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文献综述

西部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文献综述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分析,他认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严重阻碍着西部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外源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性文化不相协调,将会激化经济与文化的冲突,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绩效。因此,回族的传统文化决定着回族的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回族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对青海省而言,保护特色文化就是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文化经济发展影响文献综述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罗永梅(2002)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西部文化历来就是西部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曾经在西部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起过独特的作用。从简陋的穴居到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从充满浪漫色彩的彩陶到丰富精致的民族器皿,无不反映西部昔日经济和科技的辉煌。丝绸之路及其辅道、唐蕃古道和麝香之路把西部两大宗教文化圈连接起来,西部游牧经济和中原农耕经济互相贯通,共同造就了中华的强盛。西部曾经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创造过无数的灿烂与辉煌。强大的西周、统一中国的秦朝和两汉帝国、隋唐盛世均以西部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统治全国。同时,也使中国、印度大陆和欧洲大陆这世界三大经济区连接一片,使中国西部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的中心。当时的西部,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彰映了中国经济的鼎盛之势。

李具恒(2005)从文化力构成的三个角度来分析西部民族文化。首先从物质文化来看,西部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力是相对微弱的;其次,从制度文化看,由于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形成了西部民族地区非正式规则的强大与正式制度的弱小,因而在现有制度安排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力,往往表现出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并最终构成经济发展的“壁垒”;最后,从价值观念角度看,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中基本的民族文化认同思想依然居主导地位,因此各少数民族还无法摆脱其思想的惰性与观念的束缚,因而所形成的文化力还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综合分析,他认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严重阻碍着西部现代化的发展。所以,必须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旧观念和旧思想,改变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王希恩(2000)认为外源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使得某些少数民族文化不复存在。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一些弱小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衰退和消逝,因此应呼吁在经济建设中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外源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性文化不相协调,将会激化经济与文化的冲突,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绩效。而经济与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团结,引发民族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西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杨国涛和谭晶荣(2002)认为回族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回族的经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是“重农抑商”,而回族人勤劳,头脑精明,善于经营,敢于冒险,具有“重商”的观念。此外,回族的传统文化也决定了回族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和衷共济、共担风险的优良的商业道德。因此,回族的传统文化决定着回族的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回族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回族伊斯兰教中的小商小贩意识,如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民族的长远发展、商业经营的范围狭小等严重阻碍着经济的规模快速发展。

贾玉生(2006)通过对甘肃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研究认为,一方面甘肃的经济状况决定地域文化的性质方向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甘肃人们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起来,逐渐形成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等。甘肃的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其文化得到不断的普及。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建设也对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把文化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来,注意企业内部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曹连平(2009)认为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贫困的经济。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对青海省而言,保护特色文化就是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是一种生产力,它能起到名片的广告效应,提升地方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