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区域文化的分类

西部区域文化的分类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文化资源丰富,按照经济文化的性质不同,可将西部文化分为五个大类类型: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青藏高原农牧文化区、关中黄土农业文化区、巴蜀盆地农耕文化区和西南山地农业文化区。西北游牧文化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和新疆两大文化区。饮食文化内蒙古饮食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
西部区域文化的分类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文化资源丰富,按照经济文化的性质不同,可将西部文化分为五个大类类型: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青藏高原农牧文化区、关中黄土农业文化区、巴蜀盆地农耕文化区和西南山地农业文化区。

(一)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

按照自然区划,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大致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大部、宁夏北部、甘肃中西部以及和这些地方接壤的少量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等地的边缘地带;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中草原居多,主要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内蒙古)、伊犁草原(新疆)、祁连山草原(青海、甘肃交界处)等。草原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游牧与定居轮牧。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是全国的畜牧业基地。

在西北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该片土地上的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北草原游牧文化。游牧文化,是指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构成游牧文化的具体要素。西北游牧文化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和新疆两大文化区。

1.内蒙古文化

内蒙古在历史的变迁中,各民族在草原环境下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主要体现在敖包与敖包祭祀、饮食、歌舞、礼俗等方面。

(1)敖包文化

敖包和敖包祭祀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基本形成,是蒙古族传统信仰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文化遗存,是一种集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萨满教信仰、佛教信仰和现代文明等多元文化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性文化载体

敖包是一种纪念性建筑,主要包括:石堆;插置于石堆中央的树干,象征着生命的生长;悬挂于树枝上的附属物。敖包祭祀是一种宗教现象。历史上敖包祭祀是萨满教的内容之一,祭祀仪式程序依次主要是:宗教神职人员诵经礼仪,在野外享用恩赐物的礼仪,未参加者也能享用恩赐物的礼仪,乐抢恩赐物的礼仪,让祖先和苍天高兴的礼仪等。敖包祭祀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色彩也更加浓厚。

(2)饮食文化

内蒙古饮食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主要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祝酒歌如“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请你吃个够。”内蒙古著名的菜点主要有烤全羊、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羊奶、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基于经济条件的缘故,蒙古族人并不是经常吃烤全羊、手抓肉的,但奶制品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有奶酪、奶豆腐、奶皮、奶渣、酸奶等。

(3)娱乐文化

在渺无人烟的草原上,蒙古族人都喜爱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文艺活动。而马是蒙古族牧人的助手,是蒙古族牧人远行的伴侣。因此,蒙古族的民间文学、文艺都与马有关。如舞蹈有《驯马舞》、《挤奶舞》、《接羔舞》、《擀毡舞》、《打草舞》等;民歌有《俊美的小白马》、《漂亮的黑骏马》、《孤独的小马驹》、《天马驹》、《铁青马》等;还有表现男女关系的情歌,如《韩秀英》、《达古拉》、《金叶玛》等应有尽有。除了歌舞外,内蒙古还有一些盛大的节日,如篝火节、祭祀节、那达慕等。其中那达慕是草原盛会,源于七百年前,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举行。在这一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其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

(4)礼俗文化

寂寞、恶劣的草原环境,造就了草原儿女博大坦诚的胸怀、温馨壮美的气度以及骁勇刚毅性格。不仅如此,草原人民还尊敬牲畜,注重礼节。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蒙古族人如果有客人来,就会施与敬茶、敬酒、献哈达等礼节。其中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此外,蒙古族人还尊老爱幼。到牧民家做客,见老人要问安,须以“您”相称;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能与老人并排而坐;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架,更不要当着家人的面数说孩子生理缺陷,等等。

2.新疆文化

新疆文化汇聚了众多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更迭的宗教文化,加之丝路文化的震荡和辐射,使其成为多种文化冲突的焦点和融合的中介,在整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以及多元一体化的文化特质。

(1)南疆绿洲文化

南疆绿洲是维吾尔人休养生息的据点,是维吾尔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以草原为背景的绿洲文化在维吾尔人的性格、风俗、信仰等方面都有反映。

