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教育中母语的失落与突围

现代教育中母语的失落与突围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朝晖1 陈 蕾2摘 要: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实际上,这是对民族语言教育在整体社会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汉语在国际战略竞争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

朝晖1 陈 蕾2

(1.咸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咸宁 437005;2.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在英语越来越热的今天,汉语逐渐成了“被排挤的小媳妇”,极有可能在网络语言的冲击和西方话语的浸淫中被颠覆。因此,对母语的失落进行深刻反思,对现行母语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等进行认真审视,十分必要。

关键词:母语教育;危机;意义;突围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20多年来,在开放理念的强力推进下,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与之极不协调的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正处于令人尴尬的“紧急状态”。王蒙先生曾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说:我们的母语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母语保卫战”。笔者认为:如此观点并非杞人忧天。其实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乡愁”和民族“记忆”。[1]只有树立对母语的自信,重新定位母语教育,优化教材、教法,才能让我们的母语走出困境,突出重围。

一、母语面临的危机

我们的母语——汉语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放弃汉语的学习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这会导致我们的母语面临种种危机:

(一)危机之一——“失宠”

在英语越来越热的今天,汉语逐渐成了“被排挤的小媳妇”。有人统计,中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少于30%,大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更多达30%~80%,而花在汉语知识上的时间相对较少甚至微乎其微。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是中国学生每一次升学的重点科目。进入大学,四六级决定了许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学位证书。就业市场上,四六级证书也是必须具备的“求职入场券”。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是一道决定生死的门槛。英语成了决定许多人人生机遇的要素。重视英语未必就是不爱国的表现,问题在于不能重外轻内,厚此薄彼,弱化了母语的地位。

汉语的落寞还体现在语文课的尴尬处境。对某市中学生的一项调研发现,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既不是喜爱的科目,也不是讨厌的科目,而是无所谓的科目。一位语文老师谈及此种情况时非常痛心:“这要比受到学生讨厌还要让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无所谓表明我们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完全是不放在心上了。”更何况很多人认为语文不如英语、数理化等科目分数提高得快,因此很少有学生愿意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当前,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试题把本来有趣的文章分解得七零八落,把充满生气的作品变成了一堆枯燥乏味的零件。而且现在的评价机制是那样的单一,一切围着考分转,管它有趣无趣。而在大学里,“大学语文”教育已被严重地“边缘化”,相关课程教师也倍感挫折和失落。看来,那根植于我们骨髓深处的母语,正在日渐升温的外语热和某些人的肆意漠视中,变得越来越式微。

(二)危机之二——“解构”

这些年,诸如“酷” (cool)、麦当劳、吉尼斯、迪斯尼,甚至连WTO、DVD、CD等等都进入了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不能不承认,潜藏在西方语词背后的价值观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潜移默化。比如,在城市青年中,情人节(Valentine's Day)“瓦伦丁”,已经成为流行语言,本民族的七月七却被抛诸脑后。

更有甚者,他们会以一种既智慧又暴力的方式解构现有的语言。如用一组数字来表达一个特定的含义,5843344521表示“我发誓生生世世我爱你”,还有的人把刻意的错字当作一种文风、一种标识。将“姜还是老的辣”错写成“僵还是老的瘌”。解构语言的文字游戏还有很多种,比如调整词句中的文字顺序。

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而当下我们面临的汉语变化,尤其是那些“杂交语言”,似乎已溢出了正常的变革范围。

(三)危机之三——“消亡”

现在全世界有七千多种语言,平均每年大概湮没七十种。所以联合国很着急,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2]目的是希望的世界上,人类的语言能够保持丰富多彩,而不要开口就是英语。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语言消亡了,通过该语言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就会消失,它所代表的民族也会消失。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民族语言,促进母语发展,是各个民族面临的紧迫任务。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重理轻文、尊西抑中,作为母语的汉语日趋式微。“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也许不多久中文就会完全被其他语言所代替!”不久前,在华东师大举办的一场“文化神州”语言教育论坛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痛心疾首。[3]她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

二、母语失落的背后

汉语水平普遍下降,母语被忽视,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

(一)客观原因

(1)政策导向失误以及英语的强势入侵

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导向存在失误。这种失误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强调了外语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母语教育的弱化;二是看到了汉语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对外汉语教学给予了战略高度的重视,但却忽视了汉语的国内根基培养。[4]过度强调外语,使我国的教育结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均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外语教育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全民化、失衡化、万能化、绝对化以及形式化、功利化、盲目化、浮躁化的倾向。实际上,这是对民族语言教育在整体社会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汉语在国际战略竞争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

