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2010年,科技创新正成为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保持较高水平[2]。全年专利授权量4.82万件,增长38.1%。2010年,江苏省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浙江省在2010年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表3 2010年泛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数据

续表

img87

注:括号内为2009年数据;本表数据来源为各省市2011年统计年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市统计局网站数据;人均数据按常住人口数计算,浙江省按总人口数计算;江西省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数据缺失,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数据来替代;浙江省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以新产品产值增长率来替代;浙江省和江西省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数据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数据。

(一)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2010年,科技创新正成为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保持较高水平[2]

(1)科技创新投入有所下降。2010年,上海市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80.18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0%,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1%,比上年下降了1.1%;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145人,比2009年减少了35人。

(2)科技创新产出持续提高。2010年,上海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18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18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98项。在已颁布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员和项目中,上海共有58项(人)获奖,占获奖总数的16.3%。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7.12万件,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发明专利2.62万件,增长18.9%。全年专利授权量4.82万件,增长38.1%。其中,发明专利6867件,增长14.5%。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由2009年的11.2%增长到2010年的20.2%。

(3)技术扩散效应和创新经济绩效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上海全市共有4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3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29家。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129家。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34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占84.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100%。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215项。其中,71.6%的项目已实现产业转化。年内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两批53个重大项目,2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12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相继成立。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62万项,比上年下降3.4%;合同金额525.45亿元,增长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2%,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由2009年的7.7%提高到2010年的13.1%。

(4)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2010年,上海市在经济、文化、信息化以及生态化等科技创新环境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人均GDP达到了76074元;人口文化素质保持较高水平;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8.1%,较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也从2009年的0.727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0.712吨标准煤。

(二)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2010年,江苏省在“科技兴省”战略的指导下,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产出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已发展成名副其实的“科技强省”。其主要表现为[3]

(1)科技投入继续提升,创新队伍不断扩大。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8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38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8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300个,其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9个,高等院校属科研机构4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2350个。已建国家和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2048个,比上年增加987个,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6个。

(2)科技创新产出快速提高。2010年,江苏省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申请专利23.6万件,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发明专利5.0万件,增长58.2%;授权专利13.8万件,增长58.5%,其中发明专利7210件,增长35.5%。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2.5万件,授权专利7.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7.4%和53.3%。全省有4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41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由2009年的10.7%增长到2010年的28.7%。

(3)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江苏省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8项,总投入12.7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093家。当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92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01项,自主创新产品516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7个,其中当年新建9个。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4)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达到了52840元,比2009年增长了19.4%;人口文化素质保持较高水平;信息化环境良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1.4%,较2009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也从2009年的0.688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0.622吨标准煤。

(三)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浙江省在2010年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4]

(1)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2010年,浙江着力开展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推荐遴选工作,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6人,入选人数累计已达66人。此外,各地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钱江人才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实施各类人才计划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科技活动人员数稳步增长。2010年末,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0.03万人,比2009年增长11.2%。

(2)R&D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浙江省科技活动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企业技术开发费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32.44亿元,比2009年增长16.1%,科技活动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6%;R&D经费支出494.23亿元,比2009年增长23.9%,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82%,比2009年提高0.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675.5亿元,比2009年增长23.9%,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37%。财政科技投入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8%。

(3)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不断改善的科技发展宏观环境,形成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和氛围,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2010年,浙江省有18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279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92项,三等奖161项。2010年全省共获专利授权11.46万项,比2009年增长43.4%,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6409项,增长33.0%。同时,一大批主要工业产品得到更新,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竞争力强的新产品。2010年,全省共完成企业级及以上新产品产值10142.8亿元,同比增长42.9%;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9.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4)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2010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又跃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7万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2.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96.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3.0%,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5家,累计认定3586家,比2009年增长24.9%。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10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新引进各类创新载体99家,启动建设8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46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72家,其中国家级48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202家,共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载体814家,启动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已达57个。全年技术市场合同登记12826份,技术交易额59.1亿元。

(5)科技创新环境继续改善。2010年,浙江省认真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全省单位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09年下降了0.02吨标准煤;人口文化素质保持较高水平;信息化环境继续优化良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从2009年51.2%提高到54%。

(四)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2010年,安徽省加大了科技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1)科技创新投入保持增长。2010年,安徽省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9亿元,增长31.7%,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46%,比上年提高0.1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7%,与2009年持平。

(2)科技创新队伍不断扩大。2010年安徽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9.7万人,比上年增长8.8%。科研机构2078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607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4万人。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92个,部属(含院属)实验室3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5家,其中国家级6家。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

(3)科技创新产出有所增加。2010年,安徽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80项。主要的科技成果包括:超高压旋转水射流技术及其表面处理工程应用、若干纳米矿物研究及其相关材料研发等。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7780件,授权专利1601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3倍和86.3%。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831项;成交金额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4)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2010年安徽省的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10年安徽省人均GDP达到20888元,比2009年增长27.3%;人口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信息化环境优化明显,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3%,比2009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也从2009年的1.02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0.97吨标准煤。

(五)江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状况

2010年,江西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实力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其主要表现为[6]

(1)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随着“科教兴赣”战略的全面实施,江西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5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生产总值的1.0%。科研条件也不断改善。2010年省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仪器设备新增1322台套,新增仪器设备原值1.35亿元。省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6485人,高层次人才5166人,科技经费支出20.31亿元。新建国家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36个;培育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20家;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7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86个。

(2)科技产出成果丰硕。2010年,江西省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207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成果8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307件,增长20.7%;授权专利4351件,增长49.3%。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23.1亿元,增长1.3倍。一批创新成果,如高级教练机、焊接机器人、蓝色发光材料、石油添加剂、大规格超薄陶瓷、抗肿瘤新药、血液测试仪、超级稻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高新产业快速成长。2010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占GDP的比重达到7.8%。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向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主导领域快速集聚特点,四大领域实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八成。其中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一支独秀,全年完成产值破2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7%。

(4)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江西省的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2010年江西省人均GDP达到21253元,比2009年增长22.6%;人口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信息化环境得到改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3%;万元GDP综合能耗也从2009年的0.88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0.845吨标准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