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育休闲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

体育休闲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促进社会健康理念达成度假体育作为一种高层次、体现积极休闲的体育方式,较之其他体育方式所消耗的时间更长,对各种娱乐康体设施和服务的综合配套要求更高,所以参与度假体育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收益也更高。4.利于文化沟通与保护度假体育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东道主国家可以借助度假体育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民族文化,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国际交流。

1.促进社会健康理念达成

度假体育作为一种高层次、体现积极休闲的体育方式,较之其他体育方式所消耗的时间更长,对各种娱乐康体设施和服务的综合配套要求更高,所以参与度假体育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收益(身心放松程度、需求满足度)也更高。可以说,度假体育体现了积极生活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符合现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和环境变化的生活方式。以往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到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健身方案的制定,主要围绕身体健康或某种特殊疾病的康复,侧重的是为身体健康的身体锻炼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为增进健康而进行的体育锻炼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有时甚至为了过分强调身体健康而将体育锻炼视为一种任务或负担[35]。对于当前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我国而言,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及文化体育设施的改善,以及大规模的国际文化交流,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将从目前的简单混合型向养生、消遣娱乐、健康投资等交融混合型方向发展,人们将更加追求科学人文价值、健康卫生价值和身心上的满足[36]。发展度假体育无疑是一种体现和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体育模式。

2.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首先,度假体育以其自身特有的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功能,使得参与者能反思自我,审视、品味个性化的生活意义,因而促成参与者发现自我;也能够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参与者回归真我、体味真我的心灵本质需求,实现参与者发展自我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度假体育力求回归到大众化的发展轨道之中,打破度假体育作为有闲、特权阶层优越的符号表征,使人们可以较为平等地根据自我兴趣来选择达成自由、愉悦、幸福的路径,从而使度假体育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生活方式。这一点在欧美发达国家业已成为现实,我们相信若干年后中国也必将实现这一愿景。其次,度假体育作为一种闲暇生活方式,必然是人们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和外在压力之后的一种自由生活,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实践活动。在参与度假体育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我意志,选择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的各种度假体育活动,少有拘束地以自我喜爱的方式参与度假体育,身心和观感需要等均得到极大的满足。可以说度假体育是通过赋予人一种文化的内蕴,使人能够保持着对当下生活状况的超越意识,支撑人们的独立求索精神,始终保持创造的张力和超越的意识,创造性地发展人的个性,对于人的本质实现具有充分而现实的意义。

3.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前文已述及发展度假体育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利于调整消费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升值,因此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物质文明过程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度假体育一般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度假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回归自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进而使人能够更深切地体会保护生态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在这一层面上促进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假体育所具有加强和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作用,也促进了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

4.利于文化沟通与保护

度假体育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东道主国家可以借助度假体育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民族文化,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国际交流。由于度假体育资源包括民族体育节庆等,为了维护度假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必然对于这些民族体育节庆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寓保护于开发之中。例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游艺”大会,它在每年草原丰收的夏秋之际举行,持续10天,度假者可以亲自参加各种庆祝活动,体验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礼俗。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当地居民对于自身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自豪感,政府部门也看到了那达慕大会所蕴含的巨大商机,通过有效的规划、保护、开发、利用等一系列举措促使那达慕大会蓬勃发展,并使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并能传播海内外。

注释

[1] 李建国:《上海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74-79页。

[2] 吕树庭:《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的社会学透视》,《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3页。

[3] 王琪延:《关于我国休闲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中国信息报》2008年4月14日。

[4] 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3期,第32-34页。

[5] 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旅游学刊》2002年第4期,第51-55页。

[6] 黄波:《谈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变化》.http://www.cttr.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7&Page=1

[7] 闫金亮、李吉跃:《中国民众旅游动机与行为研究》,《社科纵横》2008年第6期,第31-33页。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38页。

[9] 王大悟:《旅游度假区开发观论析——对当前旅游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旅游科学》2006年第2期,第13-17页。

[10] 魏小安:《中国休闲度假的特点与趋势(一)》,《中国旅游报》2005年2月21日。

[11] 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4期,第3-5页。

[12] 李崇生:《对“海洋体育文化”及“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探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63-65页。

[13] 魏小安:《中国休闲度假的特点与趋势(一)》,《中国旅游报》2005年2月21日。

[14] 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旅游学通论》,程尽能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248-250页。

[15] Roland Renson. Social Status Symbolism of Sport Stratification. Fernand Landry (eds.), Sociolo-gy of Sport: A Collection of the Formal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ysical Activi-ty Sciences, Florida: Symposia Specialists Inc., 1978. 191-200.

[16] 王海忠:《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市场与人口分析》1996年第3期,第25-27页。

[17] 古德尔等:《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 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 丘萍等:《高尔夫休闲层次特征的理论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394-398页。

[20] 魏小安:《中国休闲度假的特点与趋势(一)》,《中国旅游报》2005年2月21日。

[21] 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体育科学》2006年第4期,第67-70页。

[22] 梁利民:《当前休闲体育研究若干问题论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35-38页。

[23] Joy Standeven, Paul de Knop. Sport Tourism. Human Kinetics, 1999.

[24] Heather J. Gibson. Sport Tour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Sport Management, 2003, (17): 205-213.

[25] 闵健:《体育旅游及其界定》,《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4-6页。

[26] 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体育学刊》2002年第3期,第22-25页。

[27] 叶艳霞:《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第5期,第73-76,91页。

[28] 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185页。

[29] 陈峰:《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86-89页。

[30] 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0期,第49-54页。

[31] 王成志:《我国高尔夫运动与高尔夫旅游发展综述》,《旅游调研》2005年第7期,第20-24页。

[32] 邹红、喻开志:《消费需求拉动: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反思与启示》,《消费经济》2007年第5期,第20-23页。

[33] 李平、刘红兵:《浅谈体育旅游的价值及前景》,《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2期,第96-99页。

[34] 李晓红:《“亚健康”的运动防治刍议》,《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75-176页。

[35] 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体育科学》2006年第4期,第67-70页。

[36] 梁利民:《假日经济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75-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