欧洲的家族企业非常尊重员工,重视其安全与福利,注重识才、爱才和用才。他们认为“财产=人才+知识”,“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他们选拔人才不注重其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在实践中有将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的愿望和倾向。

6.注重实效业绩,展现良好形象

欧洲家族企业文化注重实际、技术精湛、忠诚敬业,他们将企业文化融入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说得少做得多。此外,企业还重视形象宣传,那些在德国乃至世界各地树起的“奔驰”、“大众”、“西门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时代气息的品牌标识,已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欧洲家族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的文化,他们强调依法治理,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管理体制顺畅,人际关系和谐,渗透着企业与员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员工对企业负责,企业也对员工负责,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四)启示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起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日本是企业文化实践的故乡,美国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他们在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认识和对比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家族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要立足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美国企业勇于开拓的精神源自其民族文化中追求卓越的信念;日本人坚韧智慧的品质,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小而不弱”的特点。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往往建立在传统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与其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受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是企业生存和前进的动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家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扎根中华文化的土地上,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文化予以支撑,决不能以企业形象竞争是所谓的现代经营的策略为由来否定传统文化。作为东方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非经济因素,因而西方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很难生搬硬套过来;而作为中国企业,与同为东方企业的日本家族企业相比又显然缺乏团体认同感和忠诚度,并且日本的这种超血缘的家户延续的观念也很难在短期内渗入中国文化。因此,中国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既不仅仅是利润目标的追逐,也不可能是整体的延续,而必须是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和企业家族关系的特点,形成真正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家族企业文化。

2.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家族企业都十分重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我国家族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信任员工,为其创造各种工作条件,及时肯定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根据其实际绩效给予嘉奖和报酬,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鼓励他们积极创新,不断为企业做出贡献。

3.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家族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家族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潜能,重视员工的发展,并且作为企业的一项制度长期稳定下来。中国家族企业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因为许多家族企业家不愿意在这方面花钱。美国、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大笔资金,他们的企业反而越来越好,这说明了其实教育和培训费用也是一种投资,它的投入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的。中国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应该重视对员工素质的提高,使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富。同时,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家族企业的经验也启示我们,强调家族企业重视教育与培训的立足点、聚集点就是培养企业员工共同一致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在于它的组织结构,而在于价值观对全体职工的感染力,在于全体职工对价值观的认同感。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人的作用,把员工共同一致的价值观作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国家族企业文化建设中也要建立共同一致的价值观,使企业员工有共同一致的目标、共同努力的方向。企业要建立一套很明确的价值观或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表达企业主张的究竟是什么,它既是企业制定一切策略的前提,又是广大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驱动力。

4.要更新观念,博采众长

从总体上观察,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家族企业文化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家庭主义、团结生存,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企业中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置身其中的人心情舒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有明确而远大的目标,容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以群体为主的文化纵容了人性中的弱点,压抑了人的个性,不利于人健康全面地发展。况且,在外来压力的控制下,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是极其有限的。

美国企业管理以物为中心,强调的是制度。企业规章明确,责任分明,办事效率高;企业中个体人格平等,个人选择职业自由,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调动人的创造性,形成进取向上的精神,使企业保持一定的活力。但是,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忽视人的精神需要、忽视群体的归宿作用,在企业中造成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这同样是对人性的扭曲,不利于全面健康人格的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小,内耗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效率和实力。

因此,当前对中国家族企业来说,更新观念,博采众长,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从横向来看,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家族企业,其企业文化相去甚远,取长补短才会受益匪浅;从纵向来看,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随时结合市场变化来优化企业文化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面临的更多挑战,勇于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经验是时代赋予中国家族企业的要求。贸易的往来会引起文化的融合,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将成为趋势;同时,在不同文化融合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的可移植性与广泛适用性也有利于中国家族企业博采众长,更好地树立本民族的企业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