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鄂托克前旗旗情概况

鄂托克前旗旗情概况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鄂托克前旗于1980年从鄂托克旗分设新建,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05°31'~108°31',北纬37°38'~38°45',地处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腹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沿黄经济带,是鄂尔多斯向西开放的前沿。鄂托克前旗曾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也是鄂尔多斯建旗最晚,经济总量最小的旗,长期以来农牧业是主导经济。
鄂托克前旗旗情概况_从苏里格西部扫描大地之“肺”的故乡

鄂托克前旗于1980年从鄂托克旗分设新建,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05°31'~108°31',北纬37°38'~38°45',地处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腹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沿黄经济带,是鄂尔多斯向西开放的前沿。全旗土地总面积1.218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68个嘎查村、13个社区,总人口7.6万人(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

旗境内资源丰富,农区、牧区、矿区多种发展格局并存,旅游服务业基础雄厚。农牧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全旗有50万亩水浇地,1320万亩可利用草场,饲养着300多万头牲畜,森林覆盖率23%以上,具有丰富的农畜林沙产品资源和水土资源;矿产资源富集,上海庙矿区是自治区少有的大型整装煤田,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两种含煤地层同处一地,在839平方千米面积的范围内,已探明煤炭储量142亿吨,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另据钻孔资料显示,城川地区也蕴藏有煤炭资源,且地质储量前景十分可观,全旗整体区域为已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的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核心区,石油、湖盐、芒硝、天然碱、石膏、方沸石,紫砂陶土等矿产资源和野生甘草麻黄等药材资源均具有一定储量和分布,且许多得到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既是古河套人发源地,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古河套人文化遗址、宥州古城、城川民院、三段地工委、“王震井”等历史、革命遗迹得到保护传承,并被授予“中国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基地”和“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10多项文化品牌,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个、自治区3A级旅游景区一个。

近年来全旗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鄂托克前旗曾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也是鄂尔多斯建旗最晚,经济总量最小的旗,长期以来农牧业是主导经济。进入“十一五”以来,鄂托克前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工业崛起和开放带动”总体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煤炭和天然气、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以工业经济的迅速崛起,带动全旗经济整体跃升,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14年全旗GDP完成127.34亿元,增长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7亿元,在自治区102个旗县市中排在第2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亿元,增长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96元,增长9.5%;农牧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477元,增长10.08%;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提出以来,鄂托克前旗提出了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体现草原文化的观光旅游基地、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地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初见成效,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国家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全国文明旗示范效应显现,展现自治区西南大门开放文明的窗口形象,展现鄂尔多斯西部的发展活力,建成更加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的鄂托克前旗。

进入90年代(即“八五”期间),国家提出“稳定东部、开发西部”的石油新战略,组织3500多位多学科知名专家联合攻关。有关专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