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

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可称做产业簇群。无论采用何种定义来划分园区类型,都可以将产业集群分成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和自主组织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属于自主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据区位特定优势、产业关联、文化传统及资源配置、市场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

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

江期文[1]

摘 要:我国在经济特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带动下,各地先后创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园区以及许多专业性的工业园,本文试图研究现代工业园的产业集群现象。

关键词: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

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形态是什么?现代工业园区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产业发展形态。

一、我国现代工业园的产业集群

我国在经济特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带动下,各地先后创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园区以及许多专业性的工业园,如汽车工业园区、医药工业园、电子工业园、陶瓷工业园、服装工业园区,等等。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合理调整产业经济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产业能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园区经济”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集中地显示出产业集群现象。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从而使产业和企业间产生协同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因此获得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的现象。研究表明,“集群”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这一词汇在翻译时有分歧,有的译做“集群”,有的译做“簇群”,产业集群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可称做产业簇群。

“簇群”一词来源于生物学,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物,通过有机联系所产生的现象,此种共生现象是通过生物链的关系形成的,含有层级结构。产业“簇群”一词突出了有机联系和共生的含义,与此种生物现象非常相似。但最初的译者可能不熟悉生物学,已翻译成“集群”,而且流传很广。当然,“集群”也包括有机联系的含义,不能简单理解为集中或扎堆。“集群”或“簇群”都强调动态性,因此都可以使用,本文使用“产业集群”这一概念。

在我国,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现了综合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专业开发区、块状经济等不同种类的工业园区。无论采用何种定义来划分园区类型,都可以将产业集群分成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和自主组织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

属于政府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级及地方政府组织的IT软件园、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种类型的产业园体现了强烈的政府意图,由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规划和管理,在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属于自主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据区位特定优势、产业关联、文化传统及资源配置、市场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采取集群的方式。在美国,某类产品通常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硅谷地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科研机构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以超常速度发展IT产业、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实质上是一种“园区经济”。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产业簇群以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竞争:首先,它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它增加创新的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的上升;最后,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大整个产业簇群。”

二、我国自组织产业集群现象的实证考察

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现象,考察集聚机制的产生,首先要对大量存在的自组织性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性研究。这里,我们着重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所具有的显著特点。

第一,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工业园区,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有56种以“块状经济”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

第二,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计算机、家电产业集群已形成,在此地区100公里范围内,90%以上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100%的彩电零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重要的优势。

第三,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彩电、计算机、手机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而零部件生产商向多个主机厂供货,也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这是向单个主机厂供货时所达不到的。

第四,产业集群加速了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可以方便地交流技艺,集中提高水平,而且有着人才供给上的选择性和流动性

第五,产业集群促进了外部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的发展。产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使外部服务业或配套设施具备了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种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的过程,基本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一般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往往几十家、几百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不大的区域内。为了给这些产品找销路,便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市场出现和扩大并逐步成熟后,便会促进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发展。这种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事先都没有政府的计划和规划,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不仅政府部门没有这种预见,就是企业本身也没有这种预见,只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才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浙江几个成功的大市场,都是先有自发性市场出现,并达到相当规模,然后政府引导,加以规范和提高。政府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顺势而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关键所在。