在性格方面,严酷的沙漠环境,强烈的绿洲、沙漠景观对比,造就了绿洲文化相辅相成的两个侧面,造就了绿洲人民深沉、豁达、坚韧的性格。艰苦的环境还培养了维吾尔人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热情好客和礼貌待人的传统。

在穿着服饰方面,维吾尔服饰具有色彩鲜明、花卉点缀的特色。妇女衣服的领口、袖口、胸前、肩部、裤脚都绣花,妇女们喜爱佩戴耳环、手镯、项链等饰物;男子的衣服也有绣花。每逢喜庆佳节,歌舞盛期,人们都要戴上精致的小花帽赴会。

在饮食方面,维吾尔族有四大特色:馕、羊、茶、果。第一,馕是干旱环境的上佳主食,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第二,受环境和宗教的影响,维吾尔菜肴离不开羊。烤全羊是传统佳肴,烤羊肉串是著名风味小吃。第三,茶是维吾尔人最喜爱的饮料,一日三餐离不开茶。他们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客人来了,要先敬茶;婚丧喜庆,茶叶和馕是互赠的礼品。第四,维吾尔人夏天常以瓜果代茶饭,以瓜果就馕吃,冬季常以核桃、杏仁、葡萄干等就馕吃,还喜欢用葡萄干、杏干等做抓饭,用葡萄、桑葚、苹果、海棠果、杏、梨、草莓无花果樱桃等做果酱。

在音乐歌舞方面,绿洲人对其有特殊的爱好。因为,在茫茫大漠中驱散苍凉的愁云,最好的办法当属音乐歌舞。笑也是歌,哭也是歌,总之,维吾尔人与音乐歌舞结下了不解之缘。

(2)北疆草原文化

生活在北疆的代表民族是哈萨克族,文化是哈萨克草原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饮食、娱乐等方面。

在建筑方面,哈萨克族牧区以毡房为主。毡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圆弧形,圆顶是屋顶,开有天窗;下部圆柱体,是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木做骨架,用白色毡子围成。房内布置讲究,人称草原上的“白宫”。到了冬天,牧民会搬到朝阳的半山坡或者河谷地带居住,房屋主要是石块、土坯筑成的四方平顶屋。

在饮食方面,哈萨克族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生态性、便捷性、宗教性以及继承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他们以肉类和奶类为主食,面食、米食和蔬菜为辅食。饮食器具主要有木制餐具、青铜餐具、铜质餐具和生铁制成的餐具等。餐桌上常见的餐具主要是刀,偶尔也用木勺或铁勺,但不使用筷子。从进食方法看,草原上的哈萨克人大都喜爱用手指进食。他们生活中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喝茶,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进食,只在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馕等的食品。在饮食礼仪方面哈萨克族热情好客。与维吾尔族、回族不同,哈萨克族的特色食品主要是纳仁、熏肉、马肠、酥油、奶疙瘩、马奶子等。

在娱乐方面,哈萨克人喜爱歌舞和体育运动。哈萨克族的歌舞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盛行的胡旋舞。诗仙白居易对胡旋舞有生动的描绘:“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有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哈萨克族的体育活动大都与马有关。马背上摔跤、叼羊和姑娘追,都是哈萨克喜爱的竞技项目。参加叼羊的人数不限,分成两队,一队要叼,一队不让叼,争夺激烈。姑娘追在夏季喜庆节日举行,是哈萨克族青年谈情说爱的最佳机遇。

(二)青藏高原农牧文化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资源条件,客观上决定了其地表资源利用的主体方式是农牧业。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藏族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孕育了不可复制的青藏高原文化。

1.神山文化

藏族先民最早的信仰是对自然的崇拜,认为万物都具有一种超物质的力量。藏族人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劳动等,都和山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巍峨陡峭、神秘莫测的山峦,他们产生出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觉,而且对于那些自己无法控制和解释的自然现象,如雨雪冰雹、地震洪水等,使他们认为这是由一种无法操控的力量,或者说是由神力在掌控,由此产生对神灵的敬畏,对高山的崇拜和祭祀。

藏民对山神极其敬畏与重视,认为其神圣性是不可侵犯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关于山的一些禁忌和祭祀活动。遵守禁忌对藏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经过神山的时候,不能够大声喧哗吵闹;在神山区域内不能砍伐树木,射杀动物,随便挖掘或采集草药等。

