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路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拥有众多的追随者。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经苏俄影响我国发展进程:1949年建立新中国,1956年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后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形成“中国模式”。中国较早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路_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中、印、俄发展模式比较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批判资本主义、旨在建立共产主义的一种新型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计划经济;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反对单纯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主张“看得见的手”对整个社会进行宏观调控。

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列宁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贯彻到落后国家现实实践中。

苏联模式”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打破了自由主义现代化独霸天下的神话,捧出俄罗斯民族现代化的辉煌,已经在美苏争霸中得到充分展示。马克思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经苏俄影响我国发展进程:1949年建立新中国,1956年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后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形成“中国模式”。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走出积贫积弱困境,正在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取得的成就震惊世界。由此可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念并非定于一尊,它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全面计划”的现代化理念

“全面计划”的现代化理念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以“苏联模式”为典型,“苏联模式”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推行全面的公有制,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全面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全面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否定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面计划”的现代化理念影响了包括中、印在内的1/3世界人口、1/4的世界领土面积。世界上十多个国家交汇出“趋苏联模式化”的大潮。

2.“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念

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反思“苏联模式”,并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但苏东改革以政权更迭导致“剧变”、“解体”而结束,世界一度呈现出“去苏联模式化”的大潮。

中国较早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着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推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念,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世界上还存在着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现代化发展理念,比如“印度模式”,它有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也有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容,但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