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性评估

可持续性评估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这涉及一个海岛旅游开发从前期旅游开发评估、旅游开发规划实施以及开发监测与后期评估、战略修订等一系列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旅游开发评估框架来保证一个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包括海岛旅游适宜性评估、海岛旅游承载力评估与海岛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等。

三、可持续性评估

(一)评估框架

一个海岛旅游开发采取什么样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不同类型的海岛旅游开发选择什么样的旅游发展方式?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阶段是否需要对旅游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哪种海岛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比以及更适合某种特定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属性等问题都是海岛旅游开发决策所必须面对的选择。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这涉及一个海岛旅游开发从前期旅游开发评估、旅游开发规划实施以及开发监测与后期评估、战略修订等一系列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旅游开发评估框架来保证一个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包括海岛旅游适宜性评估、海岛旅游承载力评估与海岛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等。其中,海岛旅游适宜性评估,包括海岛旅游开发定位与模式选择、旅游产品设计等属于海岛旅游开发前期评估过程,主要针对海岛旅游开发导向及旅游产品设计做出选择;海岛旅游承载力评估,包括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海岛社会文化承载力及基础设施承载力等属于海岛旅游开发中期评估过程,重点针对海岛旅游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从资源、环境与文化容纳能力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海岛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则属于一种综合评估过程,包括海岛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海岛旅游业发展和海岛游客游历体验的可持续性,可以贯穿海岛旅游开发的各个阶段,是对特定海岛旅游地的长期可持续性进行整体评估并作出调整选择的过程,符合适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结合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也可分为5个阶段,即海岛旅游地“探索阶段”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过程、海岛旅游地“投入阶段”的旅游定位与模式选择与产品设计过程、海岛旅游地“发展阶段”的旅游开发承载力评估过程、海岛旅游地“停滞阶段”的可持续性评估过程和海岛旅游地“衰退或振兴阶段”的旅游开发调整评估过程,以确保一个海岛旅游地开发的良性循环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图8-1)。

图8-1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

(二)评估模型

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海岛旅游开发评估的基础和目标是海岛可持续发展,这包括海岛生态环境的稳定、海岛社区社会文化经济的长期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健康以及海岛游客的游历体验质量等,所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很难进行全面的系统评估,因此需要对所评估的对象与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取舍,以满足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现实性需要,这就需要建立特定的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

1.海岛旅游适宜性

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是海岛旅游开发前期的一个重要评估过程,其最终结果将决定一个海岛旅游开发的进行与否,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对海岛旅游开发定位及产品设计产生影响。一个海岛是否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而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及海岛当地社区的支持则属于海岛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为此,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需要包括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与开发潜力等基本评价指标。

表8-3 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摘自:张广海等,2008。

张广海等(2008)提出了一个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将其分为适宜开发、较适宜开发、勉强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开发四个层次,用于青岛市沿海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表8-3)。由于该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功能区域划分的需要,过多地采用主观指标与评判标准,并不适用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海岛旅游适宜性评价需要,因此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海岛旅游开发的特定属性与指标采集的科学性、代表性、可获取性以及可比较性等指标选择原则,选择以下指标体系并按照德尔菲法进行海岛旅游开发的适度性评价。所选择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四大类,即资源支撑、环境承载、社会经济基础与潜在客源市场4个一级指标,其中,资源支撑包括海岛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环境承载包括海岛生态环境敏感性、海岛生态多样性和海岛面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海岛所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与海岛居民支持度;潜在客源市场包括海岛周边主要客源地的距离、交通便利度和潜在游客规模。同时鉴于海岛旅游资源对于海岛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将海岛旅游资源支撑,包括海岛旅游资源层次、海岛居民人均土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储量等指标作为确定海岛旅游适宜性的最重要指标,设置高权重指数,而将环境承载、社会经济发展和客源市场指标归为辅助指标,设置较低权重指数(表8-4)。

表8-4 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

(续表)

img200

注:二级指标中,旅游资源层次按照所吸引主体游客类型判别;土地面积和淡水储备以海岛当地居民人均水平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标采用γ多样性指数,并按照国内岛屿生物多样性平均水平来判定;居民支持度以海岛当地社区居民调查为准;区域旅游贡献率和居民收入水平选择海岛所属县/区或所在地市;潜在游客规模为预测值;客源地距离为距离海岛最近的地市级城市距离;交通便利程度中的交通工具为海岛最好的交通工具。

按照上述指标界定与评价标准,计算一个海岛的总体旅游适宜性得分,并结合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确定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水平及相应的旅游开发模式建议(表8-5)。表中提出的旅游开发模式为最佳选择,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不同海岛具体的环境承载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与客源市场状况等做出调整,以确定最终的海岛旅游开发选择。

