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圣外王”理想_中国儒学导论

“内圣外王”理想_中国儒学导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圣外王”理想_中国儒学导论所谓“内圣外王”,其另一种说法为“天人合一”,它作为“儒家精神”中的“自我意识”而有意义。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虽然说“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不再拥有未来”不免危言耸听,但终于有人说出了“弘扬中国文化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开出儒学的“新内圣”之学似乎更为社会所需要,并且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发展前景。

“内圣外王”理想_中国儒学导论

所谓“内圣外王”,其另一种说法为“天人合一”,它作为“儒家精神”中的“自我意识”而有意义。张载[3]的《西铭》就是这一意识的一个典型。张载《西铭》云: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恂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崇伯子,即禹,禹父鲧封于崇,史称崇伯。《国语·周语下》载:“昔在有虞,有崇伯鲧。”颖封人,即颍考叔,其为颖谷封人,春秋时郑人。郑庄公置其母于城颖,在颍考叔谏说下,遂母子如初。舜,《孟子·离娄》中载:“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叟底豫,瞽叟底豫而天下化。瞽叟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焦循《孟子正义》中称:“舜以不顺亲意为非人子。底,致也;豫,乐也。瞽叟,顽父也。尽其孝道而顽父致乐,使天下化之,为父子之道者定也。”申生,晋献公太子,因献公宠骊姬、信骊姬之谗而自杀。参,即孔门曾参,事亲至孝,《孔子家语》载“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并曾提出“夫孝者,天下之大经”[4]。伯奇,尹吉甫之子。吉甫惑于后妻,虐之,使无衣无履而践冰挽车,伯奇则无怨尤。

在《西铭》这里,不难看出作为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核心的“孝道”,在宋代被再次振兴,且不仅仅是振兴,而且具有一些崭新的内容——如禹之“顾养”非仅指“恶旨酒”,更在其能够“干父之蛊”[5];颍考叔之“育英才”,即在其之“爱其母而施及庄公”——真正的“孝”,致乐于亲人高于消极服从,保全大体又高于致乐于亲,更前衍为善行和劝善以及人更高于前述种种,而无所怨尤地感恩于宇宙则高于一切,是所谓真正的“孝道”。从忍辱负重的伯奇,到从容就死的申生,到有选择地接受的曾参,到推己及人的颍考叔,再到“干父之蛊”的禹,所谓“孝道”已经不仅是一种教训,而是一种境界——“感恩”的境界了。《西铭》因此为《宋元学案》所称道曰:“百家谨案:先生尝铭其书室之两牖,东曰《砭愚》,西曰《订顽》。伊川曰:‘是起争端,不若曰《东铭》、《西铭》。’二铭虽同作于一时,而《西铭》旨意更纯粹广大。程子曰:‘《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又曰:‘《订顽》立心,便可达天德。’朱子曰:‘程门专以《西铭》开示学者。’”[6]其中所谓“达天德”者,正是一般宗教意义上的“感恩”。(www.guayunfan.com)但“感恩”并不只在宗教中存在,而是一种对于个体存在现实的思考。因此,它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命题,而是“原善”在人类哲学史上的意义问题——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的问题。

《宋史》卷427《道学一》“邵雍传”中载:

……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既葬,(程)颢为铭墓,称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

可以说,于儒学中,作为“终极关怀”的、作为“价值核心”的是“天人合一”的“性”为“真”,因为天人合一的“性”就是宇宙中的“原善”——最后的“存在”;“知行合一”的“为”为“善”,因为知行合一的“为”就是人的“践形”——最具体的“此在”;“情境合一”的“礼”为“美”,因为情境合一的“礼”就是“历史”——永生的“在”。

在中国文化史上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现象——新儒学从韩愈的《原道》一文发轫;中国现代哲学于“新文化运动”开始,在这一运动中就有一篇冯友兰写于1944年间的《新原道》;被英国剑桥哲学辞典誉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的牟宗三,“原道”也是其全部著作的核心。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说“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不再拥有未来”不免危言耸听,但终于有人说出了“弘扬中国文化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中国文化”?又如何弘扬这一“中国文化”?却不能不说仍是一个问题。在“贞下起元”的20世纪30年代末叶,冯友兰先生在序于昆明的《新理学》书中写道:“……我们是‘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7]又于《新原人》之“自序”中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冯友兰先生怀着这一期许而“‘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的“梦”,必须为新一代人所实现。这就是开出儒学的“新内圣”之学似乎更为社会所需要,并且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发展前景。

【注释】

[1][美]C.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原载《政治科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第86页。

[2]少数民族节庆资料详见高发元主编、云南大学组织编写的《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载(1020—1077),凤翔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4]《大戴礼解诂·曾子大孝第五十三》。