2.牦牛文化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种,体格健壮,适宜在高寒地带生存,又善跋涉,有“高原之舟”的美称。野牦牛体形硕大,生性凶悍好斗,力大无比,攻击性强。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无法理解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凶猛异常的野牦牛则被视做半神半牛之物。但野牦牛又是藏族先民获取食物和生活用品等的重要来源,因此,他们必须要采用多种方法达到猎捕野牦牛的目的。其中利用动物头、皮、毛装饰自己是常用之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惯常之制而被崇拜,进而形成了牦牛图腾崇拜和诸多禁忌。

数千年来,牦牛作为图腾被青藏高原的诸多部族所崇拜,并形成了灿烂的牦牛文化,被不断赋予新的精神内涵。牦牛为藏族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成为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勇往直前、勇于奉献等精神力量的象征。

3.藏传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它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在我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以及现在距离西藏较近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

在青藏高原藏族地区,可谓是全民信教。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即“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使用率最高的诵咒,几乎伴随着广大信教僧俗的悠悠人生。千百年来,藏族僧俗用此简短的真言,祈求幸福,驱逐烦恼,净化心灵。在世人关注藏传佛教文化研究的今天,六字真言不单纯是人们祈求幸福的祷词,而有它更富魅力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它凝聚着千百万僧俗群众的心,使他们自强不息,奋勇向前。此外,藏传佛教的终极价值目标是觉悟成佛,其价值观主要包括众生平等、轮回是苦、因果报应、人法空执、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慈悲行善、无私利众等基本内容。

4.藏医药文化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其历史悠久、理论完整、用药考究、疗效独特,故位居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

藏医药历史悠久,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医所用药物一般都采自海拔高、温差大、日光强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远远高于同类药物,且疗效独特。青藏高原共有2000多种植物、150多种动物和80多种矿物,均可入药,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医药都无法比拟的。此外,藏药材料几乎没有污染,不会诱发药源性疾病,恰好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崇尚绿色天然药物的时尚。

5.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藏族服饰文化日渐完善,内涵丰富,层次多样,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还具有许多等级和地域性的差别,甚至还有一些特定的服饰制度。藏族人还喜欢用珠宝、金银、铜玉、玛瑙等制作各种首饰,佩戴在头上、手上、颈部、胸前和腰间等。雪域高原环境造就了特色的藏族服饰,具有凝重、华贵,勾魂摄魄的视觉效果。

6.丧葬文化

藏民族的丧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天葬。天葬又称鸟葬或空葬,是藏族最普遍的葬法。一般人死后,先将尸体用白布裹好,放置在屋内一角的土坯上,然后请喇嘛来念经超度,使死者的灵魂能早日离开肉体,大概念三五天后,便选择吉日举行出殡仪式。天葬的过程比较残酷,但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相信它合乎菩萨舍身布施苍生的意义,能使死者的灵魂升天。藏族人的葬仪除了天葬之外,还有水葬、土葬、火葬和灵塔葬等。此外,也有将尸体火化,再把骨灰存放于灵塔之中。

(三)关中黄土农业文化区

关中文化是指以关中地区为主的今陕西一带的古老文化,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关中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农为本的农业文明、注重实用的功利主义、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

1.饮食文化

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其中与饮食有关的主要有:一是面条像腰带,二是锅盔像锅盖,三是油泼辣子是道菜。陕西关中地区还有许多名扬全国的特色小吃,其中西安有中国的“小吃王国”之称。“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面皮子”、“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岐山哨子面”、“肉夹馍”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其中最能代表陕西特色小吃的是牛羊肉泡馍。牛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

2.窑洞文化

窑洞是关中黄土高原的产物,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它冬暖夏凉,经济实用,形式多样,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展示给今人的是千百年来斯人斯地和谐相处的天地合一之美、乡土气息之美,它所衍生出的简朴、纯厚、善良、好客和顽强的精神,强烈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是这片黄土地上人们性格的写照。窑洞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人们最重要的居住方式,它已成为一种载体,不仅传承了千百年来人与环境的协调观,还由此产生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民情,并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窑洞文化。

