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宋)司马光撰宋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宋元递修本。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居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光编纂《资治通鉴》,有一事而用三四出处纂成者。光既择可信者而从之,故又参考同异而成此书,借以正其谬而归于一,名《资治通鉴考异》,凡三十卷。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目录》总为三百五十四卷,同上于朝。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宋)司马光撰

宋绍兴二年(1132)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宋元递修本(卷二十七至三十配影宋抄本)。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进士,初仕苏州签判。丁外艰,服除,签书武成军判官事,改大理评事,补国子监直讲。庆历六年(1046)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出为并州通判,召还,直秘阁,为开封府推官,修起居注,判礼部,同知谏院。进知制诰,改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1066),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侍读学士。熙宁三年(1070),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辞枢密副使职不拜,求外任,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居洛阳,编修《资治通鉴》。哲宗即位,皇太后临朝,起光执掌国政,尽废新法。元祐元年(1086),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年九月卒于位,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后蔡京专权,列名于奸党碑。靖康初还赠谥。南宋高宗建炎中配享哲宗庙。事迹详《宋史》本传。

初,司马光尝约战国至秦二世,如左氏《春秋》体为《志》八卷以进,英宗悦之,遂命论次历代君臣事迹,起周威烈,迄五代,就秘阁置局以修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神宗赐名《资治通鉴》并御制序文。光编纂《资治通鉴》,有一事而用三四出处纂成者。光既择可信者而从之,故又参考同异而成此书,借以正其谬而归于一,名《资治通鉴考异》,凡三十卷。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目录》总为三百五十四卷,同上于朝。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目录》、《资治通鉴考异》最早于北宋哲宗元祐元年下杭州镂板。至南宋高宗绍兴二至三年(1132—1133),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又刻此三书。今国家图书馆所藏2461号《资治通鉴》卷末有抄补参校官衔名,衔名后有“绍兴二年七月初一日,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馀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印造进入”牒记可证。而此本《资治通鉴考异》亦定为“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宋元递修本”,就本书而言,并无直接证据证明是此刻本。赵万里当年以墨笔勾出,在编目草片上改为此刻本。查其依据,盖来自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该书卷三所录866号《资治通鉴考异》,傅氏即著录为:“宋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阑。板心上记字数,下记刊工人名,每卷末间有校正衔名。薄皮纸印,颇清朗。钤有‘曾在春星堂’、‘汪士钟曾读’、‘宋本’诸印。按:此与余藏百衲本《通鉴》中第一种绍兴浙东茶盐司本同。(海源阁书,辛未二月十二日观于天津盐业银行库房。)”今检此书,其上果钤“汪士钟读过”、“曾在春星堂”、“宋本”、“杨东樵读过”、“东郡杨氏宋存书室珍藏”、“杨绍和审定”、“海源阁”、“聊摄杨氏宋存书室珍藏”等印记,证明当年傅氏所见者即此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辈版本学大家既然这么定,又无新证借以考辨,只得姑从旧说。书中不少刻工曾在南宋庆元(1195—1200)间为此书修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