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夏捺钵的地址与交通路线

夏捺钵的地址与交通路线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辽史·营卫志》和《辽史》“本纪”的记载,辽帝夏捺钵“无常所”。辽帝在夏捺钵时,主要是纳凉、游猎,同时与北、南臣僚共议国事,接见使臣,称为实际上的理政“衙帐”。夏捺钵的首选地庆州,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白塔子乡古城,因城内西北隅有一八角七层的辽代白塔,故名白塔子。此即包括今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北部诸山。
夏捺钵的地址与交通路线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据《辽史·营卫志》和《辽史》“本纪”的记载,辽帝夏捺钵“无常所”。其主要在“庆州”境内诸山。其次为怀州西山之“清凉殿”、归化州的“炭山”等地。辽帝在夏捺钵时,主要是纳凉、游猎,同时与北、南臣僚共议国事,接见使臣,称为实际上的理政“衙帐”。

夏捺钵的首选地庆州,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白塔子乡古城,因城内西北隅有一八角七层的辽代白塔,故名白塔子。《金史·地理志》“庆州”条载:“城中有辽行宫。”据笔者亲自调查,今白塔子城尚有内城、外城,平面呈“回”字形,有角楼、瓮城,马面,内城偏北正中的高台遗址,或当即辽代的“行宫”。白塔子城(庆州城)正建在查干木伦河(辽代黑河)的冲积平原上,北、东、西三面环山。《辽史·地理志》卷三十七“上京道庆州”条所说的“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岭、馒头山”,以及吐儿山、永安山等均在庆州境内。此即包括今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北部诸山。庆州东北15公里的山沟中为庆陵的所在地,当地群众称之为“王坟沟”,为辽圣宗、兴宗、道宗三陵的所在地。庆陵附近的高山即“庆云山,本黑岭也”。黑岭即黑山,黑河(即今查干木伦河)即发源于此[13]。据《辽史·地理志》“庆州”条载,庆州一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险峻”,“风景”奇秀,其“地苦寒”。1987年5月和[14]010年9月,时跨23年,《东北古代交通》作者二人先后曾在辽上京和庆州、祖州一带做两次实地考察。得知这一带地处大兴安岭高寒山区南端,山川秀丽,地多禽兽,既有郁郁葱葱的原始大森林,又有水草丰茂的大草原,山水悠深、气候清朗,确是多山宜猎和避暑的胜地。因此辽帝的夏、秋捺钵多选在这里。又《辽史·营卫志》记载,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15]。吐儿山亦即兔儿山,犊儿山,其地应在今巴林左旗北境的乌兰哈塔山。据亲到此地的宋使沈括当年在其《熙宁使虏图抄》中关于犊儿山方位的记载说,当时辽主的临时衙庭(即夏捺钵)在犊儿山南,即“其北山,庭之所依者,曰犊儿。过犊儿北十余里,曰市场,小民之为市者,以车从之于山间”[16]。据今人考证:“这个市场与东乌兰坝(大兴安)岭南、岭北的交通要道密切相连。……至今赤峰地区人民食用盐仍依赖(锡盟东乌珠木沁旗)达布苏诺尔盐池所产之岩盐。可想而知,辽代上京道居民,为了得到生活中需要的食盐,必须要在交通要道的关口设置市场。而“乌兰坝(乌兰达坝)林场处,恰好是南北交通要道,此地出现市场,实行物资交换,互通有无,就不足为奇了”[17]。由此可知,辽代“夏捺钵”之一的犊儿山即吐儿山,亦应在今巴林左旗西北浩尔图乡乌兰达坝林场附近的高山地带。这里是古代的狼河,即今乌尔吉木伦河北源的发源地。据《赤峰风情》的记载,乌兰达坝(蒙古语,红色隘口)位于巴林左旗浩尔吐(即浩尔图)乡政府驻地加拉嘎村西北约30公里处,海拔1362米。此即《辽史·地理志》记载的“赤山”、《蒙古游牧记》记载的乌兰岭。山峰有巨大的红色石崖,故称乌兰达坝。此坝列为巴林左旗自然保护区。贾敬颜先生认为“《辽志》庆州下有赤山。岂赤山与犊儿山为一山耶?一言其颜色,一言其形状。又彦吉戛庙西南有乌兰哈塔山,亦译‘红峰’也,或者此乃《辽志》之赤山”[18]。其所言极是。可知,辽代赤山当指犊儿山(吐儿山)或其附近的山峰,皆以自然地貌命名。

