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中的散文

广播中的散文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广播中的散文散文,是社会生活中闪亮的火花,是一杯浓烈而又醇香的美酒。散文在广播中的播出,多以配乐的形式出现,称为“配乐散文”。每一档出色的配乐散文节目,都会使众多的听众沉醉其中,欲罢不能。文艺广播中的散文节目,不像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那样是编辑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而配乐散文这一类节目,往往被称作“纯文学节目”。

一、广播中的散文

散文,是社会生活中闪亮的火花,是一杯浓烈而又醇香的美酒。所以,自它诞生以来,就成为受众关爱的一种文体。这也正如散文家杨朔先生所说,“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4]。因此,散文反映生活,就不需要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要前后左右连贯的情节,而是把它摄取到的某个人的一眉一眼,某件事的一个片段、一个侧面,以及个人的切身感受和议论等等糅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文艺广播中散文的播出量在文学广播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台和各地方台相继播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博得广大听众的青睐。而改革开放后,受经济利益的制约,广播中的散文听众也难以寻觅得到了。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20世纪末期,文艺广播该向何处发展,似乎大家都有了深刻体会,于是各台纷纷压缩了热线点歌时间,也缩减了俊男靓女主持人和听众的调侃时间,这也就给文学、给散文的播出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散文在广播中的播出,多以配乐的形式出现,称为“配乐散文”。配乐散文是录音散文作品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文艺节目形态。它具有浓郁的散文风格和音乐韵味,比之用文字登在书报、刊物上的散文另有一番情趣和艺术魅力。把载之书刊、卧在纸上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余味无穷的配乐散文,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了,由此得到听众的喜爱和好评。每一档出色的配乐散文节目,都会使众多的听众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配乐散文,往往都是由著名朗诵家、播音员预先录音,再由配乐人员选好音乐,甚至请作曲家专门配乐,然后复制合成、精心制作,散文的诗情画意和哲理,再加上音乐的烘托、渲染,相得益彰,听后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文艺广播中的散文节目,不像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那样是编辑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而配乐散文这一类节目,往往被称作“纯文学节目”。

(一)选材

对于广播中的散文,编辑首要的任务是选材。以文字形式和读者见面的散文是众多的,但在广播中不可能“拿来主义”,编辑总要在数不清的散文作品中选出最优秀的。当然这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只有选出有代表性的、有新意的佳作,才能给广大听众带来审美的愉悦。在广播中播出的散文,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在广播中播出最多的是抒情散文。比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等作品在电台播出以后,受到听众的极大欢迎。这些散文的意境很美,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在音乐的映衬下,使听众品味出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再比如湖南台的《月光奏鸣曲——唐诗之旅》,以唐代诗歌中描写月亮的作品为欣赏对象,用散文化的笔法,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我”的人生经历与主观情绪融入编辑对诗歌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是散文与诗评的美妙结合,在艺术形式上也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第二,有景有情的游记在广播中也极受听众的青睐。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这些都属于游记的范畴。听众通过无线电波,也领略和体会了这些山川绝美的风采与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重庆电台录制的《难忘乌江》就是一组既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散发着强烈人文色彩的艺术散文。节目编导从乡土作家赖永晴的近20篇散文中,精心选择了乌江唢呐、乌江汉子闯滩、乌江女人纳鞋垫以及乌江醉人的夜晚等片段,进行重新构思编排,并以原创音乐与声效做背景串联,通过对乌江风光和乌江生活的深情讴歌,揭示出乌江人善良、真诚、勤劳、勇敢的情操与品质,产生一种在“景”中抒情、在“情”中观景的艺术效果,使整个节目具有音韵美、旋律美、情感美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广播工作者以创造性的劳动,把当前文坛正在滑落的以风土人情为题材对象、以温馨怀旧为审美情调的文化记录,又重新拉回到大众的主流文化领域。散文广播关注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表现的内容是百姓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没有论资排辈或社会等级制度的喜庆世界”[5]。整个节目充满了对拜金主义和犬儒哲学的批判精神。

第三,知识性散文在广播中也可以播出。这当然要选择那些文字优美,所述知识要在曲折跌宕的结构中似乎是不经意地传播给听众的。再者,所述知识当然也必须是大多数听众都感兴趣又比较容易接受的才好。

