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关联机理研究综述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关联机理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园区与企业集群不同点:从产业关联性来看,工业园区只要求大量企业在园区驻扎,对企业间的产业关联性没有要求,很多工业园区都是综合性的。企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特色工业园区内,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相互接近而享受集聚经济效应的辐射。特色产业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可以有多种选择;以市场为依托

2.5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关联机理研究综述

杨颖在《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长江论坛,2004.4)一文中认为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存在共同点:地理的集中性,两者都是许多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聚集区,两者都具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的特点。工业园区与企业集群不同点:从产业关联性来看,工业园区只要求大量企业在园区驻扎,对企业间的产业关联性没有要求,很多工业园区都是综合性的。而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是具有产业相近性或关联性的,是一个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环节的企业聚集起来的。从企业文化方面来看,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各公司之间开展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又通过非正式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技术和变化中的市场营销技能。从社会根植性来看,集群企业遵守共同的行业规范,相互信任和交流。而一般工业园区的企业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的体制条件,企业对竞争与合作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结果是大多数企业类似于硬性嵌入园区的独立单元,而不是根植于园区的社区网络,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协作与竞争交织的良性关系。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一般工业园区选择外延型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只有依赖外部力量的投入引发的经济总量的扩张,没有实现依赖内部的合力推动园区的长期持续发展。而集群内企业具有较强的衍生功能,能依靠自身内力走集约式发展道路。

王志华在《工业园区发展的终结——生态工业园》(科学与管理,2004.1)一文中提到: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是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工业园区一方面应是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的生长点和发动机(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另一方面又是促进产业集群(对于初具集群雏形的地区)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导手段。

孔令承、谢家平、刘宇龙在《加强产业积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一文中提到,现代产业积聚从三个方面影响园区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①延长和拓宽产业链,增强和加大企业群;②创造市场机会,催生企业诞生;③低成本的技术创新,高效率的技术扩散。

万文淘在《工业园区发展应注重产业集群》(当代经济,2005.4)一文中提到: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②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经济增长的源泉;③产业集群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源泉;④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⑤产业集群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⑥产业集群是节约能源、集中治理污染的有效方式;⑦产业集群有利于构建工业园区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关于工业园区走向产业集群的思路,该文认为:①制定产业集群的政策;②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③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④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蔡宁、杨闩柱在《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3.1)一文中提到: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工业园区发展必须从产业组织形式着手,去寻找有效途径。企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园区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建设具有集聚效应的特色工业园区,或者说专业化工业园区。因为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园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从而能较好地在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起彼此间基于信任与承诺的非正式联盟。同时,关联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又推动着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创新,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自强化机制”。在这样的特色工业园区内,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相互接近而享受集聚经济效应的辐射。关于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一是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二是培育创新网络;三是根植区域网络体系;四是维护区域品牌的市场形象;五是提高特色工业园区与市场对接的能力。

王建平、陈元朝在《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作用》(宜宾学院学报,2005.9)一文中提到: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工业园区发展对策包括:①建立筛选机制,在区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园区项目。对新进园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对于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②提供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③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各种科研院所、产业部门、企业应建立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创新网络,形成互动的模式,相互促进,共同成长。④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促进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政府应改变以前那种单纯以给予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的办法,而应该将这些优惠政策的供给转向对园区集群起重要作用的要素的供给比。如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的投资,加强对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的建设等。⑤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积极引入国外的风险投资,建立多元的风险投资主体;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的投融资渠道。

吴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及思路管窥》(福建金融,2005.6)一文中提到:基于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联机理分析,工业园区发展应定位于建设具有集聚效应的特色产业园区或专业化工业园区。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多样性,特色产业工业园区的发展不宜照搬某一成功的模式,而应根据区域内已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在功能类型上,工业园区既可以是以销售或贸易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也可以是专门的生产企业的集群,还可以是集生产、销售、研究以及人才、信息、资本等支撑要素于一体的中小企业集群。特色产业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可以有多种选择;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依托现有企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

