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管理观点

战略管理观点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1.1 战略管理观点1.资源基础理论学术界一般把Penrose于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看作资源基础理论的源头。在Penrose看来,企业的成长就是逐渐积累知识以拓展其生产领域的过程。当企业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存在缺口时,通过外包可以实现并扩展公司现有的资源基础。根据霍利的人类生态学观点,费佛尔

3.1.1 战略管理观点

1.资源基础理论

学术界一般把Penrose于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看作资源基础理论的源头。在Penrose看来,企业的成长就是逐渐积累知识以拓展其生产领域的过程。1982年,Lippman和Rumelt发表了“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无法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各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持续下去。1984年,Wemtefelt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每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差异性,企业独特的异质资源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这些异质的资源通常是指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他们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图3.1 服务外包动因的理论框架

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他们认为至少有3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

(1)因果关系含糊。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日常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企业的租金是企业所有活动的综合结果,即使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很难说出各项活动与企业租金的关系,劣势企业更是不知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什么。劣势企业对优势企业的观察是有成本的,劣势企业观察得越全面、越仔细,观察成本就越高,劣势企业即使能够通过模仿获得少量租金,也可能被观察成本所抵消。

(2)路径依赖性。企业可能因为远见或者偶然拥有某种资源,占据某种优势,但这种资源或优势的价值在事前或当时并不为大家所认识,也没有人去模仿。后来环境发生变化,形势日渐明朗,资源或优势的价值日渐显露出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其他企业再也不可能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或者再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成本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拥有那种资源或优势的企业则可稳定地获得租金。

(3)模仿成本。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成本,模仿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的模仿行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完全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使优势资源丧失价值,使企业的模仿行为毫无意义。在这样一种威慑下,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模仿。即使模仿时间较短,优势资源不会丧失价值,企业的模仿行为也会耗费大量的资金,且资金的消耗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模仿行为带来的收益不足于补偿成本,企业也不会选择模仿行为。

以资源基础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育、获取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资源基础理论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具体来说,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展自身独特的优势资源。

(1)组织。学者们把企业特殊的资源指向了企业的知识和能力,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习。由于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每一个员工知识和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整合,通过有组织的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促进个人知识和能力向组织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使知识和能力聚焦,产生更大的合力

(2)知识管理。知识只有被特定工作岗位上的人掌握才能发挥相应地作用,企业的知识最终只有通过员工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知识,需要不断地对员工创造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需要将特定的知识传递给特定工作岗位的人,企业处理知识的效率和速度将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对知识的微观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取特殊的资源,增强竞争优势。

(3)建立外部。对于弱势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它们需要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是一件花费大、效果差的事情,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知识联盟来学习优势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则要便捷得多。来自不同公司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学习还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培养。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只有发展那些有价值、稀缺的、不易被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不断开发和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才有可能持续地保持竞争优势。这样,企业在自身不具备相应资源或不想在所需资源付出更多投资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能力。外包可以弥补发包企业在资源和能力上的缺陷。通过将组织内部那些非异质性的资源进行外包,发包商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投在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在降低机会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包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接包商的专业知识、经验来大大降低发包商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进而增强发包商的获利能力及竞争优势,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弥补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发包商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又能广泛利用外部企业的互补性的有价资源,增强发包商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外包建立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来获取其他公司具有优势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战略选择。当企业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存在缺口时,通过外包可以实现并扩展公司现有的资源基础。

2.资源依存论

费佛尔和萨兰奇科是资源依存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提出了4个重要假设:①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②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员、资金、顾客、技术和物资等,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③组织必须与它所依存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其他组织;④组织生存建立在一个控制它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他们认为,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依存程度取决于3个决定性因素:资源对于组织生存的重要性;组织内部或外部一个特定群体获得或处理资源使用的程度;替代性资源可获取性。如果一个组织非常需要一种专门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这个组织中又非常稀缺,并且不存在可替代的知识来源,那么这个组织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知识的其他组织。