3.丧葬文化

关中是炎黄始祖的发祥地,丧葬文化浓厚而悠久。长期以来,人们都遵循“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理”的古训,努力做到“丧尽礼,祭尽诚”。而农业时代的孝悌、道德、习俗、法律、崇拜等,在关中的丧葬文化中都有充分的展示。

4.秦腔艺术文化

秦腔艺术是由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演变而来的,其中陕西是秦文化演绎发展的核心区,为秦腔艺术的产生、传承和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底蕴。秦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体现的是平凡的、大众的、不分阶级、没有尊卑贵贱的人的艺术。秦 腔艺术往往要求表演者声脆、音广而高。其吟唱者以枣木为击节乐器,以梆为板,月琴、二胡应之,俗称“梆子腔”。由于秦腔演绎需 要以豪放、粗犷的方式表现,正好反映了秦文化粗放、大气、豪爽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质,比较适宜于秦地人吟唱。演绎者一般均具有 浓郁的地方口音(主要是陕西、甘肃一带的土话),反映了秦地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纯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

5.武术文化

关中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作为我国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在周、秦、汉、唐时期,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因此,武术文化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有着丰厚的遗存。其中最具典型的是陕西红拳,它产生于宋元时期。当时,关中武术被统称 为西家拳。由于西家拳在陕西,特别是在关中和长安一带普及了并“耍红”了,所以长安、关中武术便被称为红拳。在宋朝及明朝,红 拳得到了广泛流传,并出现了一大批红拳大师。陕西红拳经过世代的发展,吸收借鉴,形成了打手对抗、套路运动两类形式以及盘、法 、势、理俱全的红拳体系。据粗略统计,红拳留存到现在的各种套路有200余种,对我国东西南北的各种武术流派都产生过不可忽视的 影响。

(四)巴蜀盆地农耕文化区

巴蜀农耕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巴蜀几千年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巴蜀人民 曾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具有巴蜀特点的农业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要有三星堆文化、茶文化、川菜文化、宗教文化和墓葬文 化等。

1.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成都平原,它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 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三星堆与众多文明相互交流、渗透,是一个善于开放、容纳、改造和 多元、多方位地对待世界文化的古文明,是一个富于世界特征的古文明。它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星堆遗址的发现 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二是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上千件青铜器、 金器和玉石器,这些都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三是三星堆文物中渗透着古蜀人的民族崇拜。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 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据学者研究,古蜀人之所以重视刻画眼睛,并将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作圆柱 状,主要是对古代蜀王蚕丛的崇拜。

2.茶叶文化

巴蜀是世界茶叶文化和饮茶文化的原产地,是中国茶叶和茶文化的摇篮。其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饮茶风俗等 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川茶由于其生长的气候综合条件较好,所以特别好喝,且全国闻名的茶也有好几种,主要有蒙顶甘露、文君绿茶、 青城雪芽、峨眉竹叶青、川红工夫、早白尖和峨蕊等七大名茶。这些茶都蕴含着相当浓厚、独到的茶文化。

四川茶馆除供休闲喝茶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旧时还兼有调节社会纠纷的功能。茶馆不仅只卖茶,还卖有糖果、香烟、瓜子、 花生等小吃,后来又增加了打牌、下棋、读书看报、赏花赛鸟等娱乐节目,俨然一个社会文化娱乐场所。

3.川菜文化

川菜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同其他菜系一样 ,川菜也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突出特点。就色、香、味、形而言,味是川菜的主调。一方面,味多,味厚,味广,味浓;另一方 面,味清,味雅,味鲜,味淡。容诸味于一席,融南北与东西不同地域风味于一肴,是川菜不同于其他菜系的特异之处。这些特异之处便形 成了川菜南北兼容、凉热一席、浓淡相宜的风格。各种因素以“味堪适口”的原则“中和”在一起,形成了川菜的主调。而这一主调 体现了川菜的文化个性,即“中和”的精神,或者说是兼容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它经历了以辛、香、温为引导,以调和五 味为基础,南北兼容,百味一体的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它的形成与四川位于长江与黄河两河流域之间以及自然条件的多样兼容性和气 候条件的适中兼备性等等因素有关。

4.宗教文化

巴蜀地区的宗教主要有道教和佛教。其中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巴蜀就是道教的创教之地。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巴蜀的。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巴蜀体现了佛教南传与北传交汇的特征。