张霞、鲁得银、蔡根女在《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探讨》一文中提到: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园区企业的积聚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和提升园区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中小企业要想争夺制造基地和提升竞争力,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相关或者相同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从而发挥出巨大优势。在工业园区集群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不断地从周围地区获得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供给,便于信息集中、传递和扩散,还可以利用集群的品牌效应,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向园区积聚,争取成为入园企业,并与园区内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建立企业协作网络,提高园区内部的积聚度,从而加速工业园区的集群化,而集群化的不断增强又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曹休宁在《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经济地理,第24卷第4期)一文中提到: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政府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①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②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③健全企业服务。

【注释】

(1)因其特定的产业内涵,称之为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s),如工程机械产业群、生物医药产业群、电器产业群,等等;因其有企业群集的特征(俗称“扎堆”),称之为企业集群(集群也含有有机联系的意思);簇群是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物,通过有机联系所产生共生现象,因而企业簇、企业簇群、产业簇群等概念突出了有机联系和共生的含义。但不管如何定义,实际上,这些概念所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相同的,只是对现象关注的方面各有所侧重。本论文使用产业集聚概念,但在引用某些文字时,或出于对文献作者的尊重,或为保持原义,也会出现产业集群、产业簇群、企业群、产业区等概念。

(2)Gordon,I.&McCann,P.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Urban Studies,2000,vol.37(3),pp.513-532.

(3)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6.

(4)Feser,E.Old and new theories of industry clusters.In Steiner,M.(eds).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Pion Limited,London,1998.pp.18-40.

(5)韦伯是近代区位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09年著作的《工业区位论》中第一次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

(6)如我国学者王缉慈(2001)主张用地方网络和当地根植性来界定产业集聚。

(7)阿尔弗雷佳·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5.

(8)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中心—外围经济地理模型是一个内生发展模型,主要因子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移民的相互作用。该模型证明了一个地区成为制造业中心,而另一个地区成为农业外围,主要取决于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

(10)N.亨利著;陈佑启,薛华译.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位规律.地理译报,1994(3):27-35.

(11)相似的观点也见于Baptists和Swann(1998),他们认为技术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越低,相关创新主体的地理集聚越迫切。比如,计算机产业的集聚是因为跨行业效应的存在,生物科技产业则倾向于在知识中心附近集聚。

(12)创新系统框架涵盖了三大类六种要素。包括属于供给要素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属于结构要素的供应商、相关产业和厂商结构、战略及竞争行为,属于需求要素的当地市场和外部市场。

(13)Harrison,B.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Regional Studies,1992(26):469-483.

(14)Scott,A.The collective order of 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s:Less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ategic choice.Economic Geography,1992,vol.68:219-233.

(15)产业联合体理论是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在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产业联合体可以看成是在一个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相互之间存在着技术、生产和分配等多方面的联系而带来很大的节约。

(16)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Perrour)提出,是用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后被保德威尔(Boudeville)转化为空间集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增长”。这个理论与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前者更关注空间集聚,而后者则更注重产业成长。

(17)循环积累因果理论(Circular and Cumulative Causation)是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不管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吸引新的工业,并用四个循环分析了工业在空间上的累积增长过程。

(18)徐维祥.浙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12.

(19)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经济研究,2002.8.

(20)王天义,张建忠.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9.

(2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2)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3.

(23)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1.

(24)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7.

(25)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6)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7)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8)朱英明.产业集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9)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0)曾文成(1990)以凤山汽车修配专业工业区为案例;陈智斌(2001)以台中工业区为案例;蔡长山(2002)则以开发中之台南科学工业园区为案例。

(31)李宏升(2002)以“赛局理论”探讨厂商环境成本投入总量及工业区内厂商环境需求形态机率间之函数关系;黄熏辉(2001)则由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探讨工业区设置之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