又据《辽史·游幸表》,圣宗“太平六年五月,避暑于永安山之凉陉”。王易《燕北录》则称,辽帝“夏捺钵多于永安山住坐”。而据前引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帐之东南有土山,痺迆盘折,木植甚茂,所谓永安山也。”又记曰:“自馆北行数里,有路北出走上京,稍西又数里,济黑水,水广百余步。绝水有百余家,墁瓦屋相半,筑垣周之,曰黑河州。过州西北行十余里,复东北行……道西一里许庆州。塔庙廛庐,略似燕中。”辽圣宗太平三年七月,“赐缅山名曰永安”,为辽圣宗“新添帐处”。今人按沈括《图抄》记载的方位,里程、地形查找,当在今巴林左旗浩尔吐乡所在地之西富山村、南台子一带。在这个方位上有一处丘陵山区,可谓辽史中的“土山”,永安山当在此处[19]。近年金永田先生考察认为,“永安山”为今上京西北100公里的西乌旗境之朱日河山,“凉淀”在其南老爷洞。这里是乌尔吉木伦河发源地之一,即乌尔吉木伦河的西源。蒙语“乌尔吉”为黑,“木伦”为河。此正是沈括《图抄》中的“黑水”。

上述辽代夏捺钵之地,除主要在庆州以外,有时还在怀州西山之“清凉殿”和炭山的“凉陉”(永安山和炭山都有“凉陉”)等地。而怀州则在今巴林右旗幸福之路乡岗庙村内,俗称“岗岗庙”。村址即建在辽代怀州古城内,但古城今多已被破坏,城内原有布局已无法弄清。怀州故城也是北、东、西三面环山,中间为敖尔盖河冲积平原,这里也是草原高寒山区,为避暑之胜地。《辽史·地理志》“上京道怀州”条云,辽代怀州“有清凉殿,为行幸避暑之所,皆在州西二十里” 。《辽史·营卫志》亦云:“怀州山西有清凉殿,亦为行幸避暑之所。”怀州以西10公里的西山清凉殿,以州城地望推定,当在今怀州故城(岗岗庙村)西方的群山中。当代考古研究者据实地调查,确认作为辽代四处帝陵(祖、怀、乾(显)、庆)之一,“怀陵”应在今怀州故城北3公里的床金沟,“夏捺钵”的“清凉殿”,亦当在岗根苏木西山中[20]

又宋《薛映记》亦云:“临潢西北二百余里,曰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云。”此“馒头山”即“永安山”。可知辽上京西北100多公里处皆为高寒山区,亦适于避暑。还有辽帝有时也多到炭山之“凉陉”避暑,如《辽史·圣宗本纪》载,多在四月至六月间,“清暑炭山”。而“炭山”在燕山北麓,当时“炭山在归化州,又谓之陉头,有承天后凉殿”。故炭山、凉陉(陉头)均应在今滦河上游闪电河(金代称之为金莲川)。滦河上源的闪电河一带,遍地生金莲花,金莲川因此而得名。1998年10月,笔者与参加北方十省区博物馆馆长业务会议的同仁,曾专程考察位于今内蒙古闪电河流域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遗址和“金莲川”故地等草原交通。亲感这里气候凉爽,水草丰茂,禽鸟众多,是古今避暑游猎的好地方。故辽、金、元皇帝多在此避暑射猎,且对其后蒙元的北行交通亦有深远影响。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攻金时,也曾在恒州之“凉陉”避暑[21],此地正是辽帝“夏捺钵”所行在的重要经地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