蜀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为道教的发祥提供了有利条件。沛国人张陵偕弟子修道鹤鸣山,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了“五斗米教”,并设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传道方法。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发展,五斗米教在西蜀地区形成了一个宗教大派。至今,四川仍保留着众多的名山宫观,主要有青城山道观、青羊宫、常道观、云台观等。此外,道教造像和道画碑刻艺术也体现了巴蜀浓厚的道教文化。

佛教文化在巴蜀地区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石窟石刻以及绘画艺术方面。其中著名的佛教建筑主要有峨眉山佛教建筑、报恩寺佛教建筑、宝光寺佛教建筑、双桂堂佛教建筑、文殊院佛教建筑等;著名的石窟石刻主要有广元千佛崖、乐山大佛、荣县大佛等;著名的绘画艺术有新津观音寺壁画、剑阁觉苑寺大殿壁画等。它们形象地表现了四川独特的佛教文化。

5.墓葬文化

巴蜀是多民族共居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葬俗,而且至今可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船棺葬、石棺葬和悬棺葬。其中船棺 葬是巴蜀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巴蜀人所实行的独有的葬俗,是以实用的或仿制的独木舟为棺。石棺藏产生于战国秦汉时期,是指竖穴 土坑中用石板或石块砌成的棺状墓葬,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岷江上游、青衣江、大渡河、雅等江、金沙江流域。悬棺葬从战国时期开始 一直延续到明代,主要分布在三峡区域和珙县、兴文一带,是利用岩壁裂缝或在岩壁上凿孔架设棺木,悬空放置,临崖望之,危乎殆哉,十 分险峻。此外,在山崖或者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崖墓,俗称“蛮洞”,曾经在汉代广泛流行于四川地区,是巴蜀墓葬文化的一个特色 。崖墓分布密集,错落有致,一般有多重墓室,且墓门、墓壁、墓棺上往往雕刻着画像和图案。其中最著名的是乐山市凌云山的麻浩崖 墓,它上面的画像反映了汉代蜀地生活习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西南山地农业文化区

西南地理位置偏僻,80%以上都是山区,“山地文化”成为其典型文化。西南少数民族众多,多种类型的古代民族在这里迁入迁出,因 而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类型。

1.广西文化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全自治区聚居着壮、瑶等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些民族 及他们的祖先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灿烂文化。

(1)语言文化

广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是我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 毛南族自治县,也是我国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区。因此,可以说,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目前,世居在广西的有12个民族,这十二个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 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西南官话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使用。使用汉语客家方言的地区则比较广 泛。

(2)饮食文化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大自然给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他们的主食是稻谷、玉米,辅以木薯、红薯、芋头、小麦 、荞麦、豆类等。副食品种花样众多,一般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油类主要是猪油、花生油等。人们的饮食文化蕴含着合理的膳食结 构、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祭祖传统。其中,膳食结构是谷、杂粮、果蔬和禽畜肉类等混合食用,实现了膳食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和 相对平衡。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奉和对客人的热情招待。祭祖传统主要是指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香奉祖,逢年过节则加烈 性酒、果蔬等多种供品祭祀祖先以示报本追源之意。

(3)民歌文化

广西有着丰富的民歌文化,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侗族的“会期”、仫佬族的“徒坡”、京族的“哈节”等。因此,广西的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富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并直接反映了广西各民族的历史、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它是广西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的武器,交流感情、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

(4)女神文化

壮族女神是图腾人格化的女神,女神文化是壮族的民族文化,它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俗特色成为广西重要的、颇具魅力 的文化资源。壮族人民对女神虔诚的祭祀方式是壮族女神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层次。这在壮族对其民族保护神——蛙婆的祭祀方式 中表现尤为突出。传说蛙婆是天上的主宰,能呼风唤雨,保人间风调雨顺,又能格杀妖物,保卫壮人的和平与安宁。于是,壮人把双手弯 肘上举、双腿叉开蹲成骑马势的姿势画上崖壁,作为对蛙婆永远的祭祀。至今,民族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崖壁画84个地点、183处287个 画组。这些画像是壮族先民敬奉青蛙女神的遗迹。所有这些岩壁画,都是古代壮族先民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和文化艺 术价值。

