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活经济报道,“弯道超车”一骑领先

做活经济报道,“弯道超车”一骑领先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都市快报》: 做活经济报道,“弯道超车”一骑领先浙江《都市快报》以独特角度阐述金融危机下的百业,以创新机制适应党委、政府的需求,报社事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目前报纸期发行超百万份,年利润超亿元,成为报业竞争新形势下“弯道超车”的胜出者。

都市快报》: 做活经济报道,“弯道超车”一骑领先

img96

浙江《都市快报》以独特角度阐述金融危机下的百业,以创新机制适应党委、政府的需求,报社事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目前报纸期发行超百万份,年利润超亿元,成为报业竞争新形势下“弯道超车”的胜出者。

日前,中宣部《新闻阅评》以《联系实际 理性释疑 疏导情绪 树立信心 都市快报关注金融危机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为题评价:《都市快报》根据当地较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家与读者、企业对话,通过报道,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图,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市快报》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立足点较高,眼界较开阔,及时大胆介入,引导经济热点,注意化解社会矛盾的勇气值得肯定。

拉近距离

让经济报道与市民近些再近些

去年年底以来,就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各地媒体推出了大量的报道。金融危机下的经济趋势,已成为从政府到百姓的关注焦点。浙江经济有回暖迹象吗?面对这一“同源新闻”,《都市快报》记者有着灵敏的“新闻鼻”,他们通过观察工厂食堂的豆腐进货量,发现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运用豆腐进货量这个细节,写出了独家新闻。报道以小见大,在故事中讲述新闻。采用对比法叙述豆腐团购量前后的变化,讲述豆腐钱与金融危机的正反向关系,用感性的文字讲述新闻事实,透过细节看本质,加以提炼和发掘,使该新闻事件成为经济触底回暖符号化的某种缩影,报道用见微知著的笔法,用感性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新闻事件对读者经济生活的意义,表现出一种新闻发现力。

“豆腐”报道正是《都市快报》经济报道“软些再软些,与市民生活近些再近些”的具体体现,报道因为注入更多感性意识,从而更具弹性和亲和力。经常看F1的人都不会陌生“弯道超车”的概念,在直道上各家赛车马力相当,几乎不给别人超车的机会,只有到了弯道,高水平的车手才能利用转弯的瞬间,占据内道实现超越。弯道固然是超越对手的好时机,超车的背后也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机制创新、品牌创新和版面创新。面对金融危机,不同市场位置的报纸有不同的感受。《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说,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都市快报》的发展,就在广告商精打细算减少投放、平面媒体广告份额被压缩等报社日子严峻的时候,《都市快报》广告量今年比去年同期还有提升,今年春节后该报推出“温暖2009”春季大型房产活动,持续8周投入70多个房产新闻专题版面,配合讲座、展会和看房活动激活消费,创收近千万元,房产广告在同城媒体中的比例大幅提升。以今年3月份为例,广告额由去年的800多万元增长到1300多万元。

去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都市快报》从新闻媒体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性出发,先后推出了《金融海啸·全球救市》《金融海啸·共同度过》等系列栏目和版面,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从“舆论引导”转化到实际帮促的行动中,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肯定。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一些外贸企业除了咨询政府扶持措施、金融政策,也表达了希望开拓内销市场的愿望。为此,《都市快报》适时举行外贸企业“双对接”的活动,邀请本地的众多商场、超市提供场地组织特卖,既为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牵线搭桥,也为读者及市民带来实惠。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批示指出:“应对危机,关键在树立信心。《都市快报》开设热线非常及时,值得肯定。”浙江省委宣传部鲍洪俊副部长批示:“杭报集团旗下《都市快报》大胆介入引导经济热点的勇气值得省级媒体学习。”

对接商家、对接企业、对接政府、对接消费者,《都市快报》不只是一张报纸,更是一个大舞台,正如一名曾经参加“淘宝”排长队的杭州市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那样:“《都市快报》报道的不少新闻都关系到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每天翻翻《都市快报》不仅亲切好看,还有很多用得着的消息。”

凸显主流

构建“以民主促民生”的互动平台

杨星说:“我们一直在办报中明确需求‘三统一’,即党委政府的需求、报社事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的统一,做到宏观视野在浙江落地,提供展现新闻价值的阅读窗口,不断体现在各时期的重大主题报道中。在金融危机报道中,《都市快报》对热点舆论问题既大胆引导,又讲究方式方法,在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体现说服力和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都市快报》日均刊发经济报道已经达到5万字,正是大容量、建设性的经济报道,凸显了我们作为一张综合性都市报的主流地位,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报道中掌握了话语权。”

要弯道超车,首先要有超车的基础:《都市快报》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成熟的办报经验,以及累积10年的品牌号召力,多年来在报业市场中扮演挑战者的角色,与其他纸媒屡有交锋,具有弯道超车的机遇和基础。