在广播中叙事散文采用得比较少。

(二)编辑加工

广播中的散文,编辑对文字的加工不大,总的原则是要尽量保持作品的原貌。即使文字过长,受到节目时间的限制,文字的删节也要特别慎重,尽可能保留描写部分的文字,可以适当压缩叙述部分。为了使节目不露删节痕迹,编辑有时需要增补一些语言,这些语言一定要保持原作的风格,以求节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尤其对于那些散文大家的作品,更要谨慎处理这些问题,丝毫马虎不得。

1.删节

广播中播出的散文,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是从出版后的众多散文中择取佳作搬上广播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为广播撰写的散文。也就是说,这些佳作都是为读者而作,并非为听者而写。从读的文字转换成听的节目,总会有不和谐的地方。

(1)从听觉出发,有的似乎是多余的文字,需要删节。供读者读的作品,内容的涵盖面比较大。如果有必要,横向和纵向的内容都可以任意延伸,使情节和人物都更丰满,对时代的折射也更全面。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播出的广播节目,它的容量相对来说要更单薄一些,更直观一些。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作者是按时间的逻辑组织文字,给人以清爽而自然的感觉。这篇文字在编辑成配乐散文时,删去约十五六处,删去的文字多是作者的遐想和引文。因为这些遐想和引文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听众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影响播出效果。

(2)节目时间的限制。电台文艺节目时间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广播节目播出,首要的问题就是受到节目时间的限制。删节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作品中留下的内容必须符合节目的要求:政治的要求、艺术的要求、内容含量的要求(也就是节目时间的要求)。这种删节一定要抓住听觉艺术的特殊要求,在尽量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删节,使节目长短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

2.语言

(1)不易听懂的。文字是给人看的,文字中即使有些生涩的语言,一眼如果看不明白,还可以稍加思考、琢磨,乃至细细思考,以求得作者的真意。而广播节目可真正称得上是一次性的艺术,它的声音语言稍停即逝,如果感到稍有迟疑,稍加思索,后面的语言又紧跟了上来,丝毫不会给你留下思考的余地。这样一来就造成前面的没听清,后面的又没听见,这就等于给听众的审美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障碍,搞乱了听众的审美情趣,以致造成关机或调台。广播中的语言应当是一听就懂的,无须左思右想地斟酌。如果有些需要思索的语句,编辑将其搬入广播中来,就一定要重新改写。

(2)从听觉上容易引起误会的字句,需要编辑重新斟酌。中国有许多同音而不同义的字,这在印刷传播中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在听觉上往往会引起误解,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意思。所以对于广播文艺编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马虎不得。

(三)音乐、音响在散文中的作用

散文,在广播中基本上都是配乐播出。音响效果在散文中的使用,要比音乐稍后了。

音乐在广播的散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的参与要比只是用声音语言播出的散文节目,多了些许浓重的艺术色彩,使之更散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示出听的散文比看的散文更具有韵味和美感。音乐在散文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意境,推动情绪的发展,以造成一种美的氛围,给听众强烈的艺术感受。这里所说的“情绪”,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散文中人物的情绪;一种是散文中作者的情绪;一种是散文欣赏者的情绪,对广播来说也就是听众的情绪。也就是说,配乐散文中的音乐能够烘托意境,推动散文中人物的情绪,推动散文写作者的情绪,推动听众的情绪。

音乐在节目中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和散文应形成统一体,不能使人感到音乐是硬加进去的,是可有可无乃至是节目的多余部分。散文中所使用的音乐素材,多是写景或是写情的音乐。音乐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情感。它能强烈地作用于人物的情绪,抒发人物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散文中通过音乐的表情作用、音乐和作品的内容结合,渲染气氛,创造所追求的艺术意境。

音乐是抽象的声音艺术,它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所描述和表现的对象,是它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首要的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曲家正是通过自己的观念、感受、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音乐的体裁、样式和风格特点都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烙印。

音乐作品有着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这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逐渐形成的。音乐的民族特性和各地区的语言音调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的环境中固有的旋律、节奏调式特点直接反映出不同民间旋律的音调,使其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风采。在广播的配乐散文中,音乐和散文的风格、情调一定要相吻合。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散文,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恰如其分的音响效果,能为文字的表情达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