表8-5 海岛旅游适宜性判别与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2.海岛旅游承载力

海岛旅游承载力评估是海岛旅游开发中后期重要的评估过程,包括海岛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估、海岛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和海岛旅游社会承载力评估等。其中,海岛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属于物理承载能力,可根据旅游区/景点的游览面积、旅馆/饭店接待床位及交通输送能力等具体确定,是一种暂时性的短期限定能力,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旅游产品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不具备长期约束性。海岛旅游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评估主要通过海岛旅游生态足迹分析和海岛旅游地居民认知调查来确定(具体评估方法见前文“海岛旅游承载力”案例分析一节),旅游生态足迹尽管归属生态承载力范畴,但更多地反映了一个旅游地的空间承载力,而且可以通过资源输入来解决相当部分生态足迹赤字,也非决定性限定阈值;旅游社会承载力则属于一种主观认知能力(具体评估方法见前文“海岛社会承载力”案例分析一节),随着旅游地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具有一种长期向下的发展趋势。

3.海岛旅游可持续性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包括海岛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与旅游可持续性三方面内容,其中任何一方面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都意味着海岛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必须对上述三方面内容进行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步性评估,从而有效地避免海岛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以及旅游经济持续性和旅游地周期性发展分析等单方面可持续性分析的不足,从整体上对一个海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现有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多种多样(见“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中“评估模型”一节),但多数评估模型要么结构复杂、指标多样,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要么内容单一,只针对生态承载、经济发展或社会文化等单一领域进行,只有少数几个评估模型既考虑了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又简单易行,如旅游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模型和旅游可持续性阿米巴模型。

鉴于海岛旅游开发的多样性和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三方面内涵,海岛旅游可持续性评估考虑借鉴区域综合承载力的状态空间法框架(毛汉英与余丹林,2001),建立一个同步整合海岛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指标的综合评估模型。其中,海岛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以海岛生态足迹评估为代表,海岛社会文化可持续性指标以居民社会承载力为代表,海岛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指标以海岛旅游渗透指数为代表(见“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相关理论与模型”一节)。状态空间是欧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状态空间法可作为定量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与承载状态的重要手段(余丹林等,2003)。同样,应用于海岛旅游发展状态评估,状态空间法可以通过对海岛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承载力或承载状态,以及海岛旅游经济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估,系统地反映一个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图8-2)。

按照状态空间法基本原理,Tmax为最大旅游发展规模时,资源环境与社会文化最高承受水平,而由OTmaxXmax和OTmaxYmax曲面所形成的三维状态曲面则构成了随着海岛旅游规模的增长其所能承载的状态空间外部界限,即在一种特定的旅游开发规模下,资源环境与社会文化理想承载能力(ICC),其计算公式为:

图8-2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三维综合评估模型示意图

其中,|M|是代表一个海岛综合承载力的有向矢量的模,如图8-2中OB的模|OB|;xr、yr和zr分别为资源环境轴、社会文化轴和经济发展轴的坐标值;wx、wy和wz分别资源环境轴、社会文化轴和旅游发展轴的权重,由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因素对于一个海岛旅游综合承载力的影响不同,因此其权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现实发展中,一定旅游开发规模下的资源环境与社会文化影响多数情况下并未处在其三维状态空间的外部界面上,而是低于或超出其理想承载水平,即其状态点位于理想承载界面内部或外部,如A点或C点。这样其有向矢量OA和OC就与理想承载矢量OB形成一个夹角θ,且现实承载状况ICS与理想承载力IC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img204

img205

其中,a、b为两个相邻的矢量,如OB与OA,或者OB与OC;xia和xib分别为第i个坐标轴的值,i为状态空间维度或坐标轴数量(本例中为3,分别为资源环境轴、社会文化轴和旅游发展轴)。

如果其现实承载状况超过其理想承载力,则说明旅游开发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现实承载状况等于或小于其理想承载力,则说明旅游开发状态是可持续的,具体标准如下:

img206

对于一个海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除了在特定的旅游开发规模下,海岛旅游开发的资源环境与社会文化影响不超越其最大承载极限外,海岛社区或居民对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或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一个最低要求,这意味着海岛旅游开发规模不但存在一个最大规模,同时也存在一个客观的最小发展规模要求,即满足海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小旅游开发规模(图8-2中的Zmin点)。因此,一个海岛旅游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评价标准除了满足海岛资源环境、社会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承载能力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海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低要求,否则不能保证海岛地方社区最低经济发展要求的旅游开发也是不可持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