把“寒冬”变为“暖冬”的努力,是媒体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都市快报》通过开通“金融危机热线”及相关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大胆介入,交流沟通,积极引导读者科学认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有多恐惧?中国的经济安全吗?在金融危机中我们应该怎么办?网络上各种信息、观点泛滥,让很多读者感觉茫然。《都市快报》相继推出《金融海啸·全球救市》《金融海啸·你安全吗》《金融海啸·携手共度》等栏目和版面,开通热线请读者谈自己心里的金融危机,请读者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出谋划策,告诉处在危机之中的企业和个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联系实际,专家点评,理性释惑。自《都市快报》请读者谈金融危机以来,打进电话的有商铺老板、民营企业主、年轻股民、销售人员等各行业读者,反映他们都已感受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读者在金融危机中造成的损失情况,该报约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对读者疑问和当前股市等热点经济问题作点评。比如,通过《如果美国经济算是得了“非典”,那中国就只是传染性感冒》,提醒投资者,在热议外围市场的同时,也要善于联系我国实际,进行思考;我国银行基本上是国有银行做后盾,不会出现整个金融系统瘫痪的情况;人力密集型外贸企业需转型;不应该否定信贷消费等。

倾听读者和企业的声音,疏导紧张情绪,帮助企业“过冬”。来电的读者中很多都反映在股市中损失惨重,《都市快报》热线记者通过报纸与其探讨对策,提出建议。根据金融危机对浙江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实际,注意利用报社品牌的优势和智力资源,让外贸产品同国内消费者“对接”,帮助企业“过冬”。

统一思想,树立信心,除上述措施之外,《都市快报》还在经济新闻中彰显政府帮扶形象,引导舆论,进一步稳定民心。如在报上刊出“如果你对政府帮扶政策有疑问,可通过快报咨询”,并在报上公布咨询电话,拉近了政府、媒体同群众的距离,掌握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针对有读者提出的“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让经济(企业)优胜劣汰,政府无需救市”的问题,该报引用浙江工商大学专家的话说:“一旦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谁都不能置之度外。”“不救市,市场的确也能达到平衡,但那是非常低水平的平衡,甚至可能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化为乌有。之所以世界各国统一实施救市,就是因为目前的市场机制已经失去了自我纠错的功能……”《都市快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只有重新树立消费信心,才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这种对政府救市行为积极回应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

增加容量

促民生促消费促发展

今年以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对其都市报旗舰《都市快报》集中资源予以支持,通过“差异化求特色、品牌化求发展”的媒体竞争策略,进一步优化报刊结构,扩大市场份额,扩大《都市快报》的影响力。正是这样的背景,给了《都市快报》做强做活做好经济报道的底气。《都市快报》的广告经营业务原来由集团广告公司全权代理。而今,浙江都市快报传媒公司已横空出世。目前《都市快报》已拥有《都市周报》、19楼空间网络、都市巴士报刊发行中心和读报人传媒公司。之前媒体财经新闻的核心主要以公司新闻和理财类新闻为主,金融危机发生后使得经济新闻加速转型。而在《都市快报》,经营权回归报社,贴身理顺了体制,采编、企划、经营的三方联动,形成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提升了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

今年3月,《都市快报》强势推出“温暖2009,《都市快报》春季大型房产主题活动”,活动由“纸上房交会”、买房讲座、专场展示、定向看房、“购房礼包”发放、“皆大欢喜·买房抽奖活动”等环节组成,为市民买房提供全套的咨询服务,也为杭州“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信心支持。

活动围绕“以老百姓的买房经验指导老百姓”开展,其中公开征集民间买房专家作为演讲嘉宾的方式开了杭城楼市宣传先河,总共吸引了53个楼盘、5家中介公司参与。活动延续了该报一贯的风格,延续2个月时间,八大主题周包括婚房主题周、绿城主题周、高性价比代表楼盘主题周、地铁楼盘主题周、二手房主题周、高端公寓主题周、别墅排屋主题周和读者置业节等活动。该报总计投入了70多个房产新闻专题报道,配合展会、讲座和看房等大量现场活动刊发99篇新闻稿,为老百姓的买房提供参考。《都市快报》大篇幅的报道和大量的现场互动,迅速成为杭城楼市焦点,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都市快报》的经济报道一直“坚持找准切入口做大做深做透”,把时政主题报道和经济报道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和创新。正是这种对自我风格的一以贯之与不断革新,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民生、促进消费、促进发展,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肯定。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鲍洪俊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经济报道首先要做好对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的及时、深度解读,及时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举措,同时要报道好这些举措的决策背景、决策预期、决策影响。《都市快报》的实践证明,有独到见解的深度经济报道,不但受到党委、政府和读者的欢迎,而且能够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26日07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