三、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我国政府在推进产业集聚方面,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加以实施的。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政府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政策优惠,强力推动,政府的制度性安排是这些产业园区形成积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系统特征。制度安排涉及的政策是系列性的、系统集成化的。几乎每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都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项目的支持领域、布局规划安排、资金的支持方式、财政政策的倾斜、海关优惠政策及人才的激励政策等,是支持力度大、具有较强的政府引导作用的政策,政府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公共政策和产品的服务,为社会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实现社会资源的更有效流动,形成合理配置。对于产业发展来讲,就是要壮大产业的规模,因而在更大范围内考虑产业的发展问题,使园区产业出现明显的局部强势,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产业发展具有开放型和外向型的特征。我国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加速改革开放进程。工业园区一般以引进外资为主,发展外向型产业,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就是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的一个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项目,也是全国吸引国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搞得最好的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764个,世界500强有81家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100多家分厂,产品与管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也吸引了大批国外的研发机构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建立8年来,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年均50%的增幅,其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已成为苏州市标志性形象工程。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强度大,创新能力强,网络化程度高。顺应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管理部门对产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具有网络化特征。由于高新技术发展本身就具有网络化特征,产业的发展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链紧密连接,是互动式的产业集聚,必须主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构造网络化的产业链组合。使高新技术产品群或企业群,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以开发区为中心的网络结构,在产品配套上形成上下左右的产业联盟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在中关村科技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等,形成了一个网络化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在高新区中保持领先地位,形成了以计算机及软件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主的产业格局,造就了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国内重量级企业;电子城科技园,形成了以通信、计算机(软件)、显示器、彩色显像管、新型元器件等为主的、综合性的电子高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区,建成了北京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也是国内第一个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现代通信业基地。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业层次高,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为全国第一。在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开发中心林立,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之首,其集聚效应使园区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工业园区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速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突出。实践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产业集群问题。产业集群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素材,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实践,将会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产生一些很有意义的思想成果,推动我们更加自觉地发挥产业集聚的功能。

第一,深刻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中企业与政府作用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主导力量,企业追求边际效益递增导致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工业园区的根本动力。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引导,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促进现代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企业唱主角,政府造环境,这个位置决不能颠倒。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服务,如搞好培训、提供信息等,至于能够形成何种产业集群,应该依靠企业,相信市场的力量。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特别要求政府在发展产业园区的时候,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开放国际经济大环境下,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转移和整合的趋势,以合作来促进竞争。政府必须有开放的思维,用国际化带动产业化的思路来推动产业集聚。

第二,深刻认识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从国内一些产业集群区的历史看,在起步阶段也曾经历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一定阶段后,才向特定区域集中,分工协作体系逐步深化。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群的那些地方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而且出现了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群地区转移的势头。如果说以前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相关度还不够高的话,今后这种关联度将进一步增强。对大多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言,在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地方,总是存在着一定形态的产业集群,而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地方,或者没有产业竞争力,或者曾经有过也会衰落下来。由此可以考虑引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强。

第三,深刻认识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产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在具体区域,形成产业的空间布局。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布局的依据主要是资源优势和技术积累。现在,当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有了密切关联后,产业布局也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产业集群的优势。如果某区域并不具备某个产业集聚的条件,强行要上这种产业,失败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一些产业中心,由于不能自觉地发展产业集群,发生了产业中心逐渐转移的现象。我国的纺织工业在过去的长时期内是以“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为生产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纺织工业基础普遍衰落。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的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地区。我国总体上仍处在经济较快增长时期,相当多的产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这种增长机会是否属于某个特定区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较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这些区域是否具备构成相关产业集群的条件,产业集群的进程是否开始,已经达到了何种水平等。对此,不少地方和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要发展热门产业,如汽车、石化、高新技术产业等,而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群观念。与此相反,在产业集聚发展迅速的地区,地方政府则能够明确地强调发展哪一类产业或产品,甚至是某一类产业中的某个环节,自觉通过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因此取得成功。

第四,深刻认识政策优惠与集群效应的关系。促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倾斜发展工业园区,造成生产力要素的倾斜流动,形成区位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优势已不再明显,或者不复存在。可以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优惠政策的重要性明显下降的阶段。我国各个地区都建成了一些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使这些园区形成了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应当重点引导这种集聚式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放大集群效应,加强区位优势,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集群条件形成后,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这种状况对流行的产业转移理论提出了挑战。原来我们所期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等产业,会随着经济成长逐次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已很难实现。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没有出路了,中西部地区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而不要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上。

参考文献

1.史忠良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2.中国产业集群网。

【注释】

[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市,330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