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

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某种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认同重建等问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广播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的使命。

四、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时代性节目设置的语境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由于当代电信、广播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发达,使得文化交流的全球覆盖范围、交流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此,文化全球化是我们最直接感受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同时我们也应将当代中国广播的节目设置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来考虑。数字技术、光纤电缆、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的一次次急速变革,使传播的基础设施全球化了,共同的语言和语言能力已经进一步加强,全球化的文化市场也正在形成。

全球化给中国广播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节目直接进入——国外广播节目、音像制品的大量进入;其二,技术进入——数字卫星广播、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带来广播传输设施的全球化;其三,跨国公司进入——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兼并、购并等方式直接进入中国广播市场。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语境。

中国广播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肩负着党的宣传任务,它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但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新闻控制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传播全球化以前,各国的传播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较少或根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政府力量、经济力量的愿望和取向。近些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加、频率增多,多元的观念、价值体系接触、碰撞的几率逐步增大,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国家必然会受到来自他国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冲击。对于我国来讲,随着加入WTO,媒体进一步开放带来的传播全球化必然会对原有的意识形念话语建构方式提出重构要求。先前部分的传播模式、宣传定式要做相应调整与改变以适应传播全球化的整体趋势,这种重构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对于中国广播来讲,由于当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收听境外广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广播传播中的意识形态话语重构要求较之印刷媒体来讲更为紧迫。广播在意识形态话语重构中要注意扩大信息容量、容纳多维度舆论。

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自己在全球化的有利位置向他国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同化他国人民,将他国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轨道中来。正如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传播学者乔姆斯基所言:“美国利用WTO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如何强化民族认同。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某种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认同重建等问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广播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的使命。广播节目在内容选择上改变过去“单向度舆论”的做法,适当地选择一些负面信息、敏感信息,不断提高听众的“免疫力”。这种主动出击就是一种积极防御策略。

积极防御策略还指来自节目形态方面的大胆尝试。研究表明:受众对于境外节目所谓的“喜好”,大部分来源于“好奇心”——对节目形式上的好奇(如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最初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国内没有见过类似的电视节目)、对节目内容“闻所未闻”的好奇(如受众从某些境外电台、电视台可以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我们过去节目形态单一、内容整齐划一,激不起人们的好奇心,因此一旦有一些新花样的节目、看似敏感信息的出现,便很容易引起关注,引发人们一窝蜂地收听和收看。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先进文化介绍出去。文化扩张是文化的本质特点。文化生来就是以传播广远为理想的,正是扩张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存活与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理应更加强大,焕发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