(2)结构性缺失与教材、教法的不合理

解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照搬苏联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专业,把文理知识对立起来,学文的不学理,学理的不学文,正常的民族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专业技能教育纷纷挤掉了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致使学生的知识面日益狭窄,看问题鼠目寸光。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差。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向着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如果不调整知识结构,片面强调专业而忽视基础,这将和科学的飞跃发展越来越不适应。

母语教育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现行汉语教育方式和模式存在问题。“为考试而学”成了不少老师和学生奉行的原则。不少语文课注重肢解语言的单项训练,忽视语篇分析;强调做题目应付考试,轻视阅读与写作。功利性、短视性的教与学自然练不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正因为整个社会是以升学率来评判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才形成了学生作文的八股化,甚至于语言个性化、创造力丧失!语文教材缺乏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著名作家肖复兴认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往往根据自己对语文的理解来编写课本,过于强调语文知识,强调文章要有中心思想,不少课文很让学生头疼,甚至会打消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5]不少高校的大学语文依然在延续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做法。

(3)语言规则的“八股化”与自由泛滥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母语不重视,造成表达传播的僵化。学生写作的各种文本,几乎完全出于同一种模式——那种刻板、八股到令人窒息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如果我们细心体察一下周围人说的话、报刊书籍上的文章,就不难发现,现在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青年学生,或是其他社会群体,都似乎形成了自己圈内一套格式化的语言,或者说“新八股”,并得到了圈外人的认可,成为共同的“财富”。其结果造成了表达上套话泛滥,缺乏新意,甚至语言僵化。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聊天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打字方便,用符号、字母、错别字等代替,于是就渐渐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网络语言。多数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在无形中也损伤了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纽带之称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阻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交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

可以说,汉语言在“全民学英语”热潮和不良网络语言的“双重挤压”下,显得更加落寞,危机四伏。

(二)主观原因

(1)功利思想与理性对主体性的侵蚀

政治生活中的钱权交易、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欺诈、伦理生活中的自我至上等,这些不健康的东西或多或少浸染了现在的学生,导致他们目光短浅、强调个人奋斗,不讲协作、价值观念空虚、功利思想严重……很多学生从功利角度出发,以学好英语和计算机为主要目标,却不关心自己能否写通顺的文章和信件。“应试教育中的功利性,把语文牺牲掉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格非教授说,语文的素养在于日积月累,而非一蹴而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见得就能考高分。[6]

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也是造成学生八股文章的主要原因。 目前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短视行为,已经严重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长期以来,用理性教育或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取代语文教育本身的独特方式,使学生的人格养成处于严重萎缩的状态,学生在人格、个性、心理、态度、观念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薄弱残缺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不少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无法有效地与人交流,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仅仅是应付考试作为敲门砖而学习语文,过后则弃如弊屣,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这正是我国几十年来缺乏人文内涵和民主底蕴的教育所收获的冷酷回报。20年代,深谙西学之道的蔡元培曾中肯地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7]正如杨东平先生指出的,“一种健全的教育必须同时具有人格养成、个性发展、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促进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学术发展等非功利的价值”。[8]

(2)疲惫心理及缺乏母语自豪感

汉语言教学的僵化,是教育体制对语言能力的扼杀。教学时“肢解”语文,考试时考太多、太零碎的局部知识,过分强调标准答案,不重视综合性;语法教学让人厌倦,过于理性、专业,耗时多而收效小,有的学生还可能被败坏了学习语文的“胃口”;语文阅读脱离语言环境,对文章内容进行漫无目标的讨论,曲解文本内容,伤害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沉闷的课堂学习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极度疲惫。

甚至有些中小学用英语代替汉语作为教学语言,使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英语的地位高于汉语的观念,从小亲近西方文化,从而削弱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过分强调别国的语言,就会淡忘自己的语言之根,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母语学习的意义

(一)民族性与爱国性的统一

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因此,汉语对于我们来说,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言工具,而是培养我们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爱国精神的一种手段。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屈原“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苏轼豁达、豪放的情怀;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民族情结、爱国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捕捉这些光明磊落的人格形象,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崇高的道德情操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既是人文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学好语文,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影响深远。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工具性或人文性都是错误的。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发挥语文教育提升人、充实人的目的。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的母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延续着五千年的文化命脉,是中华文化永远不可丢弃的家园。从一般角度看,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和思维一表一里,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使用它的民族长期创造、完善的结果,而该民族也因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并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个特有的思维模式或习惯进行创造。文学可以给科技工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科学的王国里自由翱翔。郭沫若先生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说道:“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8]

