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时间:2022-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各种文化已经很难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有参与全球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融和的过程,其自身才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历史上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欧洲有些国家出现抵制美国文化现象,其本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自己的特质和理论体系。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胡春风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环境生态问题全球化等时代新特点,也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它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根深蒂固的,渗透在语言、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和社会习俗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并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既参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又保持自己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优秀民族文化特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进程实际上随着资本主义航海技术的发展就已经开始。马克思曾经指出:“大工业……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经过100多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21世纪以来,全球化在深度广度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上都远远超过18世纪以来的世界交往。伴随经济全球化,外国资本、科技和外国先进经济管理制度的引进,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渗透进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撞击和渗透不可避免,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文化既不可能相互隔绝,也不应该相互对抗,而应该是和谐共处。现在各种文化已经很难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有参与全球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融和的过程,其自身才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从历史的源头产生和发展的,但同样的源头却会产生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形式。例如与犹太教有着深厚渊源的基督教,从民族宗教发展成独立的世界性宗教,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宗派。又如,美国文化是从英国文化发展而来的,但是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它少了一些贵族绅士的高雅,却形成了与英国文化不同的、更注重现实的牛仔文化。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因此它的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多元化的特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及其发展的活力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实现的。

中国文化历程发展具有和谐多元的特点。由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不断地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如,具有形意特点的中国文字和书法字画,有记录历史最长、自成体系的中国天文历法,有历史悠久而复杂的中医药体系,有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梅兰芳)表演艺术,有对世界作出很大贡献的“四大发明”,有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文化艺术产品和工艺。中国佛教源自印度佛教,但它与印度佛教却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和保留,而且它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思想和佛教宗派,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佛教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历史上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儒、释、道长期并存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这是对几千年文化传承、融合和发展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强盛是与开放联系在一起的,丝绸之路并没有使中国消亡,而是中国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盛;闭关自守则造成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落后,最终导致清代中国被动挨打、积贫积弱的社会动荡。历史文化是纵横交错的网络,每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历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支,文化个性会得到更多的发展。

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就是因为自然界千差万别的物种和事物的相生相克,和谐文化生态就应该是文化形态的千姿百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是为文化多元增加色彩。交往和开放并不是放弃和丧失自己的个性,交流并不是一定要用西方文化作为我们模仿的范式。不可否认,西方文化有其先进之处,但任何东西不可能十全十美,其负面的东西也是客观存在的:唯利是图、缺乏亲情、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生态的破坏等。交流需要学习外来文化,但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特质就无所谓“交流”。外来文化如果被很好地引入和运用,将会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在文化霸权主义的氛围下,有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消亡。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些人的反传统意识极度膨胀,以至粗暴对待民族文化传统,“妖魔化”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欧洲有些国家出现抵制美国文化现象,其本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传统。引进外来文化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因为,一个没有自尊自信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在开放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外国人正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更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3]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越是古老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其文化的特质就越鲜明,正因为如此,它们才更具吸引力。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自己的特质和理论体系。正是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存在,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遗产: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石窟艺术等,无不体现了民族精神风貌和深刻历史内涵,各国、各民族的每一个节日习俗、每一个成语、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体现出一种文化特质。中西方文化特质是由各自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正如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有其历史和宗教文化背景一样,中国的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也有其深厚的历史和宗教文化背景;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西方的蒸汽机电机推动了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科学则体现出实证科学的理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伴随着殖民主义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中文在交流和表达情感、思想的过程中有其特有的魅力,当我们运用成语、典故、诗词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时,其象形文字和浪漫主义文化背景给予我们深刻的感受。

全球化与民族性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存在。全球化要求人们开放、交流,寻求事物发展的共性,有共性才能交流,只有这样世界才能交往;民族性要求人们继承、发展,保持独立的个性,有个性才能独立存在,只有这样世界才能丰富多彩。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秉承继承与创新的理念,在全球化语境下坚持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文化自信和自觉是文化自强的前提。民族文化内包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丢失了民族文化就丢失了文化之魂。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文化,更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4]民族文化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不会丧失自我。继承是本,发展变化是流。中国文化包含着儒、释、道思想,有悠久、独特的文化和精神传统,它已经渗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成为形成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是把它们彻底抛弃,而应让它们在新的形势、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扬弃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的工作方式、思想内容将会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在科学知识、道德准则和艺术的鉴赏力上会具有更多的认同性。但是,文化是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依托,是民族生活习惯、思想意识、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表现,它的独特性不会因此而轻易丧失。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独特性的魅力正日益凸显。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主体道德自律精神以及美善相乐原则,对于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一定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通中西古今,建构出既流淌着民族文化血脉又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精华,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当代文化体系。国与国的竞争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的硬实力,而且需要文化软实力。文化自强需要文化自信、自觉。社会文化需要多元性,但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有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要建构新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内涵,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建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生态。

(作者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4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5—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