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经济文化特点

西部经济文化特点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保守的农业文明,其保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历史上看,西部地区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不少民族并没有形成过真正的商品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平均主义现象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地人没有种菜的习惯,更主要的是当地傣族有这样一个习俗无论是谁家种的蔬菜,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去采摘来食用。
西部经济文化特点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保守的农业文明,其保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因循守旧。从秦、汉、唐到西夏、新疆的楼兰、西藏的吐蕃,都有过辉煌的时期。西部地区的人们无法逾越祖先的功绩,又无法逃避伟大的文明,因此在羞愧与无奈之下,只好躲进祖宗的福荫里,以文化上的优越取代其他地区物质上的发达,从而满足心理上的虚荣,达到精神上的平衡。由此产生的保守、怠惰、故步自封的文化心态,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心理和恋家恋土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俗守祖训,墨守陈规,难以接受新生事物,歧视、恐惧外部世界,拒绝或难以接受外界事物的盲目排外情绪。

长期的经济贫困使这里的人们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平衡机制,即在无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认同。前辈们奋力挣扎而又生活贫困的现实使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摆脱贫穷的心理暗示,但他们同时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做人的尊严。在预期贫困的内外部环境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得到改变的情况下,解决自身贫困问题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降低贫困标准,即穷人自己的贫困标准,它主要依据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对幸福生活的理解而定,于是就出现了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主观精神贫困现象。

第二,封闭保守。西部人安土重迁,乡土观念非常深厚。类似四川的“盆地意识”,陕西人“固守八百里秦川”,以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饿死不离乡”、“出外是背井离乡”等观念十分普遍。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很多西部人不愿外出创业,他们认为外面的世界险恶而非常凶险,逐渐形成封闭保守观念。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已出林定居的云南金平县的部分苦聪人又重返森林过起游耕生活。1990—1993年间有12户该县者米拉枯族乡的六六新寨人家搬回了原始森林。1994年,者米拉枯族乡又有38户农民重返老林,当地政府把他们找回来后,1995年上半年又有26户人家重返老林。类似“返型现象”在西部其他民族地区也屡见不鲜。

第三,小农观念。西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维持着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食物和衣着,似乎没有更多的追求。手工和半手工的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西部农民的“粮本位”观念还很严重。长期贫困的物质生活和十分脆弱的经济支撑体系,使人们视生存为第一要义,粮食作为维系生命功能延续的最基本的物质载体,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绝对统治地位。“千般生意眼前花,锄头落地才是庄稼”,成了他们产业的最高纲领。拥有丰厚的粮食储备是他们奋斗的最高理想。直至今日,还有一些农民陷在“农民怎么可以不种粮”的困惑中。小农经济观念还表现在人们的财富积累意识差,在缺乏积累意识的状况下,所有的生产活动的收益都转化为现期消费,不可能形成新的投资流向,只能长期保持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简单再生产和保持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此外,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西部人一般都重农轻商,视经商为耻、为不务正业。他们市场观念差,经营意识淡漠,缺乏对正当利益的强烈追求激情与奋进动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冒险精神,缺乏敢拼敢闯的魄力与勇气。

历史上看,西部地区自然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不少民族并没有形成过真正的商品经济。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他们与其他民族和内地的交换主要是以物易物,以马、牛、羊、羊皮等畜产品换取布、盐、茶、粮食和日用品等。如在哈萨克、柯尔克孜、藏、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中几乎找不到商人,他们耻于经商,羞于经商,甚至认为经商是低贱的,瞧不起商人,认为通过做买卖赚别人的钱是不道德的、不光彩的。如果自己的财物有剩余的话,宁可送人,也不愿意出卖给别人。

第四,平均主义。一些西部人“崇尚平均”观念,“不患寡而患不均”,习惯于搞平均分配,有一种要穷一起穷,不怕贫穷就怕分配不均的思想。不少人反对贫富差距拉大,自己不敢冒险致富,还总想以种种借口去参与分配别人的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平均主义现象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残存着“共食”的习俗,如在一些佤族地区,种的粮食和菜互相吃,所谓“山毛野味,见者有份”。在拉祜族、布朗族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在杀猪宰羊时,要把全村人都请到家里,连吃带拿,二三百斤重的猪在一天就消费完了。西双版纳勐海县,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发展蔬菜种植业,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当地的傣族很少有人种菜。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地人没有种菜的习惯,更主要的是当地傣族有这样一个习俗无论是谁家种的蔬菜,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去采摘来食用。这样种菜人的私有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种菜人不仅要投入生产成本,还要承担无法正常获得预期经济收益的外部成本,自然就没有人乐意种菜,更不用说以种菜为业。

第五,淡漠时间。原始的农耕生活养成了散漫、自由、慢节奏、低效率的生产生活习惯,在快节奏、高效率现代社会中很难适应。深入到西部的经济社会,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城市的人行道上,行人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优哉游哉迈着四方步,旁若无人;到春、夏、秋三季,从城市到农村,大街小巷,到处摆放着台球桌,一群一伙青壮年从早玩到晚,兴高采烈,不知疲倦;还有许多麻将馆门庭若市,夜以继日。长期缓慢的生活、工作节奏形成了苟且偷生、顺其自然、悠闲自得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态度,以及不珍惜时间、不讲效率的观念。在许多地方,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不注重办事效率,办事拖拉,时间观念淡漠,缺乏危机感和时效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