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文化总体评价

西部文化总体评价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文化属于农业文化范畴,但这并不排除西部文化还有许多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文化要素,这构成了西部区域文化的优势和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西部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符合的精神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部的这种同舟共济、相互帮助的和谐文化理念,曾经在西部经济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西部文化总体评价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1.西部文化的优越性

多元而独特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形成了西部地区具有丰富内涵的千姿百态的传统文化。从总体上来看,西部文化属于农业文化范畴,但这并不排除西部文化还有许多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文化要素,这构成了西部区域文化的优势和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西部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符合的精神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气磅礴的开拓精神。

由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沙漠、高原之地,开阔的视野、恶劣的自然环境、游牧的生活,锻炼了人们的顽强意志,使西部人形成了一种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精神。其中尤以蒙元文化最为突出。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铁骑开疆辟土,纵横欧亚大陆,其所创立的丰功伟绩至今世界无有出其右者。西汉时,汉统治者利用地理优势,勇于西拓,北纳匈奴、南拓岭南、西开丝路,吸纳西域及海外文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打通了横贯欧亚、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生命线——“丝绸之路”,揭开了中国与中亚、欧洲、非洲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同义语,其成果是卓著的。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晋商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也因此传播到了西部。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西部文化精神中蕴藏着一种大气磅礴的开拓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于今天西部走出国门,去国际上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西部经济地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以关中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天生耿直、讲究诚信的文化品格。晋商就是讲究诚信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商业活动中,通常以关公的“义”来团结同仁、号召同仁,以关公的“信”来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其信誉至上、坦诚相待、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伪饰的商业品德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效仿。蒙古人重诚信,对欺诈性的交换行为、非法牟利行为极其蔑视,他们在和对方交流、交换的时候特别守信用、讲诚信。在早些年代,蒙古人出去放牧或下地做农活甚至晚上睡觉都没有锁门的习惯,这足以说明他们对彼此的信任程度,没有丝毫的怀疑之心。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文化,以佛教徒“不打诳语”为道德标准,也影响到全民信教的藏族人形成诚实、讲求信用,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以人为善等道德理念。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谋利者在经济活动中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例如:短斤缺两骗人钱财、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损人健康,言而无信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从西部优秀文化传统中提炼“诚信”理念,重建道德文明,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

相对于东部平原水乡,西部自然环境要恶劣得多,西部人们时不时地要准备着面对暴风、骤雨、燥热和寒雪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另外,由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习惯各异,人们还要经常面对许多扰乱政局的社会问题。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使他们养成了反对玄想空谈而崇尚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论是在宗教信仰,还是在伦理道德、政治生活中,都显著而深刻地表现出了这一点。蒙古文化的性格是很顽强的。蒙古高原的平均青草期只有140天左右,而长达220多天的枯草期以及相继出现的旱灾、雪灾构成了严酷的生活现实。当生活环境所逼迫生成的个体心理素质逐渐上升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心态时,民族文化中就具有了顽强的精神。陕西、甘肃的老百姓生活在黄土高坡,其生产条件之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们不惧困难,祖祖辈辈以农为本,从而历练出了迎难而上的民族性格。西部人性格中的坚韧、顽强是举世公认的,这种性格与经济结合起来,便成了一种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而这种敬业精神,正是当今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第四,同舟共济的和谐精神。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导致社会经济进化缓慢。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西藏还处于农奴制社会,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很多区域还处于部落社会。由于经济水平低,人们之间只能靠相互帮助、相互支撑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区域文化中还保留了大量的同舟共济、集体主义的文化理念。

藏族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其民间谚语常说“饭要一同吃,酒要一起喝,话要一起说,心要一条心”、“没有竿子支不起帐房,不团结百事不成”。种种说法都表明一个意思,即社会群体是个人生存的保障,群体中的所有个人必须团结和睦,互助互利。藏族强烈的群体意识实际上也代表着藏族的整体价值观及民族自觉意识,对于藏族的团结、凝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部的这种同舟共济、相互帮助的和谐文化理念,曾经在西部经济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例如,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就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组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我国西北穆斯林聚居区的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均有利用族群关系相帮相扶进行经商的传统,是西北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力量。联系到今天市场经济状态下一些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的种种表现,这些文化理念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西部青藏高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它成为一种长久的历史实践时,必然地创造出了与之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把这种生存方式和相应的“财富”称之为游牧文化,它是以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生产生活方式——由人、畜和自然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牧民通过家畜的中介反馈来适应环境,扮演着生态调节者的角色。此外,以藏传佛教为代表的“不杀生”的宗教文化理念,使牧民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体验着敬畏自然、注重和谐、崇尚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使得游牧文化具有了一种深刻的生态文化内涵。我们走到西部,往往看到的是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清清的河流,这与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生态保护理念是分不开的。联想到今天我国东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难道不能够从西部生态文化中提炼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完善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西部的生态文化理念对于推动我国今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西部文化的局限性