(5)园林文化

广西园林众多,各具特色。目前,广西有1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2个国家级森林公 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西公园胜景繁多,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蘑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会使你 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甚多,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 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黔贵文化

贵州文化,是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伦佬、壮瑶等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以其特有的多民族之风采 、高原之雄浑、森林之神奇而著称于世界。

(1)历史文化

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贵州的建制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接着是战国后期夜郎国的建立,然后是西汉、东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等一直延续到近代历史,留下了众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在黔西县观音洞发现的原始人使用过的石器,是长江以南地区旧石器 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等文化遗址 。还有,在普定县发现的“穿洞文化”遗址,证明了在1.6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就在此生息,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

(2)山地文化

贵州山地多,平地少,地形组合复杂,有山地、丘陵、盆地、沟谷、洼地,以山为主体。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占87%,素有“八山一 水一分田”之说。“靠山吃山”,贵州人不得不直面恶劣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和生存方式受着大山的制约,因此,贵州各族人民在陡 峭的大山中孕育和发展了独特的山地文化,形成了区别于周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性格差异等文化特征。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立体农业经济模式、二元的人口素质结构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环境。

(3)旅游文化

贵州是一个秀丽古朴、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地区,是一个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 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这里不仅有闻名世界的黄果 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 森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的以遵义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 再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贵州成了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4)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大抵渊源于古代的百濮、氐羌、南蛮、百越四大族系,由于各大族系经济类型的不同,促使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 方式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五彩斑斓的民族风俗、伦理观念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文化有“晃荡酒”、花江狗肉、独山酸菜、酸汤鱼、咸宁荞酥等;各族青年择偶用“跳月”、“跳花”、“丢花包”等不同形式;各民族服装,尤其是民族妇女服装千姿百态,如苗族妇女有一种四周吊银铃的银质花冠;各民族语言、文字各不相同;节日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具有影响力的有苗族的苗年、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布依族的三月二,瑶族的盘王节等。此外,贵州还有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和戏剧舞蹈等。这些都说明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丰富与珍贵,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

3.滇云文化

云南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元谋人在此繁衍生息。作为一个地理上、文化上的过渡地带,云南文化兼具了既是边缘又是中心的双重文化特征。

(1)语言文化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居住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有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等1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除回、水、满3个民族使用汉语文外,其他22个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

(2)宗教文化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较多、宗教类型齐全、宗教现象丰富的一个边疆省。由于政治、经济、地域、历史等多种原因,云南拥有丰富的原始宗教形态,以及道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原始宗教与道教、佛教融合演变而成的民间宗教,如“东巴教”、“毕摩教”、“达巴教”、“本主信仰”等。云南是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交融混生、互为消长的“活化石”,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王国。宗教信仰在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且宗教文化也是我国一种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

(3)饮食文化

云南的饮食文化具有丰富多元的特色,尤其在食物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饮食习惯和酒水饮料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在主食方面,云南各地既有水田或湿地种植的稻米、芋类等作物,也有旱地栽培的玉米、洋芋、荞麦与红薯。在菜肴原料方面,既有经过人工驯化长期种植的各种蔬菜,也有野生的各种菌类、花卉、野菜、昆虫、苔藓等。在食物加工方式方面,云南汉族地区大致与内地相同,同时体现出川味注重急火快炒、嗜食各种泡菜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长期保留了受农耕、刀耕火种采集与山地种植畜牧采集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烹饪习惯。酒类方面,云南各地既饮以玉米、稻米、红薯、高粱等粮食制成的高度蒸馏酒,也饮用以各种果类、甘蔗等酿造的低度发酵酒。

(4)歌舞文化

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座“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宝库”,被誉为“歌舞之乡”。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美誉。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人们都要载歌载舞。全省共有26个民族,各类山歌、情歌、祭祀歌曲以及大量民族舞蹈共同构成了云南歌舞文化的丰富资源系统。其中民族舞蹈,包括祭祀舞蹈、节日舞蹈、表现劳动的舞蹈、表现爱情的舞蹈、模仿动物的舞蹈,以及各种形式的鼓舞、竹竿舞、圈舞、低族的甩头舞、哈尼族的木屐舞等,共有1095个舞蹈的品种、6718个舞蹈的套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