[5]《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谓能矫正父母之过而处事。

[6](明清)黄宗羲:《宋元学案·横渠学案》。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内圣外王”理想_中国儒学导论

所谓“内圣外王”,其另一种说法为“天人合一”,它作为“儒家精神”中的“自我意识”而有意义。张载[3]的《西铭》就是这一意识的一个典型。张载《西铭》云: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恂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崇伯子,即禹,禹父鲧封于崇,史称崇伯。《国语·周语下》载:“昔在有虞,有崇伯鲧。”颖封人,即颍考叔,其为颖谷封人,春秋时郑人。郑庄公置其母于城颖,在颍考叔谏说下,遂母子如初。舜,《孟子·离娄》中载:“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叟底豫,瞽叟底豫而天下化。瞽叟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焦循《孟子正义》中称:“舜以不顺亲意为非人子。底,致也;豫,乐也。瞽叟,顽父也。尽其孝道而顽父致乐,使天下化之,为父子之道者定也。”申生,晋献公太子,因献公宠骊姬、信骊姬之谗而自杀。参,即孔门曾参,事亲至孝,《孔子家语》载“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并曾提出“夫孝者,天下之大经”[4]。伯奇,尹吉甫之子。吉甫惑于后妻,虐之,使无衣无履而践冰挽车,伯奇则无怨尤。

在《西铭》这里,不难看出作为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核心的“孝道”,在宋代被再次振兴,且不仅仅是振兴,而且具有一些崭新的内容——如禹之“顾养”非仅指“恶旨酒”,更在其能够“干父之蛊”[5];颍考叔之“育英才”,即在其之“爱其母而施及庄公”——真正的“孝”,致乐于亲人高于消极服从,保全大体又高于致乐于亲,更前衍为善行和劝善以及人更高于前述种种,而无所怨尤地感恩于宇宙则高于一切,是所谓真正的“孝道”。从忍辱负重的伯奇,到从容就死的申生,到有选择地接受的曾参,到推己及人的颍考叔,再到“干父之蛊”的禹,所谓“孝道”已经不仅是一种教训,而是一种境界——“感恩”的境界了。《西铭》因此为《宋元学案》所称道曰:“百家谨案:先生尝铭其书室之两牖,东曰《砭愚》,西曰《订顽》。伊川曰:‘是起争端,不若曰《东铭》、《西铭》。’二铭虽同作于一时,而《西铭》旨意更纯粹广大。程子曰:‘《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又曰:‘《订顽》立心,便可达天德。’朱子曰:‘程门专以《西铭》开示学者。’”[6]其中所谓“达天德”者,正是一般宗教意义上的“感恩”。(www.guayunfan.com)但“感恩”并不只在宗教中存在,而是一种对于个体存在现实的思考。因此,它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命题,而是“原善”在人类哲学史上的意义问题——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的问题。

《宋史》卷427《道学一》“邵雍传”中载:

……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既葬,(程)颢为铭墓,称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

可以说,于儒学中,作为“终极关怀”的、作为“价值核心”的是“天人合一”的“性”为“真”,因为天人合一的“性”就是宇宙中的“原善”——最后的“存在”;“知行合一”的“为”为“善”,因为知行合一的“为”就是人的“践形”——最具体的“此在”;“情境合一”的“礼”为“美”,因为情境合一的“礼”就是“历史”——永生的“在”。

在中国文化史上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现象——新儒学从韩愈的《原道》一文发轫;中国现代哲学于“新文化运动”开始,在这一运动中就有一篇冯友兰写于1944年间的《新原道》;被英国剑桥哲学辞典誉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的牟宗三,“原道”也是其全部著作的核心。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说“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不再拥有未来”不免危言耸听,但终于有人说出了“弘扬中国文化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中国文化”?又如何弘扬这一“中国文化”?却不能不说仍是一个问题。在“贞下起元”的20世纪30年代末叶,冯友兰先生在序于昆明的《新理学》书中写道:“……我们是‘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7]又于《新原人》之“自序”中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冯友兰先生怀着这一期许而“‘接著’宋明以来底理学讲”的“梦”,必须为新一代人所实现。这就是开出儒学的“新内圣”之学似乎更为社会所需要,并且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发展前景。

【注释】

[1][美]C.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原载《政治科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第86页。

[2]少数民族节庆资料详见高发元主编、云南大学组织编写的《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载(1020—1077),凤翔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4]《大戴礼解诂·曾子大孝第五十三》。

[5]《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谓能矫正父母之过而处事。

[6](明清)黄宗羲:《宋元学案·横渠学案》。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