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修改与规定

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修改与规定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修改与规定所谓立法技术,是指立法活动中所遵循的用以促使立法臻于科学化的方法和技巧的总称。但是在刑法修订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规定。一是要完善刑法内部条文之间的协调关系。

三、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修改与规定

所谓立法技术,是指立法活动中所遵循的用以促使立法臻于科学化的方法和技巧的总称。[13]通常刑事立法技术被归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观念性的静态技术规则。刑事立法如何在保持刑法稳定性、统一性的基础上应对益发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立法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刑法》的“宜粗不宜细”,到1997年《刑法》的尽量“详尽、明确”,刑事立法技术相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并非法条规定得越详细具体就越完善。例如《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的修改,将逃税手段的本质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以往的具体表述,由原来的列举式规定改为概括式规定,这样更加符合该罪的实质要求。这种将犯罪手段高度概括化、本质化的立法技术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又如信用证诈骗罪,虽然《刑法》第195条中没有明文规定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但通说观点认为,“非法占有目的”是金融诈骗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然而与理论上的统一认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司法实践中,认为信用证诈骗罪不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必要的观点颇为盛行。[14]以此为据,不探究主观目的,仅凭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骗取信用证”行为就认定其成立信用证诈骗罪的判决也比比皆是。这种状况的产生固然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刑事立法中缺乏对“滥用”目的支配下实施骗取信用证行为的规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刑法修正案(六)》适时增加了骗取金融票证罪,增强了法条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但是在刑法修订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提高立法技术,完善对法定犯的规定。

第一,加强刑事立法活动中的系统性研究,建构完整的刑事法律体系。一是要完善刑法内部条文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刑法修正案(五)》增设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规定“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数量较大的”构成本罪。其将信用卡与空白信用卡分开规定,表明空白信用卡没有包含在信用卡的范围内,看似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行为,是否包含伪造空白信用卡?按照上述规定的逻辑分析,显然是不能包括的。但从司法实践中看,伪造空白信用卡的行为经常发生,其社会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持有、运输空白信用卡的行为。既然持有、运输空白信用卡的行为都已入罪,危害性更加严重的伪造行为更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要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又要颁布新的刑法修正案?因此,在修改刑法某一具体条文时,要注意与相关法条的协调,避免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又产生新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刑法理论问题研究,避免单纯的现象立法。例如《刑法修正案(八)》提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那么,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是否构成犯罪?概言之,刑事立法不能只关注当下的热点问题、焦点案件,只及一点,不顾其他。应当从刑法理论出发,坚持解决一类问题的处理原则。否则当发生新的热点案件时如何应对?

第二,适当考虑对空白法条的合理运用,尤其是对不完全空白罪状的运用。在空白刑法中,刑法只规定了罪名或部分构成要件及法定刑,而将犯罪构成要件的一部分或全部委诸行政管理法规。有观点认为空白刑法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有违罪刑法定所蕴涵的民主法治、法律专属性和明确性原则的嫌疑,并建议立法者采取措施提高空白刑法的合法性。[15]对此,有学者认为行政犯及空白刑法的产生与自由法治国家的行政转向社会福利国家的行政紧密相连,是现代法治国家在保障公民自由权的同时兼及保障公民生存权的需要。它既坚持了形式法治国的形式前提,因为它仍然是将构成要件进行类型化、定型化的一种法律模式,对何种行为是犯罪何种行为不是犯罪,于法条之中已经作了相对明确的规定,而不是使用泛泛的一般规范性条款来处理犯罪;同时,又为法官留下了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空白刑法规范既有法的安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弹性,两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借助构成要件的开放性保障刑法的安定性。[16]空白刑法的适当运用,可以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既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也避免了刑法与前置性法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不完全空白罪状,既对犯罪行为的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化的表述,从而合理控制犯罪圈的范围,又能够与社会变化相适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可予以适当考虑。

第三,加强实证研究。当前的刑事立法注重理论思辨而欠缺实证研究,导致某些条文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法条虚置,在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应当看到,关于立法层面的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开放性的、更加务实的社会性研究。但是当前的刑事立法中过多考虑打击犯罪的现实需要,实证基础、研究资料和数据还是相对薄弱、欠缺。波斯纳认为,不仅像侵权案件等法律现象中可以获取大量实证分析所要求的数据从而进行量化分析,就是法律规则本身也可以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如果认为规则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数据将是一个错误。[17]实证分析的方法可以实现一组法律条文与它们背后某个法律原则、原理之间关系的透视,使法律条文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18]以此为据可增强刑法相应条文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裨益于司法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