西部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明,在结构功能方面与现代社会发生着不同的价值冲突。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激烈冲击下,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贫弱。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宗教信仰,现代科学意识淡漠。

西部地区的许多人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人们沉迷于宗教活动,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够关心。宗教观念的保守性与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这与宗教的某些教义、教规束缚了信教群众勤劳致富的手脚有一定关系。宗教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信仰与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人们对自然力的原因和规律的探索,从而使生产技术难以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顺利发展。

宗教的世界观还导致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偏差。从历史上看,以西藏为例,一千多年以来,藏族历代的著述典籍大多属于宗教性著作或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因为掌握文字的人都是僧人或宗教徒,他们的思考与研究无不与宗教相关。相对而言,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实践的投入太少,这样就造就成了传统宗教等较多,新型科学偏少的不完善的西部民族教育体系。

第二,轻淡于现世的物质生活,缺乏商品经济意识。

近现代以前,由于受地理环境、传统风俗、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人们商品价值淡薄、对市场经济反应迟钝的特点依然没有改变。佛教的“轮回是苦,因果报应”的宗教理念,使人们形成了逃避现实、漠视当下、放弃自己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把享受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来世的消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西部人们大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看轻现实生活,以为人对于此生的幸福的追求是要建立在佛教信仰上的,而没有信仰地去计较此生的名利、财富、荣辱得失则是可笑的。这种过分迷信宗教,把虚无缥缈的来世幸福当做最高理想来追求的结果是使一些处于贫困的善良的人们为了得到来世的幸福,几乎放弃了一切人世的今世的享乐,为了行善求善而艰苦地在今生受难。

正是这种旧的价值取向,导致了西部民族对商品价值的冷漠,对市场经济的迟钝。在市场经济的色彩越来越浓的今天,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西部人们很难及时把握时机,也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这里很多地区的人们仍然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在自然资源丰富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形势下,他们不能抓住商机。办私营个体企业、让一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仍然被大部分人所排斥,浪费了很多商机。反而是很多外地人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第三,顺从忍让,缺乏竞争与冒险精神。

西部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这里的人民养成了怕冒险、不思进取开拓的小农意识。西部地区的人们具有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和恪守中庸之道的文化传统,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事情很少参与。在一个宗教性社会中,所突显的主要是神性和神性至上,是对神的敬畏和对人的约束。在这样的社会中,敬畏、虔诚、神秘、恐惧、忍让、约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便成为整个社会的基调。佛教讲求“普度众生,建立善缘”,倡导“忍辱无争”,要求人们顺从、忍让、无争。具体表现在为人处世上,重和谐忍让,安于俯首听命,乐于安分守己,亦步亦趋,凡事毕恭毕敬,循规蹈矩。在信仰宗教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中,与世无争的思想观念直接渗透于他们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审美趣味、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之中,成为其衡量人的价值存在和生存意义的标准。过分地忍让无疑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的世界观及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敏锐的反应,产生迟钝、麻痹的心理,只知唯命是从,不知用自己的头脑去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同时,忍让还导致人们沉陷于被动的、谦卑的心理状态,以至于连自己正当的权利与利益都不争取,这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西部民族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步入现代化社会,必须要消除这种心理缺陷。

第四,倾心内向、封闭的地域观念。

西部民族大多世代聚居、生活、生产在一起,建立了牢固的社会联系和共同的感情纽带,也决定了西部人们“倾心内向”的自然需求,促成了民族内聚力的形成。在这样的文化暗示的长期熏陶下,“倾心内向”作为西部民族传统社会的道德要求慢慢转化为西部人们的思想意识,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在西部地区长期的发展中,西部文化价值观中的地域观念越来越强烈。人们的一切行为以及观念意识都绝对服从于部落整体的需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部落利益往往高于家庭和家族利益,部落观念是民族地域观念最基本的内涵。近年来,西部地区一些乡村之间草场纠纷屡禁不止,就是狭隘地域观念的又一反映。地域观念的浓郁,文化结构的严重封闭和文化传统的相对完整,不仅影响了西部区社会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部区贫穷落后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