资源依存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存可以是相互的。正如一个组织依存于另一个组织,两个组织也可以同时相互依存。当一个组织的依存性大于另外一个组织时,权利变得不平等。根据霍利的人类生态学观点,费佛尔和萨兰奇科区分了竞争性互依(在同一市场中运行的组织的特点)与共生性互依(交换资源对于各自生存极其重要的组织的特点)。组织能够采取许多策略来处理它们的互依性。这些策略包括合并、购并、合资企业和其他的联盟形式,以及通过交叉董事会等机制来委派组织代表加入公司的决策部门。伯特在吸收了齐美尔、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结构自主性”模式来解释共同抉择和公司绩效。他认为,只要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避免依赖其他人,他们将会受益。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相对稀疏(非竞争性)位置的行动者将依赖那些占据相对拥挤的位置的行动者。

资源依存论强调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性。组织内部不可能拥有所必需的所有资源,为了很好地运作,组织必须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必要的资源。这种依赖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依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风险。企业通过外包与外部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大大降低了由于相互依赖产生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有助于提高企业获取资源的功效,以及稳定地、一致性地获取高质量资源的能力。另外,双方之间以合同为基础,保持较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信息沟通、信任程度高,而且各方利害关系更为紧密,是一种典型的依存共生关系。

3.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源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而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企业内部成长论可以说是该理论的雏形,企业内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与技能相关,这种知识与技能就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快速、低成本地集成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手段和资源来应对各方面机遇和挑战的能力,是企业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自组织能力,是企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性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方面竞争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具备如下三个特性: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同时,这种价值性往往难被他人所察觉与评估。

(2)独特性,又称独具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蕴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行为方式等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为企业中的个别人所拥有,更不为其他企业所能模仿和其他竞争力所替代。

(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企业能延伸到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域中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它为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它又是一种核心性的能力,处于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地位。

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或非合同的形式交由外部组织承担。业务流程外包的本质在于保留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资源,把其他的资源借助外部专业化的组织进行整合,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外包是培育和提升发包商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在10~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外包出去,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业务也应采取外包的形式。”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外包的真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4.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任何一家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而在价值增值的环节上,其他企业可能拥有竞争优势。通过外包,企业把自己价值链上不具优势的业务转让出去,让在这些价值链上处于优势的企业来完成这些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双赢”。

5.跨组织理论

网络组织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该理论将社会经济活动放到了更加现实和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它探讨了导致企业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安排及其演进的各种要素。分析的重点不是企业的界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最佳组合以及企业内部等级组织形式的选择,而是企业内部或外部能够诱导和实际存在的各种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及其构造。

该理论提出,无论是在市场之中还是企业内部,市场原则和组织原则都是共同存在的,也就是说,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这种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最终导致了企业间复杂易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安排。理查德森从企业累积知识的角度,区分了“替代性活动”和“互补性活动”,从而为网络组织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理查德森提出了一种如何合理预期集权经济中生产者运用企业、市场和组织间协调这三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的理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存在着迄今为止一直被人们忽视的第三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形式,即组织间协调。组织间协调或制度安排就是要减少其他生产厂家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以便协调组织间不同的但又是互补的经济活动。理查德森说:“这种相互协调方式不应完全置于企业之中,因为这些活动并非相互替代,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力量,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某种物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而是单个企业投资计划之间产品质量和数量的相互匹配。”

资源的内在化并非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所以,资源的外部获得意味着企业间的活动需要复杂多样的组织安排。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可以看做是以分工为基础的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由于每个企业分别从事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工作,分工创造了企业相互依赖、长期交换的关系网络。随着企业之间合作维度的增加,企业边界愈加模糊,企业行为既不是由企业内部要素,也不是由供求所导致的价格机制所决定,而是由企业间关系所控制。

外包可以看作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中介。当企业内部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或者当企业缺乏相关资源的时候,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外包扩大了企业对资源使用的界限,模糊了企业的边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