四、母语突围的策略

(一)重塑自信

在全球“汉语热”中,我们应该树立对母语的自信。伴随中国的崛起,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文字之一的汉语正在展示自己的魅力。学汉语的外国人已达3000万。近两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海外考生每年增幅达40%,汉语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特征已经显现。母语是民族传统、文化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民族自尊和自豪不是抽象的,“母语协助我们保留民族的根、文化和认同感这些至关紧要的东西。失去这些东西,我们会成了他人眼中的‘香蕉’——外表是黄的,里头是白的。” [8]普希金认为,俄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巴尔扎克则认为,法语是全世界最美的语言。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那些经典作品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每一篇都充溢着民族的风俗民情、伦理道德、审美思辨的活力,展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起伏跌宕的历史画卷。人们会为历史的浩瀚与壮丽而惊叹,会被华夏先哲的聪明智慧所折服。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仍然生生不息地给后人以启发和智慧,值得传承和发扬。

(二)正确定位

语文教育的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应从只注重功利转向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上,为学生铺就终身学习之路。语文教育的目的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感受母语、了解母语、运用母语,教会学生正确说话。这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本位;在第二个层面上,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能够尊严地、自豪地、个性化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创新本位;在第三个层面上,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以母语为窗口、视界、路标,开掘和培养学生去想象世界、描绘世界,探索世界,创造世界的心灵、意志、情感潜能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力。这是语文教育的终极本位。当前的语文生态令人担忧,表现为浮躁,急于求成。语文教师应将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

(三)优化教材

我们要从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树立新观念,从根本上改造原有教材及教材体系。确定教材要顺应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成才的发展过程;要顺应人类的生活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要顺应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和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汉语的发展规律。语文教材应扩大选材范围,应能反映各种流派、各种艺术风格,反映最新成果和最新文学式样。要敢于闯“禁区”,如友谊爱情婚姻等问题,不要对学生进行经院式的教学,以致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毫无鉴别力、抵御力。还应该将世界各国、各民族最优秀最精粹的作品吸收过来,以便把我国的语文教材变成集世界语文教材精华之大成者。选材应尽量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幽默性相结合,教材应具备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力,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求知、求新欲望。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被动者,学生会有一种女性从属的潜意识,因此选文时务必注意。优中选优。

(四)活化教法

语文教学应有法,但无定法。所谓“有法”,即既讲究教学方法,又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性;所谓“无定法”,即指具体的教法是不能也不应固定下来的。“有法”与“无定法”是辩证的统一。语文教学方法应提倡科学化,不能搞程式化。要因文而异,不同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同一文体的也应采用不同的教法。要因班而异,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因为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征、审美趣味、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其教法也不应完全一样。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得体、明白流畅,要有较高的文化含金量,要尽可能地做到“六个有”:言之有物(要有内容);言之有情(要有情感);言之有序(要有条理);言之有据(要有依据);言之有文(要有文采);言之有礼(要有礼数)。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10]教师还应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在教法中融进学法指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还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利用多媒体,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过程、方法、细节动起来、活起来,引起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乐学”。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忽略母语教育,应把母语的运用和表达,当成青年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强烈地意识到:母语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OL].http://www.blogcn.com/user35/hzswiming/index.html.

[2]陆谷孙.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OL ].http://www.go2up.com/forum/viewthread.phptid = 59574.

[3]李征小,柳成荫.于漪:自毁母语长城[OL].http://www.ce.cn/xwzx/kjwh/jy/200407/14/t200407141227383.shtml.

[4]王辅政.透视中国语言教育的战略失误[OL].http://service.gmw.cn/iSystem/listMesage.jspforumID =1&threadID = 6001.

[5]郭扶庚.我们该怎样亲近母语[OL].http://learning.sohu.com/20050921/n240430043.shtml.

[6]林蔚,龚瑜.谁让语文变得无趣[OL].http://zqb.cyol.com/gb/zqb/2005-08/01/content39887.htm.

[7]王书月.话题演说的目标定位:以人为本,文语并重[OL].http://www.teachcn.nete/du/article/2004-07/803.htm.

[8]吴爱芳,宋兆宽.谈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OL].http://www.tech.net.cn/y-jxg/fsf/5002.shtml.

[9]救救母语[OL].http://www.oioj.nett/blog/user2/19396/ar -chives/2005/160372.shtml.

[10](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39.

(原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